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9600000034

第34章 闾丘露薇(2)

在跟民众接触的过程中,闾丘没有看到一个人恐惧这场战争。闾丘曾问一个年轻的巴格达人,他怎么看这场战争。他说:“其实我们不希望有这场战争,我们不知道美国人为什么要打我们。但是有一点,如果美国人真的打到巴格达,我就会拿起枪来和他们抗争。”

在物质供应方面,出发前闾丘以为巴格达可能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尤其食物会短缺,会没水没电。但是到达以后,她发现物质供应并没太大问题,只是数量和种类有所限制。而到了3月26日,闾丘与凤凰卫视中断联系近20个小时候后,于北京时间12时05分与凤凰总部重新取得联系时,据她介绍,经过当日凌晨两轮大规模空袭,巴格达电力设施部分已经瘫痪,电视播放也已中断。而且,只要闾丘离开酒店的电话机,她就和外界完全丧失联络,因为她已没有任何通讯方式。

中国大陆媒体写道:“炮弹是不长眼睛的。作为战地记者,闾丘不能躲在酒店或防空洞里,她还要出去采访,为读者和观众传递第一手消息。据最新报道,萨达姆已发出对英美联军使用生化武器的命令,闾丘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在远离战场的祖国大陆,我们也在默默为闾丘祈福,希望她能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回放:闾丘在阿富汗战地上

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闾丘露薇也是首位进入该国腹地、阿首都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还是首位三进阿富汗战地采访的华人女记者。当时电视台老板问:“谁愿意去阿富汗?”她第一个举手。首选的男同事签证出了问题,她成了正选。她曾在沙漠边境露宿两夜,与3个男同事在一间没有热水没有电没有暖气的屋子里睡了将近一个月地铺。2002年朱镕基总理出访美国时见到跟随采访的她,称赞其阿富汗之行“了不起”。大陆媒体报道以《战地蔷薇烽火中绽放》为名介绍她说:“闾丘是凤凰卫视的著名战地记者,可以说她的阿富汗战争报道为凤凰卫视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她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成为凤凰卫视众多记者当中独树一帜的一位。”

请看闾丘露薇自己撰写的报道:

“2001年,从‘9·11’到‘10·7’不过20几天,等待第一声炮响之前的寂静却仿佛十分漫长。等待中,美国再三发出警告,只要塔利班交出拉登,还可使阿富汗免遭战火涂炭……结果我们还是去了。

“两个来月的前线报道,在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的凤凰观众中收视率极高,不过我们仍然未能敲开阿富汗的大门。11月下旬,阿富汗首都易手,北方联盟进入喀布尔,塔利班政权撤退至坎大哈。凤凰新闻决策层再次看准了机会,瞄准阿富汗的第二冲击波。这次从香港和北京派出了更多记者,前往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中的北方联盟大本营。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最难忘的是我们在那里走丢过。走丢是因为大家要到喀布尔,有4个小时车程,车都是像出租车一样小,我们光行李就有20多件,两个人坐一辆车,那时候出了很多事情。所以我们定了一个原则,不管什么人在你面前出现,都不要停车。在这个原则下我们的车就先开走了,没想到后面的车抛锚了,中间我们也没办法联系,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和摄影师在酒店门口等他们,等了一个小时他们才出现,我们的摄影师跑上去和他们拥抱,好像分开了很长时间。我第一次哭了,因为如果他们真的出了事,我觉得就是我的责任,既然你带队来了,就要对整个团队负责。原来他们一路上也为我们担心:他们怎么不掉头来找我们?现在觉得那一次如果出什么事的话,后果无法想象。过去我们每一次出差都会吵架,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摄影师都不固定,所以什么样的同事都有。这次在阿富汗,我们4个人没有吵架,大家都很忍让,可能是因为大家有一种共患难的感觉吧。”

她后来还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去阿富汗之前,我以为遇到的每一个阿富汗人都会用忧郁而绝望的眼神看着我,但是我完全错了。我的司机,一个因为战争磨练,看上去好像有60岁,但其实只有40岁的游击队员,开车时总是能够听到他快乐的歌声。虽然我不知道他唱什么,但我听得出来,那些应该是快乐的歌。我还记得午后的喀布尔,一无所有的穷人们唯一的享受,就是蹲在被炸得已看不出原来模样的土墙下,在阳光下取暖,因为在冬季的喀布尔,这是穷人们一天最暖和的时候。老人们身上保暖的只有一条又可以当被子、又可以当大外套的薄薄的毛毯,和土墙差不多颜色,于是我可以清晰看到,他们手里面那朵紫红色的玫瑰。老人们拿着玫瑰,在手里悠闲地转啊转,不时地把玫瑰送到自己鼻前,深深地闻一闻玫瑰的香气。”

返程:闾丘安全到达叙利亚后坦言“有点不想走”

据《北京青年报》等地消息,2003年3月29日零时7分,香港凤凰卫视战地记者闾丘露薇、蔡晓江,与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冀惠彦、杨小勇一行5人,安全跨过伊拉克—叙利亚边境,走上返程,此场面堪称万众瞩目。记者即时采访了离开巴格达后的闾丘。昨天傍晚6:50,当记者把电话打到大马士革闾丘下榻的酒店房间时,正是叙利亚当地时间中午时分,病中的闾丘正在房间休息,她说:“前两天在巴格达时就感冒了,现在人一放松就有点不对劲。”

记者:昨天晚上是不是这么多天以来睡的第一个没有炮火声的觉?

闾丘:对,而且是第一个真正算睡着了的觉。因为过去5天一听到炮火声我们就要去拍,半夜也这样,总希望能拍到点什么东西,所以就马上起来。那几天睡觉一直就不脱衣服,也为的是万一有什么事的话能走得快。昨天从巴格达出来还算挺顺利。

记者:离开巴格达什么心情?

闾丘:有点不想走。因为现在还有些记者在那里工作。我们公司是从我们的安全角度考虑。但如果撇开安全角度,纯粹从做新闻角度来说,我是绝对不想走的,我总觉得既然别的记者可以留在那里采访,那我们也应该可以。但是还是听从安排吧。

记者:有个细节我特别想弄清楚,当初你进巴格达时,有个说法是你关掉了手机抗命行事,其实公司是不同意的。

闾丘:过边境其实也打不了手机,所以不能说我关了手机。只要一过伊拉克边境,就没有通讯线路。我们带了一个卫星电话,但伊拉克管得很严,我们过边境时他们就把它封起来了。那就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联络。至于是不是抗命,我有跟我的直接领导说,我现在过去试试看。

记者:我看到阮次山先生在电视上说:“闾丘不怕死。当初她进巴格达我们是不同意的,她自己闯进去了。”

闾丘:他们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我知道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做这个决定说让你去。

记者:我也一直想知道,那么艰难危险的任务,约伊边境那么一个位置,为什么是让你去?

闾丘:正好是时间问题。因为之前我们所有人签证都到期了,而我在做“两会”时自己先去把签证办下来了。那个时候只有我手里有签证。

记者:我今天看到消息,半岛电视台一辆采访车又被炸了。

闾丘:对,好像是两个人死亡。

记者:听到这样的消息,会不会有点后怕?我想你离开巴格达时心情应该有点复杂吧,毕竟你是在离开危险走向安全。

闾丘:倒也没有后怕。如果你在里面就会知道,你防也防不过来。你知道随时都可能会出事情,就是不知道会落在谁身上。在里面工作的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准备。

记者:现在大家都对你的勇气感到吃惊。因为大家容易理解岁数小的人有这样的血气之举,年轻嘛,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可我知道你还有个很小的女儿,5岁还是6岁?

闾丘:6岁。进去时有点没底,因为这次跟阿富汗绝对不一样,有很多担心,最担心就是轰炸。这个东西我觉得又控制不了,你只能看运气。有时还是觉得命大福大。

记者:你从昨天到了之后就一直在休息吧?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闾丘:接下来还是让公司安排。公司让我休息一两天,好好睡觉。我们现在这个状态,再出去采访可能会吃不消。休息一两天之后再决定下一步到底去哪里。

记者:你还会接着工作是吧,不是回香港休整?

闾丘:对,只是不知道再去哪里。

记者:在巴格达你亲眼看到被炸死的样子很惨的人,我想知道留给你的影响。我觉得不管怎么说你还是一个女性,虽然你非常了不起。

闾丘:我就是觉得为什么要打仗呢?你听到消息说伊军死了多少人,美军死了多少人,听上去好像只是一个个数字。但这些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他那个生活圈子里的人、他的家人整个生活都将被改变,我觉得真的很可惜。

记者:你说你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个记者,看到多么悲伤的事也不会跟着一起流泪;遇到多么激动欢快的事也不会跟着一起欢呼。这次你做到了吗?

闾丘:去拍摄时,即使我看到被炸之后的残肢、人体器官,我也不会感到很害怕,或者看到这种惨相跟他们一起哭。事后我自己想时,我会觉得很伤心很无奈。但工作时,我相信在整个工作阶段我绝对不会,我不允许自己情绪出现这样的波动,因为这样会影响我的客观性。

回家:闾丘返港,凤凰高层亲自迎接

据中新社香港4月5日电,香港凤凰卫视赴伊拉克前线采访记者闾丘露薇今天傍晚回到香港,与她同行的还有摄影记者蔡晓江。他们是3月20日伊战爆发后重新进入巴格达的5名中国记者中的2位。

乘坐阿联酋EK航班从迪拜飞抵香港的闾丘,受到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执行副总裁、中文台台长王纪言等人隆重迎接。她说,记者的职责就是要出现在热点事件中,她很高兴尽到了自己努力,代表华文媒体在报道美伊战事中有自己声音。她并称,战争中最受伤害的是平民和士兵。她希望这场战争早日结束。

她的口气轻描淡写,对自己的非凡行为与卓越贡献一言带过。但她在战争前线的大无畏表现,却是人人有目共睹。

(4月15日闾丘露薇重返巴格达,此次直到4月29日才返回香港,凤凰卫视老板刘长乐再次去机场迎接她。)

受访:“我幸运,因为我是记者”

据北方网等地消息,大家记住闾丘露薇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的身影总能出现在战争最前沿。2003年底,闾丘来到天津图书大厦签售她的第二本书《我已出发》,当地媒体记者采访了她。

谈起她的过去,她依然轻描淡写地说:“大学毕业后,因为当时外企吃香,加上想提高英文水平,去了一家国际性会计公司当起了会计员。移居香港后,原本打算在会计公司继续做下去;但是,一天看到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寄了一封应聘信,结果不到两天就让去面试,不到一个小时就录取了,成了电视台编辑。之后换了几家电视台,但觉得始终不能满足自己,常常在采访题材方面受到制约,直至到了凤凰卫视中文台。”

再谈到她在阿富汗、伊拉克的非凡表现,她说:“很多人都问我同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我去?我觉得记者首先要自信。我曾跟公司管理层这样讲,你不要把我当成女性,要看记者能力,这是最重要的。”闾丘总爱说的一句话是“在大事面前我喜欢挑战”,她也这样做到了。

闾丘说,假如不做记者,她绝对不会去发生战争的地方。“因为战争距离我非常遥远,如果不是发生在我身边,我想我甚至不会关心。我是一个连战争题材电影都不爱看的人。但是,我要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它让我看到了战争,让我看到战争带来的伤痛,让我更加珍惜生命。”

闾丘又说,假如不是做记者,自己的心没有现在这样宽容;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特别容易发现别人美的地方。假如不是做记者,她更不可能走过这么多地方;不可能漫不经心地对别人说,这件事情发生时,闾丘露薇就在现场。

她说得似乎很平淡、很简练,其实也很铿锵、很决断。

同类推荐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红骨:黄励烈士传

    红骨:黄励烈士传

    黄励(1905-1933),化名张秀兰,湖南益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随瞿秋白到柏林出席世界反帝大同盟会议。1929年到海参崴参加太平洋地区职工代表会议,并留会议书记处工作。1931年秋回国,任全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2年7月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33年4月在上海被捕,解来南京,7月牺牲于雨花台。
  • 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额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额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只有一个人生

    只有一个人生

    人生在世,无非孤身逆旅。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打动每一代年轻人的文字,周国平散文精选集全新亮相!周国平最认可的精选集之一,荟集周国平生活感悟类美文130余篇,温暖、真挚、动人。无论是对父亲离世的感伤、对故乡的复杂感情,还是对真性情的体悟,都更多流露周国平不为人知的感性一面。特别收录周国平撰写的人生寓言30则,折射人间百态。在喧闹的世界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拥有内心踏实而丰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左边狂

    左边狂

    90岁的孙尧躺在床上,巴洛特利问他:“孙,想吃点什么?”孙尧摇了摇头:“没胃口!”“起来看球不?”“没兴趣!”“哎!听说曼联又崛起了一位出色的右边后卫!”巴洛特利叹息道。孙尧猛然睁大眼睛:“快,扶我起来试试,我去过过他!”~~~~~~~~~~~~~~~遥想当年,他行走足坛,左路成狂!【全书完结】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小米开花

    小米开花

    既为女孩,打落地,就有一颗种子被播进心田,默默地埋好了。直到有一天,小米睡不着了。同龄的“二霞”已经胸是胸,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了;“胖涛”的小雀子“可怜巴巴”,还是压着咚咚的心跳看清了;“建设舅”的草叶抽动的游戏让她怕了,恼了;“嫂子”硕大的乳房被孩子衔着也被人们馋馋地觑着让她羞了——终于它“来了”,小米却怅怅的了。寂寞的,小米开花了。在成长的每一步,小米们怯怯地大睁着双眼,惴惴地试探着双脚,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步。对无知懵懂的孩子,每一步都险象横生,她们走得跌跌撞撞。
  • 万般风尘不及你

    万般风尘不及你

    生于乱世,止于安宁,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 三观崩塌前史

    三观崩塌前史

    这是一个认识世界,参与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故事。
  • 重生宠妃攻略

    重生宠妃攻略

    叶昭重生之后代姐入宫,本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吃皇家闲饭的米虫,可是一不小心却成了皇帝宠妃。皇帝要做明君,就连宠妃都要被拉着一起做贤妃,叶昭感叹做皇帝的女人真辛苦!白天要和皇帝的大老婆小妾室们斗智斗勇,晚上还要提防会不会在睡梦中被人一刀砍了,叶昭感叹做皇帝的女人真危险!哒哒哒,这些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还要宠妃帮着皇帝一起清除佞臣铲除奸妃,叶昭感叹做皇帝的女人还要十项全能!总之这是一个女主重生,吊打渣男成为宠妃,与各路妖艳贱货斗智斗勇的故事!上怼太后,下给妃子递饭盒,真真是难为宠妃!
  • 渣男你别跑

    渣男你别跑

    这表明是一个女追男的故事,可实际上却是一段不可言说的爱情。世人诽你,谤你又如何,我偏嫁给你,从今往后,你放火,我帮你添柴;你放浪不羁,我陪你游戏人间。
  • 卦妃天下

    卦妃天下

    本文已由悦读纪出版,出版名《盛世繁华为君倾》,当当淘宝都可购买。夜摇光,风水世家传人,一眼看贫贵,一卦晓祸福,一言论生死!就算穿越成为古代农户小媳妇,她一样可以财源广进,风生水起!等到谈婚论嫁时,夜摇光问:“钱是我赚的,你是我养大的,小人恶人是我打的,魑魅魍魉是我驱的,权贵豪富欠的情是我的,我要你干嘛?”某男端着一张长得越来越妖孽的脸凑上前:“夫人负责赚钱养家,扫清天下,为了不失宠,为夫自然要保证永远貌美如花。”于是,某女就这么嫁了!权倾天下,不如有你;世间永恒,唯神仙眷侣。
  • 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上天山

    五十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垦荒屯田,扎根新疆,立志改变自古以来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在党中央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狂潮席卷了湖南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
  • 天下志之锦瑟无双

    天下志之锦瑟无双

    她是堂堂侯府千金,嫡出之女,更有美绝四方的倾城容颜,二八年华,却无人问津。十五岁那年,她嫁给了当朝最受宠的三王爷,羡煞天下人。半年后,宫中大宴,她当着携眷出席的满朝文武,当着皇帝及诸位嫔妃,当着她那王爷夫君的面,缓缓挽起了自己的宫装广袖那如玉的雪臂上,一粒鲜红的守宫砂,刺激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目。“皇上,妾身嫁与三王爷半年有余,至今仍是清白之躯,请皇上恩准妾身与三王爷——和离!”众人惊诧的眼神之中,她那王爷夫君,头也不抬的冷笑一声:“宋锦瑟,你与别人不清不楚,还有脸宣扬自己清白?”宴厅对面,男子微扬眉,淡淡一笑,英俊的桃花眼内星星点点,璨若曜石:“言下所指,可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