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600000006

第6章 真心交朋友,小心那些形式主义(3)

就像是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对立竞争一样,在这三个国家中,它们都是相互敌对的,都渴望从对方身上捞到更多的好处。尽管在反抗魏国南下的侵略战争时,吴国和蜀国有过联合作战的经历,可是从本质上来说,蜀国和吴国也是死对头,这两个国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当两个国家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之后,就开始窝里反,围绕着荆州问题开始了斗智斗勇,兵戈相向,最终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局面出现后,各国的合作机会显然变少了,更多时候是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对抗,比如蜀国的敌人是吴国和魏国,但是吴国和魏国不可能联合起来,因为吴国的敌人还包括魏国,而魏国也是一样,它根本不可能和蜀国或者吴国站在同一阵线上。这种复杂的局面恰恰证明了一个道理:敌人的敌人往往就是你的敌人。

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有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有了共同的利益来做保障,敌人的敌人自然会是朋友,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竞争永远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你在合作之后仍然会和对方为敌。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从形式上进行理解,认为敌人的敌人和自己拥有共同的利益选择而会愿意与你结盟的话,那么就要小心谨慎一些了,因为当你和一匹狼一起狩猎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这匹狼会反过来咬你一口,将你当成猎物来看待。所以最好不要用那种简单的推理性思维来理解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在人际关系上,这种“否定之与否定就是肯定”的想法往往行不通,你要是按照这样简单的推理来交朋友,那么只会成为对方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在北宋时期,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起金国,当时金国最大的敌人是辽国的契丹人。虽然金国实力雄厚,但还没有办法同辽国相抗衡,为此金国期待着能与北宋联合,双方结为盟友,以此来对抗辽国,并且金国同意灭掉辽国后,将辽国侵占北宋的土地返还给北宋。宋徽宗听了很高兴,首先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辽国,而辽国的敌人是金,那么金国就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于是他答应了阿骨打的请求,宋金两国开始联手,并最终灭掉了辽国。可是正当双方准备按照协议瓜分利益时,金国却以宋徽宗收留辽国遗臣和金国叛将为由,挥军南下,北宋只能妥协,宋徽宗也被迫退位。可是到了第二年,金国再次南下,这一次,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成了俘虏,北宋由此灭亡。

100年后,宋理宗决定伐金,当时的金哀宗认为金国和南宋最大的敌人是蒙古,双方应该联起手来抗击蒙古人,可是宋理宗坚持认为消灭金国进行复仇才是大事,而且金人和蒙古向来不和,这样南宋就可以和金国的敌人蒙古成为盟友,而蒙古也许诺给南宋很多好处。结果蒙宋很快就站到了同一阵线上,宋理宗也依靠这个强大的新朋友,轻易就灭掉了金国。可是好日子并不长久,因为当金国被消灭后,宋朝很快失去了屏障,以至于直接面对蒙古人的威胁,最终很快被蒙古人消灭。宋朝的几任皇帝三番两次都被自己所谓的“朋友”出卖和伤害,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盲目地相信“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最终反而被人算计,吃了大亏。

我们都渴望能够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可是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用心结交的,应该是彼此真诚相对、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如果你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那么你就犯了一个唯心主义的错误,你只是按照自己主观上的理解,想当然地认为这件事应当如此,想当然地认为朋友就是一种利益共生体,那么你最终只会落入对方的陷阱,只会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

当然,能够将敌人的敌人拉拢过来也许会是一件好事,可是你千万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朋友,因为尽管你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可是你们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完全不一样,你们的目标也不一样。而每个人都是自利的,都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先,当你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时,反而会产生新的矛盾:那就是当两匹狼都盯上同一只猎物时,你不要指望这两匹狼能够分享猎物,最终它们之间会爆发激烈的冲突。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那么就不要对敌人的敌人抱有太大的希望,当你意识到敌人的敌人和你盯上同样的目标时,你不应该感到庆幸,而应该感到棘手,你不应该放松警惕,而应该努力保持危机感,因为敌人的敌人一定就是你的敌人。

志同道合的人,有时候也会站在你的对立面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已经成为了一个朋友的基本准则和要求,而“志同道合的才是朋友”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在找朋友的时候,总是会乐于和那些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的人相处,在他们看来,那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往往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因此在沟通和交流的时候会更加有默契。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上去志同道合的人,往往是面和心不和,当你和对方称兄道弟的时候,对方可能正想办法对你捅刀子。比如说列宁和斯大林、索罗斯和罗杰斯、扎克伯格和爱德华,这些人原先都是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伙伴,都曾经在一起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也都曾携手并进,可是他们最终都在同一条路上走散,有的甚至成了对手和仇敌。很显然,单纯的志同道合无法完全将两个人紧紧捆绑在一起,因为志向相同的人也容易出现分歧和矛盾,你忽视了这一点,那么最终被出卖的的人只会是你。

有人说,想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而保证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坚持走下去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尽管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理想和目标,可是在实践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许彼此之间会出现分歧,比如说方法的不同,策略的不同,具体落实的措施也不相同。此外,志同道合的人往往会出现利益上的纠纷。这些都可能会成为影响朋友关系的导火索,都可能会让志同道合的朋友转眼成为对立相向的仇人。

刘邦和项羽原先也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推翻暴秦的统治,但是两个人之间的理念又有着细微的差别。比如当他们看到秦始皇巡游的时候,刘邦非常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意思是做人就应该像秦始皇一样,成为一国之君。而项羽则说:“彼将取而代之。”在项羽看来,自己应该取代秦始皇的地位。从这一个方面来说,就可以看出他们并非是同一路人,他们的性格也并不相同,而且他们的利益也是相互冲突的。

正因为这样,这两个人一方面为了起义大业,分别和秦国交战,是名义上的盟军。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两个人又是对手,毕竟皇帝永远只有一个,站在权力巅峰的人只有一个,可以说虽然两个人志同道合,可最终还是免不了要走向对抗。

志同道合的确是交朋友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些志趣相投的知己或者知音向来就是朋友之间的典范,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两个人的志向、兴趣爱好相同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增加彼此的好感,很有可能会增加彼此的吸引力,这就为友情构建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因为有了共同的语言,因此在交流沟通的时候会更加顺畅一些。

中国古代志同道合的典范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两个人堪称知音,所以很快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但是很多时候,志同道合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成为朋友,志同道合并不意味着就能够携手并进,因为维持朋友关系的因素有很多,而相同的兴趣爱好、共同语言以及价值观和理想只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即便没有相同的理想和思维,最终也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就是因为他们是真诚和坦率地面对彼此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始终是相互包容,相互谅解的。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并不一定真诚,并不一定懂得包容,相反地,因为利益之争,对方很可能会成为贪婪而自私的狼。

正因为这样,我们不能草率地认为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就适合当朋友,认为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就是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实际上有些人可能会打着志同道合的招牌故意接近你,或者说你可能会因此而受到诱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很多人在创业之初因为利益而故意接近别人,会利用共同的志向和利益大打感情牌,赢得别人的信任,等到利益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很快会露出自己贪婪虚伪的本性,到那时上当受骗的一方注定会吃亏。

袁世凯原先只是大臣荣禄底下的一个官员,当时维新派准备发动变法行动,结果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发现袁世凯也有意附和变法,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伙伴,毕竟在当时那样的封建环境下,像张之洞那样明确支持变法的官员并不多。而维新派想要让变法顺利实施下去,那么就应当多争取一些朝廷官员的支持,因此维新派非常重视袁世凯,而且袁世凯也经常和他们谈论变法事宜,看上去是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正因为如此,参与维新变法的人都纷纷相信袁世凯,而且也决定委以袁世凯重任,可是就在大家准备变法事宜的时候,慈禧太后发现苗头不对,于是决定囚禁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立即和袁世凯商量,密谋造反,趁机围攻颐和园,控制住慈禧太后,然后夺取政权。结果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导致了维新派的政治计划受到破坏,也直接导致了“戊戌六君子”的被杀。可以说,正是因为康梁等人轻信志同道合的袁世凯,才会导致维新派的失败,事实上维新派从未意识到自己最信任的伙伴竟然会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就体现了他们对于志同道合者的盲目信任。

形式上的志同道合并不能真正完全代表友情,也无法决定友情是否足够巩固。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能轻易相信别人,也不能轻易就认为志同道合的人就适合当朋友。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交朋友,就需要懂得交心,需要懂得用心去对待朋友,如果心意相通,且能够真心相对,那么即便是差距很大的两个人也能够成为莫逆之交。而两个人如果不够交心,即便有很多共同语言,也依然无法真正走到一起。

认清伪朋友,别在他们身上浪费精力和感情

生活离不开朋友,因为朋友对我们的帮助往往很大,即便对方身无长处,往往也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我们需要的是真心朋友,需要那些能够真诚对待我们的朋友,而不是那些伪朋友。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伪朋友,他们打着“朋友”的招牌,却总是做一些伤害朋友的事情,他们的所作所为和那些真正的朋友大相径庭,待人接物的态度也不相同。面对这些人,我们一定要保持距离,千万不要过于靠近他们,更不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以免自己受伤。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口才叫幽默(第2版)

    有一种口才叫幽默(第2版)

    幽默是一门说话的艺术,是好口才的典型反映,也是人的能力、意志、个性、兴趣的综合体现。它能表现说话者的风度、素养,能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吸入磁场,让别人的脸上绽放欢乐的笑容。本书对幽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用简明流畅的文字和趣味十足的故事告诉读者幽默与生活、工作以及做人、做事的关系,告诉读者幽默有哪些技巧、如何掌握这些技巧。相信本书定会给读者提供一个认识幽默、运用幽默、享受幽默的窗口。
  • 成功者的枕边书口才篇

    成功者的枕边书口才篇

    想说,而不敢说,因为你缺乏自信!想说,而不会说,因为你缺乏自信!从内心深处诊断自我的要害,找到口语传播的障碍,你就会信心倍增,妙语连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则。人类社会同样如此,适应是现实生活中用来维持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状态的手段,是欲成大事的人迈向成功的前提与基础。
  • 会说话 会办事 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会做人

    人生在世,无非是做三件事:说话、办事和做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必须掌握立身处世的三大技巧: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具备了这三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会达到。从三者关系的角度来看,会说话是会办事的前提,会说话的人,办事能力就会相应提高,在这个社会上求人办事就会游刃有余,做人也就一定很成功。会办事是会做人的必要条件,只有善于办事,你才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会做人首先要学会说话和办事,成功总是垂青于善于说话和巧于办事的人,因为人离不开说话和办事,这是会做人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掌握了说话、办事、做人这三大技巧,也就掌握了成功的金钥匙,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往而不胜。
  • 人生没有标配,每一步都珍贵

    人生没有标配,每一步都珍贵

    每个人都曾疑惑过:我在干什么?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2015年6月,林夏萨摩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你才20多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一时引爆各大网络,累计阅读量达到10亿次之多。她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毅然放弃前程大好的英语专业,转而背起浅薄的行囊,成为上海漂泊的异客。她住过地下室,做过文案、策划、执行、翻译,半夜十二点穿越上海大半个城市回到暂住地……现服务多家世界500强公司。《人生没有标配,每一步都珍贵》,是林夏萨摩的第二本励志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人生没有标配,我们努力踏出的每一步,对人生来说都很珍贵,从生活的全方位展现一个正能量的姑娘。
  • 有归宿的人生

    有归宿的人生

    本书中十几个人生经历可以告诉你,他们身份、背景千差万别,有阿尔弗雷德大帝那样的君王,也有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那样的社会活动家,甚至有阿尔维斯·里斯那样声名狼藉的诈骗犯,他们中大多是浪子回头的典范,当他们找到灵魂的归宿之后就都脱胎换骨,成就了新的生命。
热门推荐
  • 漫威之英雄招待所

    漫威之英雄招待所

    次元时空的平衡器被人为破坏,宇宙空间调休局紧急启动名为“托孤”的行动计划,意将那些经由空间漏洞去到不该去的生物囚禁起来,以防造成不可控的局势。
  • 老树下的故事

    老树下的故事

    讲述小兴安岭的西南边,一座小山山脚下农家院子里,一群动物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寒夜慢慢晚相依

    寒夜慢慢晚相依

    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对她一见钟情。“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好不好”“不好”“你先别着急拒绝啊,我再给你两天好好考虑考虑?”“同样的话我已经听三遍了……”他终于将她追到手,却因为家庭原因将她推开。“我不在乎,不要不要我好不好”…………
  • 光明奇幻录之陨落的太阳

    光明奇幻录之陨落的太阳

    主宰万物的光明,每隔千年又将有一个人被选上,被世人遗忘,被囚禁于苍穹之上做那个令万物生长的太阳......
  • 妖尾之召唤魔导士

    妖尾之召唤魔导士

    有那么一种魔法以卡牌魔法为基底,参考了星灵魔法的召唤,模仿了具现之弧的想象创造,再以附加魔法赋予各种属性,创造出各种各样拥有魔法力量的怪兽。此魔法,被称之为‘召唤之卡’作为此魔法唯一的拥有者,卡尔文·马卡罗在伊修迦尔上书写着自己的传奇。这是名为卡尔文·马卡罗的的故事。
  • 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企业最大的浪费是“价值浪费”,即员工不懂得去做最有价值的事。不能够忙出效率,忙出业绩,忙出效益。企业中最大的节约是时间的节约,节约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立刻去做最有价值的事。懂得做最有价值的事。你才能够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 大学毕业了,该干什么

    大学毕业了,该干什么

    《大学毕业了,该干什么》很多年轻人,在读大学之前,读大学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即使有别的理想,也是很理想化、想当然的一个理想。然后,大学毕业之后,他们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了,似乎该工作、该考研、该结婚。于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感觉不顺利的,就去考研,去结婚,找不到工作的,也去考研。对人生规划没认识,自己不能分辨和判断工作、考研、结婚等事项的差别及对自己人生的影响。
  • 重生暖婚超级甜

    重生暖婚超级甜

    (超甜宠文!)重生前,她怕他厌恶他。可是临死前才知道这个男人有多爱她。重生后,她对他好,努力弥补他。乔蓝一边对他好,一边努力地成长,企图跟他相匹配。后来,她成功了,成了影后,受万千人追捧。媒体问她,“你现在这么受欢迎,你老公不怕你被别人拐走吗。”乔蓝微微一笑,“放心吧,这个世界上,除了他,没人受得了我!”因为只有他会把她宠的像个孩子。一切都能重来,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感觉真好。这一世,她会竭尽所能,给他最好的。(超甜!)
  • 芳邻

    芳邻

    1945年,美国的农业部推广部主任威尔逊在给杨懋春先生的著作《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导言中说:杨博士这本书,通过把乡土中国放在它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一个村庄中,提供了乡土中国的生动描述。这里,就是对一个世界的陌生,让威尔逊读出了乡土中国的生动。或许对于任何一个个体,他者的世界多多少少都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样一个陌生的世界,本是让人产生接近和了解的欲望的。这样陌生的世界,大约是令人心存了无限想像和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