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200000011

第11章 19世纪的生命科学(3)

然而,德国生理学家希齐格(Julius Hitzig,1838~1907)和弗里切(Gustav Fritsch,1838—1927)首次证明大脑不同区域确实控制不同的功能。希齐格在活狗身上做实验,证明大脑特定区域受到刺激会引起某些肌肉的收缩。他还证明,大脑特定部分的损伤会引起某些肌肉收缩功能减弱甚至瘫痪。

苏格兰神经学家费利尔(David Ferrier,1843—1928)以同样的方法对灵长类动物和狗做实验,成功地证明大脑的某些区域(运动区)控制肌肉和其他器官的运动,而其他区域(感觉区)则从肌肉和其他器官接受感觉。和伯纳德一样,费利尔也是顶着当时动物权利保护分子的压力而从事工作的,这些人控告他对动物残忍施暴。但是,他在法庭上(1882年)成功地证明,这些实验具有正当理由,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大脑功能的关键性知识。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因其关于无意识反射和动物行为的实验而著名。

巴甫洛夫的早期工作是有关消化生理学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研究,为此,他赢得了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他通过外科手术在狗的胃旁接上一根导管,于是,狗吃进的食物从食道咽下,却不会进入胃里。但不可思议的是,胃还如往常一样分泌胃液。于是,巴甫洛夫得出结论:口腔里的神经一定传递了一个信息给大脑,从而引发消化反应。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他切断特定神经,再来观察狗吃进食物进入胃里的过程,这回没有放置导管,然而却不见有胃液流出来消化食物。可见大脑没有接到信息。

然而,巴甫洛夫最有名的工作是他后期对条件反射的研究(在德国和美国,这项研究对于通过生理学的方法来定位心理学起到了重大影响)。巴甫洛夫发现,由于狗见到食物会分泌唾液,他可以用另一种刺激,例如铃声来代替食物,只要原始刺激(食物)与次生刺激(铃声)在训练期间联系在一起,狗在听到铃声时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假设,这是因为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新的神经回路,才使得这些不相关的“条件”反射能够发生。

细胞理论的诞生

如今生物体由细胞组成的思想,似乎已成最基本的观念,但在19世纪前,大多数生物学家在分析动植物的结构时,仅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有机体是由各种组织和器官组成的。早在1665年,罗伯特·胡克在用显微镜观察软木的结构时就看到了细胞,他认为它们看起来像是修道院里的一间间小室,于是给这一微小结构起了这样的名字。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看到的乃是生命之基本原理的一部分。

施旺(和施莱顿一起)在建立细胞理论和组织学——研究动植物组织在结构方面获得了荣誉。大多数早期的细胞观察都以植物为对象,植物比较容易观察,因为它们有细胞壁,比动物细胞之间的细胞膜要厚得多。在显微镜和染色技术得到改进之后,(染色技术使得不同的组织格外分明,从而看得更清楚),科学家做了越来越多的观察。但即使在1831年,当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在细胞中心发现有一个小的暗色结构,并为之取名叫做“核”时,不要说他,所有人都没有理解这些微小结构的意义。1835年,捷克科学家帕金基(Jan Evangelista Purkinje,1787—1869)指出,有些动物组织,例如皮肤,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但没有什么人给予更多关注,他也没有把这一点推向更成熟的理论。

可是只过了3年,犹如一场精彩拳击赛的第一回合,施莱顿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思想:所有植物组织实际上都是由细胞组成,这些就是所有植物生命的基本模块。紧接着第二年,施旺提出:所有动物组织也由细胞组成;卵是单个细胞,器官由此发育而来;所有生命都是从单个细胞开始的。由于他们两人对这一构想各自贡献了一个基本成分,于是通常把创建细胞学说的荣誉给予他们两人。

其他人对这一理论的细节有所改进。施莱顿认为,新细胞就像发芽一样在现有细胞表面形成[孟德尔的对手耐格里(Karl Wilhelm von Nageli,1817—1891)证明不是这样]。但是在许多年里,细胞分裂一直是一个谜。1845年,希博德(Karl Theodor Ernst yon Siebold,1804—1885)把细胞学说扩展到单细胞生物(虽然他认为多细胞生物体由单细胞生物而组成)。19世纪40年代,柯里克尔(Rudolf Albert von Kolliker,1817—1905)证明精子也是细胞,神经纤维则是细胞的组成部分。细胞学说很快成了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基础之一。

魏尔和与细胞病理学

随着对细胞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研究者开始询问,如果一个细胞出现障碍,会有什么现象。对此尤为热衷的是一个名叫魏尔和(Rudolf Carl Virehow,1821—1902)的波兰年轻医生,当时他正在寻找斑疹伤寒流行的原因。他注意到病人生活的恶劣环境,并且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此时正处于革命上升的时期——这一年是1848年,革命的伟大年代——普鲁士的极端保守主义政府坚决取缔一切异议。魏尔和由于自己的立场而失去了大学教授职位。

但正是3年前的1845年,他曾最早描述了白血病,现在由于处于半退休状态,他就有时间来反思关于疾病原因的许多设想。第二年他在巴伐利亚的乌兹堡大学找到了一个职位。

7年后他回到柏林当病理解剖学教授,在这个领域他遥遥领先,1858年,他出版了《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其中他把细胞学说运用于病理组织。作为第一位细胞病理学家,他证明病理细胞是从正常细胞演变而来。“所有细胞都是来自细胞,”他爱这样说,从而含蓄批评自然发生说,后者主张生命体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鉴于魏尔和具有研究白血病和细胞病理学的学术背景,自然他就会有这样的想法,即疾病的产生是由于细胞在体内造反的缘故。(尽管癌症的发生与此有关,但魏尔和却以此思路看待所有的疾病。)由此引出的结果是,他拒绝接受巴斯德提出的一种重要理论,疾病是另一种有机体攻击的结果。

巴斯德的细菌理论

关于巴斯德,多产科学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曾经写道:“在生物学方面,除了亚里士多德和达尔文,再没有谁可以和巴斯德相提并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作为细菌理论的创建者、食物消毒中巴氏加热杀菌法的倡导者以及狂犬病疫苗的发明者,巴斯德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巨大功绩源于一系列的激烈争论,在这些争论中,他的自负得到强烈体现(他乐于看到自己正确)。他的毅力换来了不少重大突破,首先是探明了发酵的本质(他认为这一反应是有机过程,而他的对手则认为是无机过程),接着是澄清了自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他说不可能,他的对手坚持说有可能)。在每种情况下,巴斯德都战胜了对手,最后细菌可以引起疾病的说法也得到了确认。

由于巴斯德在他早期工作中成功地研究了酒石酸晶体,他在30多岁时就已成名,不过1857年法国科学院拒绝接纳他为会员。然而,他被里勒(Lille)大学任命为科学系主管。那里的葡萄酒和啤酒工业遇到了产品变酸的问题,找巴斯德帮助解决。于是,巴斯德开始探讨发酵的本质,结果发现发酵是某种活着的有机体的产物(他在与李比希的争论中获胜,李比希坚持认为,发酵是一种纯粹的化学反应,不涉及有机体)。现在问题在于,让葡萄酒或啤酒中的酵母照常工作,却不能让产生乳酸的发酵体工作(使饮料变酸)。于是,他建议在发酵完成后,把葡萄酒或啤酒微微加热,杀死“坏”的酵母,然后加上盖子。

然后巴斯德转向其他微生物,以便弄清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自然发生问题仍然困惑着生物学研究。那些相信有机体具有某种活力的人们,对于那些证明自然发生绝不可能的实验持批评态度。环境不可能排挤生命,若是这样,生命当然不会自发产生。他们反对18世纪斯帕兰扎尼做的实验,他把肉汤罐子上面的空气加热,目的是想证明生命不可能从非生命产生。但反对者说,加热空气就破坏了必要的活力论原则。

于是,巴斯德设计了一只特殊的长颈烧瓶,事先进行消毒。细长而弯曲的瓶颈是敞开的,允许氧气进入,但开口是如此之小,以至于飘浮的孢子会在弯曲处被卡住。实验成功了。在烧瓶里没有滋生出有机体。但是他却在瓶颈的弯曲处寻到了微生物的孢子。有关自然发生说的争议终于告一段落。现在他被科学院所接纳了。

当法国南部丝绸工业于1865年陷入困境时,其领导人请求巴斯德这一奇才伸出援助之手。巴斯德很快就证实,这是一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寄生虫感染了桑蚕和桑叶。他说,必须彻底消灭已受感染的桑蚕和桑叶,重新开始。一切按他所做,丝绸工业得到了挽救。

现在巴斯德把注意力转向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疾病的细菌理论。他开始认识到,疾病是可以传染的,传染由寄生的微生物引起,他称之为“细菌”。

他意识到,有了这一见解,疾病传播的渠道就可以切断了。不久他建议军事医院采用消毒技术——煮沸器具和消毒绷带——以防止传染和可以避免的死亡。

19世纪70年代,巴斯德开始研究炭疽热,这是家养动物中死亡率特别高、传染性特别强的一种传染病。1876年,德国的一位年轻医生柯赫(Robert Koch,1843—1910)发现了一种细菌,他认为是炭疽热的原因。巴斯德用显微镜肯定了柯赫的发现,同时他还发现,该细菌的孢子有很强的耐热性,可以存活于地面很长时间。整个兽群走过这块地面都会受到感染。必须杀死已感染的动物、焚烧并深埋在地下。

巴斯德还研究过接种预防炭疽热的方法。没有比种痘“更温和”的疾病了,詹纳曾经这样做过,他用牛痘来预防致命的天花病毒。于是,巴斯德加热了一些炭疽热细菌,减小其毒性(仍有感染的可能),并用它给羊群接种,同时让另一些羊不接种。结果没有接种的羊群全都染上了炭疽热死去,接种过的却没有死。巴斯德似乎永不满足,他又改进了炭疽热疫苗。使用类似方法,他又改进了抵御狂犬病和家禽霍乱病的疫苗。

巴斯德死于1895年,他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具有相当高的声望。他在难以计数的论战中取胜,这些论战涉猎广泛,巴斯统高超的技艺和镇静自若的禀赋由此得到体现。毫无疑问,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柯赫:寻找病因

19世纪70年代初,柯赫,应农民的要求,帮助他们抗击可怕的炭疽热传染病,他们的兽群正在遭受此病的侵染。受巴斯德微生物学理论的启发,柯赫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也寻找疾病的原因,而不只是治疗其症状。他在家里装备起一所小型实验室,配置显微镜,开始研究因炭疽热致死的家畜血样品。当他从显微镜观察样品时,发现了杆状细菌,他猜测这就是肇事者。他开始追踪杆菌的整个生活周期,让老鼠柯赫在寻找病因上是一位大胆的勇士。感染这一疾病,于是炭疽热病菌(从被感染的动物血)由一个老鼠,传到另一个老鼠,总共传了20代。不久前,德国植物学家科恩(Ferdinand Cohn,1828—1898)曾经观察到细菌形成孢子,并且发现孢子能够耐极高的温度。柯赫现在发现,炭疽热病菌可形成孢子,正如巴斯德所认为的那样,这些孢子可以在地球上存活很多年。柯赫还成功地研究了细菌整个生活周期,科恩热情地支持他发表研究结果。

在柯赫对认识传染病起因的许多贡献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确立了一条规则,用于辨别引起某种传染病的原因。他说,研究者必须在患病的动物身上找到可疑的微生物,然后在培养基上得到纯系菌株。随后把培养物注入健康动物身上,使之患病。研究者还必须在该患病动物身上找到和原先一样的细菌。

柯赫成功地战胜炭疽热,还得益于他所创立的方法,亦即他改进了细菌的培养基[运用一种由海藻中提炼的叫做琼脂的凝胶状媒质,以及他的助手珀特里(Julius Richard Petri,1852—1921)发明的培养皿]。他还成功地发现了霍乱杆菌,1882年发现了肺结核的起因——结核杆菌。遗憾的是,他对于肺结核的治疗遭遇失败,尽管他曾经一度认为找到了办法。

1905年,柯赫主要由于在肺结核起因方面的工作,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类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影响你一生的名著)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侦探故事(影响你一生的名著)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大理石的小菩萨(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大理石的小菩萨(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大理石的小菩萨》一书由原来的《大理石的小菩萨》和《玻璃火车》两小书组成。《大理石的小菩萨》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大理石的小菩萨》一书分为5个部分,是著名作家李长之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生动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南洛阳的龙门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佛像。
  • 我是你的守护星2:情绪猎人

    我是你的守护星2:情绪猎人

    13岁女孩海贝,在德高中学生活得卑微而隐忍与神秘的星次神仙实沈的相遇,改写了海贝的命运一实沈向她宣告,她是“情绪猎人”,拥有掌控自身及他人情绪的力量!嫉妒、愧疚、快乐、孤独、迷茫、希望、幸福……海贝的内在情绪能外化为各种生物、气候等实体形态,奇妙历程就此开启!在探索自身力量、寻找幸福的过程中,海贝面对着层层威胁。这些威胁有的来自于宿命对手“影子”及其守护神仙析木,有的来自于海贝自身的阴暗力量和深埋的心结。在五个嫌疑人中谁才是真正的“影子”?情绪猎人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命之书”中预言的海贝的命运究竟如何?在重重谜团之外,你最终会明白——真正的力量,来自于驾驭自我!真正的幸福,需要自己去争取!
  • 心理怪象(走进科学)

    心理怪象(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格林童话精选

    格林童话精选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热门推荐
  • 诸界归墟

    诸界归墟

    身份尽靠编,机缘全要抢,便宜都得占。铁骨铮铮难逃真香定律,老老实实总是天命难违。诸界归墟,大罗超脱。堂堂正正成了巅峰王者,却毫无抵抗被异界神祇杀死,重回位面融合之初,王明忽然有了许多大胆的想法。
  • 十里清风不如你

    十里清风不如你

    你看见的他不是那个他,推开了窗还是看不见他,关上窗便是再不可见他。奈何桥头的那碗汤究竟该不该喝?她记得但他忘了,又同真的忘了有什么区别?三生三世,她始终痴心。可三生三世,她终究是错付。几番轮回,她对他眷恋依旧。而他始终注视着的前方到底是何人在那?当她的魂魄飘渡至忘川河畔,他才猛然惊觉,原来这漫漫三生中始终有一朵小白莲追随着他,不离不弃,至死方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苟在汉末

    苟在汉末

    凡穿越众,有三思。一曰喜:或为弃旧,或为觅新。二曰惑:路茫茫,何以生,何以死。三曰憾:既得陇复望蜀!得之愈多,失之愈多,得其形者,终失其神,不如弃之!近闻查良镛先生去世,余悲痛万分,忽欲投身刀笔,有感则行。记得幼年时读三国演义,罗老先生挖了一堆的坑,当年百思不得其解,遂在本书中多有个人浅见,后学末进还望诸位书友斧正。
  •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邪仙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邪仙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修仙之术就是逆天之术!一个穿越到修真世界的人,只走自己的道路。恩人,十倍还之;仇人,百倍报知!爱恨分明!在修真界活出一个痛快!
  • 异界之科技为王

    异界之科技为王

    这个世界没有科技,我就创造科技。这个世界,没有废物,只有甘于安逸的堕落。——秦云飞顿首
  • 重生悍妃狠嚣张

    重生悍妃狠嚣张

    前世她对大姐尊敬有加,大姐却不顾尊卑处处算计、利用她!生母、嫡妹死,是庶母下毒害死!为了相公,她送尽钱财、百般谄媚,为他谋得高官厚禄!却,被他凌辱、虐待,他与大姐通奸,肚中的孩儿成为一块死肉,她也含恨而去!苍天有眼,让她重生,重生在十四岁……她,为夺回一切,她,为复仇,她,为保护心中所爱,她,重生而来!这一次,她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草包,再也不是那个什么也不知不懂不明的白痴!
  • 我真有一个梦想

    我真有一个梦想

    【9102年最有梦想的系统流玄幻爽文】吴风劈柴一般的人生,自从有了一个梦想精灵以后,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那梦想的世界里,狂浪,狂浪!!!梦想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 A Master's Degree

    A Master's Degr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界大妖

    万界大妖

    曾经,他身为妖域之主,万妖之王,却惨遭擎仙杀害,身陨道消。现在,偶然的机会,他被主动献舍,重生归来,再走修行路,回到妖域时,却发现“自己”竟然在执掌妖域,统御群妖。……【百万完本,信誉保证,每日双更,不定时爆发】
  • 反穿宠妃有点萌

    反穿宠妃有点萌

    作为将之女,南耀国的宠妃,白玖兮穿越了。遇上了一只“大灰狼”。“大灰狼”的愿望是娶她,宠她一生。对于这个新奇的世界,白玖兮的回答是:“不要,我还没有玩够。”直到有一天,白玖兮发现她的小腹微微隆起。才发现,来不及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