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5500000006

第6章 邓小平是抓走我的龙

张维迎

我的父母,他们没上过一天学,不理解高考、志愿、专业、大学、研究生是怎么一回事,也不能对我的职业选择提供什么意见,但他们却教会子女从小就要做一个正直清白的人,这恐怕才是我受之终生的东西。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对我个人来说,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命运大转折的机遇。

我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辛庄村,考上大学之前的19年,我一直生活在这个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贫困落后的西北农村,孩提时代一直与贫困和饥饿相伴随,再有想象力也不可能想到今天的我。

父母亲都是不识字的人,但一直对读书人存有敬畏之心,也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所以无论家里日子过得多么拮据,都要一心供我上学。我自己也算争气,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上的好学生,数学成绩尤其突出,考试多是满分。但经历了“文革”这个非常时期,我和我们这代人并没有像今天的孩子们循着“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个基本规范的求学之路继续自己的学业,也没有办法设计自己的人生轨迹。高中两年我在县城中学上学,这算唯一的两年“城市”生活了。1976年1月高中毕业后,我成了“回乡知识青年”,虽然没有“下乡知识青年”那般威风,但也确曾想在“广阔天地”干一番事业。回乡不久后的17岁那年,因为是村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我当了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连副指导员,18岁那年又当了生产队会计。我曾当面给地区军分区司令汇报过我们村的民兵工作,他是我上大学之前见过的最大的官,曾希望我去当他的兵。我还经常给县广播站写些通讯报道稿件,因此也结识了县城政府工作的一些“笔杆子”,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一些指点。

当时的农村提供给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进步”的资源总是极为有限,而且总是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回乡青年,干得再好,机会其实是非常渺茫的,体制内的上进渠道几乎是没有的,不像城里来的下乡知青那样还有着招工、招干等回城的机会。机会少,竞争就激烈,而村里的宗族势力在决定个人的命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村里有王姓、张姓和霍姓三个家族,势力最强的是王姓家族,最弱的是霍姓家族。居于两者之间的张姓家族虽然也偶有像我这样被“使用”的机会,但也就是让你干事而已,好处自然是轮不上的。而我,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显然也不是太“识时务”的,看到乡亲们过着窘迫的生活,村干部们还在吃吃喝喝沾公家的便宜,自然会不时地提点意见,这样就不免得罪了某些掌权的人。于是,我成为村里主要负责人的“眼中钉,心中刺”,有人曾针对我扬言“除非天上来龙抓,否则他休想出去”。后来,在我录取前被“政审”甚至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这些人也曾合谋着坏我上学的事,想到“上面”告我,让我走不了。只是因为那个“上面”是他们能力不及的“省里”,才不得不作罢。现在想起还有些后怕,要不是邓小平这条龙,我是不可能离开黄土地的。

国家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最早我是从县宣传部的一个干事那里听说的,当时并没放在心上,因为觉得自己高中物理化学都没怎么学过,怎么会有希望?他鼓励我说,你可以考文科啊!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上大学读书还有“文理”之别。后来是那年10月份的一个早晨,正要下地去干活的我从广播——这是村民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里,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的恢复高考的消息。当时,隐隐地觉得它可能会跟自己有点关系。

机会是不能放过的,但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又时逢秋收季节,当然是没有专门的时间复习的。每天我依然和大家一起下地干活,只能抓住在田间地头休息的时间和晚上煤油灯下看两眼书。直到考前十多天,在父母家人的支持下,我才不再下地干活,有较多的时间学习。考试是在离县城二三十里的任家沟中学里进行的,坐在教室里,看到四周黑压压的考生,我才真正意识到考大学是怎么一回事,心情反倒放得开了。现在看来,那年的考题实在简单得可笑,但有些题我却好像闻所未闻,只能“跟着感觉走”。比如地理考中国的风季特征,我就答西北风东南风什么的;语文考翻译文言的《愚公移山》,我就按照“文革”时妇孺皆知的毛主席的翻译答题。

分数线公布了,我的考分过了录取线,这算过了第一关!

填报志愿时,我的基本原则是考上就好,所以先填那些最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第一志愿报了西北大学中文系;因为给县里的广播电台写过通讯,所以第二志愿报的是北京广播学院的新闻采编;第三志愿是延安大学的中文系。填完这三个志愿,看到志愿表上还空了一格,不知道填什么,就随手写下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几个字。把北京大学作为上大学的“第四自愿”,我可能是唯一的考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十七年后我会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老师。

体检、政审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当年考试成绩对个人是保密的,我也找不到关系打听自己的成绩。听说过线的考生中三个里才能录取一个,成绩是参考,政审、关系很重要,我没有关系可找,外祖父又有政治污点,也不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只能听天由命了!

有消息说过了年的正月十五是发通知书的日子。春节过罢的正月里,我整天和村里同龄的朋友们打扑克玩耍,但心里是焦虑的。正月十五过了好几天,也没等来什么通知,我由焦虑变成绝望,不再打扑克了,又开始背着书包下地干活,一有空就找安静的地方看书,准备下一年再考。有人用讥讽的口气问我没有考上还看什么书啊,我就说考不上慢慢考呗。

大概是3月底的一天,我在地里劳累一天回到家里后,母亲告诉我,村里接到省里的电话通知我考上大学了。大学已经开学了,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原来,是年龄偏大的没有被录取的“老三届”考生给邓小平写了封信,中央即下发了扩大招生的文件,主要从大龄和原来政审有问题的高分考生里招生。我虽然不是“老三届”,但搭了他们的便车,有幸被录取了。高兴自然是高兴的,一边交接自己手上的会计等工作,一边到外婆舅舅家里去告别。报到的日子是4月20日。临行前,亲戚朋友每人五毛一块的凑了二三十块钱给我上学用,全村人都来送行,我们家用小米年糕、萝卜白菜招待大家。本来此时正是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蔬菜之类的更是紧缺,好在母亲一直坚信我能考上,所以早就有所准备。

去西安上学路程并不方便,我要从县城坐长途汽车到山西介休,然后再坐火车到西安。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见到火车,第一次坐公共汽车,一切都很新鲜。我被录取到了西北大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这个专业是伴随着这次扩招而诞生的,所以班上的五十名学生都是扩招进来的,年龄大的同学较多,最大的长我14岁,有不少是带工资上学的。我的志愿里没有这个专业,但说起来我还是有点“专业基础”的,这源于高中毕业时一位政治课老师送给我一本苏联人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在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时看过这本书,当时并不能完全看懂,但觉得里边讲的东西蛮有意思。大学考到了这样一个专业,教我们的又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何炼成老师,他讲课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我自然喜欢上这个专业,所以学得比较好,每次考分都很高,单科都在前三名,总分当之无愧是第一。刚入校时,我在同学里算是比较“土”的,普通话说不好,穿的布鞋、衣服都是自家做的,在那些有钱的城里来的同学面前免不了有些自卑,但优异的学习成绩为我赢得了尊重。我现在也常常会对学生说:人不要自卑,好好做自己的事,只要你自强不息,是会赢得尊重的。

大学四年,我的日子过得清贫而充实。四年里,除了五一、十一学校发餐券改善伙食,我从来没有自己买过有肉的菜,每次吃饭都是选最便宜的菜买。但每次寒暑假只要回家,我都会从自己省下来的奖学金里买两样东西带回去:一箱挂面,一袋白面。所以大学期间我最心疼的一件事就是有一次跟同学打赌:习仲勋是否陕北人。我输了,结果请那个同学吃了八毛钱的饺子。

1981年,快要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考研,并不是我早就有做一名经济学家的志向,而是当时毕业生的分配原则是“哪儿来哪儿去”。这就意味着我要被分配到老家去,这是我不愿意的,所以考研的动力还是比较大的。真正考上研究生以后,我才觉得自己是可以做点学问的,以后就没有再想着干别的工作。

人生也许真的是阴差阳错,不太好精心设计。在每一个关节点上,我们都会面临很多岔路口,当时几乎浑然不觉,只是事后回忆起来,才会有这样那样的线索可循,而这样的线索也或多或少地跟不同的人物有关。比如即使在“文革”那样的环境里,我高中的数学老师还是按部就班地讲完了两年的课程,这对我以后从事经济学研究至关重要。如果不是何炼成教授利用扩招机会创办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我也许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者。如果不是1982年春天碰到了茅于轼先生,我也可能就不会迷恋上西方经济学,成为市场经济的忠实信徒。而从初中到高中教过我们物理的一位老师,当年仅仅因为一句“苏联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就被划为“右派”,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被下放到陕北的小村庄教书,而对我来讲,则是因他祸而得福。我上大学期间,他已经回北京了。1985年,我在甘家口买西瓜时居然又遇上了他。再比如学外语。我初中学了两年俄语,因为有位“右派”老师是学俄语的。大学里最早学的英语教材都是油印的,自己又没什么基础,所以对学好英语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但糊里糊涂学了两年半后我居然成为班上考100分的两名学生之一(另一位是初高中都上英语课的北京知青),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也才有了以后到牛津大学读书的可能。在牛津读书期间遇到James Mirrlees这样一位导师,使我有幸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弟子。我的父母,他们不识字,不理解高考、志愿、专业、大学、研究生是怎么一回事,也不能对我的职业选择提供什么意见,但他们却教会子女从小就要做一个正直清白的人,这恐怕才是我受之终生的东西。

30年过去了,再次回望1977年的高考,我们会发现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是国家后来一系列变革的开端,而这样的标志和开端,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走过1977年高考的人。个人的命运很难与国家的命运分开,这是我的体会。

作者简介

张维迎,1959年生,陕西吴堡人。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西北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4—1990年曾在国家体改委工作。主要著作有《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2010商业模式》(2008),《中国改革30年》(主编,2008)等。

同类推荐
  • 狱警杂记

    狱警杂记

    建国以来第一部由监狱警察了解罪犯的写实之作。 他不是作家,也不曾想过当作家。他当了二十年监狱警察,见过无数犯人,其中有一些,给他说过“事儿”,让他震惊,使他难忘,于是,工作之余,他把这些“事儿”如实记录下来了,不是为了出版,不是为了发表,就为了教育他自己的孩子,不触犯国法,免受牢狱之苦。居然写了三十万字。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若无相见,怎会相欠

    若无相见,怎会相欠

    本书集纳了30位民国大师级人物的爱情故事。他们都曾纵横江湖,最后却爱成了凡夫俗子。第一个故事,都由一首诗词引发,诗词是楔子也是中心语,引出一个个宛转曲折、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诉尽离愁别怨,人间冷暖,浓缩她(们)和他(们)一生的悲喜。这本书只想任性地告诉你,不管你是谁,一旦遇见了爱情,就什么都不是了。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给宝宝写诗

    给宝宝写诗

    Write a poem for the baby 我喜欢文字,在孤独的路上默默坚持了十年,我遇到了你,我才意识到我对文字的热爱,还不足我爱你的十分之一。这是我写给你妈妈的一首诗,不过,宝宝,我们两个对你的爱,只增不减。给宝宝读诗,并且做一个会写诗的爸爸。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踪飞碟痕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追踪飞碟痕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奇妙博物馆

    奇妙博物馆

    一次博物馆参观,开启一段全新的冒险之旅。活了千年的守馆人,永远无尽的一天,西方神话中的狼人,血族,人鱼,鲛人,精灵,天使与恶魔,七种不同的身份开启全新的冒险之旅。
  • 含剑重生

    含剑重生

    2010年的年轻人萧含剑,阴错阳差重生于一个玄幻世界!神秘的真力,奇妙的阵法,都蕴藏着不为人知的规律,令他沉醉其间。他能走出自己独特的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吗?轻度YY,尽量YY得合理,让读者看了开心,看了喜欢,是西风的期望
  •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同名电视剧11月9日腾讯视频独家播出,胡一天、沈月、王梓薇等人主演!高冷医生和呆萌设计师温馨、浪漫、暖萌的恋爱日常,他负责耍耍酷,吐吐槽,她负责卖卖萌,斗斗嘴。笑点太密集,根本停不下。他们欢乐暖萌的初恋故事让读者不禁大呼“我又相信爱情了”。
  • 全球诸天时代

    全球诸天时代

    灵气复苏、地球上涌现一个个链接异世界的通道。每个世界内都存在着多种不同属性的‘元能。’为‘治百病、延寿元、开穴窍、练肉体、聚灵根、化妖形、凝神通’等等..具体种类,无人知晓到底有多少。只知道‘元能’赋予的能力,大致都是出自于电影、书籍,历史神话当中..而一年后。有幸进入异世界的江苍,就是被‘元能者’杀死、但当江苍再次睁开眼,却轰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异世界刚开启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存在着开启后,又短瞬消失的第一个异世界。拥有前世记忆的江苍先知先觉,便按照‘异世界进入方法’踏入其中,寻找传说中的第一颗元能..————群号:315976303
  • 长云修仙录

    长云修仙录

    漫漫修仙路,遍地铺白骨。纵有逆天资质,显赫家世,错一步也是深渊万丈一堆黄土。且看少年长云如何一路披荆斩棘,问鼎三千下界!杀神屠魔,剑指天界之中!
  •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霓虹幸运少年

    霓虹幸运少年

    柳叶明在哥哥的安排下转到私立晴目园的故事。(ps:主角是没有梦想的咸鱼。故事背景类似日本。日常文。)
  • 冷少的娇妻

    冷少的娇妻

    她是艾宝儿,艾氏的小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是这一切在家族事业倒塌那一刻,荡然无存,被父亲亲自推出去牺牲,丢了最后的一点尊严,从此变得没心没肺,冷看人生。他京都商业巨贾,传闻他阴森冷血,邪肆残暴,如同恶魔般存在的男人,却独独宠着一个女人,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正文:门外,冷擎浑身是嗜血的杀气,仿佛是从地狱爬出来的撒旦,冰冷残暴的眼眸里是深深的刺痛与野兽般的哀鸣。“为什么!”男人怒吼,就像垂死的野兽。艾宝儿低下头,遮住眼里闪过的一丝不明情绪,再抬起头时,她嘴角已经带了一丝笑容,随手捡起一边的衬衫披上,走到男人的身边,指尖轻点他心脏的位置:“冷擎,我很早就说过的,这里,别对着我敞开。”“可是,我爱你啊。”他喉咙有些干涩,出口的话低沉沙哑,带着无尽的悲伤。艾宝儿转开眼,心竟然有一丝陌生的酸以及淡淡的疼。她看着屋内的冷天宇,淡声道:“我不爱你,一点也不爱,我要爱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