登陆注册
2701600000015

第15章 原名

《七略》记名家者流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孙卿为《正名》篇,道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即礼官所守者,名之一端,所谓爵名也。庄周曰《春秋》以道名分(《天下篇》),盖颇有刑爵文,其散名犹不辩,五石六之尽其辞,已榷略矣。且古之名家考伐阅,程爵位,至于尹文,作为华山之冠,表上下平(《庄子·天下篇》及注),而惠施之学去尊(《吕氏春秋·爱类篇》:匡章谓惠子曰:“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倒也?”),此犹老庄之为道,与伊尹、太公相塞。诚守若言,则名号替,徽识绝,朝仪不作,绵不布。民所以察书契者,独有万物之散名而已。曲学以徇世,欲王齐王以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施自方其命,岂不悖哉!自吕氏患刑(当作形)名异充,声实异谓,既以若术别贤不肖矣(《吕氏春秋·正名篇》);其次刘劭次《人物志》、姚信述《士纬》、魏文帝著《士操》、卢毓论《九州人士》(皆见《隋书·经籍志》名家),皆本文王官人之术,又几反于爵名(案《魏志·邓艾传》注引荀绰《冀州记》曰:爰俞清贞贵素辩于论议,采公孙龙之辞以谈微理。是魏晋间自有散名之学而世不传。盖所趣在品题人物,不嗜正名辩物之术也)。然自州建中正,而世谓之奸府,浸以见薄。刑名有邓析传之,李悝以作具律,杜预又革为《晋名例》,其言曰:法者,盖绳墨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而例直,听直而禁简。例直易见,禁简难犯。易见则人知所避,难犯则几于刑厝。厝刑之本,在于简直,故必审名分。审名分者,必忍小理。古之刑书,铭之钟鼎,铸之金石,所以远塞异端,使无淫巧。今所注皆网罗法意,格之以名分,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伸绳墨之直,去析薪之理(《晋书·杜预传》)。其条六百二十,其字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而可以左右百姓,下民称便。惟其审刑名(按累代法律,惟《晋律》为平恕,今竟亡佚,亦民之无禄也),尽而不污,过爵名远矣,然皆名之一隅,不为纲纪。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名者,庄周以为化声。孙卿亦云名无固宜,故无常也,然约定俗成则不易,可以期命。万物者,惟散名为要,其他乃与法制推移。自惠施、公孙龙,名家之杰,务在求胜,其言不能无放纷,尹文尤短。察之儒墨,墨有《经》上下,儒有孙卿《正名》,皆不为造次辩论,务穷其柢。鲁胜有言,取辩乎一物,而原极天下之污隆,名之至也。墨翟、孙卿近之矣。

凡领录散名者,论名之所以成、与其所以存长者、与所以为辩者也。名之成,始于受,中于想,终于思。领纳之谓受,受非爱憎不著;取像之谓想,想非呼召不征;造作之谓思,思非动变不形(本《成唯识论》所说)。名言者,自取像生。故孙卿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以上《正名篇》文。)此谓想随于受,名役于想矣。又曰:“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正名篇》文。)接于五官曰受,受者谓之当簿;传于心曰想,想者谓之征知。一接焉一传焉曰缘。凡缘有四(识以所对之境为所缘缘;五识与意识迭相扶助,互称为增上缘;凡境像名言义理方在意识,而能引续不断,是有意根,故前识于后识为等无间缘;一切心物之因,名曰阿赖耶识,为因缘)。增上缘者,谓之缘耳知声,缘目知形,此名之所以成也。名虽成,臧于胸中,久而不渝,浮屠谓之法(色、声、香、味、触,皆感受者也。感受之境已逝,其相犹在,谓之法)。《墨经》曰:“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说》曰:“智者若疟病之之于疟也(上“之”字训“者”)。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知(句)。久(读),不当以目见(句)。若以火。”(《经下》及《经说下》。)此谓疟不自知,病疟者知之;火不自见,用火者见之。是受、想之始也。受、想不能无五路,及其形谢,识笼其象,而思能造作。见无待于天官,天官之用,亦若火矣。五路者,若浮屠所谓九缘:一曰空缘,二曰明缘,三曰根缘,四曰境缘,五曰作意缘,六曰分别依,七曰染净依,八曰根本依,九曰种子依。自作意而下,诸夏之学者不亟辩,泛号曰智。目之见必有空明根境与智,耳不资明,鼻舌身不资空,独目为具五路。既见物已,虽越百旬,其像在,于是取之,谓之独影。独影者,知声不缘耳,知形不缘目,故曰不当。不当者,不直也,是故赖名。曩令所受者逝,其想亦逝,即无所仰于名矣,此名之所以存也。泰始之名,有私名足也;思以综之,名益多,故《墨经》曰“名,达、类、私”(《经上》。)孙卿曰:“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正名》。)若则骐骝骊为私,马为类,畜为达,兽为别,物为共也。有时而欲摄举之,丛马曰驷,丛人曰师,丛木曰林,丛绳曰网,浮屠以为众法聚集言论(《瑜伽师地论》十六说,下同)。孙卿曰:“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正名》。)人马木绳,单矣;师驷林网,兼矣。有时而欲辨异举之,以药为丸,其名异,自和合起(如雀卵、茹、乌贼合以为丸,其药各殊,其丸是一);以瓶为败瓦,其名异,自碎坏起;以谷为便利,其名异,自转变起;以金带钩为指环,俄以指环为金带钩,其名异,自加功起,浮屠以为非常言论。孙卿曰:物有同状而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有异状而同所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正名》)。此名之所以长也。诸同类同情者,谓之众同分。其受想同,其思同,是以有辩。辩所依隐有三。《墨经》曰:“知,闻、说、亲。名、实、合、为。”《说》曰:“知:传受之,闻也;方不(即障字),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偶,合也。志行,为也。”(《经上》及《经说上》。)亲者,因明以为现量;说者,因明以为比量;闻者,因明以为声量(案传受为闻,故曰声量,往古之事则征史传,异域之状则察地志,皆非身所亲历,亦无术可以比知,其势不能无待传受。然印度诸宗所甄独在名理,故声量惟取圣教,亦名为圣教量。诸宗哲学既非一轨,各持其圣教量以为辩,则违立敌共许之律。故自陈那以后,独用现量比量,而圣教量遂废。若夫史传地志,天下所公,则不得独废也。要之圣教量者,特声量之一端)。赤白者,所谓显色也;方圆者,所谓形色也;宫徵者,所谓声也;薰臭者,所谓香也;甘苦者,所谓味也;坚柔燥湿轻重者,所谓触也。遇而可知,历而可识,虽圣狂弗能易也,以为名种。以身观为极,阻于方域,蔽于昏冥,县于今昔,非可以究省也。而以其所省者善隐度其未所省者,是故身有五官,官簿之而不谛审,则检之以率。从高山下望冢上,木芊芊若著。日中视日,财比三寸孟,旦暮乃如径尺铜盘,校以句股重差,近得其真也。官簿之而不遍,则齐之以例,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臧也;尝一味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官簿之而不具,则仪之以物,故见角帷墙之端,察其有牛;飘风堕曲尘庭中,知其里有酿酒者,其形虽隔,其性行不可隔,以方不障为极。有言苍颉隶首者,我以此其有也,彼以此其无也。苍颉隶首之形不可见,又无端兆足以拟有无,虽发冢得其骴骨,人尽有骨,何遽为苍颉隶首?亲与说皆穷,征之史官故记,以传受之为极。今辩者所持说尔,违亲与闻,其辩亦不立(违于亲者,因明谓之见量相违;违于闻者,因明谓之世间相违。如言冰热火寒,此见量相违者也;如未至天山而言天山无有,此世间相违者也),此所以为辩者也。

辩说之道,先见其旨,次明其柢,取譬相成,物故可形,因明所谓宗、因、喻也。印度之辩,初宗,次因,次喻(兼喻体、喻依)。大秦之辩,初喻体(近人译为大前提),次因(近人译为小前提),次宗。其为三支比量一矣。《墨经》以因为故,其立量次第,初因,次喻体,次宗,悉异印度、大秦(如印度量,声是无常,所作性故,凡所作者皆是无常,喻如瓶。如大秦量,凡所作者皆无常,声是所作,故声无常。如《墨子》量,声是所作,凡所作者皆无常,故声无常)。《经》曰:“故,所得而后成也。”《说》曰:“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无然(案无是羡文),若见之成见也。”夫分于兼之谓体,无序而最前之谓端。特举为体,分二为节之谓见(皆见《经上》及《经说上》。本云:“见,体、尽。”《说》曰:“见,时者,体也;二者,尽也。”案时读为特,尽读为节,《管子·弟子职》曰:“堲之高下,乃承厥火,以堲为烬。”与此以尽为节同例。特举之则为一体,分二之则为数节)。今设为量曰,声是所作(因),凡所作者皆无常(喻体),故声无常(宗)。初以因,因局,故谓之小故(犹今人译为小前提者);无序而最前,故拟之以端。次以喻体,喻体通,故谓之大故(犹今人译为大前提者),此凡所作,体也;彼声所作,节也,故拟以见之成见(上见谓体,下见谓节)。因不与宗相剀切,故曰有之不必然。无因者,宗必不立,故曰无之必不然。喻体次因,以相要束,其宗必成,故曰有之必然。验《墨子》之为量,固有喻体无喻依矣。何者?万物无虑有同品,而奇觚者或无同品,以无同品则无喻。《墨经》曰:“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与俱、一与二、广与修。”(《经下》,修旧误循。)诸有形者,广必有修,修亦必有广矣。云线有长无广者,形学之乱(谓《几何原本》,此语弥儿尝驳之)。《墨子》知其不偏去,侻也,固有有修无广者矣。骋而往,不彭亨而及,招摇无尽,不以针鏠鸟翮之宽据方分,此之谓时。今欲成时之有修无广也,即无同品。虽然,若是者,岂直无喻依,固无喻体(如云凡有直往无旁及者,必有修无广。时是直往无旁及者,故时有修无广。然除时以外,更无有直往无旁及者。心量生灭,亦有旁延之境,乃至君统世系,不计旁及之处则可,不得谓无旁及,故初句喻体即不可说)。喻依者,以检喻体而制其款言,因足以摄喻依,谓之同品定有性。负其喻依者,必无以因为也,谓之异品遍无性(并取《因明论》说)。大秦与《墨子》者,其量皆先喻体后宗。先喻体者,无所容喻依,斯其短于因明。立量者,常则也,有时不可用三支,若《墨经》之驳仁内义外曰:“仁,爱也。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爱利不相为外内,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举爱,则所利也,是狂举也。若左目出,右目入。”(《经说下》。)此以三支则不可说也。破人者,有违宗,有同彼,有胜彼(《大毗婆沙论》二十七所说),亦无所用三支。何谓违宗?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如种极微,今称原子),而忌言人有庵摩罗识,因言无相者无有(此即近世唯物论说。无相谓色声香味触皆不可得,非徒无形无色而已)。诘之曰:如种极微有相不?则解矣。何谓同彼?彼以异域之政可法也,古之政不可法,因言时异俗异,胡可得而法?诘之曰:地异俗异可得法不?则解矣。何谓胜彼?彼以世多窕言也,谓言皆妄。诘之曰:是言妄不?则解矣。《墨经》曰:“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旧误倒)言。”(《经下》。)此谓胜彼破也。

为说者曰:三支不足以原物,故曰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湿之则为干;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燔之则为淖。或湿而干,或燔而淖,类固不必可推知也。凡以说者,不若以亲(案近世主经验之论,理学家多持此说)。自智者观之,亲亦有绌。行旅草次之间,得被发魌头而魃服者,此亲也,信目之谛,疑目之眩,将在说矣。眩人召圜案,圜案自垣一方来,即种瓜瓠,荫未移,其实子母钩带,千人见之,且剖食之,亲以目以口则信,说以心意则不信。远视黄山,气皆青,俯察海波,其白皆为苍,易位视之而变,今之亲者非昔之亲者。《墨经》曰:“法同则观其同,法异则观其宜。”(《经上》。)亲有同异,将以说观其宜,是使亲诎于说也。原物之质,闻不若说,说不若亲。今有闻火浣布者,目所未睹,体所未御,以说又无类,因谓无火浣布,则人莫不然,谓之蔽锢。《墨经》曰:“知其所以不知(以字当为羡文),说在以名取。”(《经下》。)此乃使亲、说交诎于闻也。凡原物者,以闻、说、亲相参伍。参伍不失,故辩说之术奏。未其参伍,固无所用辩说。且辩说者,假以明物,诚督以律令则败。夫主期验者任亲,亟亲之而言成典,持以为矩。矩者,白:尽,莫不然也。必,不已也(《墨经上》。)。而世未有尽验其然者,则必之说废。今言火尽热,非能遍拊天下之火也,拊一方之火而因言凡火尽热,此为逾其所亲之域。虽以术得热之成火,所得火犹不遍,以是言凡火尽热,悖。《墨经》通之曰:“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知,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说在明者。”(《经下》。)则此言尽然不可知,比量成而试之。信多合者,则比量不惑也。若是,言凡火尽热者,以为宗则不悖,以为喻体犹悖(宗者所以测未来,故虽言凡火尽热无害。喻体者,据已往之成效言之。已往未尝遍验天下之火,则言凡火尽热为逾其所验之境)。言必有明日者,以昨往有今,以累昨往尽有今,拟仪之也。物固有断,则昨或不断而今或断。言必有明日者,是犹言人必有子姓,以说不比,以亲即无征。是故主期验者越其期验。《墨经》说推类之难曰:“此然是必然,则俱为糜。”(糜读为靡,《经下》及《经说下》。)此庄周所以操齐物夫?

同类推荐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青春似酒

    青春似酒

    青春美好而阴晴不定,我们都曾经历,用文字,把它定格下来,我们就成了追逐阳光、露出灿烂笑脸的向日葵。这本书是余红人生经历和生活美景最真实的记录,像一扇扇门窗,每一篇都带你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和你分享青春的秘密,带你游历美不胜收的大自然,一起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哲理。余红用书写留驻了青春,将生命变成一条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的小溪,让我们在阅读中获益匪浅。
  •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在新文学史上,萧红是独异的一位女作家。在她身上,勃发着身为底层女性的创造力。萧红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内心充满爱、温暖,敏感而多情。其写作方式充分散文化,自由、散漫、率真、自然,讨厌教条。在她那儿无所谓“文体“,只爱自由地表达。她的作品,几乎全数带着自叙传的色彩,主观色彩浓郁。鲁迅曾说,在她的作品中,”北方人民的对于生动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特意收录部分书简和小说中的两个独立章节,以见萧红整体作品散文化的风采。不论虚构还是纪实,其底色皆是:爱与自由。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 文学,是诗意的历险:许钧与勒克莱齐奥对话录

    文学,是诗意的历险:许钧与勒克莱齐奥对话录

    法国文学翻译家许钧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许钧以翻译为缘,与勒克莱齐奥结下了四十余年友情。本书记录了他们就文学、创作、翻译、教育、人生等主题展开的一系列对话。其中有勒克莱齐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久许钧在巴黎与他的深入交流,也有勒克莱齐奥应邀担任南京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后在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与许钧、毕飞宇等的倾心交谈。他们的交流与对话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满睿智,趣味盎然,具有鲜活的材料与深刻的思想。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法语文学学者许钧之间深刻、睿智又趣味盎然的精彩对话。当代法国最杰出的作家和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之间的对话,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满睿智,趣味盎然,具有鲜活的材料与深刻的思想。这是国内著名翻译家许钧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就文学创作、翻译、教育、人生等主题的一系列对话录,相信会得到国内文学创作、研究者的关注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欢迎。
热门推荐
  • 犬神传

    犬神传

    也许你会看到一段匪夷所思的故事,也许你会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也许你会看到独特的修炼历程,也许你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也许你会看到太古之始,也许你会看到你想看到的。
  • 在下十里坡剑神

    在下十里坡剑神

    别人穿越进异世界,往往带着些稀奇古怪的金手指。郑不凡不同,他穿越进的是自己写的小说里,而且遭遇和其他主角完全不同。先是在名为十里坡的孤岛待上五百年,然后一出山,发现随便一个人都能碾死自己。这也罢了,身上的系统不仅不给自己什么仙家秘法,反而要收自己为徒?!最诡异的是,外边还有一个“郑不凡”说自己根本没有穿越进去!郑不凡难顶了,这算是哪门子主角?他做过戒指里的老爷爷...他寄生别人,成为系统...郑不凡很无语,怎么感觉自己不是主角,而是辅佐主角的那个配角?!
  • 冷少霸宠:情深不言爱

    冷少霸宠:情深不言爱

    柳依依因为被人设计的关系,和萧祁有了关系,并有了身孕。柳依依因着怀孕的关系和萧祁结婚,开始摆脱以前的旧生活,也发现了一些秘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代少女未来生活记

    古代少女未来生活记

    未来社会,强者如云,科技发达,古代社会莫小国的公主突然穿到了未来肿么办!意外进入森林中,生猛的植物们,可怕的动物们,偶遇能人异士,求助ing,“本宫!???????”不行不行,不够亲和友善!“小女子???????”似乎好像在哪个描写大户小姐路遇土匪的话本里面看见过!?摇头否决!不够矜持庄重???????看古代少女未来生活记,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用不到????????还好还好,反正她也不擅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弃妇难为

    弃妇难为

    死得冤枉啊!内心不甘啊!她叶雪菲,穿越史上的最无奈的人,她的死不是引人注目的车祸,不是策划以久的陷害,更不是众人所想的自杀,她的死算得上意外中的意外,嘿嘿,她是一个不小心让一颗小小的鹌鹑蛋给噎死了。不甘心归不甘心,老天,你给偶来个穿越,穿就穿吧,好歹你也让我穿得好一点嘛!干嘛一穿就穿到一个搞自杀的未来新娘身上,真是太不吉利了。她自己噎死了,穿过来又是一个搞自杀的新娘,这到底是什么跟什么?新婚当晚,新郎还没有接下头盖就直截了告诉她,他爱的人不是她,而是那个被封为天下第一美人的青楼花魁崔羽儿。没有珍惜那千金一刻的春宵,相对而坐,只为商量以后各过各的日子。当崔羽儿爱上的人不是南宫昱,却是深爱着叶雪菲的当今圣上龙君嶙时;当南宫昱发现自己爱上的人不知什么时候从崔羽儿变成了叶雪菲时;当叶雪菲发现这段凌乱的感情与她这个穿越者相关时,她选择视而不见,继续自己的生活时…故事开始了,看双面性格的女主如何周旋在帅哥美男间,享受齐人之福…本文纯属娱乐,时有虐身,虐心,依情况需要而定…人物不定时增加,一对一是有希望滴,NP也是有倾向滴,一个人单飞也不是不可能滴…谢绝拍砖,喜欢的请点收藏和给票票,不喜欢的请点右上角的红色小x,谢谢!~~~~~~~~~~~~~~~~~~~~~~~~~~~~~~~~~~~~厚颜介绍一下小鱼的另外一部作品。《修练成精的情妇》小鱼的《弃妇难为》和《修练成精的情妇》均已设成半价了哦!推荐自己的新文《穿越之三国歪传》另一篇新文《不爱请借过》新文《弃妃的春天》这是小鱼的新书《前妻未成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家一定要多捧场啊!~~~~~~~~~~~~~~~~~~~~~~~~~~~~~~推荐青颜的文《买来的弃妇》推荐雨哲的两篇文文《霸女钓爱》《盗艳偷香》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凤策天下:腹黑公主养成路

    凤策天下:腹黑公主养成路

    本是郡主的她却因为相貌和舞姿与先王后相似,被接进王宫当公主,却偶尔闯进了静宇轩,揭开了寻找身世之谜的道路,得知身份后走上了复仇之路,最终与自己的王兄恢复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