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6800000006

第6章 民间故事(5)

而关于老婆饼的另一个传说则源自于广州的莲香茶楼。去过广州的人都知道莲香茶楼是广州名店,而潮州老婆饼则是它的看家点心。清朝末年,当时莲香楼请了一位潮州籍的师傅。有一年他探亲回家带了许多莲香楼的点心给家人,谁知他妻子在吃了点心之后大为不满:“你们莲香楼的点心还比不上我娘家炸的冬瓜角呢。”点心师傅听了妻子的话,很不服气:“那就把你娘家的冬瓜角做出来,跟我们莲香楼的点心比一比!”第二天,妻子准备了一锅冬瓜茸,用白糖、面粉来做馅料,再用面粉皮包成小角,放在油锅里炸至金黄色。点心师傅尝了一口,连声赞好。回到广州后,他把妻子做的冬瓜角带给茶楼的师傅们品尝。莲香楼的师傅什么样的点心没见过?可是,他们吃了冬瓜角后,都赞不绝口。莲香楼的老板知道了,也来尝了一个。老板说:“嗯,味道很好!这是哪里的名点啊,叫什么名字?”潮州师傅一时也回答不出来,其中一个师傅便说:“这是潮州师傅的老婆做的,就叫它潮州老婆饼吧。”

有趣的是和“老婆饼”相对应的还有一种饼叫做“老公饼”,它们在形状上稍有差异,吃起来味道别具风格。“老婆饼”形状小巧,口感细腻,一粒粒的芝麻吃完后还觉得唇齿留香,真的犹如小女人一般细致周到。“老公饼”形状则稍大,味道和面包有点相似,倒有点像个大大咧咧的大男人。

冰糖葫芦的由来

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那是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于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

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就成了冰糖葫芦。

春卷的由来

春卷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佳点。用薄面皮裹馅,卷成长方形,放在油里炸熟即成。看去色泽金黄,吃来酥脆香嫩。特别是到得融融春日,许多人家都喜欢品尝这种点心,并用于款待亲友,以取迎新春之意。

据说,在唐朝以前,一到立春日,家家户户都用面粉做成一种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的蔬菜、水果等,赠送给亲友,叫做“春盘”,以示迎春和祝福。杜甫有诗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反映的就是唐代前后这一生活习俗。春盘的内容,也因时因地各有不同。

唐朝时的春盘一般是放的萝卜和芹菜,而富裕人家春盘的花样就多了,除了薄饼外,还备有酱熏及炉烧盐腌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粉丝、鸡蛋等,用薄饼卷着吃。宋代,宫廷里办的春盘可是豪华多了。

明清时,随着烹调技术的提高,经厨师们一再改革,面粉薄饼就成了小巧玲珑的春卷。这时,不仅在民间深受喜爱,而且在宫廷里也算一名点。在清朝盛大宴会时,举办的“满汉全席”128种菜点中,春卷也做为9道主要点心之一。如今的春卷,从品种众多、形状独特、馅心丰美等诸方面,都是以往的春卷所不及的。而且,不论北方,还是江南,都有自己的着名产品。

“葛根”的传说

北有人参,南有葛根。葛根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均可入药,既有药用价值,又

有营养保健功效。在古代,葛根被列入“官药”,有些品种还被当做贡品,进贡给帝王将相。

葛根是豆科植物,传统的中药材,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子,生长在山上野草丛中。江苏、江西、河南都有,尤其在江苏句容县茅山、宝华山一带,资源十分丰富,品质也好。

句容县人叫“葛根”为“葛”,这是怎么来的呢?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东晋升平年间,一日,葛洪带领两名弟子来到茅山。葛洪是句容人,我国着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养生家,号抱朴子,人称小仙翁。葛洪写书写了几十上百卷,有《抱朴子》、《神仙传》等,葛洪的学问在江南是无人可比,他的书比司马迁的书还多。

葛洪云游四方寻找仙山福地修道炼丹,去过江西,到过广州,转来转去还是转到家乡来了。当他走到茅山一看,满山绿树青竹,有洞,有池,有溪流。山中抱扑峰,四面峰峦叠翠,云雾缭绕,真是难得的好地方。葛洪再不走了,就选中了抱扑峰,结庐炼丹,清修行道。

炼丹的原料有丹砂、雄黄、雌黄、云母、硫磺、空青、戎盐、消石等八种,古人谓之为“八琼”。丹炉炼丹,终日烟熏火燎,紫烟漫卷,气味刺鼻。时间一长,两弟子因修行不深,出现了毒火攻心,口臭牙痛、大便秘结,身上红疹等症状。葛洪看在眼里,疼在心头。用什么办法才能解除丹毒呢?葛洪用了许多草药,但效果都不理想。

一天夜里,葛洪梦见三清教祖来到眼前,向他指点迷津:“此山漫山遍野长有一种青藤,其根如白茹,渣似丝麻,榨出的白液,清秀中略带甘甜,既可清热解毒,祛燥消疹,亦可煮之食用充饥,你不妨寻来一试。”葛洪拜谢了教祖。

第二天,葛洪让弟子们在山中静养休息,自己独自一人带着干粮,按教祖指点的方向,一路寻找“青藤”。有位樵夫告诉他:“往东的山垄中,有你所要找的那种青藤。”葛洪忘了途中辛劳,加快脚步寻到那里,只见古藤缠绕,野趣盎然。平地上,藤攀藤、叶挤叶,像铺上了一层翠绿色的大地毯。山坡上,树挂藤,藤缠枝,一阵山风吹来,像青龙出海,似绿浪翻腾。葛洪顾不得欣赏这秀景,找到一处松软的黄土坡,选中一株粗壮的青藤,用棍撬,用手抠,终于将一颗钵盘粗的大藤根掏了出来。葛洪在山泉处洗净泥土,将青藤根背回了抱扑峰。

回山后,葛洪将青藤根切成片状,用锤敲碎,挤出白浆,煮熟了端给两个弟子喝。浆水一喝下,两个弟子便感到燥热的身体逐渐平静了下来,没几天,两弟子的病就全好了。

不多时,青藤能解毒治病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按葛洪的指点,挖青藤根清凉解毒,食用充饥,织布遮衣,并大量采种繁殖,一时间,青藤传遍大江南北。而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种青藤叫什么名字,只知是葛洪发现所传,于是就将这青藤取名为“葛”。至此,这个原本没有名字的植物,就有了一个名字叫“葛”,而葛的根块则称之为“葛根”。

从此,葛洪用葛为民间治头痛中风、疗疮解毒,解民间疾苦,并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将上茅山的大道命名为“葛洪路”。

何首乌的传说

据传,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有个叫文象的和尚,在句容山里遇到一个姓李的老人,叫安期,虽寿高百岁,须发亦黑,问其原因,说是服了一种妙药。安期老人告诉文象和尚,妙药是一个叫何田儿的人送的。

何田儿自幼体弱,直到58岁还没结婚成家。后出家学道,住在山中庙里。一天醉卧山坡,忽见两棵相距三尺的藤枝慢慢向一块儿靠拢,相互缠绞一起,过一会儿又解开,反复多次。何田儿觉得奇怪,一直等到天亮仔细看了看,藤是紫色的,叶又像红薯叶,顺藤掘起,根块有拳头和胳膊那么粗细。何田儿请教别人这是什么东西,没有任何人知道。

后来,有一位老人说这是仙药,你身体不好,何不试用!何田儿半信半疑,将仙药弄碎用酒冲服。七天以后,何田觉得身上好了许多。他继续服用,面色大改,气血旺盛,旧病全无。本来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油亮,容颜如春。于是,他便回乡娶妻,后连生数子,何田儿亦改名为能嗣,取其能生之意。他寿至168岁,其子孙也沿其办法,上山寻找此药,大儿寿至130岁,其他儿子也在百岁以上。

安期将这种药叫做“何首乌”。首,头;乌,黑色。何首乌,意即何田儿的头发黑了。

以后,人们就有了服用何首乌习俗。

“敲竹杠”的由来

用别人的弱点或寻找借口向别人敲诈钱财的行为叫“敲竹杠”。

“敲竹杠”这个词的来源是这样的: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商船纷纷向中国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健康,牟取暴利。爱国官吏林则徐向清政府提出禁烟,并在广州海面派出官船巡逻,查禁鸦片。

有一次,官船截住一艘走私船。一个官员抽着旱烟上了商船,监督手下人搜查,他无意之中在船篙上磕烟袋锅,这个动作可吓坏了走私商人。原来他们正是打通船篙,隐藏鸦片的。这会儿,走私商人以为官员发现了秘密。他强作笑脸,趁别人不注意把钱塞进官员的手中。这个贪官心领神会,放走了走私船。以后,“敲竹杠”的说法就传开了。

“敲竹杠”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四川山区,有钱人进山烧香时乘坐着一种用竹竿做的滑竿,滑竿由人抬着。走到半山腰抬滑竿的人就敲着滑杠,要求加工钱,否则就不抬人,乘坐滑竿的只好加钱。

还有一说:清朝末年,市场上小额的买卖,以铜钱做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里,晚上结账时再倒出来,谓之“盘钱”,又称之为“盘点”。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很不老实,陌生顾客进门,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就敲竹杠一下,示意提价。

“二百五”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丈人”的由来

在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然而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做“舅”或“妇翁”。“丈人”则是对上了岁数的男子的尊称。

不过在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中,开门见山写的是:“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朝人《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以为证,以为开始于此。

但更确切地说,为时还要早得多。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董承是献帝刘协的表叔,亲上做亲,女儿给刘协做了“贵人”。裴松之注释上边这句话时写道:“(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泰山”的由来

此称谓都与泰山的“封禅”有关。

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浅绯色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旛绰替他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

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是五岳之长,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据文献记载,这种称谓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则称做“岳母”,在书面文献中,后来也有称做“泰水”的。

由此可见,“泰山”称谓的出现是来自亲属关系中政治利益的关联。

“拖油瓶”的由来

“拖油瓶”是旧时对改嫁妇女的一种歧视性称呼。旧社会妇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带到后夫家去的,俗称“拖油瓶”。对于这样一个奇怪的称呼,许多人百思不解。其实这是以讹传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拖有病”而不是“拖油瓶”。

古时候寡妇再嫁,后夫娶寡妇做妻子的,家境一般都不太好。旧社会天灾人祸频繁,一旦寡妇带来的子女有什么三长两短,往往引起前夫亲属的责难。后夫为避免这类纠葛,娶寡妇做妻子时,就要请人写一字据,言明前夫子女来时就有病,今后如有不测与后夫无关。因而人们就把再嫁妇女的子女称为“拖有病”。由于“拖有病”与“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人说成了“拖油瓶”。

“商人”的由来

古往今来,人们为什么把买卖人称做商人,原来“商人”一词的由来与我国商业的起源与形成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在社会上便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交换的人。公元前一千多年,黄河下游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祖先叫契。由于契在大禹治水时有功,被封为商,这便是古代的商族。契的六世孙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一天,王亥在贩运货物途中,突然遭到狄族易氏的袭击,抢走了货物和随从的奴隶,并杀死了王亥。王亥有个儿子叫甲微,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后,便兴兵伐易。最后终于灭了易氏,商的势力也从此扩展到易水流域。到了孙汤商族后裔,商族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花色品种优于其他各族。孙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便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和财富,把贸易做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代的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农业上定居耕种,手工业等也相当发达。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由统治者一下变成了周朝的种族奴隶。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贵族,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便纷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即跑买卖的人都是商族人。后来,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简呼为商人了。这些称呼一直沿袭至今。

“傻瓜”的由来

人们习惯把愚蠢的人叫“傻瓜”,而不叫“傻果”、“傻豆”或“傻菜”。追究其由来,还有一段奇特的故事。原来“傻瓜”的“瓜”,并非“瓜果菜豆”的“瓜”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地取名“瓜州”,聚居在那里的姓姜的人取族名为“瓜子族”。这一族人非常诚实、肯干,受雇于人时,耕种、推磨样样艰苦工作都干,而且干起活来不声不响。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进而便把这类的“愚蠢”之人叫做“瓜子”。一位清代文士写的《仁恕堂笔记》中便说:“甘州人谓不慧子曰瓜子。”甘州(即今甘肃)至四川一带还叫不聪明的人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演变而来的,而后沿用至今。

同类推荐
  • 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

    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

    借张爱玲的文字“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为此书命名。《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是刘荒田和江苏凤凰文艺精心选编的他近年来的小品文集,文体上近于杂感,篇幅短小,间或以逆向、辩证思维做“翻案”文章,带着些许尖利却不刻薄,有着绵长醇厚的生活质感。
  • 南水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纪实

    南水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纪实

    本书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为题材,再现了南水北调工程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及南阳人民为南水北调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 练习一个人

    练习一个人

    每当夜幕来临,静谧的夜将白天遗留的热烈与繁忙稀释,我们才准备好迎接那个隐藏的自己。安安静静,在孤独中丰富饱满,这是懂得独处魅力的人才有的体验。作者将生命中自由闲居的一年,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远离熟悉安稳的生活,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喜欢的事物中去。独自面对生活,沉心与自己相处,安静且自由,回归内心,以向上的姿态迎接人生的海阔天空。独处不仅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热闹背后是无尽的寂静,但我们可以经由努力与取舍,让生活尽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样。生命是一个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没有人随心所欲地活着,我们终将学会直面孤独。练习一个人,无须等待他人来成全。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欲望的语言实践

    欲望的语言实践

    本书收录了《锁链的叙述——评麦城的诗》、《苦难的立场与策略——关于阎连科小说的一种解读》、《从突围到沦陷:“独语”的叙述——评<受活>》等共18篇文章。
热门推荐
  • 精进:向鬼谷子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精进:向鬼谷子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本书着重于辩证的实践方法,具有极完整的领导统御、策略学体系。在今天这个政治纷争风云变幻,商战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战国时代,鬼谷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谋韬略,在经营、管理、公关等方面仍极具广泛的指导意义。
  • 血族女皇闹校园

    血族女皇闹校园

    在夜姬家里,有一个患有重度洁癖症的哥哥,有一个患有重度强迫症的哥哥,有一个十分爱古玩的哥哥。夜姬感到十分无奈,因为住在同一个家里,哥哥经常拿这些东西来约束她。不过哥哥们也十分宠爱她,杀人能递刀,放火能递打火机。“哥,有人偷了我东西?”“走,咱买他家东西全偷过来。”“哥,那个男的偷了我的心!”“妹,你还是赶紧把妹夫带回来吧!”说好的帮忙呢,怎么就这么快把她给卖出去了?夜姬十分无语,看我怎么把他的心偷回来!
  • 黄道圣徒

    黄道圣徒

    燃烧吧小宇宙!然而这不是圣斗士……却是个年轻人觉醒了第七感之后的故事。
  • 狐魅难逃

    狐魅难逃

    原本只是衡山中一名狐族修炼者,却因一次天劫,被一俊俏小和尚搭救,引发出一出人狐之恋。在这一场生死大爱之中,究竟是我魅惑了你,还是你蛊惑了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食梦公子

    食梦公子

    传说这世间有一种异兽,名叫梦貘,以吞噬别人梦境为生。百里幽草养了一只,不让揉不让搓不算,脾气还贼大,动不动就骂她。可是有一天那只坏脾气的梦貘却告诉她他喜欢上她了。百里幽草一脸问号:老娘拿你当宠物,你却想要……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书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同时援引2000多年来,解读《孙子兵法》的传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全书通俗流畅,精彩纷呈;背水一战、围魏救赵等经典战例,更是讲解得令人身临其境,犹如置身战场上空,看交战双方兵马调动,浴血奋战,在震天的厮杀声中演绎着兵法的深邃思想。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黑道孽婚叛心妻

    黑道孽婚叛心妻

    婚姻倘若无爱,何以为续?人生所有的悲剧若都是他人的存心设计,你是一笑抿恩仇还是恩怨分明?*******米诺:繁华褪尽,她忠于自己每一次的选择与决定,不论是昔时的黑道大嫂还是彼时的商人妇。然,树欲静而风不止。杜承宇:他娶了她,却不知道娶的是个什么样的人,人生过早的陷于一他人的设计之中。谈爱,太过奢侈。贝令瑜:她是阴谋的执行者,冷笑着面对她人的痛与泪,却忘了,人在做,天在看……秦子路:他以为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爱,他以为他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决定,可终究只是,一个以为!林嫣:她知道自己的心,努力想要将错路修正,却不知,人生很多时候是无路可退的。宋帅:他叱姹风云,却对一个女人无可奈何。爱恨纠缠,输了一切。白子鸣:他有够翻云覆雨的手段,却在她面前,无可奈何。这是一出狗血的戏剧,人生如何能设计?*******推荐好友文现代文叶清欢(外遇的诱惑)皇焱儿(婚外情)尘陌(谋欢)霓虹雨中(装纯总裁恶狼妻)莫言染(历任第三者)心若芷萱(稁门傻妻)******古代美文月落盏(冷心王爷谋心妃)青浅建了个读者群,喜欢就加吧25747375
  • 一步之遥

    一步之遥

    刘波和梁静秋喜迁新居两年了,和对门的邻居还不太熟悉。他们已经掌握的情况是:对门住着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相貌有点俗,走起路来动静比较大,左边或者右边鼻翼上长着一颗绿豆大小的黑痣;女人的屋里很少有客人来,隔上半个月左右,一位身材敦实,皮肤黝黑,年龄不太好判断的男人会来和她住上几天,他们还不能确定两个人是否是夫妻关系;女人喜欢在午后的时光洗头,吃罢午饭后,梁静秋时常会看到她站在阳台上梳理着湿漉漉的长发,而刘波注意到的是晾衣架上几乎每天都要更换的衣物。这些情况当然不是刘波和梁静秋刻意总结出来的,而是日积月累中留存下来的一些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