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700000038

第38章 准则这是你想要的吗?(1)

人生最大的遗憾,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成功、荣誉、权力、金钱,追求之前先问一下自己:这是你真的想要的吗?

一个人在追求晋升的时候,他眼前总会有明确的目标:打入领导层或者至少做到商务首领,拿到决策权,要能够真正挑起大梁,取得显赫的社会地位,把所有的饭桶排挤出去,多赚钱!只要能得到这些东西,似乎怎么样都值得。但一旦升至高层了,原本绝对的那些目标一下子变得相对起来,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时候问自己:这就是我要的一切吗?我付出那么多代价值得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有些人会老老实实承认,他们最后追逐到的,不过是一个幻象而已。

对公司高层的种种想象不过是各人在脑中的意向而已。真正做了大型公司领导层之后,能享有的自由会比他的下属少很多。作为领导,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对股东、监事会、银行、职工代表、政客等负责。所有的人,尤其是领导层内部的同事,都用不信任的眼光观察着他。

他必须对所有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对什么事情都负不了责。他的专款预算听起来倒是不少,但是得在手下的各个部门中平摊。他自己可以决定的预算额,也只占总额的很小的一部分。他总是需要别人的帮助,任何一件事都再也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他所说的,他不说的,他所做的,他不做的,所有,都有政治意味。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得罪人,他总是害怕哪天会因此垮台。另外他还要处处留神,不能被下属、同事以及种种利益群的人使的形形色色的绊子套住。

重大的决策他也不敢做。一部分原因在于,在他向领导层进军的路上,他已经丧失了自己的专业竞争能力,再也无法对种种建议做出正确的评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害怕这个决策可能会引起的政治后果。和其他的雇员不同,他的劳动合同不是无限期的,而是有固定的有效时间。要是到时候不能续签劳动和约的话,那可就惨了--毕竟领导岗位不像会计、部门主管、车间主任的职位那么容易出现空缺。假如合约延不了期,那基本上大部分的大门都向他紧闭了。

谁都不想雇一个不中用的人。熄火抛锚之后如果还想再次启动,超大机器的发动机需要花费的精力,肯定要比普通机器的四冲程发动机多上许多。因此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保住饭碗这件事上,也是理所当然。

还有一点跟之前以为的也不一样,一般做到领导层之后,一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工作时间反而会变少。其中用来做决策的时间不超过30%。如果把他的工作时间比作是河里流淌的水,那剩下的水不是慢慢渗向地层深处,就是慢慢不流动了,停在那里,一事无成。由于担心会在公司内部丧失权力地位,某些领导层的人们更愿意直接收购一家生产熨斗的企业,而不是带领自己的工厂,利用手头现有的机械改行生产熨斗。

而“同事”这个词,放到领导层,本身的含义会变得微乎其微。他们之间很少会去互相帮扶,却经常会相互争斗,搞得满身是伤。很难看到他们会公开提出什么问题。真实的意图,只能靠各人从字里行间去解读。谁要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就只好自认倒霉了。此外还有无数不成文的规定,需要你时刻记在心上。为什么在领导层之中,新人碰上的麻烦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因为他们总是违背那些既有的准则,就是这样。

还有一种想法是,做了领导,就能拿到十分可观的报酬。但等你真正做到这一步,你就会明白,它不过是你的臆想而已。不错,在那个“合众国”,领导层的成员年薪是可以赚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但在德国,同等级人士的收入就很有限了。超过100万年薪的只有那种顶尖人物。多于半数的领导层人员一年能拿50多万就不错了。听起来是不少,但等去过税务局之后,再去掉为保持身份地位不得不讲究的排场所花的开销,就所剩无几了。

而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的收入往往相当可观,甚至比他的上司还要高。有关这类情况,那些投资银行家、基金管理人,还有企业咨询机构的人往往秘而不宣。事实上,一个只有19名员工的小型家庭式企业,虽说一般人不拿它当回事儿,它年底能存进银行的纯收入却相当可观。但是作为领导层成员,在公共场合--一般是在相对小型的企业面前,确实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这是唯一跟他以前的设想相符的地方。这种领导层职位可以给你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普遍认可。

对外有了这样的地位,会给你带来很多方便,从而可以让你的日常生活变得更简单。配了司机的大型专车,公司专用的喷气式飞机,装饰豪华的办公室,宾馆的总统套房,飞机头等舱,两个美貌的女秘书,还有门童的深深的鞠躬,一切都能让你的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而其他不能起到提升自我良好感觉的因素--谢天谢地这些在公共场合没人看得到--虽进了领导层,却还是整天被上司的阴影笼罩着,像孩子一样被监事会、身边的同事以及职工委员会的头头牵着鼻子走。

所以,追求事业的首要目的并不是想要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的人,都将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了什么?我付出的这一切值得吗?

“这个准则是为那些人准备的,那些太晚才问自己这个问题的人。”我若有所思地说。

“不,不一定。”韦塞尔说,“要是那个人下定决心追求事业,那从原则上讲这也不算错。关键在于,他要的的确确问过自己这个问题。还有,决定了追求事业之后,就能够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反正是从一开始就想这样,”我插了一句,“我原先的想法是,勤奋工作、好好表现,并因此而得到提拔。我不过是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照你给的准则行事,一系列跟我最初的设想完完全全相悖的准则。有谁能说,按照我原来的想法,就成就不了一番事业?”

“我!”韦塞尔干巴巴地回了一句,“这世上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你的公司里面,不断会有竞争者出现,一些会按照你获取成功的那种方式去为自己争取的人。我曾经把这类人称为”狼“。有狼做对手,羊是不会有机会的。你可以到一个专业部门去做只羊,披着你雪白的皮毛,好好表现。但你最好不要挡任何一只狼的路。不然他会吃掉你,或者,要是他特别聪明的话,就把你扔到另外一只狼的魔爪之下。你原先的设想都是基于彼得原理之上的。你以为,只要干得好,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晋升。但即便是彼得原理里也有一个准则。”

“什么呢?”我很好奇。“它没有效果。至少,不像大多数人理解的那样。”

彼得原理为什么无效:优秀的人才在底层,耍弄政治的混高层最高的位置上坐着最优秀的同事,这样一种观念缺乏理论根基。美国教育家L·J.彼得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由此他想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个理论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彼得原理。内容是这样的:在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会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他的中心意思是说:“谁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谁就不可能得不到提升”以及“一旦一个人不再被提升,那么他此时所在的职位,已经高于他的能量级了”。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大部分经理层的职位,都被一些没有能力的人占据了。

我们先看第一个前提取得优秀成绩的人会自然地到提升。但实际上,这个前提并不像大多数人理解的那样,其实它是无效的。就是说,技术能力和才识并不是升职的有力前提。那些“仅仅是”专业知识优秀的人才,将会永远停留在公司的最底层。

对升职来说,最根本的是政治策略能力和一种要成就事业的愿望。很少有什么事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彼得的第一个前提是仅仅针对政治能力和成就而言的,专业方面的东西不在此范围内。

就那些在自己的层次上政治能力不够用的人来说,彼得的第二个说法也是正确的。也许从专业能力上看,他们足以胜任一些更高的职位,可惜,他们的政治能力实在是太有限了。

因此有一点就很清楚了,到公司的最底层看看,你就可以惊奇地发现,他们都是些专业上很强却不擅长政治的人。但若是去公司的最高层看看,那里的女士先生们绝对是耍弄政治工具和权谋的好手。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这些人才有可能同时附带拥有精良的专业能力。

那些坐在高层的人究竟懂不懂业务上的事情,实在是非常可疑,也许他们压根儿就不懂这些。为什么许多处于经理层的人总是说,让他们去主管哪个领域都无所谓呢?原因也在于此。随便是什么,一家银行也好,一家高科技公司也好,一家医院也好,甚至能源工业--他们简直无所不能。由此,他们才有可能自己再去建立新的政治等级,这个等级里的情况也是一样,他们可以随时变化身份,今天是环境部长,明天是外交部长,后天则变成财政部长。相应的,在各公司内部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上面”是一群有“政治意识”的人,“下面”则是一群有“专业知识”的人。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后果:这两个阶层之间失去了共同语言。经理们不明白那些专业人士要的是什么;专业人士也不明白高高在上的那些人到底要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技术部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完善各项工作、各种产品。他们把产品技术革新一项不落地引进公司,甚至填补了市场空白,根本就不再需要高层的批准。而上面的经理层就制定政策,负责保证它们能够落到实处,带来成功业绩。

这种合作效果极为理想,当然前提是生产技术和工作程序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如果在需要作出关键性决策的时候,缺乏对业务的相关了解,那才是灾难性的。如“光荣之鹰”的精细工件工程师的位置,谁也不能指望可以找一位电气工程师来取代。这样的决定他们就不能做。

同类推荐
  •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疲于应对的工作、寡淡无味的感情、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这些只会无限地消耗你的激情和能量,赶快摆脱吧!《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里的47篇温暖人心的佳作、100多个打动心灵的故事都是作者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提炼的真谛。为当下目标不清、方向不明的年轻人找回初心,让他们接近梦想。
  • 创新制胜

    创新制胜

    你可以用眼神、音调或是手势来指出对方的错误,这与用言语一样有效——但是,当你指出对方的错误时,对方会很同意你的批评吗?绝不!因为你会因此一箭刺伤了他们的智力、判断、荣誉与自尊。你只会使他们想要反击,而不可能令他们想改变主意。然后,你可能会用尽柏拉图式或康德的逻辑理论来设法说服他们,可是这也不会有效果,因为你早已伤害到他们的感情了。
  • 常抱怨不如常感恩

    常抱怨不如常感恩

    一本书,改变爱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世界五百强优秀员工恪守的人生信条——常抱怨不如常感恩。塑造企业感恩文化的最佳心灵读本。对人需要感恩,对物需要感恩,工作更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知足惜福。
  • 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尧之“宫殿”, 君子以俭德辟难。 学会勤俭节约,从历史学起。勤俭节约是青少年应该学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这是一本教你行走在芸芸众生,体人情、懂世故,不卑不亢、明哲保身的幸福智慧书。这是一把钥匙,拥有了它就有了安全感,无论何时何地,转动它便能打开智慧的锁,开启幸福的门,踏上成功的路。当你从象牙塔迈进社会的大门,这把钥匙转动的那一刻,便少了一点忐忑不安,多了一份坦荡从容。
热门推荐
  • 幻符

    幻符

    肖柏的父亲肖大牛是个疯疯癫癫的人,总说自己来自另一个世界,时常给肖柏讲那些光怪陆离却又精彩纷呈的奇妙故事,又时常叹道:“我为什么就没有主角模板?我为什么就做不成龙傲天?”后来父亲去世了,肖柏打算做点什么。他要去试着寻找一下所谓的主角模板,试着成为一名父亲做不成的龙傲天。于是带着父亲留下的升级攻略和幻符之道,踏上了一条精彩纷呈的奇妙之旅。本书又名《制符诱惑》,讲述了一个立志成为主角龙傲天的逗比少年的各种欢乐故事
  • 胸腹门

    胸腹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题画诗

    题画诗

    本书是饶宗颐“选堂诗词评注”丛书之一。收入饶宗颐十分擅长的题画诗76首,以及精选其所作题跋诗词中的精品辑录而成。画史常将画喻诗,以诗生画自添姿。以诗生画,以画喻诗,诗画交融表达了一种清奇之美。郭熙曾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道出了诗画相生之渊源。饶宗颐是诗人兼画家,他以“俯仰自得”的精神,用画诗来表达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 传奇

    传奇

    《传奇》写了小男小女之间的“传奇”,写了城市小男女的心思。
  • 系统无限进化

    系统无限进化

    富豪王碧天冷漠地看着柒毅。“好吧!是我输了,一巴掌一万!我倒要看看你可以打我几下。”根据王碧天的信息网来说柒毅根本就是个土鳖,所以才敢和他赌。柒毅默默地带上了手套.......“这,是一百万,准备好了吗?”........
  • 精灵之羽雅之章

    精灵之羽雅之章

    少年南陌羽,梦想是成为世界第一的宝可梦训练家,在十岁那年,他领取到的宝可梦,居然是传说中的创世神?说是名字叫做阿尔,但它可一点儿也不像阿尔宙斯,简直就好像一只小羊驼套上了阿尔宙斯的光环嘛。在欧尔法帝国这个高手云集的宝可梦训练家第一帝国,他真的能够成长起来吗?而那名在他的人生中昙花一现的女孩,究竟又是谁呢?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宝可梦训练家吧!
  • 锦年有你才会心安

    锦年有你才会心安

    沈心安为了嫁给爱情,丢了亲人、丢了自己甚至丢了性命。而她深爱的男人却对她厌恶至极。“沈心安,你这么恶毒,怎么不去死!”他的一字一句宛如一把把利剑,狠狠的刺进她的心房。可是她爱他!舍不得放手!当他拥着自己的妹妹霸占她的婚房,她便知道和萧锦年结束了。可是没想到离婚后,萧锦年才发现沈心安这个人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一般再也忘不掉。而他却发现已经丢了她
  • 恋爱吧!芭比老大

    恋爱吧!芭比老大

    天真的林柏原为了梦想中的女神而投入“地狱学院”里面最黑暗的特别六班,谁知让他发现女神的真面目原来是一个可怕的校园老大之后,立刻后悔了自己的冲动,可是在李大琳的眼泪下,林柏原一次又一次心软。
  • 忧伤一万年

    忧伤一万年

    此书是本人以第一人称自黑、自恋、自娱、自乐、自传的一本自传体小说,也是本人的处女作。
  • 叛逆少女的穿越之旅

    叛逆少女的穿越之旅

    身处21世纪的叛逆少女,在高三的时候她遇见心仪的男生,但她却穿越了,来到一个她完全不清楚的王朝,在她模糊的记忆力好像也没有这个朝代,而且她喜欢的男生好像也在这里哦,她到底会在这里经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