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700000035

第35章 鲁迅的生活(2)

我那时在南昌,读到《狂人日记》就非常感动,觉得这很像周豫才的手笔,而署名却是姓鲁,天下岂有第二个豫才乎?于是写信去问他,果然回信来说确是“拙作”,而且那同一册里有署名“唐俟”的新诗也是他作的。到了九年的年底,我们见面谈到这事,他说:“因为《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我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是你所知道的,所以临时命名如此: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至于唐俟呢?”他答道:“哦!因为陈师曾(衡恪)那时送我一方石章,并问刻作何字,我想了一想,对他说‘你叫做槐堂,我就叫俟堂罢’。”我听到这里,就明白了这“俟”字的涵义。那时部里的长官某很想挤掉鲁迅,他就安静地等着,所谓“君子居易以俟命”也。把“俟堂”两个字颠倒过来,堂和唐两个字同声可以互易,于是成名曰“唐俟”,周,鲁,唐,又都是同姓之国也。可见他无论何时没有忘记破坏偶像的意思。

《阿Q正传》的署名是“巴人”,取“下里巴人”,并不高雅的意思。(《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讽刺小说,在描写中国民族的魂灵。知堂在十一年三月十九日《晨报副刊》上说过:“阿Q这人是中国一切的谱——新名词称作‘传统’——的结晶,没有自己的意志而以社会的因袭的惯例为其意志的人,所以在实社会里是不存在而又到处存在的。……(他)承受了恶梦似的四千年来的经验所造成的一切‘谱’上的规则,包含对于生命幸福名誉道德各种意见,提炼精粹,凝为个体,所以实在是一幅中国人品性的‘混合照相’,其中写中国人的缺乏求生意志,不知尊重生命,尤为痛切,因为我相信这是中国人的最大的病根。”(仲密:《自己的园地》八。后来印成单行本的时候,这一篇未见收入。)《阿Q正传》发表于民国十年十二月,到现今是整整的十五年了。我每次读到它,总感觉一种深刻和严肃,并且觉得在鲁迅的其余作品中,有许多处似乎可当作这篇的注解或说明来读,因为描写阿Q的劣性仿佛便是描写民族的劣性故也。现在随便举出几点,彼此参照,便可了然,例如:

(一)自大

阿Q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这宛然是以“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自负的国粹派的口吻,鲁迅所时常指摘的:“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二)卑怯

阿Q“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试读《随感录四十八》有云:“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热风》)还有《通讯》云:“先生(旭生)的信上说: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就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我以为这两种态度的根柢,怕不可仅以惰性了之,其实乃是卑怯。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要救正这些,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华盖集》)还有,《忽然想到(七)》有云:“……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华盖集》)

(三)善变——投机,迎合取巧

阿Q本来是深恶革命的,后来却也有些神往,想“革命也好罢……”试读《忽然想到(四)》里的话:“……其实这些人是一类,都是伶俐人,也都明白,中国虽完,自己的精神是不会苦的——因为都能变出合式的态度来。倘有不信,请看清朝的汉人所作的颂扬武功的文章去,开口‘大兵’,闭口‘我军’,你能料得到被这‘大兵’,‘我军’所败的就是汉人的么?你将以为汉人带了兵将别的一种什么野蛮腐败民族歼灭了。然而这一流人是永远胜利的,大约也将永久存在。在中国,惟他们最适于生存,而他们生存着的时候,中国便永远免不掉反复着先前的运命。”(《华盖集》)还有《算账》里说:“……我每遇到学者谈起清代的学术时,总不免同时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小事情,不提也好罢,但失去全国的土地,大家十足做了二百五十年奴隶,却换得这几页光荣的学术史……”(《花边文学》)

(四)自欺——精神上的胜利法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之后,有种种妙法以自慰:或者算被儿子打了,或者说自己是虫豸好不好,或者简直打自己两个嘴巴,就立刻心满意足了。这类自欺欺人,别设骗局的方法,在士大夫之间也何尝没有?“……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关羽岳飞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一是前世已造夙因,如岳飞;一是死后使他成神,如关羽。定命不可逃,成神的善报更满人意,所以杀人者不足责,被杀者也不足悲,冥冥中自有安排,使他们各得其所,正不必别人来费力了。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已经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沪汉烈士的追悼会中,活的人们在一块很可景仰的高大的木主下互相打骂,也就是和我们的先辈走着同一的路。……”(《坟·论睁了眼看》)此外,描写着的劣性还很多,限于时间,不及备举了。

十五年三一八惨案后,四月奉军进京,有通缉名单的传言,我和鲁迅及其他相识十余人,避居在D医院的一间堆积房里若干日,鲁迅在这样流离颠沛之中,还是不断地写文章,《朝花夕拾》里的《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都是这时的作品。

这期的重要创作,已经结集者有:

小说:《呐喊》,《彷徨》

论文:《坟》

讲义:《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野草》

回忆文:《朝花夕拾》(前半部)

杂感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六、厦门广州教书时期:四十六,四十七岁(民十五年秋至十六年秋,即1926—1927)。时代背景是宁汉分裂,国民党清党运动。

这时期虽很短,只有一年,可是鲁迅感触多端,不很开口,“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从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因之,生活极不安定,宿舍屡有更变。在厦门四个月,因为“不合时宜”,搬来搬去,终于被供在图书馆楼上的一间屋子里,虽对着春秋早暮景象不同的山光海气也不甚感动。所不能忘怀的,倒是一道城墙,据说是郑成功的遗迹。“一想到除了台湾,这厦门乃是满人入关以后我们中国的最后亡的地方,委实觉得可悲可喜。”(《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到广州后,起初他和我同住在中山大学中最中央而最高的处所,通称“大钟楼”,后来搬出学校,租了白云楼的一组仍旧合居。“……我这楼外却不同:满天炎热的阳光,时而如绳的暴雨;前面的小港中是十几只蜑户的船,一船一家,一家一世界,谈笑哭骂,具有大都市中的悲欢。也仿佛觉得不知那里有青春的生命沦亡,或者正被杀戮,或者正在呻吟,或者正在‘经营腐烂事业’和作这事业的材料。然而我却渐渐知道这虽然沉默的都市中,还有我的生命存在,纵已节节败退,我实未尝沦亡。”(《小约翰·引言》)诸位请读《两地书》,及《三闲集》里的《怎么写》,《在钟楼上》两篇,便可以知道那时期他的生活的大略。

我不知道他在厦门大学担任什么科目,至于在中山大学,则任文学论和中国文学史等,因为选修文学论的学生人数太多,以至上课时间排在晚上,教室用大礼堂。这期的著作如下:

回忆文:《朝花夕拾》(后半部)

杂感集:《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附在《华盖集续编》之后),《而已集》

通讯:《两地书》(一部分。与景宋合著)

讲义:《中国文学史》(未完)

七、上海工作时期:四十七至五十六岁(民十六年秋—二十五年十月十九日,即1927—1936)。国家大事有十七年的北伐成功及“五三”济南事件,二十年“九一八”后东四省的沦亡,二十一年“一二·八”上海之战。

这十年之间,国难的严重,日甚一日,鲁迅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政治的不上轨道,上海文坛的浅薄空虚,一点也不肯放松,挺身而出,“奋笔弹射,无所避回”,于是身在围攻,禁锢之中,而气不稍馁,始终奋斗,决不屈服。这时期可以称为短评时期。他的短评,都像短兵相接,篇篇是诗,精悍无比。不识者奚落他,称之为“杂感家”,殊不知这正是他的战士生活的特色。他不想做什么领袖,也没有“藏之名山”的意思,以为一切应时的文字,应该任其消灭的。《热风》序文里说得好:“……几个朋友却以为现状和那时并没有大两样,也还可以存留,给我编辑起来了。这正是我所悲哀的。我以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因为这正如白血轮之酿成疮疖一般,倘非自身也被排除,则当它的生命的存留中,也即证明着病菌尚在。”所以他的十多本杂感集大都是应时而作,只要时弊快快去掉,则他的文字本来愿意欢欢喜喜地消灭。

上海不是个好住处,不说别的,单是空中的煤灰和邻居的无线电收音,已经够使他心烦气闷了。他常对我说,颇想离开上海,仍回北平,因为有北平图书馆可以利用,愿意将未完的中国文学史全部写成。它的大纲早已成竹在胸,分章是《思无邪》,《诸子》,《离骚与反离骚》,《药与酒》……他的观察史实,总是比别人深一层,能发别人所未发,所以每章都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试读《而已集》里那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便可窥见一斑。这是他的《中国文学史》的一段,思想很新颖,议论很透辟,将一千六百年前人物的真相发露出来,成了完全和旧说不同的样子。我正盼望这部大著作能够早日观成,不料他竟赍志以殁,连腹稿也同埋地下,这是无可弥补的大损失!

近年来,他写文章之外,更致力于大众艺术和大众语文。前者是提倡版画,因其好玩,简便,而且有用,认为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他个人首先搜集了许多件英,俄,德,法,日本的名刻,有时借给别人去展览,有时用玻璃版翻印出来,如《士敏土之图》,《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使艺术学徒有所观摩。一面,在上海创办木刻速修讲习会,从招生以至每日的口译,都由他一个人担任的,这个艺术现在已经很有进步,可以说风行全国了。后者是鼓吹大众语:因为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他说:“现在能够实行的,我以为是(一)制定罗马字拼音(赵元任的太繁,用不来的);(二)做更浅显的白话文,采用较普通的方言,姑且算是向大众语去的作品,至于思想,那不消说,该是‘进步’的;(三)仍要支持欧化文法,当作一种后备。”(《且介亭杂文·答曹聚仁先生信》)本期的重要著作,列举如下:

短评集:《三闲集》

杂文集:《二心集》

短评集:《伪自由书》(一名《不三不四集》)杂文集:《南腔北调集》

短评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历史小说:《故事新编》

通讯:《两地书》(一部分。与景宋合著)

杂文:《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此外,近年散见于各种杂志的文章,不曾由他自己结集起来,否则一定又添了一个有趣的书名。有一本题作《一九三五年—一九三六年鲁迅杂文集》,在他逝世后的一个月——十一月印行的,编次甚乱而销行甚广,决不是他自己编订的东西,前面既无序文,书尾也不贴印花。自从他一去世,投机取巧的市侩,东钞西撮,纷纷出书,什么鲁迅自述啦,鲁迅杂感集啦,鲁迅讽刺文集啦,鲁迅最后遗著啦,陈列在书摊上,五花八门,指不胜屈。更有无耻之徒,冒名取利者,将别人的作品,换一个临时封面,公然题作“鲁迅著”,例如《活力》,《归家》,等等,尤其可恶。请诸位千万注意,别去上当!

以上所谈,只关于他的创作方面,至于翻译,已经印行的不下三十种,工作也极其认真,字字忠实,不肯丝毫苟且,并且善能达出原文的神情,这也是译界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总之,鲁迅无论求学,做事,待人,交友,都是用真诚和挚爱的态度,始终如一,凡是和他接近过的人一定会感觉到的。他的勤苦耐劳,孜孜不倦,真可以忘食,忘寒暑,忘昼夜。在广州住白云楼的时候,天气炎热,他的住室,阳光侵到了大半间,别人手上摇着扇子,尚且流汗,可是他能在两窗之间的壁下,伏案写稿,手不停挥:修订和重钞《小约翰》的译稿;编订《朝花夕拾》,作后记,绘插图;又编录《唐宋传奇集》等等。蛰居上海以后,为生活费的关系,勤劳更甚。书案前一坐下,便是工作;工作倦了,坐到案旁的一张藤躺椅上,看看报,或是谈谈天,便算休息。生平游览极少,酬应最怕,大抵可辞则辞。衣服是布制的;鞋当初是皮的,十余年来是胶皮底帆布面的;卧床向用板床,近十年来才改。写字始终用毛笔。除了多吸烟卷而外,一无嗜好。他至死保持着质朴的学生时代的生活。

他的真挚,我不用说别的,就在游戏文字里,也是不失常度,试读《我的失恋》,便可知道。这本来是打油诗,其中所云:“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卢”,“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野草·我的失恋》),似乎是信口胡诌了,其实不然。要晓得猫头鹰,发汗药之类,的确是他自己所心爱的或是所常用的物品,并没有一点做作。

他的富于友爱,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最肯帮人的忙,济人的急,尤其是对于青年,体贴无微不至。但是竟还有人说他脾气大,不易相处,这是我所百思不解的。

他这样地牺牲了个人生前的幸福,努力为民族的生存和进步而奋斗,患肺结核而至于医师多次警告了,还是不肯休息,而且“要赶快做”,真是实践了他三十五年前所作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

我说过,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他的冷静和热烈双方都彻底。现在话已说多了,就引用他的《自嘲》诗中的两句作为今天谈话的总括罢: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上句表冷静,下句表热烈。关于上句,请参阅“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发表一点,酷爱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末路正不知要到怎样”(《坟·写在〈坟〉后面》)。下句请参阅“救救孩子”(《狂人日记》的末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又景宋的哀诗所引用的:“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即使在《自嘲》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伟大来。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七日

同类推荐
  •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为人物传记,记述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正气”的光辉人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在任何艰危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铁骨浩气,以及记录心路历程的泣血诗篇,已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与其《正气歌》早已经深入人心。《长歌正气:文天祥传》将文天祥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辅以传主相应的诗歌文论,夹叙夹议,叙述了传主光辉的一生,特别是抗元苦战,被俘囚禁直至英勇就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热门推荐
  • 佛说难提释经

    佛说难提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怪奇酒店

    我的怪奇酒店

    末世将至,一个是身边总会发生灵异事件的女人,一个是倒霉体质的男人,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两人的相遇更倒霉。
  • 炮灰大作战

    炮灰大作战

    穿越到各个任务世界帮人报仇雪恨、完成心愿。三观受到冲击的童心兰表示:对待人渣仁慈,就是对无辜好人的最大伤害!PS:橙子新书《休了那个陈世美》,希望大家多多收藏,投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在异界漫游的日子

    我在异界漫游的日子

    我叫林贤烨。我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渴望上天赐给我一场轰轰烈烈的穿越,然而......我成功了,可这方式和“出生”地点像是在耍我.....
  • 穿越之红颜泪

    穿越之红颜泪

    梦瑶被选为幸运者穿越到异时空汉朝的宁国,参选秀女,巧遇当今皇帝萧墨轩,彼此不和的双方暗生情愫,自尊和骄傲让他们不能正确看待对彼此的爱意,双方僵持着,在小人一次次的布下的陷阱中伤害对方。梦瑶绝望地离开,同时也带走了墨轩的心。在分开的时间里,从旁人口中得知彼此的消息,跟随对方或喜或忧,辽国太子诸葛芷见梦瑶对墨轩依旧不能忘怀,反而愈加发现用情之深。遂决定发动大规模战争,彻底把宁国打败,把墨轩打败,把梦瑶的心抢过来。不想在战役中带着梦瑶逃跑,反而在逃跑过程中促进了墨轩和梦瑶情谊的发展。当时梦瑶已经身中剧毒,绝望的诸葛芷,最终选择死在墨轩的手上、梦瑶的面前,让她记住自己放手的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奚水巷

    奚水巷

    六月盛夏,烈日中天,蝉鸣声从繁茂的枝叶间倾泻而下。树底下有间茶肆,铺面不大,但环境清幽。正是晌午时分,茶肆里来了不少客人,三三两两坐了几桌,一边饮茶一边听着窗外的蝉鸣,倒是十分惬意。茶客中有两个年轻女子,靠窗而坐。其中一个不过十七八岁,天真烂漫,正是柳云湘。另一个比柳云湘稍年长几岁,约摸二十出头,容貌淡雅,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她叫檀师师。檀师师的父亲檀殊在朝廷任御史中丞,跟柳千叶常有往来,因此她和柳云湘自小便相识。两人桌上摆了一盘花生,还有三碗茶水,另一个座位上没有坐人,茶水却喝掉了一半。
  • 嚣张狂妃:帝君,别乱撩

    嚣张狂妃:帝君,别乱撩

    二十三世纪暗夜杀手界最强王者洛倾城,竟然意外穿入了神明大陆东皇国,成为丞相的废物嫡女,踩渣男,虐渣女,练神丹,逮神兽,收小弟,欺她者百倍还之,只是……身体里面住着一个什么鬼??啊喂喂,别乱来啊!
  • 总裁追妻太强悍

    总裁追妻太强悍

    【你明明不是我喜欢的模样,可我却爱上了你。】*父亲突然中风,家族企业濒临破产,她被紧急召回国用联姻的方式挽救这场危机。他是卓家财团的继承人,是风流倜傥的名门公子,是温城女人心目中优雅尊贵的男神,因为多年前她们苏家对卓家有恩,不得不奉命娶她。*没有人知道,两年婚姻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她试着挽留过。她这样一个骄傲的,不善言辞,轻易不会流泪,不肯低头的女人,哭着从他背后抱着他的腰求他留下来,他却无情地掰开她的手,“世媛,别闹了,她家里人来电.话,说她遭遇车祸性命垂危!”她不信那个女人会真的遭遇车祸,继续抱着他泪如雨下,“如果……我怀孕了呢?”“别开玩笑了!”他觉得她不可理喻,觉得她无理取闹,竟然用怀孕这样蹩脚的借口来挽留他,再次掰开她的手径自离去。他不知道,她是真的怀孕了。*离婚后再重逢,他不可理喻地对她追求不已?甚至还厚脸皮地说:你不喜欢我,这是病,得治,一定要治。我喜欢你,这也是病,没得治。她平静拒绝:我曾抛弃骄傲和自尊不顾一切地挽留过你,但是你给我的只有一个决绝离去的背影,这样的痛我不想再承受第二次,所以对不起,我不会再爱你了。*有一天,某个男人终于知道她给他生了个女儿,在最初的震惊过后便是气势汹汹地质问,“苏世媛,你为什么给我女儿取‘楚楚’这么个难听的名字?”“取‘楚楚动人’的楚楚之意,哪里难听了?”“可我想到的只有‘楚楚可怜’!”“一定是你想到的方式不对!”……某男被噎的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大声抗议,“我不同意!我女儿长得貌美如花活泼可爱怎么能叫这么个名字,我要给她改名!”“哦?不然你觉得你女儿叫‘如花’更好听?”如花?某男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本文女主不弱,男主也非善类。没有勾心斗角,但有狗血淋头。有些轻松搞笑,也有些小虐。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请点下面的放入书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