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7400000030

第30章

苏辙以大中大夫,提举凤翔府上清宫的虚职居颖川时间不长,其兄苏轼就去世了,他在悲痛欲绝之余,把手足之情凝聚于笔端,为其兄写下了一篇用心最深,用力最勤长达7000余字的墓志铭。

这篇墓志铭有两处让世人颇为费解。一是墓志铭不同于神道碑,它规模较小且埋于地下,一般字数都不多,而这篇墓志铭7000余字,实属罕见。二是苏轼作为文坛领袖,其诗文词成就很高,苏辙对此谈得很少,却以时间为顺序,用大量笔墨细细地记述了苏轼一生的故事,好像在道理上说不过去。

从这些反常的现象中,可以窥见苏辙写此文的用意——用它为其亡兄辩诬。苏轼的文学成就人人共知,难以抹煞,但其政治上的功过争议很多,可能后世对此也会存有争议。这一点,苏辙看得十分清楚。苏轼一生的遭遇及蒙受的冤屈他最清楚,即使当代难以为苏轼昭雪鸣冤,也该让后人知道事情的真相,这个担子对苏辙来说就责无旁贷了。所以苏辙在文中尽量介绍苏轼的经历,有意多写他人不知或他文介绍不多的一些事实,从而详于政事略于文学。

为了辩诬,苏辙把事实原原本本记载了下来,以让读者从中作出判断。他以大量事实表明,苏轼不管在朝在外,无论处于顺境逆境,都是光明磊落,为国操劳,为民办事。

这筒墓志铭看似“汪洋淡泊”,却溶人了苏辙火一样的情感。尤其是功绩与迫害、尽忠与排挤之间多次强烈的对比,把苏轼的政绩、精神风貌、艰难处境表露无遗。这篇文章也为后世了解苏轼,研究苏轼留下了重要的资料。

安葬了兄长苏轼后,苏辙看到政局越来越对自己不利,害怕被政敌抓住什么把柄而再次受到陷害打击,就闭门不出,谢绝来访的客人,自号“颖滨遗老”,读书作文。《壬辰年写真赞》,表达了他官场失意的愤懑与无奈:

颖滨遗民,布裘葛巾。紫缓金章,乃过去人。谁与丹青?画我前身,遗我后身。一出一处,皆非吾真。燕坐萧然,莫之与亲。

从“紫缓金章”的官员到“布裘葛巾”的隐居者,这中间的差距是很大的,但作者却是这样的人。如果给作者画一张前身的像,那也不是真的。因为作者整日默默地坐着,心中所思所想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该赞虽短,但构思十分精巧,表面上是厌弃过去,实则发泄自己一腔愤懑。

与给其兄写墓志铭的用意一样,苏辙为自己写了自传—《颖滨遗老传》。该文洋洋洒洒篇幅很长,对自己一生重要经历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这篇自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失为一篇优秀的散文。

正如苏辙担心的一样,朝廷中政治局面渐渐恶化了。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即苏辙居住颖川的第二年,蔡京当了宰相,焚元佑法,苏辙被降为朝清大夫。九月,朝廷把元佑时期文臣执政官司马光等22人,待制以上官苏轼等35人,余官秦观等48人,共120人列人元佑党籍,书其罪状,谓之奸党,请御书刻石于端礼门。

崇宁二年,苏辙这时65岁了。四月,朝廷下诏把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张来、晃补之、秦观等人文集的印版全部焚毁。九月又下诏令,要求皇族宗室不得与元枯奸党子孙通婚姻。

祟宁三年,苏辙66岁。六月,诏颁元佑奸党姓名309人,刻石诸州。三苏父子的姓名赫然在内。

直至崇宁五年,苏辙68岁时的正月,因大赦天下,才把元佑奸党姓名石刻毁去,但政局对苏辙仍然不利。苏辙70岁的大观二年,又大赦天下,苏辙恢复为朝议大夫,迁中大夫。但朝政很混乱。

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苏辙终日默坐,不出大门一步。当地的官员嫌弃他是元佑党人,老百姓畏惧他曾在朝中当过大官,都不与他来往。他为了避祸,谢绝一切来访的人。有个四川乡党不远数千里路来看望他,被看门的挡在门外将近一月。客人与看门人混熟了后,请看门人给他想个办法见苏辙一面。看门人说宅南有丝竹,竹间有小亭,苏辙有时在风和日丽时去竹间小亭散步,你可在那里等待。过了几天,客人果然在此处见了苏辙。苏辙当时吃了一惊,把客人安慰了一番。然后说:“你且在这里等我一下。”就回了家,到夜里都没有出门。客人无奈,只好快快地回了四川。

就在朝廷下诏毁去元佑奸党姓名石刻这一年,尽管政治局面还不明朗,但已有了暖意。苏辙已“身世相忘,俯仰六年”,受到这个信息的鼓舞,尽管“然已老矣,目眩于观书,手战于执笔,心烦于虑事,其于平昔之文益以疏矣,然心之所嗜,不能自己,辄存之于纸。”写下了《历代论并引》。历代论共有45篇,分5卷。这些都是苏辙在居住颖川之后,“洗然无所用心,复自放图史之间。偶有所感,时复论着”。写作的目的是发掘古圣贤处身临事之微意(微妙的用意),把先前先儒有所未悟的东西阐发出来。所以,《历代论》对各种历史人物或现象,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在隐居颖川期间,苏辙在思考“古今成败得失”的同时,钻研佛法、道学,写了《春秋集解》、《古史》、《老子解》等文章,也写了大量诗文,是个“少以文字为乐,涵咏其间,至以忘老”(《亲城后集引》)的老人。他亲手编定自己的文集:《架城集》五十卷,收嘉佑四年至元佑六年的诗文;《架城后集》二十四卷,收元佑六年至祟宁五年的诗文;《架城三集》十卷,收崇宁五年至政和二年的诗文;《架城应诏集》十二卷,收早年所写进论、进策、秘阁试论。

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朝野人士都同情元佑党人,为他们鸣冤昭雪的呼声高涨。苏辙这年73岁,不需要默然坐于家中避祸了,他不由得思考起自己最后的归宿地点来,把思归故里而不得,只好随遇而安的心境写进《卜居赋并引》中去。序言中说他被贬滴岭南之时,为解除后顾之忧,留一子在颖川居住,当时目的是“姑糊口于是”。岭南七年归来后,要回到故乡还有数千里,全家人根本无法回去,只好“姑寓于此”。住了五年以后,政治形势有所好转,就又买田筑室,耕地面积比原先多了几倍,说:“可以止矣。”不想到别处去了。他想到父亲苏洵生前要求他们父子三个都要归葬故乡的遗言,知道“异日当追蹈前约,然则颖川亦非予居也。”可他研究道学30多年,在其随遇而安思想的影响下,决定“惟所遇可也”定居颖川,作《卜居赋》以示告者。该赋写道:

吾将卜居,居于何所?西望吾乡,山谷重阻。兄弟沦丧,顾有诸子。吾将归居,归与谁处?寄籍颖川,筑室耕田。食粟饮水,若将终焉。念我先君,昔有遗言。父子相从,归安老泉。阅岁四十,松竹森然。诸子送我,历井扣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庶几百年,归扫故歼。我师孔公,师其致一。亦入瞿昙(佛王代称),老聪之室。此心咬然,与物皆寂。身则有尽,惟心不没。所遇而安,孰匪吾宅?西从吾父,东从吾子。四方上下,安有常处?老腆有言: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这篇赋言简意丰,蕴含的思想深刻而广远,文笔圆滑自如驰骋舒放,表现了一种凝重沉郁的情绪。

政和二年(1112),苏辙74岁了。这时的政局对他十分有利,在他的请求下,朝廷同意他转大中大夫致仕。苏辙心情好转,一反常态,有时躬耕于田间,有时出外游山玩水,《自写真赞》就是表现了苏辙此时的心情:

心是道士,身是农夫。误入廊庙(朝廷的代称),远居里间。秋稼登场,杜酒盈壶。颓然一醉,终日如愚。

这篇短赞很有情趣,充分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情。

苏辙“杜门幽居,无以自适,稍取旧画阅之,将求古人而与之友。盖于三国得一人焉,曰管幼安。”他从管幼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慨颇深,挥笔写成《管幼安画赞并引》。管幼安是个何等样人呢?文中说幼安少时遭到战乱,就渡海居住在辽东,37年以后才回到故乡,躬耕于田庐,不接受朝廷的任命;幼安虽老不病,戴白帽、穿布衣;其宅后数十步有流水,热天能拄着拐杖到水边洗手足,观看花草;每年按时祭祀他的先人,每次都跪拜成礼,84岁时去世。对于这么一个“功业不加于人”的人,苏辙却大加赞赏,就是因其“明于知时,审于处己,以能自全”,即能在乱世中得以保全自己。为了说明管幼安处世方式的正确,苏辙列举了东汉末年颖川孙文若、彭城张子布、平原华子鱼、汝南许文林4位贤人的遭遇,证明在乱世之时“直己者,终害其身;而枉己者,终丧其德”,而管幼安“明于知时,审于处己”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是很明智的了。苏辙为此赞管幼安道:“少非汉人,老非魏人。何以命之?天之逸民。”《管幼安画赞并引》写的是管幼安,实际上是自己当时处境和心境的真实写照。苏辙晚年“杜门幽居”颖川“十有三年”,回顾了自己宦海浮沉的经历,最后终于大彻大悟,认识到了平平淡淡过一生的可贵,以此文向世人交待了他“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辙传》)的原委。

这一年,苏辙破天荒地游览了颖川西湖,写了记游诗《游西湖》: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诗人十年多不出门了,到西湖游览仿佛梦境一般。走过街巷是人们虽然争相问候,但没有人知道诗人是谁,就是西湖的游鱼鸣鸟也惊疑猜测(当地人不知这位旧日副宰相的长相,只凭着传言猜测)。这时元佑旧人大都离开人世,举目一看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得人,更没有人与人在湖上饮酒论文,只能索然无味默默回家中,掩屏睡在床上,希望与旧友在梦中相会。这首诗名曰“游西湖”,却没有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只写了游西湖时的心情,充分表露了诗人晚年孤独、悲凄的心境,读来令人伤感。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十月三日,一代文豪苏辙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74岁。十一月,朝廷追复苏辙为端明殿学士,特赐宣奉大夫。淳熙中,谥文定。政和七年(1117)三月二十五日,苏辙夫人史氏卒,与苏辙同葬汝州郏城县上瑞里,即当年安葬苏轼的那块地方。

苏辙有三子:“伯曰迟,仲曰适,叔曰逊。”孙6人:简、策、籀、范、筠、筑。苏辙6个孙子的“名”与“字”都是由其兄苏轼给起的,含义全部出自儒家的经典之中,可谓“无一字无来处”。苏辙晚年在《六孙名字说》文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以鼓励孙辈求学上进。苏辙的后代状况史书记载得不多,据《苏氏族谱·苏氏源流考》称:“其曾孙继芳于宋建炎间,诏还党籍,入官爵为铜陵邑令莅四载,思乡谢职……东石城县由时达次子忠良(苏辙第十九世孙),宋宁宗朝配公主,拜驸马都尉,生子裕泽,赘夏将军女,迁居长林益山分居湾里。”

《宋史·苏辙列传》中说:“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淡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所着《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架城文集》并行于世。”又说:“苏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然至论轼英迈之气,阂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元佑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调停;及议回河、雇役,与文彦博、司马光异同;西边之谋,又与吕大防、刘挚不合。君子不党,于辙见之。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独其齿爵皆优于兄,意者造物之所赋与,亦有乘除于其间哉。”

苏辙写的诗数量不少,但出色的诗作不多。他有一首《南窗诗》,受到了苏轼的称赞,说“人间当录数百本”,应广为流传。他的景物诗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玉龙峡》)就写得清新、淡雅、别致。苏辙的词作不多,存词也少。

苏辙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他从少年时跟着父亲、兄长学知识,而“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历代论并引》),苏辙受此影响,擅长于评史议政。他写的许多评史议政文章,都成了宋代散文中的名篇。父子三人都各作一篇《六国论》,苏洵论“弊”,苏轼论“士”,苏辙论“不知天下之势”,议论的视角各异。苏辙在该文中认为六国对付秦国的上策应是“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但六国却不这样办,使“韩魏折而人秦”,战略上的失误,导致了六国的灭亡。苏辙写这篇文章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北宋看似强大,但民贫兵弱,在对付辽、夏强敌的侵犯方面束手无策,没有一个长远且正确的应对谋略,其形势与六国相类似。所以,苏辙虽然是论史,但隐含了对边患的忧虑。

苏辙的记叙文一般是借事明理抒怀,几乎很少记事。他的《黄州快哉亭记》、《东轩记》、《武昌九曲亭记》等文章都是这种写法,在散文中堪称佳作。苏辙的《墨竹赋》盛赞文与可画竹的神妙,全篇采用主客对答的方式,对其画技及高洁的人格极尽颂扬。这篇赋构思新颖别致,行文挥洒自如,是苏辙赋中的代表作。苏辙的记叙文大都写得摇曳多姿,挥洒自如,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有一波三折之妙。

苏辙的书信虽不多,但《为兄轼下狱上书》、《上两制诸公书》、《上枢密韩太尉书》等文也是有名的佳作。如《为兄轼下狱上书》,他婉转地替兄长表明心迹,希望皇帝能够开恩,免除兄长的死罪,并愿意“乞纳在身之官”来为兄赎罪。书中还引用了堤萦救父的故事,增强了感染力。这封上书言辞凄切悲伤,用词委婉有度。

苏轼评论苏辙的文章说:“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辙的散文虽没有苏轼那样的气势,但在平易中见真情,在徐缓中露风骨,在淡泊中含洒脱,以其独特风貌卓然自成一家。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文学上都有建树,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被号为文坛三巨匠。他们的文章各有特色:“比渊偶坐明月中,使二三子取次朗诵,敛枉而听焉。中若老吏断狱,隐伏毕见;若晓骑行沙漠间,粹莫敢犯,此其老泉(苏洵)已乎?泛泛乎骊龙出海,飘飘乎鹤在片云,此其东坡已乎!澄湖浸天,轻舟自在,平沙细草,媛烟乍凝,此其颖滨已乎!以言乎气,老泉其浑也;以言乎才,东坡其雄也;以言乎理,颖滨其近也。盖皆有以尽天下之故,挽秦、汉之风也。”(《眉山县志》赵渊语)父子三人以不同的文风,写下了千古不朽之文,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对于三苏为文为政的功过评论,涂长发在《渴三苏祠》中说得十分中肯:

眉山父子植英奇,崛起西南今不朽。

老泉晚学收名远,辨奸论似蒲牢吼。

二子名说定终身,昆弟奇才重朝右。

长公高世物争仇,箕张其舌牛奋口。

劲节凌霄千丈松,笔端气挟风云走。

次公谨重承家学,贤相预储施未久。

一门忠义贯坤维,不独文章夸九州。

同类推荐
  • 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

    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

    在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知识分子。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用书本上的知识武装头脑,并指导自己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再以实践来检验理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他们长期坚持读书学习,才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时局面前把握好方向。为中华民族寻找到了富民强国的道路。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十几位革命家读书、爱书的故事,材料丰富,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约翰·博格传

    约翰·博格传

    本书从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以及整个投资行业的“良知”,向我们展现了博格在行业中的颠覆性行为——在其他共同基金经理们疯狂兜售基金、贪婪地向普通大众攫取管理费用时,博格却开创了以低成本为导向、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先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之路。博格因其努力构建的指数基金王国而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美誉,被誉为“金融行业的良知”。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诗圣”的“诗史”一样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德川家康(青少版)

    德川家康(青少版)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作为送给青少年的青春厚礼,这本《德川家康青少版》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之道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惊世神凰

    惊世神凰

    她本是现代隐世家主,一朝穿越,成了异界第一废材?退婚?废材?特喵的睁大你们的钛合金狗眼看清楚!老娘分分钟让你们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一柄红扇倾天下,专治各种不服!纳尼?众人敬仰的帝尊大人表示不服?某女认怂,包袱款款,准备爬墙出逃,却被逮个正着。某男笑得风华绝代:“娘子,你是不是忘了,把我带走?”(男强女强+强强联手)
  • 星河文明传

    星河文明传

    随着太阳的坠落,公元文明消失,人类迎来了星河文明时代。QQ群:738026270(喜欢本书即可,没有附加条件)
  • 英烈传(古典文库)

    英烈传(古典文库)

    本书又名《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云合奇踪》等,以元末农民起义为时代背景,叙述元末朱元璋及一批明朝开国功臣反抗元朝统治、抚平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故事。小说反映了当时动乱的社会背景、声势浩大的反元斗争,以及各路反元势力之间的角逐;集中表现了朱元璋知人善任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军事谋略;塑造了一大批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谋士和战将形象,如刘基、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朱亮祖、汤和、傅友德、郭英、花云等。作品对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的描写,着墨较多,亦显得场面阔大,层次清晰。
  • 狂龙破狱

    狂龙破狱

    相传宇宙空间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那个地方关押着众多各界修炼高手,上古大神。里面有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修炼秘籍,有令人痴迷的炼器法诀,炼丹法诀。然而这个地方却因为他有一个的令人惊讶的名字——宇宙监狱,让所有人想进去的人望而却步,而真正进去的人,却是极端无奈的被直接吞噬进去的。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从胶济铁路火车脱轨到杭州地铁一号线塌陷,从深圳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到致74人死亡的山西矿难,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安全系于人人,细节确保安全。只有人人负责安全责任,做好每一个安全细节,我们的生产才能够不受威胁。
  • 仙界识别二维码

    仙界识别二维码

    这是一个逗逼的世界,也是一个神经质的世界,还是一个二货的世界,更是一个说话不着溜的世界。一个小小的二维码,给叶然在仙界大陆求仙道的勇气。叶然穿越到了异世界,扫着二维码,喝着流行歌唤醒了一个个逗逼仙人,这里是大变后的仙界,天兵天将,各路神仙全部丧失了记忆。哪吒小魔童喊我叔,杨戬的三只的眼发出LED的光,逗逼的太白唱着他是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漂亮的织女为嫁入豪门而烦恼,巨灵神在工地上搬砖讨生活。哼哈二将到了当起了搓背工,牛头马面一个憨厚一个傲骄,还有女娲,十二金仙,八仙,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一起合作逗逼,对了,还有老子。。。。。----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也是一个好玩的世界,更是一个胡溜的世界。期待您的支持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福降人间

    福降人间

    一路逗逼,捅破九天!《凡歌语录》:守护鬼民合法权利人人有责。【都市修真搞笑忽悠文/入坑不退票】
  • 原来桔子也会苦

    原来桔子也会苦

    谁能想到照顾了自己十几年的人竟然是只狐狸精因为这只狐狸精她被迫踏上强者之路,只为了能够再一次看到他的笑颜遇到他既是幸,亦是劫方程:小莫,你在的地方便是我心之归处曜灵:等了上千年,你依旧对我视为不见,既如此,这一次,再也不可能放手莫南桔的愿望很简单,只想和自己心爱之人简简单单的生活下去可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玩笑,为了怀中的笨狐狸,她努力变强,在一次次的死里逃生中变得坚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