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5200000030

第30章 历史与地理类(6)

全书二百卷,分六部分,依次为:本纪十八卷、谱四卷、略五十二卷、世家三卷、列传一百一十五卷、载记八卷。

书的开篇有“总序”,《二十略》有的正文之前有“小序”,传文内容段落之间有夹注或按语。全书纪事,上限起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下限至唐代。

《通志》的纪、传、世家、载记,大都袭用前史旧文,经过删削节略,连缀而成。“谱”即表,材料取自前史,内容颇为简略。只有“略”的部分,作者用力最深,乃全书精华,所论历代典制沿革,性质与《通典》、《文献通考》相近,而三书又都用“通”字命名,所以后人合之称为“三通”。《通志》的“略”,即前史之“志”。共有二十略,依次为:氏族略、六书略、七育略、天文略、地理略、都邑略、礼略、谥略、器服略、乐略、职官略、选举略、刑法略、食货略、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金石略、灾祥略、昆虫草木回答。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通志·总序》)

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二圣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焉,各效《论语》以空言著书,至于历代实迹,无所纪系。

【赏析】

限于篇幅,只抄录了《通志·总序》的第一段。

《通志·总序》阐述了编撰《通志》的宗旨和原则,历来引人注意。作者特别强调“会通之义”,认为只有通史才能极古今之变。因此,在他看来,自孔子编六经之后,惟有司马迁《史记》符合上述要求。不幸,班固以断代叙史,“遂失会通之旨”。当然,郑樵说“班固”全无学术,极力贬抑《汉书》以及其它断代史,也未必公允。此外,在《总序》中,还强调了“二十略”的价值在于“总天下之大学术”,并对其中十五略作了简明的介绍。

妙言辑录

1.史为国家之大典,当留意宪章。

2.凡纪年者,东周以后可信,东周以前不可信也。

3.纪者编年之遗风,传者纪一身之引事,修史之家,莫易于纪传。

4.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

5.学者操穷理尽性之说,以虚无为宗,实学置而不同。

6.天地之间,灾祥万种,人间祸福,冥不可知。

7.《史记》一书,功在十表,犹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

8.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

9.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

10.寒月一窗,残灯一席。

专家评点

《通志》部帙巨大,但全书结构,纪、传、谱、略俱全,有其完整严密的体系,其所编述的内容,对文献资料有剪裁熔铸之功,其写作形式也能做到有所革新,其议论则颇多精辟之言,因之对后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宋以来,历代重视研究者,代不乏人。

作者:马端临

成书时间:一三○七年

文献通考一语中的《文献通考》是一部记载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

书海溯源

马端临(公元一二五四年~一三二三年),字忠与,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元朝史学家。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家庭,其父马廷鸾任史官多年,有机会博览朝廷保存的经史及当代文献,加上他官拜丞相,常和官吏、名流、学者议论朝政,掌握了第一手史料,为《文献通考》的写作提供极其有利的条件。马端临是马廷鸾的次子,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马端临在有着浓厚读书风气的家庭里,手不释卷,潜心研究,虚心求教,学识有很大长进,为他以后撰着《文献通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元二十二年(公元一二八五年),马端临开始撰写《文献通考》,其后用了二十三年的时间,到大德十一年(公元一三○七年)才撰写完毕。英宗至治二年(公元一三二二年),官方刊印此书,他奉命校勘,第二年便去逝了。

文理梗概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记事上起远古传说时代,下至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公元一二二四年)。按理应写到南宋祥兴二年(公元一二七九年)告一段落,为什么中断于嘉定年间?一说是避免涉及蒙古,惟恐惹祸上身,二则是兵荒马乱,文献不足,道路传闻,不足为信。

全书分出二十四门,二十四门目录卷数依次为:田赋考七卷,钱币考二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二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二卷,土贡考一卷,国用考五卷,选举考十二卷,学校考七卷,职官考二十一卷,郊社考二十三卷,宗庙考十五卷,王礼考二十二卷,乐考二十一卷,兵考十三卷,刑考十二卷,经藉考七十六卷,帝系考十卷,封建考十八卷,象纬考十七卷,物异考二十卷,舆地考九卷,四裔考二十五卷。其中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特异门是马端临自创,其余十九门都是在《通典》的基础上,商析其门类,详加增补的。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文献通考·学校》)内容略。

【赏析】

《通考》是一部详尽的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史,《学校》考则是其中的中国古代教育史。

马端临写《通考》,严格按时代顺序排列史料,这样不仅便于查阅,尤其便于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及阶段。在《学校》考中,以“虞则上庠、下庠,夏则东序、西序,商则右学、左学,周则东胶、虞庠”为开篇,上庠、东序、左学、东胶是太学;下庠、西序、左学、虞庠是小学。“汉兴,高帝尚有干戈,平定四海,未遑庠序之事,至武帝始兴太学。”董仲舒说:“养士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氏之本原也。”武帝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百余年后,“传业者寝盛,枝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两汉博士皆名儒,而由博士入官者多至公卿。魏时博士,遴选不精,升迁亦难。魏晋学风虚浮,“不能革清谈风俗。”唐太宗增创学馆一千二百间,高丽、百济、新罗诸国元首多遣子弟入国学,学生多达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从《学校》可看到汉武、唐宗是两个高潮时期。

《学校》考共七卷,专述宋代的约占其篇幅的34%。《学校》前三卷,有二卷记述宋以前历代太学,有一卷专述宋代太学。《学校·七》大半篇幅记述宋代的郡国乡党之学。宋代书院很多,以白鹿洞、石彭、应天府、岳麓四书院尤为著名,此外还有西京嵩阳书院、江宁府茅山书院。宋初未有州县之学,先有分党之学,“盖州县之学,有司奉诏旨所建也,故或作或辍,不免具文。分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也,故前规后随,皆务兴起。”宋代名师首推胡瑗,教学于苏湖间二十余年,出其门下者数千人。是时重辞赋,独胡瑗的“湖学”重经义、治事,培养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从所占篇幅之多、内容之详、情节之细,足以说明其重点所在。

妙言辑录

1.养士莫大乎太学。

2.不敢抒一独之见,标一法外之意。

3.田亩之民,不习战斗,不可以代募兵。

4.贫污之吏,并缘渔猎,足以困百姓。

5.意在精详,故间出论断。

6.国家将兵,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7.时不唐虞,君不尧舜,终不可复行封建。

8.才益乏而智益劣。

9.圣经坚传,终古不朽。

10.役民者逸,役于官者劳。

专家评点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时期到宋宁宗嘉定末年的各种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其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有许多是其它书不能见到的,为研究历代典章制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文献通考》也存在不足,如有失误和遗漏之处、部分考缺乏独创性等。

作者:刘知几

成书时间:公元一七一○年

史通一语中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着。

书海溯源

刘知几(公元六六一~七二一年),字子玄,唐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著名史学家。

高宗永隆元年(公元六八○年)进士,初授获嘉县主簿。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六九九年),调任定王府仓曹。长安二年(公元七○元年)始作史官,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等职,兼修国史。中宗时,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一生著述很多,可惜著作均佚,今只有《史通》和少量散篇传世。

刘知几自幼爱好史学,十一岁时他听父亲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听得十分入神,待他父亲讲毕,他能马上复述一遍。他的父亲转而为他讲授《左传》,只一年时间,便全部讲诵完毕。他读书,不囿于前人之见,好独立思考。但当时设馆修史,权臣监修,他的见解和才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于是在史馆工作之余,他“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

文理梗概

《史通》是刘知几的代表作,分内、外篇,各十卷。内篇有三十九篇,外篇有十三篇,共五十二篇。但内篇中的《体统》、《纰缪》、《驰张》早已亡佚,故流传下来的只有四十九篇,其篇目编次是:

内篇:六家、二体、载言、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题目、断限、编次、称谓、采撰、载文、补注、因习、邑里、言语、浮词、叙事、品藻、直书、曲笔、鉴识、探赜、模拟、摸拟、书事、人物、核才、序传、烦省、杂述、辨职、自叙。

外篇:史官建置、古今正史、疑古、惑经、申左、点烦、杂说上、杂说中、杂说下、五行志错误、暗惑、忤时。

这四十九篇论述的问题相当广泛,包括史学观点、史学方法、史学源流、历史编纂、史家修养等诸方面的内容,确实是对唐以前中国史学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史通卷之七·内篇·直书第二十四》)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古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以劝戒,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恶,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弒,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获两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赏析】

所谓“直书”或“直笔”,就是强调忠于历史事实的写作态度,既不掩恶,也不虚美。这是刘知几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本篇认为,坚持“直书”并非易事,往往遭受迫害,“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刘知几一方面赞颂历代刚正的史官“仗气直书”,另一方面对某些修史者曲笔阿时加以挞伐。篇末浩然唱叹:“贯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喻其高下也。”

妙言辑录

1.辨其指归,殚其体统。

2.史之为用,其利甚博。

3.夫论成败者,当以人事为主。

4.后之视古,亦犹今之视昔。

5.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匮,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

6.文约而事丰。

7.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

8.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9.宁为兰摧玉折,不为瓦砾长存。

10.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

专家评点

《史通》在总结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上,以通识的观点,充分肯定史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史学研究的方向,促使史家注重历史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标志着我国封建史学理论的确立。

作者:章学诚

成书时间:公元一七九○年前后

文史通义一语中的《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专着。

书海溯源

章学诚(公元一七三八年~一八○一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清代史学家。

同类推荐
  • 柳林中的风声

    柳林中的风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中册精选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校园实用经典励志哲言(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励志哲言(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励志哲言》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励志哲言》主要内容包括经典励志、趣味哲言等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被称为“昆虫的史诗”,原著长达十卷。自问世以来,已被翻译了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种类、特征、习性等内容的昆虫学巨著,内容丰富详实,语言通俗好读,同时又具备知识性与趣味性。在这本书中,你将见识到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原来昆虫界的生老病死充满哲理;原来只有雄性蟋蟀才会唱歌;原来昆虫也是追求漂亮的看颜党……法布尔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绘了昆虫的世界,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到昆虫学的魅力与美好。
热门推荐
  • Urbain Grandier

    Urbain Grand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佳特摄时代

    最佳特摄时代

    一开始,孟浪想做一个大导演。 为了拯救家族企业,他拍了部“买悠悠球送电视剧”的《火力少年王》! 本想卖点悠悠球赚钱拍大作,没成想老爹突然告诉他:“儿砸!咱家玩具厂要上市啦!” 这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在无盗版的世界拍特摄,居然这么赚钱! 于是,他又拍了《巴啦啦小魔仙》、《铠甲勇士》、《爆丸小子》、《天火传说》、《蛋神奇踪 》、《奥特曼》系列、《假面骑士》系列…… 他是特摄系列片之王,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男人!——《时代周刊》 影评人:“孟浪就是个卖玩具的!” 书友群960957412
  • 上清灵宝大法

    上清灵宝大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瓦罗兰异录

    瓦罗兰异录

    LOL全球明星选手苏铭谦,莫名穿越瓦罗兰大陆。偷猎系统无敌获取英雄技能,符文之地迎来新生神王,瓦罗兰大陆从此,谱写新的篇章。
  • 聪明女人不抱怨不怠慢不折腾

    聪明女人不抱怨不怠慢不折腾

    如今的社会,怎样让自己活得更漂亮,更出彩,是众多女人面临的问题。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抱怨、怠慢、折腾上,还不如调整好自己,积极向上,为成功打下基础。因此,我们特地编写了本书,本书分为三篇,分别从不抱怨、不怠慢、不折腾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富含哲理的故事来讲述如何去做一个不抱怨不怠慢不折腾的聪明女人,读懂本书能使你的生活更惬意,步伐更轻快,人生的风景会更美好。
  •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即使有一天,你转身离去了。我希望,你会记得。有个女孩一直在原地等着你。
  • 裸地

    裸地

    《裸地》是女作家葛水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从清末民初到“土改”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山西省暴店镇的移民史和盖氏家族的兴衰史。作品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一个女人的命运变迁展示了解放前几十年太行山区的沧桑巨变。小说关注人的生存的艰难、农民与土地,细腻展示了人在生命之茧中煎熬的沉痛历程和绽放的人性美,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对生命内涵的理解。同时对人性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刻画和挖掘。《裸地》时间跨度较大,讲述从清末民初到土改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山西省暴店镇的移民史和盖氏家族的兴衰史。山东人聂广庆因天灾,家破人亡逃荒到山西,半路捡了个老婆女女在河蛙谷安家。暴店镇富户盖运昌娶了四房老婆只得了一个傻儿子,诺大的家业无人继承,香火无以延续,生平的愿望就是有女人给自己生一个带锤锤的。他看上了女女,和聂广庆签了典妻合约,女女就带了儿子到盖家做针娘。盖运昌和女人的相遇成就了一段姻缘,他看到生命的孕育,劳作的意义,然而,土地给了人养分、人却对它万般的蹂躏:到最后,也只能是土地裸露着,日子过去了。
  • 墨剑无双

    墨剑无双

    天煞者,克也;孤星者,孤也。七杀,破军,贪狼。父母,兄弟,挚爱。倘若孤星照命,那么我自当一剑破之便是!山河大地,游龙归兮,且待我走一遭江湖!一柄墨玉长剑,一个残孤余孽,造就了这段逆天而行的故事!
  • 职工和谐相处手册

    职工和谐相处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