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9600000008

第8章 罗宾·摩尔

经总统特许的唯一随军记者,与美国特种部队一同搜捕本·拉登

“按照我的命令,美国军队正开始向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发起攻击。主要袭击的目标是‘基地’恐怖主义分子的集训营和军事设施。这些目标明确的行动意在阻止恐怖主义分子把阿富汗作为他们的作战基地,打击塔利班政权的军事力量。”——布什总统致全国人民(2001年10月7日)

“美国必须明白,飞机袭击不会停止,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期望死去,就像美国人期望活着。”——“基地”组织“发言人”苏莱曼·阿卜·盖斯在半岛电视台所说(2001年10月10日)

“我们将多次展开迅速的、戏剧性的行动。我们将多次取得稳固的、从容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耐心地、精确地追捕恐怖分子。他们将被孤立、包围、逼至角落,直到无处逃跑、躲藏或休憩。”——布什总统在五角大楼纪念仪式上发言(2001年10月11日)

“捣毁本·拉登的老巢。摧毁这个恐怖分子的武器装备。炸掉他的营地。从下到上消灭他的指挥机构。在他们吃饭、睡觉和祈祷的时候杀了他们。毁掉本·拉登珍视的一切。我要让他疲于奔命到连停下来呕吐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当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击毙他。”——特种作战部队司令在渗透行动开始前向部队下令(2001年10月)

“我不会一大早起来就问自己他(本·拉登)在哪里。我关心的问题是恐怖分子、恐怖分子的网络和全球那些窝藏他们的国家。如果他明天逃掉了,那么‘基地’组织网络会继续作恶多端。他的确是个麻烦;但是除掉他已不成问题。”——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在《国防部简报》上说(2001年10月)

“我们的目标不是减少或是简单地牵制恐怖分子的行动,而是广泛地、深入地对付它,直到彻底铲除恐怖分子网络并使其破产,不仅是在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这个例子上,而且也是针对其他恐怖分子网络……正如我们在这场战争开始时所说的,它不会是突然发生的。它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它将持续数年,而不是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在《国防部简报》上说(2001年10月29日)

“当你们决定投降的时候,举起双手靠近美国军队。枪挎在肩上,枪口朝下。卸掉弹夹,退光子弹。这是你们的唯一生路。”——美国致塔利班战士(2001年11月)

“我的计划是什么?你是指我的目标吗?我要用粗麻袋拎着本·拉登的人头去见拉姆斯菲尔德。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会消灭所有的‘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美国顾问对阿富汗中央情报机构领导人说(2001年12月)

——《搜捕本·拉登》一书摘录

罗宾·摩尔简介

罗宾·摩尔,美国著名战地记者,畅销书作家。摩尔出生于20年代底,年轻时代曾作为战士参加过二战,当时是美军部队B—17s中的一名机枪手,这是战场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1964年他去过越南战争现场采访报道,穿梭在美国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营地之间,和他们一起生活,并肩作战,分享他们的荣誉和悲痛;2001年去过阿富汗战争现场采访,2001年11月在阿富汗跟随美国特种部队搜捕世界著名恐怖组织塔利班的头头本·拉登。

摩尔是经美国总统布什特许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且是唯一一位被允许参加美国特种部队极限训练(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训练基地)的随军记者,也是唯一一位全程跟随美国特种部队搜捕本·拉登的随军记者。他身临前线,与参战的官兵共同浴血奋战,以其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独家披露的曲折内情,使他的采访报道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表现力,形成逼人的气势与氛围。其文字中那恢弘的气势、惨烈的场面、撼人的情节、悲壮的情怀,组成了一幅幅神秘的画面……

此后摩尔据此出版了畅销书——长篇纪实文学《搜捕本·拉登——美国特种部队在行动》,其中独家披露了本·拉登多次被困、3次逃脱的细节。这是世界上唯一披露搜捕本·拉登全过程的著作。中国的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04年4月引进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这是该著作权威的中文图书。其译者是国防大学副教授韩旭东。本书是摩尔继描写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特种部队的《绿色贝雷帽》之后又一本畅销力作。显然,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战地报道的优秀著作。

摩尔是在2002年9月11日完成这本书稿的,比原定计划晚了3个月。却刚好是在“9·11”事件的一周年纪念日杀青。但作者认为,这并不是预先设计或蓄意的,而仅仅是在做了很多努力后的一个巧合。

本书揭开了“9·11”之后美国特种部队参加阿富汗战争和搜捕本·拉登的内幕。那么,本·拉登到底结局如何?先让我们放下所有悬念,捧读本书,置身于搜捕本·拉登的战场,去重历那幕动人心魄的故事吧。

搜捕本·拉登——美国特种部队在行动

为什么美国特种部队被称为“绿色贝雷帽”呢?这还有个典故。

“……卓越的象征,勇气的徽章,为自由而战的荣衔。”这是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12月10日对“绿色贝雷帽”的描述。那还是越南战争期间。后来这便成为一道“总统行政令”,从而使绿色贝雷帽成了美国特种部队的专用军帽,也成了其代名词。

故事始于2001年9月7日,周五傍晚,在北卡罗莱纳州布拉格堡的上将杰弗里·兰伯特正在他的宅邸举行晚会,这个晚会只有朋友和家人参加。罗宾·摩尔带去一箱他过去出版的《绿色贝雷帽》,为客人们签名赠书,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印章,写着:“庆祝2001年9月8日部队改选仪式,庆祝上将杰弗里·兰伯特成为北卡罗莱纳布拉格堡的美国特种部队统帅。”

立体音响播放着《“绿色贝雷帽”之歌》。每个人都想要摩尔在书的扉页上签名。第二天是星期六,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将近上午10点,兰伯特加入了以阿伦·班克上校为首的一队特种军将领的行列,阿伦·班克在1952年率先创建了这一团队。

“9·11”之后,美国真正惊醒了。这个沉睡的巨人集聚了力量,唤起了正义,运用了最令人望而生畏的作战部队的战斗策略,这个作战部队就是世界闻名的美国特种部队。

摩尔写道:“我和特种部队的战士们在一起,我被他们的炽热感情所征服——毫无疑问他们想抓到本·拉登和他的‘基地’恐怖主义分子,他们想让这些人受到惩罚。和在越南的‘绿色贝雷帽’不同,在这次战争中他们是美国的复仇天使,但他们和以往的‘绿色贝雷帽’并非毫无相似之处。”

摩尔曾长期担任战地记者,长期在战争中进行采访报道工作,长期与美国特种部队一起参与战斗与生活。他继续写道:“现在我又被吸引住了,被那些接受采访的人——现在特种部队的战士们。我发现军队制服已不是原来的虎纹制服,战斗也已不再是在丛林和红树沼泽中进行,而是在高原不毛之地和崇山峻岭中。但是士兵仍然是和他们的父辈一样的勇士。美国的战士依然是美国的战士,是最伟大的一代也应为之骄傲的人。”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战争。当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全面报复本·拉登及塔利班时,派出的却是一支只有数百人的特种部队。搜捕本·拉登行动即将开始了……

2001年11月5日黎明时分,阿富汗北部的达尔萨夫山谷,特种作战部队两架墨绿色的MH—47奇努克直升机着陆,那块陌生的土地像月面一样崎岖不平。一架飞机运载了A队的6名队员,他们的代号是“猛虎02”。另一架上的乘员是快速反应部队(QRF)。如果这次潜入难以成功,就会需要他们的援助。

飞机在这片荒漠上滑行,准备着陆,那长而笨重的直升机减轻了后部螺旋桨的动力,头部微微上仰。飞机上的“绿色贝雷帽”检查了武器弹仓,确定一发子弹已经推上了膛,并除去安全设备。这时漫天的粗沙已挡住了飞机的防风玻璃。首先,两名队员从尾门飞奔而下,在沙地上占据了安全位置,其他队员则扔下帆布背包和各种装备包。一个极其灵活的致命武器已安置在了阿富汗北部,而攻击目标就是本·拉登和他的恐怖分子。

12名“绿色贝雷帽”队员着陆,队长马克·那茨上尉让军士长保罗·埃文斯把A队又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又分成2个三人近距离空中支援队。近距离空中支援队又名为CAS或“呼叫空袭队”,“绿色贝雷帽”不到400人,能在仅6个月内取得阿富汗战争的胜利,这个小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在战争初期的前90天,地面上只有不到120名“绿色贝雷帽”,而他们的对手却是由几万名冷酷无情的“圣战勇士”组成的塔利班和“基地”队伍。

各种媒体都在猜测美国的战术行动。有的认为,在阿富汗寒冷的冬季一定会有个战争间歇,当然还有在斋月,即穆斯林长达1个月的斋戒敛心默想祈祷期间一定会休战。“绿色贝雷帽”对这一观点一笑置之,他们的最高统帅布什总统也对此感到好笑。

“绿色贝雷帽”空降到地面后,A队的12名特种部队队员都有2名指派的空军成员来协助,空军的战斗机调度员都是召集空袭和指挥空中交通的专家。但“绿色贝雷帽”却说,另外2名队员的最大作用就是他们又随身携带了2个卫星无线电设备,这使埃文斯和其他队的军士们在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中能把小队分成4个三人小组。这样他们就能构成半月之势,更有效地指挥空袭,从而极大地提高本已极具毁灭性的火力……

这是美国特种部队刚进入阿富汗搜捕本·拉登的一幕。在横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连绵起伏的群山中,他们有好几次把本·拉登困在了山谷中。但是,狡猾的本·拉登也逃脱了3次。

本·拉登虽然没抓到,但特种部队帮助北方联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这个故事描述了约翰·穆尔霍兰德上校和美国特种部队作战司令部是怎样策划和指挥“匕首特遣部队”的。在仅仅6个月的时间里,穆尔霍兰德的“绿色贝雷帽”便取得了反对阿富汗恐怖主义战争初级阶段的胜利,打败了誓死为安拉和本·拉登而战的一队坚定的宗教狂热主义者。据保守估计,“绿色贝雷帽”至少使3.1万名伊斯兰宗教分子得到了“超生”,却仅付出微小的伤亡代价。而安拉和他的众多天女们是否真的欢迎那些人到来,还是不得而知。

“绿色贝雷帽”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经验丰富、机敏而灵活,大多在25—50岁之间。他们只随身携带自己的装备,仅在6个月内就完成了战争第一阶段的任务。这受到媒体和军事专家们的广泛认可。

逐个攻克北部的塔卢坎、昆都士和马扎里沙里夫等塔利班占领的城市,并扩散到一些山区城镇和要塞,这些都是特种部队的秘密工作。很多人认为解放喀布尔需要5千到4万个美军连队,他们大错而特错了。在战争初期的前90天,当喀布尔被攻破时,地面上只有不到120名美国士兵——那就是“绿色贝雷帽”。并非只有忽必烈可汗和300名斯巴达人能以少胜多。摩尔说:“这样的军事功绩前无古人。”

同类推荐
  • 戴明贤集(第二卷):茶味行役

    戴明贤集(第二卷):茶味行役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二卷,记录了作者这一生亲历的诸多人和事,是作者从少年到老年的“行状”。作者自认其人生道路平淡,虽有苦有乐,但在大动荡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中,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茶杯风波’”。在耄耋之年回首人生之路,认为其像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又因文中所记多属行旅见闻,故以“茶味行役”为名。
  • 海滨文集

    海滨文集

    《海滨文集》系崇明近代文化名人王春林生前作品集,集中收录其文章90余篇。多半反映其倡导新学,进步的思想意识,集中也保存了大量地方掌故。1928年汇辑历年文稿,由《崇民报》馆印行,此次由徐兵、唐圣勤、王妍点校整理,列入崇明历代文献丛书第六辑。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由张方、冰融所著,是一部反映援藏工作的报告文学。《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介绍了主人公、援藏的水利专家张春荣为西藏的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以及西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进事迹。作为老一代援藏专家,扎根边疆,发扬“老西藏精神”为后来的援藏者做出了榜样。作品重点介绍了张春荣进藏以后带领当地百姓治山、治水,改变当地面貌的具体事迹,感人至深。
  • 青蛙骑手

    青蛙骑手

    《青蛙骑手》讲的是姑娘因爱上了天界下凡的披上蛙皮的王子,烧了蛙皮,使尚未具备长期留在人间能力的王子死去,她自己也变成了坟前的石头。故事曲折生动,委婉凄侧,又充满浪漫气息。
  •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是作者精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黄州突围》、《山庄里的背影》、《宁古塔》、《十万进士》、《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精心加以修订,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改写或重写,较之此前出版物,本书文字更为精准。
热门推荐
  • 咸宾录

    咸宾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仙传之三世劫

    妖仙传之三世劫

    一世为妖狐,一世为魔女,一世为仙子,三世因果轮回,世世爱而不得。其实我所求,不过是与你相伴,即使从不曾表明,只要能在你身边,我亦无所求。只是还是错过了。这三世,我愿一世伏在你膝上。我愿一世与你执手。我愿一世与你白头。
  • 全界变身

    全界变身

    异世险恶,人人都会变身。怪兽、异人、机械,乃至圣灵、神魔,无所不包。穿越到这里的主角,收养了一只可爱的猫系女孩儿。为了保护他们安然,主角挥起现代科技大棒,千变万化,横扫众生。
  • 食物链顶端的忍者

    食物链顶端的忍者

    新书《木叶老魔头想当个好人》,还望大家支持,多多收藏投票~简介如下:火影写实,穿越二次忍战,木叶影级开局信念交织,恩怨纠葛,利益的锁链在缠绕,命运的齿轮开始重新转动。忍村争锋,国运变动,文明的曙光在绽放,蝴蝶的翅膀终将掀起狂风。雷洛自睡梦中醒来,眼前呈现出的,是一个蕴含着无尽可能性的世界。————————————————PS:Q群956805546
  • 夜先生的心尖宝

    夜先生的心尖宝

    【宠文,爽文,1V1甜宠文!】(推荐新书《三爷你老婆又手撕渣渣了》超能撩的的女王殿下,强势来袭,欢迎前去围观起哄)重生前,她被贱女洗脑,被闺蜜陷害,被他冷落软禁一生,怀胎七月,最后却惨被贱女剖腹挖子,惨死荒野;重生后,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智商上线后,完虐渣男贱女,成为万人敬仰的夜家少奶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前世,季沫以为夜水寒残暴无仁,杀伐果断,阴戾诡谲,是个冷血无情杀人不眨眼的男人;现世,季沫才知道夜水寒唯一不能接受的只有一件事:她不爱他!
  • 以案说法: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案例选编

    以案说法: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案例选编

    本书分公司企业类、合同类、担保类、知识产权类、产品质量类、民事诉讼程序类、其他相关案例七部分,案例按照案情介绍、处理经过、经验教训与案例评析、本案法律要点四部分的体例编排,通过对案件起因、背景情况以及处理经过的介绍,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等。
  • 在组织部的岁月

    在组织部的岁月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就像马缰一样,无形地牵引着你,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就说自己吧,从小学迷念上写作开始,一直坚持跋涉在这条道路上。不过,我也是有节制的人,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当工作繁重的时候,我会放下担子,使自己轻装前行。当工作轻松下来,我又会抓住一切时机,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报告文学集的诞生就是如此,因为当时我在组织科负责,每年都要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我借给被评上的同志准备先进事迹材料,稍稍地存有那么一点点小私心,在安排工作中有意识地选择了事迹比较感人的同志,亲自深入到其所在单位……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婚姻中忍痛分离的爱人,聚会上重逢的初恋情人,还有一直在身边默默守候的蓝颜知己,几个男女之间的情路百折千回。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后,有谁是陪秦非走到最后的人呢?
  • 我在仙侠有间客栈

    我在仙侠有间客栈

    只想安安静静的开间客栈,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凶残九天神王,竟敢让排队,第三世妖帝,身为掌柜,打残的三十名神王已经全都跪在城外,那份佛跳墙能上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