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200000014

第14章 家有升学女(1)

做父亲,真正是一门“做到老学到老”的学问。

做父亲很容易,很简单,一般男人都有这个权利,这个资格。有时想不做还不行。二十多岁的时候初为人父,充满自豪,充满自信,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快乐、最幸福、最负责任,总之是最好的父亲。也觉得儿子是天下最漂亮、最聪明、最可爱,总之是最好的儿子。

如果早婚早育,在这种自信的年轻中完成做父亲的责任,的确是一种幸福。即便是趁着年轻气盛,糊里糊涂地把孩子抚荞大,也不失为一种幸运。最惨的是像我这样,年近知天命了,女儿才刚要考高中,对如何做父亲突然没有把握了。

当她到夜里十二点多还不休息的时候,我一方面感到欣慰:她自己知道用功,我就可以省点心了。同时又感到心疼:小小年纪没黑没白,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一熬多半年,怎么受得了!我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不可能陪着她天天熬夜。说实话也熬不住,除非写作。而写作一过十二点还不放笔,就睡不着了,第二天则昏昏沉沉。即使我能熬夜也不能天天陪她,要让她自觉地为自己负责。

尽管这样说,这样想,只要我先她而睡,总是很不好意思,有点偷偷摸摸睡懒觉的感觉。深更半夜丟下女儿一个人孤立奋斗,我还敢说自己是个负责任的好父亲吗?

她进入初三下半学期,我和妻子联合跟女儿进行了一次长谈。共同分析了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初中毕业后有三种选择:考高中、考中专、考技校。她选择了第一种,上高中。好,我们继续分析:上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非常单纯。高中有两种,一般的高中和重点高中。考上重点高中就有希望上大学,进人一般的高中,上大学的希望就渺茫了,考不上大学就得被打入街道等待分配工作。

路,就是这么窄。女儿的目标当然是选择重点高中。要实现这目标就只有两个字:拼命。我们让她明明白白地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未来,让她成熟一点,懂得承担属于自己应该承担的压力和责任。

虽然把该说的道理说得非常清楚了,女儿的命运交由她自己掌握,我们再管得过多只会干扰她,惹她厌烦。但她的一言一行,情绪的细微变化,都受到我密切的注视。我想女儿的心里也很清楚,父母嘴上说多照顾她的生活,不再过多地过问她学习上的事,其实父母真正关心的还是她的功课。所谓关心她的生活还不是为了让她把学习搞好。她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父亲监察的目光。

她经常洗头,有时放学回来就洗头,有时做一会儿功课再洗,一周要洗两三次,头发不长,每次都要耗费半小时左右。开始我以为她用洗头驱赶睡意,清醒头脑。后来发现每天晚上例行公事的洗脸漱口,她有时要磨蹭四十分钟。每个动作都是那么慢条斯理,有板有眼,毛巾挂在绳上还要把四角拉平,像营房里战士的毛巾一样整齐好看。看似很认真,又像是心不在焉。

这是得了什么病?时间这么紧,一方面天天熬夜,一方面又把许多很好的时光浪费掉。我很着急,却又不能为此批评她,连女儿洗头用多少时间,洗脸用多少时间,都看表,都想加以限制,这样的父亲未免太刻板,太冷酷无情了!渐渐我似乎猜到了女儿为什么要借助于玩水而消磨时间。她自己也未必意识到,与水的接触使她放松了,暂时可以忘记课本,忘记那日益迫近的升学考试,排解各种压力和紧张。洗脸漱口谁也不能干11986年,我和妻子、女儿在草原上。

涉,多亏每天还有一段自由自在的洗漱时间。也许她还以为当自己走进卫生间以后连父母监视的眼光也被挡住了。

让她保留一点能够让自己轻松惬意的生活习惯吧。钢琴不弹了,羽毛球不打了,为了这该死的升学考试,一切业余爱好和能够给她带来欢乐的活动全停止了。现在的学生活得太沉重,太劳素,太单调了。尽管她从小就被太多的爱包裹着,为了让她长见识,长身体,我们每年几乎都要带她外出旅游,让她看山,下海,走草原,钻森林,她和同龄孩子相比应该说是幸福的。不知她将来怎样回忆自己的童年?我总觉得现在的孩子也许不会有终生难忘的童年记忆。他们一出生,最晚从上小学一年级起,竞争就开始了。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都会转嫁到他们身上。他们还能保留下多少童稚?稍一懂事便不能再无忧无虑了……我在一个穷苦落后的农村长到十几岁,但那是我至今亲眼所见所感受到的唯一无比怀恋的天堂。摸鱼、捉鸟、打弹、游泳、上树摘枣、井水泡瓜,干能够干的农活,捅不该捅的马蜂窝……现在想起来连挨打都是甜蜜的,是真正的“吃饱不问大铁勺”。对时代背景,政治运动,人间险恶,社会疾病,一无所知,一点没记住。记住的全是美好的,快乐的。没有童年就不会有现在,童年的色彩至今还养育着我的人生。

现在的孩子活得像大人一样累,甚至比大人还要累,连未来也成了一团灰暗的沉重,没有色彩,没有欢乐的诱惑,更不光辉灿烂,只是各种负担和压力的集合但愿这只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感觉,她本身或许并没有这种沉重感。

想想三年后还有一场考大学的恶战,我就感到厌烦,感到累得慌。也许这又是做父亲的多虑,是一种渐入老境的心态。女儿本身或许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累的烦的。她常会趴在写字台上睡着了,我就很不高兴地将她喊醒,或者听任她继续用功,或者索性逼她上床睡觉。有时我睡不踏实,在半夜会突然醒来,女儿又趴在桌上睡着了,灯亮着,门窗开着。父女之间好像有某种感应。

有时星期天下午不去学校,她会整整睡上半天。有时刚吃过晚饭就上床大睡了。似乎在表示一种反抗,一种愤怒。我心中不快,却也不去管她,隔一段时间不让她大睡一次,她的身体会吃不消的。我是经过开夜车锻炼的尚且熬不住,她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又怎么能熬得住呢?越紧张她越能大睡,说明她心理素质不错,颇有点大将风度。有时还听音乐,听相声,嘴里哼着流行曲,兴致上来还要跟我开玩笑。我却笑不出来,感到困惑:她心里到底有没有压力?是她升学还是我升学?

这一点像她的母亲。在这篇短文里我老是说“我”对女儿怎样,“我”对女儿如何,很少提到妻子对女儿如何,妻子对女儿怎样。她主张顺其自然,让孩子吃好穿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怀,至于学习,女儿已经懂事了,别管得太多,别瞎操心。她厚道心宽,没有我那么多“思想活动”,也很少跟儿女们进行长篇大论的谈话,她的疼爱多体现在行动上。所以,儿女们对她亲近,而对我就有点“敬而远之”。如果我们夫妻俩对某一件事情意见不一致,儿女们很自然地全站到她一边。我在家里经常是少数,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是孩子们的朋友,而不是他们的父亲。做父亲就要这也担心,那也负责。而这种担心和负责却未必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当初跟儿子的关系就足以让我深思许多东西,从他上初中到进大学这段时间里,父子关系老是跟着他的分数线起伏不定,时紧时松。直到他参加工作才恢复自然和谐。现在跟女儿的关系又有点紧张,除去跟她谈她的学习,似乎没有让我更感兴趣的话题。而谈学习正是她最厌恶的话题,常常一言不发,我问三句她最多答一句。而且非常简练,答一句顶我问十句。相反,跟我的一位朋友(也恰巧是她的校长)倒是无话不谈。我有时不得不间接地从朋友那里了解一点自己女儿的思想动态。那位朋友不愧是优秀的教育家,严格信守对自己学生的诺言,不该告诉我的决不讲一个字,宁让我尴尬也不辜负自己学生的信赖。

我把“父亲”这两个字理解的太神圣、太沉重了,因而潇洒不起来。好在我还有自知之明,在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修正自己。

享受高考

1994年夏天漫长而奇热,我想跟社会爆炒高考有关。

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哪,社会就已经把高考的气氛造得十足了,学校9开家长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天天是高考、高考,开讲座,设专栏,讲学生该怎样复习,怎样应考,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对考生家长讲的就更多了,大家都出于好心,人人都可以出主意,要照顾好考生,给他们?!(好吃的,增加营养,又不要让孩子感到是专为他们做的,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千万不要给考生施加压力,家长不得老谈高考的事,要劝孩子多休息,多陪他们外出散步,缓解紧张情绪。

社会把高考锣鼓敲得惊天动地,家长却要装得跟没事人一样,岂不让孩子觉得反常,心理压力反而会更大?

今年我们家是“高考户”。对种种“高考指南”虽心存疑虑,还是照办为妙,多加一分小心总没有坏处。谁料我的女儿颇有点大将风度,原来心理负担就不重,见我不问她的功课只督促她休息,一下子彻底轻松了。中午要午睡两个小时,晚上不到十点钟就上床,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八点钟,剩下的时间是看电视、听音乐,跟我聊天,好像高考与她无关,把功课扔在了九霄云外。

我也装出一副大将风度,像没事人一样看着她享受青春的轻松和快乐,她找我聊时我也尽力克制着情绪陪她说笑。这样过了几天,我就坚持不住了,推翻了所有“高考指南”上的教导,还是按自己的主意办吧。严肃地跟女儿谈了一次话,对心理素质较差的孩子,家长要尽力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对你这种心理素质不错的孩子,家长施加点压力也没有关系。我给她制定了作息时间表,晚上十时前不得上床,早上六时必须起床,中午只能睡一个小时。我自知风度全失,恢复了一个地道的火烧火燎的考生家长的面目。

女儿听完我的要求笑了。

我问她笑什么?她说早知道我让她休息是言不由衷的,不过轻松了这几天也休息过来了。

这真是,高考不只考学生,还考家长、考学校、考社会。人们说高考、怕高考、盼高考、吃高考、发高考财,连商品广告也不放过高考。太阳神口服液的广告是几个学生喝了这种液体就考上了北大、清华。我立刻叫妻去买,如果女儿喝了这种东西又未考上北大、清华,就可以起诉太阳神公司。

还有一种叫“清脑助学器”的玩意儿,广告上说得很神,能提高记忆力多少倍,能提高效率多少倍,我赶紧花一百五十八元买了一个,即使它一点效用都没有,将来也可免得后悔。别的家长都给孩子买了这种玩意儿,如果我们不给女儿买,万一她在高考中有什么闪失,我们就会自责,就会后悔没有给孩子买个“清脑助学器”。如今学生的竞争,不仅靠自身,还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那玩意儿买来后我先戴上试试,是一条铁片上焊着五个金属疙瘩,勒在眉心眉骨上,骨头对铁,硬碰硬,极不舒服,戴了二十分钟我就受不了了,如戴紧箍咒,脑子没有清,反而又痛又沉。我嘴上却极力夸赞这玩意儿,不然任性的女儿怎肯戴它。即便是看在我们一片苦心的份儿上,我想女儿也没有戴几次。买不买在我,戴不戴由她了。只要有人说家长该买什么,该让考生吃什么好,我们就买,就让女儿吃,无论如何不能让高考先把我们考倒。有一天从报纸上看到消息,药店的生意火暴起来了。家长们为考生大量购买防暑降温和驱蚊防蚊的药品。我后悔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老是跟着别人学,我的傻闺女也不知道要……很快就到了7月7日,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开始了,考生们必须自己上阵,别人无法替代。

老天可怜,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变阴,稍微凉快一些了。学校嘱咐过,不能让考生吃得太饱,喝水太多,以免考试中途去厕所。早饭要精致,营养丰富,水分还要少,这并不难做到。在临去考场之前,我又让女儿喝了两口加奶的浓咖啡,这是提神的。喝了一袋西洋参冲剂,吞下两粒西洋参胶囊,临走时嘴里再含上几片西洋参片。有这么多西洋参保驾,营养和精力当不成问题了。女儿不愿意含,提出或者咽下,或者吐掉,是我去考试还是西洋参去考试?如果这西洋参是假的呢?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干部,几个月前刚做完切除癌瘤的大手术,嘴里含着四片西洋参,作了四个小时的大报告,气力充沛。可想而知你这十几岁的年轻人含上几片西洋参会有怎样的效力!即便西洋参不是真的,至少也是萝卜,萝卜通气,无毒无害。女儿不再争辩,至于参片放到嘴里是含着还是咽下,我也没有再多问。

考场离我的家甚远,骑自行车大约要半小时。我提出要送女儿去,场,在家长会上她的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家长的,怕自行车万一出点问题,耽误考试。女儿起初不同意,我平时上学比去考场更远,您为什么不送?为什么不担心我的自行车出问题?现在这样就不怕增加我的心理负担?

我说,你心里无负担,我给增加一点也无妨。她笑了,笑得很甜,很可爱。我检查了她的准考证,文具盒。没有准考证是不准入考场的,几年前儿子参加高考,他不让我管得太多,为了维护他的自尊心,我也就真的没有多管多问,谁知第二天他就把准考证弄丢了,在考场外站了四十分钟,结果没有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儿子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我为此也很自责,感觉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现在在女儿身上决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了。

我和女儿穿好雨衣,用塑料袋把她的准考证和文具盒裹好,刚出家门天上就开始掉雨点。好像我们的脚蹬子连接着播雨机,越往前蹬,雨点越大,越蹬得快,雨点越密。行至中途,已是倾盆一般,雨水从头顶直浇下来,幸好没有风,没有雷电,蹬车虽然有点费劲,仍然能够前进。路面上是积水,前后左右都是雨帘,许多骑自行车的人都下车躲到商店廊下去避雨。我和女儿仍旧骑在车上,且有点兴致勃勃。

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棒极了!对,的确棒极了,你属龙,我也属龙,两条龙一起出动奔考场,就该有大雨相随。这叫雨从龙。好兆头,预示着你的高考必定顺利,旗开得胜。你敢不敢大声说三句:我一定能够考好!女儿说这有什么不敢,说完果然就在大雨中大喊三声。

我哈哈大笑,周围一片哗哗的雨声。我觉得心里轻松多了,我想女儿也是如此。

这大雨还真有点专门护送我们爷俩的意思,到了考场雨就变得小些了。我原以为我们来得够早的,想不到考场外已经站满了家长,我估计里面有多少学生,外面就有多少家长。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让家长送,但有的学生却是由一家人送来的,七姑八姨,哥哥姐姐,所以送学生的人的总数,不会低于考生的总数。

同类推荐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此书收录了对文学领域十二个领军人物的专访,其中包括缔造武侠经典的“真大侠”查良镛;一颗童心看世界的朱德庸;80后代表韩寒;喧嚣散去、回归故土的阿来;不会用电脑写作的“业余”作家海岩。他们性格迥异,各有特色,却都在这白纸黑字之间倾诉衷肠,尽显真情。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薛涛传:大唐传奇才女的史诗

    薛涛传:大唐传奇才女的史诗

    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摇曳生花又犀利警醒的文字,勾勒出薛涛一生的轨迹——她独立有主见,不做作,不过度沉溺于自我,为了自己的生存、爱情努力奋斗,并对人生进行着积极的思考。古往今来,扫眉才子或许不少,唯她留下一纸薛涛笺,依旧引得后人争相窥探女校书的传奇人生。
  • 邓小平的故事

    邓小平的故事

    这套红色文化书系,突出红色文化这一主题。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统一的体现。
热门推荐
  • 长云修仙录

    长云修仙录

    漫漫修仙路,遍地铺白骨。纵有逆天资质,显赫家世,错一步也是深渊万丈一堆黄土。且看少年长云如何一路披荆斩棘,问鼎三千下界!杀神屠魔,剑指天界之中!
  •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一本专门描述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及其真实需求的儿童心理学普及类读物。全书用国内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解释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旨在给予家长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沟通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解决都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全书用作者接触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内容具体,语言通俗,寓理论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种族争霸之无限被动

    种族争霸之无限被动

    年满十六的少年杨风高喊“人族杨风参战”。“如你所愿!”种族争霸战场,各个种族为了生存而奋斗。试炼之地,为了强化自己而努力。杨风看着身边一位位强力同袍感叹:“还好我是主角,有金手指,要不然还真不好混啊!”
  • 群星照耀

    群星照耀

    传说每个生灵在星空中都有着对应的一颗星,当生灵感应到这个星的时候,就能借着星辰的力量修行。星耀之地被群星照耀着,是每一个生灵心中的天堂,是每一个生灵的向往之地,为了能在星耀之地有一席之地,无数生灵开始了争夺。
  • 阎王成妻宠上天

    阎王成妻宠上天

    仙魔大战一触即发,关键时刻,一白衣男子挡在身后,胸口鲜血淋漓,却笑着说:“清寒,别伤心,我会难过,也别担心,我可舍不得离开你啊。”白衣女子看着陌离的死去,怒火冲天,一举击退魔军,一战成名,可却消失的无影无踪。1000年后,血月横空,血雨倾盆,地狱新晋阎王强势出场。可为了寻一人,开始了人间历劫。“陌离,我们……还会再见的,对吗?”
  • 蔷薇巫者与书

    蔷薇巫者与书

    马车与火车,古典与朋克,这是一个兴盛的工业革命时代,经济高速发展,而此时,人类心中最原始的欲望也悄然觉醒。无恶不作的黑巫,亦正亦邪的猎魔团,这是一个魔鬼降临的时代,贪婪的欲望腐蚀人心,即使是贤明的君王都要受其支配。人心间的魔鬼,比异世界的生物更加可怕!乱世出英雄!当古老的猎魔组织再度现身大陆,一场剑与魔法的风暴再度席卷而来!绽放的蔷薇,在黑暗的衬托下更加绚烂!西塔就是这大陆一万多蔷薇骑士中的一员,他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他立誓,要建立大陆最强的猎魔团!Ps:本书里面,不管是驱魔师还是巫师,都与任何宗教无关,阅读时请不要代入任何现实中的宗教与政治元素,谢谢。
  • 归去流萤终辞西

    归去流萤终辞西

    北齐七公主自小薄情,在经历了家变以后,这份情义,更加稀薄。一场阴谋,串起了她和他的姻缘,到底是姻缘,还是孽缘谁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得了谁的心,谁负了谁的情深。烟花易冷,物是人非。
  • 魔王宠妻:待你归来

    魔王宠妻:待你归来

    几个轮回,只为等你,若你沉睡千年,我便等你千年,只为那樱花树下灿烂的笑容,你说:你的笑是这世间最美的颜色?可你是否知道遇到你是我这生最幸福的事。即使天下人都反对,我依旧等你,即使这份爱很艰难,我亦不放弃。
  • 英语词汇常见错误例解

    英语词汇常见错误例解

    英语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在我国英语学习者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英语作为一种必修课程,广大师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在近三十年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许多学生在英语词汇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表现在词性不明,词义不清,固定搭配不当以及英语习惯用法不符等。如果我们能及时帮助他们改正这些错误,从而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编写本书的目的所在。
  • 走开,走开,我有毒!

    走开,走开,我有毒!

    两个寻死女子死路相逢,不料意外灵魂穿越。这么厉害的操作,按理说怎么也得送点特异功能什么的吧?瞬间移动、时间冻结之类的。想得美!让你活着就不错了。自己耍宝卖二求生存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