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100000021

第21章 清水血水碱水(2)

八宝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北部,处于太仓胡同与西仓门胡同之间,它也是一条胡同,1965年后定名为“八宝坑胡同”,杨宪益他们住在那里时,只叫“八宝坑”。这名称早自清朝光绪年间就有了,据说地名源自胡同中段有一个大坑,有人在坑里掘出了宝物。又一说法原来叫王八坑,后以谐音称八宝坑。

杨宪益很喜欢八宝坑的住所,那里庭院宽敞,种着一些枣树和胡椒树。他在那样的环境里享受了三年时光。

投之以木桃,本是为了有琼瑶之报,可是杨宪益回报给对方的显然使他们很不满意。本来他们是想通过他掌握其他一些“问题人物”的动向,这个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倒是杨宪益自己的“历史问题”浮出了水面,于是请他吃了一顿最后的晚餐。

晚餐十分丰盛,可是席上的气氛,正如同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同名画作里的人物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状态,有阴险、怀疑、困惑、震惊、愤怒、激动等,之后那一伙可能负有特殊使命的人便以房主从国外回来为由,下了逐客令。杨宪益便从梦一般的四合院生活,重又回到了现实的百万庄公寓生活。

已经迁走几年了,当八宝坑的生活日渐远去,早已作为人生的一个片断被随意地塞在记忆的杂物间的某个角落,忽然有一天,文革戏拉开大幕的一天,杨宪益他们的老邻居——八宝坑的居民委员会的同志,以一种精力过剩的架势,革命劲头十足地找到外文局来,要求把杨宪益交给他们,他们要开他的批斗会。因为他们早就觉得他不是个好东西,家里常有形迹可疑的外国人来来去去,生活方式也很资产阶级。好在外文局没有答应他们。杨宪益因此对单位心存感激,他估计他当时若落到那帮人手里,很可能会保不住性命。

来自居委会的“外患”虽然被挡住了,可是外文局里的“内乱”却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杨宪益这次没能像往年那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无知的造反派小将们把矛头瞄来瞄去,终于对准了他。

先是大字报铺天盖地,对他实行口诛笔伐。因为他曾写诗支持反斯大林的赫鲁晓夫,于是他就成了“赫鲁晓夫的孝子贤孙”“修正主义分子”“反革命分子”。有一天,造反派们把他带到饭厅,把三张饭桌高高地摞在一起,逼杨宪益站在最高一个桌子上面,“居高临下”地接受群众的责问和批判,持续了一个小时才把他放下来。

自此以后,形形色色的批斗会就隔三岔五地落到他头上。有时是一人单斗,有时是作为外文局头头脑脑的陪斗。杨宪益说他尤其不喜欢前者那种方式,因为要单独面对许多荒唐而幼稚的问题,还不能随便地应答。而后者的场面则有趣得多,因为常常会在造反派的逼迫下保持一些滑稽的姿势,领导们的体能体力往往不能胜任,以至惹笑全场,而他则可轻松地做那些动作,坚持几个小时也没问题。既然是陪斗,多半也就不是斗争的主要目标,他因此可以得闲偷眼旁观,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

当然这些话是杨宪益在事过境迁后说的,还是对当时的荒诞不经的一种蔑视。事实上,在那样的特殊环境下,以什么方式接受批斗,不是由他选择的,而更要命的是,他的神经已经有些承受不了了。

在文革结束三十年后,经历过文革的人,偶尔听到高音喇叭的声音,还会不自觉地有点心惊肉跳,因为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播报阶级斗争新动向、揭发一小撮坏分子的各种反革命罪行,常常是用高音喇叭来作工具的。这种“教育群众、打击敌人”的传播方式不知由谁发明,在那个传播工具比较简陋的年代,高音喇叭的确具有声音洪亮、传得远的效用,不仅对于空气有极强的穿透性,而且对人的神经也有极强的杀伤力。

那时杨宪益年已半百,经历过外寇入侵、内战以及改朝换代的战乱与动荡,也曾遭遇过人身危险。比如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次杨宪益从贵阳到成都去见即将首次分娩的妻子,搭乘了一辆运送邮件的卡车。因为邮件装满了车厢,他只能高坐在装满邮件的麻袋上。车在一个拐弯处,轧死了睡在马路上的一个国民党兵。司机猛踩油门打算逃掉,其他的士兵边追边喊,同时举起枪来,高高在上的杨宪益自然成为活靶子,幸好司机及时停车了。那一刻,万分危急,杨宪益却未觉得害怕。抗战胜利后,杨宪益一家从大后方回迁南京,乘坐一艘木头的帆船,夜里船行至三峡时,忽然传来船老大的声音,说船可能要沉,当然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出现,而当时杨宪益听了,竟也没有感到害怕。

可是,耳朵里日夜充斥着高音喇叭声讨一个又一个“反革命分子”罪行的吼叫声,加上接二连三、各种形式的批斗,同事们也渐渐地待他与往日不同了,甚至不理他了。害怕的感觉生平第一次像章鱼的触手攫住了他的心,他感到孤立无助,他觉得他成了“社会的弃儿”。

杨宪益出现了幻听与妄想。

幻听是出现于听觉器官的虚幻的知觉,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被歪曲了的听觉,心理因素是引起幻听的原因之一,如过度精神紧张。它同时也是精神病人常见症状之—,尤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幻听分为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和思维鸣响几类,杨宪益的属于第一类,这一类的症状是似乎听到别人在议论自己,议论的内容以负面性的批评、讽刺、责骂、诬陷为常见。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多与妄想同时存在,比如病人听到声音告诉他,有人要对他进行迫害,病人可能在幻听的基础上产生被害妄想。

杨宪益就总听到同事们在商量要给他开批斗会,甚至于悄声说要把他打死。杨宪益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

“其实他们是在隔壁房间里商量事情,不想让我听见。而我却使劲听着,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听不清就自己想象。”

他把想象当事实,竟回到家里对妻子说,单位的同事们正商量着要害死他,他写了一封信,请妻子送到中共中央统战部,请他们赶快来救他。

不知戴乃迭当时是否觉察出丈夫的精神出了问题,未觉察出来也不奇怪,因为在那个年代,一切都不正常了,一切皆有可能。人的思维如果还按常规常理常情来运转,那就不正常;如果按不正常的现实来考虑问题,那也不是正常的。在那种情况下,谁还能分辨得出来事情的原貌,事情的真相?

也许信送上去了,但是自然的,没有人来救他。

来救他的是时间。好在他病得并不算太严重。杨宪益的病,自1966年8月开始,到次年年初不治而愈。

杨宪益病中的痛苦,一是陷入担心命将不保的恐惧;二是无限怀疑起自己来,什么都不敢相信了。他曾清楚地“听说”一个同事先是受审,后来被打死了,可是他在食堂吃饭时却眼睁睁地看到了他!

杨宪益病好之后,造反派开批斗会也开得厌倦了,但是对杨宪益这类人的“改造”不能放松,因为大家都相信,我们如果松一松,敌人就会攻一攻。那时候的人还认为,思想坏都是从不劳动开始的,所以改造思想就从劳动开始,而越是重活累活越对改造思想有利。

还有一种活,虽然不一定重和累,甚至于轻松,却也常常与重活累活等同视之,那就是脏活。厕所与厨房往往是最脏的地方,于是杨宪益就一度被分派去打扫《中国文学》编辑部那肮脏不堪、臭气熏天的厕所了。

改造既然是强迫性的,自然就带有惩罚的意味。可是杨宪益却十分乐意去做这件事,一点也没有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工作环境虽然很差,但毕竟是单纯的体力劳动,与精神折磨的批斗会相比,要令人愉快多了。

杨宪益干得不仅很愉快,而且干得很卖力。他把便器上的陈年污垢一点一点去除干净,使那个厕所成为外文局最干净的厕所。

仿佛是解决了厕所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厨房的问题了。杨宪益被派往厨房,具体任务是在煤堆里,捡出烧剩的煤块。杨宪益仍然干得很愉快,他觉得比待在憋气的办公室里强,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

杨宪益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远离了写作,远离了翻译,与恶臭相伴,在垃圾中翻捡,体验像他这样的人在正常的人生航程中不可能遭遇的生活,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值得,而就是这样的生活也没能让他一直持续下去。仿佛一出戏,一定要经过一场大喜或大悲的高潮,结局才会到来,杨宪益就在“泰来”之前,进入“否极”了。

同类推荐
  • 北洋文流:六君子传

    北洋文流:六君子传

    1915年,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成立筹安会,支持当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公开支持恢复帝制,实行君主立宪。8月23日,杨度亲自起草的筹安会宣言公开发表,大声疾呼道:“我等身为中国人民,国家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漠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安。”此六人被称为“筹安会六君子”。《北洋文流:六君子传》从筹安会六君子入手,重现了自民国建立到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历史。
  •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热门推荐
  • 极侠之道

    极侠之道

    当世之义理,往往激发于内心而无法诉诸现实。一旦触及此大矛盾,便如水火相侵。侠义行于世,便即如此。一旦触及礼法,即成杀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神话大碰撞

    神话大碰撞

    一场彩虹雨洗礼全球,开启了属于人类的全新时代,超能力觉醒、灵气复苏、武道兴起、异界入侵......当众多神话再现人间时,将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碰撞!少年偶得神秘石盘,修万法,竞天骄,踏上一条超凡之路!
  • 不妻而遇

    不妻而遇

    推荐绾绾新文:《婚宠》http://m.pgsk.com/a/967609/***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护士,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四年前的一起事故将他们的命运牵扯在了一起。隐婚四年,他视她为无物。而他却是她心口的朱砂,不能轻触的芳华。在桑葚的心里,傅亦桓是一个触摸不到的存在。在人前,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在人后,他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傅亦桓的出现打破了桑葚自诩坚固的原则:他会在她流落街头的时候带她回家,却也会在她最狼狈的时候将她推到记者面前。他会温柔地在她耳边诉说情话,也会在她面前揽住别的女人笑靥如花。傅亦桓不知道,桑葚为了留在他的身边,曾经牺牲了多少幸福。桑葚也不知道,傅亦桓为了甩开她,宁愿退出娱乐圈。浮光错良人,当她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的时候,他却轻而易举地将她的幻想捏碎。“如果不想离婚,现在就滚出我家。”他的眼眸凉薄,不似人前的温暖。她执拗不已:“要离婚,下辈子!”***良人不可待,若与浮光错年华。她也有倦怠之时,如果能够选择她愿意从不与他相识。然而千帆过尽,他终有愧意。这一次,他不能再放手。他在她的城池里驻足久立,能否能到她回头的风景?如果年华就此终止,他愿交付浮光,赠她一片深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有一本香火书

    我有一本香火书

    “阿弥陀佛,此宝与我佛有缘,还请施主行个方便。”“放屁,你不是留着头发么,装什么和尚。”“施主此言差矣,我从没说过我是和尚,其实,我是一尊佛。”“所以你想说,佛祖可以有头发?”“施主慧根天成,孺子可教也!”……回到家中的余天,惆怅的看着识海中的金色古书,眼中闪过一丝肉痛:“这香火钱也太难攒了吧!”
  • 焰神传

    焰神传

    22世纪初,位面异变,洪荒召唤,地球人族全部被七彩光罩带到洪荒大陆。主角为求寻生存踏上修行之路,修体术,练法术,只为守护家人爱人;资源之争,种族之斗,逐步见识洪荒百族;百族勾结,诸神黄昏,叶云末世挑大梁;修罗之体,焰龙之魂,脚踩百族,拳镇洪荒,焰神二字,威慑万界,名震八方。
  • 铁血打工仔

    铁血打工仔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虚构的长篇小说。同在一个民营企业的两郎舅,妹夫方奇石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老板,舅子尤智能是从做一般高管到做集团常务副总裁的高级打工仔。尤智能与方奇石之间,因人生阅历特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发生了许多没有利益之争的矛盾冲突。方奇石既器重尤智能,要他挑重担,又怕驾驭不了,既赞赏尤智能的德能勤绩,又怕他功高盖主,为了“老板的面子”,不时地容忍甚至希望企业内外的某些人状告和挤兑尤智能,一次又一次地让尤智能“坐冷板凳”。尤智能矢志不移,处变不惊,严以律己,勇于担当,主观能动,智慧经营,以过人的管理才能和圆满的功德赢得广大员工的赞誉。小说中的尤智能、方奇石等鲜活的人物,特别是发生在尤智能与方奇石之间的是非曲直及其留下的思考,既令人心绪沉重,也为读者提供了借鉴。
  • 那小子是冠军

    那小子是冠军

    一步步的挣扎、一步步的锤炼,锻造了钢铁般的意志。高校体育联赛的角逐,最终登顶,为了梦想,为了速度,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 海上魂

    海上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