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5200000033

第33章 推荐书简介(2)

三十卷,共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已佚失),约二十余万字。作者王充(公元二七~约九七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人,曾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为东汉哲学家、无神论者。其“论衡”之“衡”字,乃指天平,故“论衡”者,评定当时言论价值之天平也。此书以事实为依据,批评当时的“众书俗文”。宇宙观上,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基础,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认识论上,反对“圣人生而知之”说,强调学用一致,博览古今;人性论上,主张性有善有恶。在形神关系上,其批判迷信思想,提出精气必须依赖于形体,形体死亡,知觉就停止。在历史观上,反对崇古非今,提出“汉高于周”的发展进化思想。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须讲求社会实效,应补于教化。此书以宣传无神论思想和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而闻名。

《抱朴子》

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作者葛洪(约公元二八四年~三六四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此书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包罗较系统的道教理论和方术,并保存不少化学、天文、医药等方面的科技史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外篇则多言人间得失,世事藏否,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张。其说以道为本,以儒为末,具有“内道外儒”之特色。

《神灭论》

作者范缜(约公元四五○年~五一○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人,学于名儒刘王献,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是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神灭论》旨在宣传无神论,反对佛教迷信。其内容主要论述形神关系,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精神是人类形体的属性,死亡是生命的质变,而精神现象依赖于器官,人死后灵魂随之消灭。反对佛教的因果论,打击“因果报应说”的理论基础“灵魂不灭论”。在形神关系上,更超越以往之唯物论哲学家,是古代无神论的杰作。

《颜氏家训》

七卷,共二十篇。作者颜之推(公元五三一年~五九○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齐文学家。《颜氏家训》主要论述治家之法、处世之道,是辩正世俗之谬以训诫家族子孙的杂集编。其思想以儒家为主,兼及佛道。该书对南北风俗、士人好尚、佛语趣谈、鲜卑语传播俗文字的盛兴、治学作文方法、音韵字训等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风俗史和诸文化史的有用史料,其文一反齐梁文坛轻靡艳丽之风而质朴典正,开唐代散文的改革之先河。

《二程全书》

六十五卷。二程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程颐。程颢(公元一○三二年~一○八五年)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程颐(公元一○三三年~一一○七年)字正叔,因居临伊川,世称伊川先生。二人均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周敦颐为师,为张载表侄,同为理学创始人。《二程全书》乃二程著作的合集。其思想表现在:提出以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及哲学的最高范畴,理既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他们认为理在气先,理是第一性的,气可以消灭。提倡格物致知,明心之理,反对闻见之知,轻视感性知识,注重内心道德修养。主张性善,而性即是理。并提出天理与人欲对立,生性与气禀对立。

《朱子大全·朱子语类》

《朱子大全》原称《朱子文集》、《晦庵文集》或《朱文公文集》,共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朱子语类》又称《朱子语录》,作者朱熹(公元一一三○年~一二○○年),字符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年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又主讲紫阳书院,故别称考亭、紫阳,卒谥文,世称乐文公。在学术上,朱熹继承二程学说,而加以发展,创立了“闽学”,成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朱子大全》包括论着、书札、奏章、诗歌等;《朱子语类》则是朱喜讲学语录集。分理气、鬼神、性理等二十六门。二书全面地体现朱熹的各种学术见解,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资料。

《近思录》

十回卷,朱熹、吕祖廉合编。该书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言论加以摘录,分道体,格学、致知、存养等十四门。是一部概括反映宋代程朱学派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象山集》

三十六卷,又名《象山先生集》,作者陆九渊(公元一一三九年~一一九二年),字子静,自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故世称象山先生,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心学”创始人。此书分书、表秦、记、序赠、杂着、诗、祭文,墓志文,程试之文,末附行状、谥状、语录,主要阐述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哲学上,认为“理”是宇宙本体,但又认为“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断言心是惟一的实在;认识论上,反对研究客观事物,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有万物皆备于?(绢:?心?吾心)”,主张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其学说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

《龙川文集》

三十卷,另卷首一卷,补遗一卷,附《朱文公经济文衡》等二卷。作者陈亮(公元一一四三年~一一九四年),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此书分为书疏、中兴论、问答,酌古论等部分,其成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方面。作者在思想和政治见解上皆与朱熹相左,否认有所谓离开事物而存在的道,认为物质是本源的;赞成变法,提倡注重事业功利以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但反对不利于富民商贾的措施。其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感情激越,雄强豪放,表现了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

《水心文集》

共二十九卷。又名《水心先生文集》。作者**(公元一一五○年~一二二三年),字正则,温州永嘉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故自号水心居士,为南宋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此书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造诣。哲学上,认为构成自然界主要物质形态的是五行和八卦等物质,世界万物都是由矛盾的两方面所构成,即所谓的“一物为两”,要辨别认识的真假,应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又提倡功利,反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政治上,则锐志改革,主张奋进;文学上,主张“独出肺腑,不规仿为作”。其政论多以经史为内容,分析缜密,论述连贯,详于辩理。

《传习录》

分上、中、下三卷,作者王守仁(公元一四七一年~一五二八年),字伯安,别称姚江,因曾筑室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是陆(九渊)王学派的集大成者,《传习录》一书主要是王守仁平时讲学和解答弟子的语录,以及一些论学书信等。书中重点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心学主张,并提出著名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全书包括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王氏心学的基本材料。

《阳明全书》

三十八卷,亦称《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集》。四至三十一卷为《文录》、《别录》、《处集》、《续编》,包括奏疏、公文、序记、信札、杂着等各项,由其门人钱德洪辑。三十三至三十八卷为《附录》,包括《年谱》和《世德记》,由其门人钱德洪、王畿辑。此书不重著书论经,所收多为哲学和论学之源。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传习录》及《大学问》中,其继承并发展陆九渊的思想,提出“心即理”、“无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主张“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另一方面,则以“致良知”来取代“天理”,客观地强调人在道德实中的作用,提高了人的价值和地位。并强调“知行合一”,主张知行的实践主义。

《王心斋先生遗集》

作者王良(公元一四八二年~一五四一年),字汝止,号心斋,泰明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明代哲学家,泰明学派创始人。师事王守仁,一生未仕,以讲学终生。此书汇集作者的主要哲学著作,旨在阐发“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他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要求从日常生活中贯彻封建伦理道德。主张将安身立命作为道德修养的出发点,追求“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理想社会。经济上,主张“务本而书用”(绢:务本而实用);教育上,认为“人之天分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其思想发挥王守仁的学说,并推向下层,使王学“风行天下”。

《胡子衡齐》

八卷,作者胡直(公元一五一七年~一五八五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明代学者。此书是胡氏与其门人讲学之语的汇编。所谓“衡齐”,即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之意。书中所言,意在疏通王(守仁)学,但与之差别。如王学认为“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胡氏则认为“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指出天地万物无理。此书纵横恢诡,颇有特色。

《焚书·续焚书》

《焚书》六卷,《续焚书》五卷。作者李贽(公元一五二七年~一六○二年),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号卓吾,又号宏甫。《焚书》包括书答、杂述、读史短文和诗四部分。其自序称:曰《焚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盲,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其公开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经典,而提出“童心”说。“童心者,真心也。”指出道学家出言、行事、作文都属虚假,故“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行”,因其失去“童心”之故。并抨击所读儒家经典“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非万世之至论。同时抨击空谈“天理”的虚伪学者,亦反对“理”或“太极”说,提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

《续焚书》则提出:“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还表示无惧当权者的残酷迫害,曰:“我可杀不可去,我头断而我身不可辱”。

《日知录》

笔记名。作者顾炎武(公元一六一三年~一六八二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日知录》,是作者积三十年读书心得以随笔形式记之,分条目整理而成。大体按经义、政事、财赋、世风、礼治、科举、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列目。书中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如强调气节、文章须有益于天下等,都能切中时弊,而开清代朴学风气。全书每论一事,总贯穿经史,参验亲身见闻,穷究根底,考证得失,为后世学者推重。

《明夷待访录》

一卷,二十一篇。作者黄宗羲(公元一六一○年~一六九五年),字太冲,号梨洲,世称梨洲先生,因其故乡名南雷里,故亦称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列“清初三大儒”。“明夷”是《周易》卦名,其意是指太阳落入地中,而比喻贤人遭贬;“待访”则是等待圣明之君前来造访之意。书中侧重论述政治制度、揭露君主专制和宦官专权的毒害。并宣扬民主思想,主张君主与臣子都应为民办事,因为万民是“主”,而君是“客”。同时,主张实行法治,提倡用法治牵制人治。另外,对一些现实问题,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提出工商皆本、平均土地、扩大学校职权、设想实行征兵服役制度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各个方面。

《思问录》

二卷,作者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年~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下,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思问录》第一卷以探讨哲学问题为主,指出外界事物不受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其中对“动”、“静”原理有所发挥,提出“动”与“静”的相对性,批判无动而静的说法。第二卷则涉及许多科学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历数、医法等,肯定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进化的,并对宋明理学和佛教作了批判。

《张子正蒙注》

九卷,卷首有附录《序伦》和《宋史·张载传》,作者王夫之。张子即张载,北宋哲学家,《正蒙》乃张载之哲学著作。王夫之十分推崇张氏之学,故为《正蒙》作注,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朴素唯物观和辩证法思想,从而批判宋明理学和佛教的唯心思想。他指出宇宙是物质元气构成的实体,而元气不灭。并强调阴阳二气对立统一,提出“独阴不成,孤阳不生”,但认为对立双方最终只有“和”才能解决矛盾。

《读四书大全说》

十卷,作者王夫之。此书以读书札记形式,按照“四书”原来的篇章次序,借用其中某些命题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以批判宋明理学。如强调“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言心言性,言大言理,俱必在气上说”,反对程朱的“理能生气的观点”,而提出“理当然而然,则成乎势矣”的历史进化观点。其否定理学家宣扬三代以前是“天理流行”之“盛世”的复古历史观,但某些观点仍摆脱不了理学的影响。

《回存编》

十一卷,作者颜元(公元一六三五年~一七○四年)字习斋,博野(今属河北)人,为李(李贽)学派的创始者,清初思想家、教育蒙,是明清之际学者中抨击理学、心学最猛烈的一位。此书以浅近的文字揭露佛教、道教和众道门的危害,劝人不要迷信。全书分《存性编》、存学编》、《存学编》、《存治编》、《存入编》四编。

《孟子字义疏证》

三卷。作者戴震(公元一七二三~一七七七年),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思想家、学者,对天文、地理、算学、声韵、训诂均有精深研究,是皖派汉学的代表人物。此书根据训诂阐发《孟子》书中的重要概念,如“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并全面论述作者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之“理”和“欲”、“人性”、“道”和“气”等基本问题的看法,而抨击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指出“绝人欲”就是“绝天理”,其表现出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曾文正公全集》

一百六十七卷。作者曾国藩(公元一八一一年~一八七二年)原名子城,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清朝政治家,官至两江总督,直录总督。全集内容豊富,思想深邃。包括奏稿、书札、批牍、十八家诗技,经史百家技、经史百家简编、诗集、文集、求阙斋日记类抄,孟子要略、家书、早谱等,其中奏稿与家书等数十卷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如编练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掘洪秀全尸等,充分呈现清末官场的腐朽没落。政治上,强调重农重战的方针,提出发展耕织、奖励军功,认为老百姓“归心于农”是“治国之要”。其文骈散结合,义理气势并重,并讲求考据、义理、词章,认为三者缺一不可。全书风格汪洋恣肆,情真意切,论说文则简洁透辟。

《仁学》

二卷。作者谭嗣同(公元一八六五年~一八九八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谭嗣同是维新运动激进派,后参与“戊戌变法”而遇害。此书书首有《界说》二十七条,为全书纲领。上卷提出“以及说”,认为世界物都是由物质的“以太”构成,“以太”本身不生不灭,此说肯定物质存在的永恒性,指出宇宙间的各种事物只有“变易”、“聚散”,没有“存亡”、“生灭”。并强调“以太”的不断运动,反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下卷则通过“变易”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思想,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纲常伦理。

《大同书》

十部。作者康有为(公元一八五八年~一九七二年),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近代改良派领袖。曾七次上书,要求变法,后来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并办报鼓吹变法理论。一八九七年,康有为拥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太后镇压。《大同书》根据《礼记?礼运》大同之说附合《公羊》三世之说而撰,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人乱世、开平世、太平世(大同世),提出实现太平世须去国界、种界、级界、形界、类界,苗界等,人类才能得到自由、平等、和平、民主。书中还抨击封建伦理纲常,揭露社会中贫困、落后、野蛮和愚昧等现象。

《明儒学案》

同类推荐
  • 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

    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不知道从何入手,总感觉词汇贫乏、辞难达意,花费半天工夫才挤出的几行字却永远都是“口水话”“流水账”,好比茶壶里煮饺子——心中有数,就是倒不出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脑海里的作文素材库储备不足。我们都知道,构成一篇作文的基本元素是词、句、段,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就必须培养词汇积累、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 美德的种子:青少年美德教育的100个经典故事

    美德的种子:青少年美德教育的100个经典故事

    美德是一杯香茗,是一杯美酒,是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美德可以让心灵变得愉悦而坚定,心灵被美德占据,一切污秽和邪恶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生命也永远不会枯萎。让这美德的种子洒向人们的心中。
  • 逆向物流管理

    逆向物流管理

    本书系统性、实用性强,体系编排新颖、严谨,语言精练,且每章均含有经典案例供阅读讨论。此外,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归纳国内外逆向物流管理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区别于国内目前存在的逆向物流管理书籍的一般编排格式。本书可以作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或自学参考书。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中国名山甚多。古代帝王常常把五岳看成神的象征,虽然实际上它们仅仅是地质运动和自然风化的产物。但源远流长的五岳名山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特质的一部分。《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沙漠中的湖泊居 然会漂移、博物馆里奇怪的雕像和图案……我们身边 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地理知识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 由李琳编著,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地理世界,让你知道 云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6月也会下雪,地球脸上 *大的“伤疤”在哪里,海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百 慕大为什么喜欢“吃”飞机……《课本上读不到的地 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收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地 理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 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热门推荐
  • 木叶之漩涡小司

    木叶之漩涡小司

    在苍龙七宿的神秘力量下,阴阳家的少司命意外重生到了木叶村,成为了波风水门和漩涡玖辛奈的女儿,漩涡小司。
  • 最佳初恋:前妻不复婚

    最佳初恋:前妻不复婚

    五年前,她是嚣张跋扈的大小姐,而他是平凡的穷小子,她无所不用其极的让他成为了自己的男朋友。五年后,他成为亚洲最大传媒公司的总裁,而她家破人亡,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再相见,一组唯美的宣传照片,一起神秘的绑架事件,让她再度回到他身边,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单氏总裁夫人,然而,婚礼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阴谋……
  • 幻世回眸

    幻世回眸

    一位从幻神殿走出的冷酷少年,上古帝君的鬼魅化身,需要与前世九位倾国倾城的女子九次回眸,才能开启邪君全部记忆,亦正亦邪,无恶无善!幻世大陆,灵者为尊,强者一怒血流成河,强者一念天地色变,看冷无痕如何率领组织,破幻世天道,灭诸天法则。花开生两面,佛魔一念间!
  • 我有一双血魔瞳

    我有一双血魔瞳

    《网游带我去修炼》已开新书,希望支持!萧三因位一次高考失利,穿越到异世大陆。获得天赋血魔瞳,究竟血魔瞳能修炼到何等阶段?能否实现他的英雄梦想?金刚决、咆哮之力、风云动、流行刀法、嗜血领域等技能不断提升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命运的捉弄两世相隔?
  •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攻略那个纨绔王爷

    攻略那个纨绔王爷

    帝后的嫡幼子七皇子是个混不吝领衔京城纨绔之首,猫憎狗厌,天天闯祸,令底下人叫苦不迭于是,皇帝大掌一挥,决定给他娶个媳妇收收心丞相家的小姐才艺出众,面容姣好,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正是良配赐婚旨意下后,丞相夫人舍不得女儿嫁给纨绔,这才想起乡下还有个原配出的大小姐新婚之夜,被嘲笑娶了村姑的七皇子决定给王妃点颜色看看不想,村姑王妃武力值逆天,反被揍了一顿村姑王妃还懂的医术,连太子妃嫂子也帮着她村姑王妃还会收买人心,府里的下人看着她都笑的甜一些七皇子感觉没法活了,去青楼快活,没想到,女扮男装的王妃比他还受欢迎这日子没法过了,他要休妻。只不过,回到王府,他就怂了,可怜兮兮拍着门叫道:“绾绾,爷错了。”
  • 时空秘闻录

    时空秘闻录

    时空之城致力于维护时空间的和平,她含辛茹苦的保护无数时空了两千年,而她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逐渐成长,变强。人们敢说,如果没有时空之城,那么这世间定将陷入一片混乱。话是这么说的。时空历两千年,外部世界一片和平,危机逐渐浮出水面,国家的分裂,敌人的卷土重来......“创始者”的子女们还能保护世界吗?(本书绝不弃坑,但苦于学生党,更新龟速。请谅解,谢谢。)
  • 余恨此生谁渡

    余恨此生谁渡

    承影阁遗巾帼恨,驻魂渊下鬼长吟。这是西蜀两个最为神秘的所在。计繁没有想过,自己好端端在驻魂渊上练剑,就能被人一把给推下崖去。哎,有人希望自己死,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嘛!云渊也没想过,自己只是在驻魂渊下转了一圈,就能捡回来一个古灵精怪的女人。这个人毕竟是自己捡回来的,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清城之中,我只想保全你,四哥,保重。纵身一跃,其实不过开始……
  • 盛世初婚

    盛世初婚

    三年前,为了救病危的母亲,她嫁给了这个男人。三年后,为了救被绑票的弟弟,又不得不递给这男人一份离婚协议。他是Unique奢侈品行业的巨头,也是人称冷面佛的禁欲系总裁。却不曾想一朝落入了这小女人的圈套之中。“楚总,咱们快要离婚了,不要再来纠缠我了!”他一把撕掉协议书。“你说什么,我没听清。”谁来帮她把这不要脸的男人带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随人圣盦摭忆

    花随人圣盦摭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