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100000007

第7章 人文锦绣(2)

1943年春发生了“《民国日报》事件”。当时,学校举行赈灾义演,《民国日报》一记者携女友不请自到,且要加座在前排观看,影响后排视线,被劝阻。该记者怀恨在心,在报上刊登“演出成绩欠佳,秩序尤为欠缺”的评论,影响学校声誉,学生集队前往到报社理论,负责人、当事人均避而不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捣毁报社,引起国民党省党部的严重不满,通过教育部转达蒋介石的手谕,责成在重庆办事的胡先骕速速返赣,严惩肇事学生。

胡先骕回校后,要参与肇事的学生自动签名,指出以暴力来解决问题是错误的。但又表示,我的学生都是好的,处理是应该的,但不影响学生的学业,不影响学籍,不影响毕业,不影响助学金(贷款),给予记大过一次。并向当局报告:“此次事件是教育无方,责任在我,已作处理,不宜变更。”还说,要开除就开除我,并引咎辞职。胡先骕爱生如子,牺牲自己,保护学生。

“文革”中,造反派在旧报纸上找到了一张蒋介石和大学校长合影的照片,其中有胡先骕,要胡先骕交代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胡先骕说,这是国立大学校长在重庆受训时,蒋介石接见的照片。第一排坐的有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中正大学是第三流的国立大学,所以我站在第三排的一个小板凳上。现在坐在第一排的没有问题,反而站在第三排小板凳上的有问题?!说是亲信、要交代,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造反派听了,无言以对。

崇尚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

陈寅恪、胡先骕都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大知识分子。陈寅恪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陈寅恪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①②见陆健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2页、102页。的口号,并恪守终身;胡先骕虽未这么明说,但也是以独立自由为毕生的追求。陈寅恪、胡先骕一生都“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

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派员持郭沫若、李四光的亲笔信到广州,请陈寅恪回京担任中科院中古研究所所长。陈寅恪竟书面提出两条意见: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①②见陆健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2页、102页。当有人劝陈不必这样提时,陈寅恪说:“我对共产党不必说假话。”性格倔强如此。

其实,陈寅恪并不反对学马列,他1911年在瑞士就读过《资本论》原文,他的著作大都视野广阔而辨析精深,体现出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光芒。但他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怎么调查也只是这样”。

著名的“二胡之争”,即胡适主张白话文与胡先骕主张文言文之争。当年,胡先骕二十八九岁,在《学衡》创刊号上,与胡适大开笔战,批评胡适的《尝试集》。胡先骕于专业之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学衡》主将,旧学造诣精深,文理兼通。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极力提倡白话文,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话说过了头,说白话文是活文字,文言文是死文字,并发誓今生再不写古诗。胡先骕是国学大师,重视传统文化,声称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特别指出古诗比白话诗更有诗意,便于朗诵和记忆,意境深远。这场争论的结果是胡适晚年写了古诗,胡先骕也常用白话文写文章,但当时胡先骕能向如日中天的胡适挑战是要有点勇气的。

20世纪50年代,苏联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森科否定摩尔根的“基因论”,宣扬“可变论”,称小麦变黑麦。胡先骕在《植物分类简编》一书中,称李森科的物种“新见解”是伪科学,“苏联以政治势力推行李森科的学说”,遭到高教部苏联专家的抗议,说是对李森科和苏联的攻击与诬蔑。当局对胡先骕组织批判,说是“反苏反共的政治问题”,禁止《简编》出版,要胡先骕作检讨。胡先骕坚持自己的观点,在纪念米丘林的集会上肯定达尔文和米丘林的学说,整篇讲话丝毫没有检讨的意思。他坚持真理宁折不弯的精神,令科学界钦佩。后来苏联也批判了李森科学说,《简编》才得以出版。

陈寅恪认为,《再生缘》是弹词体小说中的空前力作,而其作者陈端生也是“当日无数女性中思想最超越的人”。其理由是,封建社会里,在政治上、社会上有极高地位的宰相、状元是男性专占,然而陈端生竟让一个女性获得,表达了“女子不劣于男”的思想。而这种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正是陈寅恪所崇尚的。有人认为,陈寅恪晚年写《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是“大材小用”,其实正是他这一深层思想的驱动所致。

执著坚毅,刚正义烈。

陈寅恪、胡先骕性情耿直,表里如一,胸怀坦荡,按自己的人格和理念办学办事,从来不趋炎附势。

1958年,在“教育大革命”中陈寅恪被批为“大白旗”、“假权威”、“伪科学”,陈寅恪辱不能忍,上书校长:“一、坚决不再开课;二、马上办理退休手续,搬出学校。”表示愤怒和抗争。“文革”中,陈寅恪生命状态已是风烛残年,仍然威武不能屈,不向邪恶势力低头。

1942年,蒋经国请胡先骕到赣州去,本意是劝说他把中正大学迁到赣州去办。胡先骕强调迁校的种种困难,让小蒋碰了一个软钉子,引起不满,于是有意逼胡先骕辞职。1943年9月29日,熊式辉日记:“总裁云:诚然,胡乃一不识事之书生。继询继任人选。”③1944年3月8日,教育部批准胡先骕辞职。胡先骕清楚是小蒋向老蒋进谗言,老蒋下手谕逼其辞职的。

抗战期间,日寇向泰和进逼,胡先骕在师生大会上宣称:“日本倭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要说这些鬼子兵,就是日本天皇又奈我何?我与天皇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我们二人都是哈佛大学的学生,都是学生物的,又是一个班;不同的是,我的学习成绩比他好。”胡先骕这种硬骨头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极大地鼓舞和感染了全校师生。

1943年春,胡先骕作为正大校长被召集到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拿结业文凭要写自传,胡先骕不写,说:“我这年纪再不能做天子门生了。”胡先骕说过,熊式辉要他做校长是“哑子吃黄连”,因为他有独立人格和办学理念。在胡先骕任中正大学校长前,熊式辉先已安排心腹马博广任文法学院院长。有一次,马博广作报告,胡先骕按习惯在他讲完后作简短小结时直率地说:“我想不到马院长如此不学无术,一至于此。”弄得马博广下不了台,事后即被解聘。有一次,省教育厅长程时煃鼓吹学生参军(“十万青年十万军”),讲到:“江西历代文风鼎盛而武功方面,除文天祥外,有建树者不多。”程时煃讲完后,胡先骕又作总结性发言,一口气举出了十几个江西各县在武功方面有成绩的人。胡先骕事先并无准备,学生听了目瞪口呆,而程时煃则被弄得面红耳赤。

胡先骕说,人是唯一有下巴的动物。由于胡先骕的傲骨,导致他在历次运动中的检查很难通过。蒋介石说他“不识事”,毛泽东说他“顽固”。他要是认识到自己错了,能够检讨,若认为自己没有错,就不会低下高傲的头。

陈寅恪、胡先骕在性格上很相似,清高倨傲,放言无忌,都为学术争自由,不自由毋宁死,士可杀不可辱。

吴宓说,胡先骕“直爽活泼,喜多发言,作文迅速,为当时《学衡》杂志最热心而出力最多之人”。胡先骕在抗战胜利后返回北京从事植物研究,但一向关心时事,经常在《观察》周刊上发表言论,批评时政,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批评“中国政府虽号称服膺三民主义,而对于民权与民生主义并未见实施,二十年训政期间,民主自由徒为口号,而在艰苦抗战情况下,贪官污吏、军阀奸商,遂至万众伤心……国事败坏,日甚一日”。解放前夕,傅作义将军召开北京知名人士座谈会征求战与降意见,胡先骕首先发言,敦促傅作义起义和平解放,使北平古都免遭战火,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护。

胡先骕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建国后“交心”运动中,他说:“我自幼崇拜曾国藩、左宗棠,认为是中兴满清皇朝的大英雄,当然认为太平天国是造反;认为孙中山与兴中会是洪杨的余党,因而崇拜康梁;认为倒袁之功是蔡锷与梁启超的功劳,国民党是掠人之美。”还一口气讲过29个不满意,如抗战胜利后让苏联租借旅顺、大连不满意,对搬走东北机器不满意,对逼蒋介石承认外蒙独立不满意,对“三反”、“五反”运动中某些做法不满意等等。

1950年,胡先骕在《北京史话》上发表《北京的科学化运动与科学家》,文中据实介绍了胡适、傅斯年、陶履恭、陈寅恪、冯友兰、郭沫若、丁文江、翁文灏等著名教授,结果被批判为吹捧胡适等“反动文人”,有“严重政治错误”,《北京史话》因此停刊,主编黄落荪入狱。今天重读胡先骕的这篇文章,对上述教授的评价都非常到位。胡先骕有知人之明。

经历劫难而处变不惊,研究不止。

陈寅恪、胡先骕都是1957年反右斗争中不戴帽子的“右派”,文革中的“反动学术权威”,屡遭批判,而不改其志。

陈寅恪中年双目失明,暮年膑足,却以20年时间钩稽沉隐,独力完成80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表现了惊人的学问和毅力。1963年,北教授杨东莼看望陈寅恪,陈寅恪表达了很想与杨合作写唐代玄奘去印度取经的历史。后未能实施,说是一个遗憾。

陈寅恪的治学特点是厚积薄发。40岁以前,有一批佛教、蒙古源流研究论文问世。40岁以后,《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出版。这两部扛鼎之作,完成于国难家仇、颠沛流离的抗日战争期间,何等不易!晚年的《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虽然不是通论性著作,却是在政治运动不断、身体病残的情况下完成的,尤其难得。陈寅恪一生著述二三百万字,不算太多,但学界评论为其“冰山一角”,质量很高,学问很深。

1964年,陈寅恪在病榻上作“生命之托”,将晚年编写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予弟子、复旦大学教授蒋天枢。陈寅恪目光如炬,蒋天枢果然不负恩师所托,15年后顶住压力,整理出版了一套《陈寅恪文集》。陈寅恪自己则开始其一生中最后的著述,撰写带有年谱性质的《寒柳堂记梦》。从新中国成立到《寒柳堂记梦》完成,陈寅恪每一年都在辛勤耕耘,从未间断。

胡先骕解放后屡遭批判。1952年三次检查,年底调工资为三级研究员,被压在学生、学孙底下。1955年5月,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学部委员名单未入选,被中宣部审查时去掉。一些北大、农大、植物所的老人都反映说:“既然陈毅副总理说学部是科学政协,那胡先骕就应该是学部委员。”胡先骕在《植物分类简编》一书中,批评李森科的“新见解”。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上,陆定一、康生都承认胡先骕批评李森科的观点是对的,毛泽东获悉胡先骕当时不是学部委员时明确说:“恐怕还是要给。”④5月,周恩来对中科院负责人谈科学和政治问题,主张向胡先骕承认错误。7月,竺可桢代表有关方面就李森科事向胡先骕道歉。当年,工资从三级升为一级,每月345元。1957年增选学部委员时又落选。尽管如此,胡先骕仍然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百家争鸣是明智而必要的方针》。1957年6月应邀回江西讲学,有人整胡先骕的材料报送省公安厅、公安部。在这样的高压形势下,胡先骕仍然不忘做学问。1960年5月,将诗稿请钱钟书选定,出《忏庵诗稿》294篇。1961年作《水杉歌》,受到陈毅副总理高度评价。一生论文150多篇,著作近20部。

陈寅恪、胡先骕两位学术巨匠,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动乱和建设时期的频繁政治运动,包括“文革”这样的内乱,还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不愧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有庐山缘,入土为安。

陈寅恪、胡先骕都死于“文革”,魂归庐山。胡先骕早年创办庐山植物园,写庐山植物志,去世后与夫人入土庐山。陈寅恪在庐山有松门别墅,父兄都曾在庐山生活过,2003年和夫人归葬庐山。陈寅恪、胡先骕都葬在庐山植物园,真是庐山有幸埋忠骨。历史公正,人民有情。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人们对两位文化巨人的认识逐步到位,评价越来越公正,他们的生平、事业、精神、品格为人们所推崇、所怀念。他们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两座丰碑,也是海峡两岸一致推崇的为数不多的大学者。

江西有人才。

“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欧阳修这话不是自吹。

自隋唐到清代废除科举,江西共有进士10506人,占全国进士总数98689人的10.7%。其中:宋代5145人,居全国第二;明代3114人,居全国第三;清代1919人,居全国第五。又全国状元总计494人,江西40人,占8.09%,居全国第五;宋、明两代江西出状元30人,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浙江。另外,自唐至清,江西人任宰相者28人,副宰相62人,在《二十四史》中立传者500余人。这一数字,也位于全国前几位。

老表有个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铸傲骨,水育灵性。执著坚毅,刚正义烈,是江西人的性格。邵鸿曾这样概括江西人文精神:“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执著坚毅,刚正义烈。”⑤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王安石是“三不足”的“拗相公”。胡铨请斩秦桧被流放海南,无怨无悔。元兵入城,江万里全家投水拒降,气吞鄱湖。谢枋得“脊梁铁硬对皇天”,绝食抗元。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浩然。近代如“宁都三魏”、“易堂九子”、“髻山七子”、八大山人等隐居避世等,代不乏人。现代方志敏、陈寅恪、胡先骕等铁骨铮铮。安福“三杰”罗隆基、彭文应、王造时都留学美国,学习政治专业,三人均被打成右派,也很典型。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江西成为全国政治斗争的中心区域,江西人民为争取中国革命胜利表现出巨大牺牲精神,绝不是偶然的。

大学出大师。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此后,蔡元培又多次强调这一观点。他在北大1918年开学演说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校友通讯》中写道:“他日校友重返故园时,勿徒注视大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座,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又添几人,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而吾清华最应致力者也。”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实践说明,大学是民族的文化摇篮、精神高地、大师家园,是出精神、出文化、出大师的地方。

同类推荐
  • 十面包袱

    十面包袱

    本书分为露怯、老窝、小市民、煽情四辑。本书延续了王小柔的特色文风,将奇思怪想与津味幽默相结合,调侃时尚,针砭浮华,被广大“肉丝”授予“当代捧哏的段子作家称号”、“当代最具艺术家气质的市民称号”、“最诡谲奇异方言奖”“最津味妖蛾子奖”等民间荣誉。
  •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天空中有雨滴滑落,矜持说那是她的眼泪,做男人的悲哀,莫过于真正爱上一个女人,风吹开了云,风却不知将要飘向何方……本书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一直相信有些遇见是命中注定。
  • 荣光:新概念二十年纪念文集作文精华范本:记忆中的时光

    荣光:新概念二十年纪念文集作文精华范本:记忆中的时光

    主要收录新概念二十年来获奖者的精华作品,内容以青春叙事小说为主,夹杂一些能触动人心的情感随笔、散文,积极向上。独立故事,奇特构思。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可以当做作文“圣经”。从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每年新概念周边的图书都是家长和学生争相购买的对象。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占分最多的主观题,无疑是想取得好成绩的考生们不能忽视的部分。新概念作文提倡的真情实感和创造性想象力,就是强调文学的本质。本书可以当做高考满分作文敲门砖,更是青春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最新美文阅读首选。
  • 遥远的向日葵地

    遥远的向日葵地

    2017中国好书,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阿勒泰的葵花比阿尔勒的葵花更炽烈,最亲的亲人和最亲的家畜都是家人。广受好评的新生代非虚构散文写手李娟继“羊道”三部曲后全新力作。母亲带着家禽、牲畜,举家迁徙乌伦古河岸的戈壁,定居在葵花地边的“冬窝子”,开始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荒漠上开辟的百亩葵花地,经历鹅喉羚啃食、三次补种,又接连遭遇干旱、虫害,直至收获,中间是微弱的希望和漫长等待……在这些吉光片羽的记录中,作者首次集中将思绪汇聚于自己家族成员的生活细微,他们与无垠荒漠构成完整的生态样本。
  • 翻皮球

    翻皮球

    三十年来,梁小斌的笔记体手稿在大江南北的文友手中传看,他对日常事物无与伦比的洞见,对世界真相的解读让人惊叹。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曾经以《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震撼了一个时代;作为一个深藏民间的思想家,梁小斌用他精耕细作的笔记将这个深深蒙尘的时代之镜从一角开始擦亮。德国有尼采,中国有梁小斌。
热门推荐
  •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采取分章、分类型的方式进行编排。即先对公文的类型进行概述、介绍写作方法,再辅之以范文,有利于读者整理写作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指导各种文书的写作时,先介绍理论,再进行举例,帮助读者掌握写作要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店赚钱就这么简单

    小店赚钱就这么简单

    有句俗话叫作“生意做遍,不如开店”。开小店当老板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可以积累自己的财富。本书是小店赚钱必读全书,包括小店筹备篇、小店打造篇、小店管理篇、小店经营篇、小店售后篇等。本书借助大量的开店实例为那些创业小店店主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希望能帮助读者朋友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 二妙集

    二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刀塔人生

    重生之刀塔人生

    刀塔也是一款经典的竞技游戏,玩的人也许不多,但是热爱的人不少,在这想努力写一下,让刀塔被更多人所知!也有人生,爱玩游戏的宅男的人生,不成功,但是梦想不灭!
  • 明末吾为王

    明末吾为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齐杉,一介青楼小厮,手提三尺剑,来闯天下,誓要为天下百姓杀出一个朗朗乾坤!书友群:867590322
  • 北京传说

    北京传说

    中国小说界良知写作的代表人物寇挥,沉默九年之后再推力作。卡夫卡式的小说和中国国情的结合,给人颇多启迪。
  • 战天梯

    战天梯

    混沌初开,天地分人、仙、神三界,三界内由天梯所链通。相传只要登上天梯,便可进入另一个神秘的世界,但是古往今来无数能人异士,无不纷纷陨落在了天梯那无尽的威能之下。神界决天族神皇萧易寒,为了突破桎节决然登上天梯,岂料关键时刻被宿敌所害,神魂俱灭陨落人界,决天族也因此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支离破碎……“翎儿,上天给了我一个重生的机会,这次我一定不会再放开你的手!神界那些杂碎,洗干净脖子等着小爷我重归神界吧!三界之主除我萧易寒谁能担得!”调动着脑海中静静躺着的墨石,萧易寒的身上涌现出一股无尽的霸气。
  • 和沈先生的斗智斗勇

    和沈先生的斗智斗勇

    号外号外!白枳子决定写一篇总裁文啦!咳咳,正经一点。文案:回国的第一天,叶妗妗在机场遇到了一个小奶娃,并被小奶娃坑蒙带骗的拐回了家里。然而当看到小奶娃口中的爸爸的时候,叶妗妗想死的心都有了。叶妗妗:“沈先生,请问我可以走了吗?”沈琚年唇角危险地勾起:“我们一起生的孩子,不打算一起负责吗?”叶妗妗欲哭无泪,她再也不要被“可爱”所迷了噫呜呜噫(┯_┯)
  • 11月16日你上哪呢?

    11月16日你上哪呢?

    某大学中文系的班花郗微在11月16日下午失踪,警方给每一个同学都录了口供,但依旧没有发现有效线索,案情调查陷入胶着。为尽快破案,班长带人展开找人行动,但是意外不断发生:有人在郗微qq里发现一句“王子把公主杀了”的神秘留言、有人多次接到来自教学楼的神秘电话、男生们在教学楼抓人却撞见鬼、女生隔壁寝室出现闹鬼的恶作剧、青原山上发现失踪女生郗微的随身挎包……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几个年轻学生也在此过程中彼此间萌生情愫,而案情依旧悬而未决。一个简单而困难的问题缠绕在每个人心头:11月16日你上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