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200000028

第28章 明星的人缘(3)

为什么文学圈子外的人对文坛上的大师视而不见,文坛内的人谈起大师也底气不足呢?因为许多年来文学就怀有两大情结:一是呼唤全景式的、史诗般的巨著;二是呼唤人品完美、文品超群的大师级的作家。呼唤声此起彼伏,渐渐地声调就由高变低,或干脆是对这种呼唤本身失去了兴趣。因为文学已经进入了非经典时代,或曰后经典时代。包括世界文坛,也大体如此。因此,如今诺贝尔文学奖发给谁都不足为怪了。举世公认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已经找不到了,作家的成就和文学的规格不再对奖项构成震慑和威压,奖项在某种程度上说,无非是撞大运和一笔意外收入而已。“矬子里面拔将军”或“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有了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常会惹得议论纷纷。但,文学一直热衷于搂抱经典,经典又是怎么消失的呢?

观念逐渐演变,为人所惊讶的事实是一点点发生的。先说文学的经典概念:“文学就是人学”一一人的概念已经悄悄地变了,“机器人”也叫人,但并不是人。克隆人是人,却让我们觉得比任何妖怪都更可怕,以至于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法律,禁止克隆人。但,意大利据传还是搞出了克隆人。电脑不是脑,却能代替人脑干许多事,现代世界上离开一些人的脑子没有问题,一旦离开电脑就可能乱套……人的概念的宽泛,带来了文学概念的无限延伸。比如,经典文学著作中都有经典人物形象。经典作家们像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样,发现并创造了人物典型和人物性格的丰富画廊(谢扎雷金语)所有读过经典著作的人都能记住并说出几个或几十个经典的文学人物,这些深入人心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实际存在的人类的多种性格。作家都不愿意写重复的东西,读者也不愿意读重复的东西,而当代文学中塑造人物常常险途重重。即使有谁勉为其难地还在人物上下工夫,也常常是费力不讨好。经典人物出自经典生活,漫长平稳的经典式生活已经为喧哗浮躁的快节奏生活所替代。再比如,经典文学著作中也都有一个经典故事。现代文学写不出好故事,便聪明地逃避故事……一句话,现代文学就是要逃避经典!接受了这个现实,文学就学会了和时代相处。这主要体现在:重目标、轻意义,重销路、轻经典,心悦诚服地向市场低头,视畅销比经典更重要。或者认为,目标就是意义,畅销就是当代经典。困惑是真实的,无法躲避的。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另一面,无论是热也好,冷也好,捧也好,贬也好,文学是不死的,一茬接一茬,不停地更新换代。纵使一些人甚或一些阶层不喜欢,或很喜欢,都不能阻止其存在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坛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不断涌现新潮流,个性强烈,色彩纷呈,形成了不同特点的作家群落,签名开专栏具备了和历史、和现实、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对话的自信和智慧……像巴金、季羨林等老先生,正在成为文坛奇迹般的人物。在一个非经典时代,大师的存在本身就成了一种活的经典。中国文坛不仅有年逾百岁的老作家,还有几岁、十几岁的娃娃作家,堪称“四世同堂”、“五世同堂”,队伍壮大,气象可观。这表明中国文坛大体维系着一种自然的生态平衡,年轻的作家都是自生自长出来的,各有自己的生长环境、生长优势和生长姿态,他们有资格也有条件保持着自己的原生态势,也让当代文学园地花团锦簇,丰饶妖冶。因此也可以说中国文学是值得期待的,大师级的人物也是可以期待的。

我现在能想起来的,酿成了“大师事件”的谈话,大致就是这些。

那么,我有哪些反省呢?

细想媒体在提出这些问题时的语气,“大师事件”本身确有可以玩味的东西。至少可以看出当今媒体,或曰社会舆论,对文学甚为不屑。谁若说现在文坛出了哪位大师,那就是发烧说胡话,或者是故作惊人之语炒作新闻。那么就算我胡吹、乱侃、蒙人,言之凿凿地在海外宣布了“中国文学已经进入大师时代”,又算个什么事?这年头把牛皮吹破的、把人往死里蒙的不有的是吗?为什么其他行当吹牛就吹不出毛病,而文坛有点动静就叫人受不了呢?

这就是我反省出的当今文坛的一大怪现象:文坛可骂不可捧。无论在什么场合你千万别对文坛说好话,一说好话准惹事。相反,你对文坛骂得越狠,骂得越邪乎、越尖刻、越出新,就越令人解气,越能骂出个普天下传扬的轰动效应。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立即做了个实验:2004年春天在安徽省图书馆讲课时批评现在某些作家太爱惜自己的“家”了,像驮着个乌龟壳一样压得缩头弓背。作家在精神上应该是无家的,永远处在跋涉之中,总在探求和行走。冬天我在云南又大讲当今长篇小说聪明之作多,根据一个不错的“点子”写成一部书的多,大气之作少……这些话至少被四五种报纸发表出来,自然便引起一些人摇头,一些人叫好。

这些话比我在加拿大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得更有意思吗?我看不见得,至少我在加拿大答问时更有激情,表情生动,面目真切。可是,人在真切的时候就容易受嘲讽,入在嘲讽别人的时候却容易受到称赞。再举个例子,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冰凌,在美国成立了“中国作家之家”,义务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访美的中国做家。前几年他连续两次大张旗鼓地以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的名义推举王蒙作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好心办好事,我也认为王蒙当之无愧。可是美国有个别人借此攻击冰凌和支持他的一些朋友,令人不解的国内的某些媒体也不知好歹,不分香臭,跟着海外的闹腾一块起哄,甚至借机出风头,趁风而扬土。比如文化艺术某出版社有一家刊物,就以海外有人骂冰凌为由,撤下了专门向我约写的关于冰凌的稿这件事还牵涉了两个完全无辜的人:沈世光先生和他的太太凌文璧女士。冰凌在美国主持的“中国作家之家”实际是他们的一栋三层楼的别墅,当时是由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丘胜云,共同为“作家之家”挂牌、剪彩。凡有国内作家去了就免费提供舒适的食宿,并抽出一人放下买卖,专程开车拉着作家们到处参观。受冰凌的牵累,这一对夫妇也被泼了不少脏水,攻击他们是“沽名钓誉”。他们一不写作,二不想加入作协,端的是无求于作家协会,有何名可沽、何誉可钓?他们倒霉就倒在许多年前结识了冰凌。无论什么人跟作家打交道一打长了、特别是成为朋友后,早晚是要吃亏的。果不其然,沈世光夫妇就生生被冰凌鼓动得又出房子又出钱,到最后却落下一身毛病。问题是他们为赴美的中国作家做过那么多事,现在受牵累挨了骂。你文坛上可以拿着说三道四当家常便饭,可人家是生意人,非常重视名声和信誉,他们在美创业几十年还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精神上很是有些压力。我们这边从无一位头头脑脑给人家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个字表示一句问候。这事搁到谁身上能不寒心?文坛就是这副德行,众人说好话的时候跟着沾光,有人骂街了便装哑巴站得远远的瞧热闹。

这就是文坛。平时是是非非很多,真碰上事情就不分是非了。没有人情味,你为它做什么事情都是应该的,那都是你愿意的,但你别指望它会知恩图报。它能对你不以怨报德、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倘若你为它做了九件好事,第十件事情没有办成,它也会记恨你命向哥伦比亚大学蹲书一辈子。但,不要误会,文坛是文坛,文学是文学,文坛不管是什么德行,都不影响文学的繁荣,甚至有助于文学的发展。这就像农家肥发酵得越臭,越能给庄稼提供养分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坛越是没有希望,文学或许越有希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时代会在文坛极度弱化的时候出现也未可知。我手边的资料不足,不知中外文学史上是否有这样的例子:文坛越臭,文学越香、果实也越丰硕?

因此,可以完全不必把文坛当回事。文坛既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又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一面,有点狗屁大的事就闹成个“事件”,你不搭理它、淡着它,它也就知趣罢休。这就是文坛经常遭人垢病的原因。谁都可以骂,不骂白不骂,骂了也白骂,骂比不骂强,强也强不了多少。何况现实生活的波涛翻滚着正欲淹没文坛,人们对生活的感受被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所取代。世界充满事件,突如其来,层出不穷,霸占了人们的想像力。现实比任何小说都更令人不可思议,更使人有陌生感,自以为结构紧密实际松散而底气不足的文坛又能给文学提供什么?能为当代文学提供精神资源吗?而恰恰是文坛反倒容易误导人们,把精神资源的匮乏或根本没有精神资源当成是文学不需要这种资源,由是造成创作的思想苍白,虚构力贫弱。

没有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会重视文坛的,作家都是在不写作的时候才想起文坛的。文坛是要往一块凑合的领域,而文学最根本的则是寻找差异。差异是最宝贵的,有差异才有成功的可能。作家发现了与他人不一样的东西,就发现了自己创作的价值。异常活跃的文学景观,总能证实追寻差异的必要,也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作家的差异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发现上,它折射出作家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的深邃程度,以及表达人性要求与灵魂渴望的完美程度。有精神的作家才能信赖自我,不为外物所累,并有责任、有勇气面对一切。作家们若老是扎大堆,天天抱成一团你吹我捧还硬说“文学进入了大师时代”,那就不仅仅是胡吹,而是发烧说昏话了。为此受到什么样的嘲讽都活该!

同类推荐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维持公正,哪怕天塌下来!”:“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 大作家姚雪垠

    大作家姚雪垠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当代作家姚雪垠,光在文坛上就“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超千万。”七十载,历尽坎坷,九死一生;超千万,字字心血,矢志不渝。姚雪垠一生度过九十个春秋,九十度春秋有些漫长,却又是那么短暂,而姚雪垠却在当代文坛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可以这么说,他把灵魂和躯体化为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而这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就是他灵魂和躯体的化身和再现。
  •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朝堂之上,大奸大忠者都差不多,唯有曹操大不同!曹操一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样一个官宦子弟,却趁着时代之机,于黄巾起义时崭露头角,统一北部中原,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曹操,一个惯用计谋,权术的人,往往将对手整得焦头烂额,他做事不虚伪,敢作敢为,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有情怀的人;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猜忌心极重的权臣,也是一个柔情万丈、诗才横溢的普通男人和诗人。
热门推荐
  • 盛世暖婚0a

    盛世暖婚0a

    帝国谁不知道顾大少宠妻无下限,连亲儿子都看不下去了。某宝:“妈咪妈咪,你给我生个小弟弟呗!”季如歌挑眉:“为什么不是小妹妹?”某宝:“因为弟弟可以保护你,这样我就可以保护我媳妇了。”季如歌:“……”果然有了媳妇忘了娘顾大少郁闷道:“那我呢?”某宝:“你负责赚钱养家,妈咪负责貌美如花,我和我媳妇负责花花花……”顾大少:“……”说白了他就一提款机众人:妻奴就是妻奴,毫无地位可言啊!
  • 我真不是黑泥鳅

    我真不是黑泥鳅

    前世悲催的窝囊死去也就算了,好不容易给咱转生了,可为毛是一颗蛋,破壳而出后竟发现还是一条黑不溜秋的泥鳅?杨明前世窝囊的以处男身份死去,在死之前便发毒誓:要是再给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便要开一个大大的后宫。前世没有妹子,下一辈子要被妹子抱得手软脚软。后来,自己的确是转生了,但只是一条泥鳅,尼玛的,这要老子怎么操作?还好,最后进化成了龙,混进了人类世界,成了大明星妹妹的私宠,嘿!没错,就是那种天天抱在怀里的私宠。
  • 开启黑科技时代

    开启黑科技时代

    (本书纯属虚构,纯属虚构,纯属虚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咔嚓”一道闪电劈下,平安哥诞生了,黑科技爆发时代开启了。没有最黑的科技,只有更黑的科技。什么,你不服!你尽管蹦跶,黑不死你算我输。PS:平行世界,请勿较真。
  •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枕南柯南柯枕一

    一枕南柯南柯枕一

    黑色天空,黑白斑马线上黑白行人来来往往。身材修长的男人静静的矗立在人群中,凌乱的头发遮住了大半张脸,只看的线条凌厉的下颚。沈枕一从梦中惊醒,扶了扶凌乱的头发嘴里不耐烦的念叨着:“又是你,又是你……”10岁那年车祸之后,他便夜夜出现在她的梦中。在她20岁那年,突然,梦不在停留在斑马线上,而是开始变动了。她看到原来静静站在斑马想那边的男人突然向她这边跑了过来,从自己的身体里穿过跑向另一端,习以为常中带着慌张。此后她便在梦里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越来越长……
  • 王爷在上:你家王妃又跑了

    王爷在上:你家王妃又跑了

    身为一名身手利落的军医,沈思思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牺牲,穿越到了同名的千金大小姐身上。睁开眼睛,便在古代跟一个男人一起了,她的穿越之旅注定充满坎坷。没关系,她不需要负责。被欺负,那可不行,她可不再是人见人欺的软弱千金。身手灵活,见多识广,谁敢再欺她辱她,她必千百倍奉还。只是,那个有战神之称,功高盖主的靖安王,为什么一直跟在她的身边,时刻恳求么么哒?
  • 盛宠:名医庶女

    盛宠:名医庶女

    遭人白眼的庶女,嫁了人,不但独守空闺,还遭人折磨。旁人只当她窝囊懦弱又没靠山,只能眼瞅着丈夫和尊贵公主勾搭成奸,哦不,是出双入对。常笑却是任人闲言碎语,我自悠闲自得。庶女如何?苦习医术无人知,轻松!空闺如何?一张大床自己睡,赚了!敛了风华的珍宝也难逃懂行识货的慧眼。救了个家世好的第一公子,捡来个样貌好瞎眼美男,就连去青楼看个诊,都能尾随回家个身份尊贵的娃娃脸。先前和公主如胶似漆的夫君也来搅乱池水。“笑笑,你本就是我的妻。”常笑将眼前几个男人挨个看一遍,对着本该相守一世的男人贤良淑德温婉一笑:“夫君,好马不吃回头草,好狗不挡人姻缘。”与夫家斗,其乐无穷,与皇族斗,乐趣丛生。烽烟四起,国恨家仇,常笑只当自己一介区区医女,却硬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绽放出风华耀目。(简介无能,正文才是王道,内容绝对精彩,给个收藏,给个动力,mua~)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内业

    内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其实我不太会修仙

    其实我不太会修仙

    前世想学材料学没机会,这辈子修仙了有大把时间来完成梦想,原来各种物质之间真的是可以转换的。穿越女宅在洞府里,笑看天下修士为了宝物争得头破血流。其实我真的不太会修仙,我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科学家。我真的没想到修仙界因为我改变了那么多,不过幸好是朝好的方向改变,吾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