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3400000003

第3章 千字文(2)

古人认为对父母尽孝是最重要的品行,所谓“百行孝为先”,不但个人提倡,国家也提倡,许多皇帝都曾以孝治国。孝是忠的基础,在家中对父母不孝的人,很难说他会对国家尽忠。这段文字还对人们的行为举止作了概括性的指导,要求人们在尽忠尽孝时都要做到小心谨慎,无微不至,而且要能长期坚持下去,内心不存在一点杂念,像兰花之香,潭水之清,江河之长,松柏之盛。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同时也是作为一种理想人格要求提出来的。只有当一个人处在这种理想的思想境界时,他的心才是纯净的,没有个人的私欲,他的行为举止,语言谈吐,会呈现一种安详从容的样子,这是古人最为赞赏的风度。

【原文】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1〕。荣业所基,籍甚无竟〔2〕。学优登仕,摄职从政〔3〕。存以甘棠,去而益咏〔4〕。

【注释】

〔1〕笃初:良好的开端。笃:专注,真诚,引申为良好。初:开始,起始。慎终:以谨慎的态度对待结束。宜令:应当美好。令:美好。

〔2〕荣业:光荣显赫的事业。籍甚:盛大,传扬。无竟:没有止境。

〔3〕优:宽裕。指胜任,轻松,行有余力。登:做官。摄:执掌。从政:处理政务。

〔4〕甘棠:棠梨树。相传周初召公巡行南国,曾在棠梨树下理政,后人感念他的仁德,珍爱此树而不忍砍伐,并做《甘棠》诗加以赞美。咏:赞美,赞颂。

【译文】

良好的开端固然很好,若能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就更好了。这是成就一生大事业的基础,有此根基,发展就没有止境。读书读好了就可以做官,做了官就可以行使职权参与国家的治理。做官要讲德政,要像召公那样爱戴百姓,体察民情。他曾在甘棠树下处理政务,他去后百姓们舍不得砍伐那棵甘棠树,并作诗赞美他,更加地怀念他。

【赏析】

本节主要论述了一些做事的原则。一件事情的开始要做到十分完善很重要,要把事情从始至终都做得完美无缺,则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一些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完成的事,往往会因末了有人松懈而功亏一篑,还有的事会出现虎头蛇尾和有头无尾的现象。刚开始时,看起来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到了中间就没戏了,这是我们做事、做人一定要忌讳的。善始善终是做好事的高要求,也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它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行为,更包括一个人的品格。

孔子曾说过“学而优则仕”,学习好的人就能做官,而做了官之后,要不贪图名利私欲,要为民造福,为政一方,这才是能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古人给为民谋利的人树碑,不仅仅是对他们的纪念与缅怀,更重要的是希望将他们这种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的精神在社会中发扬光大,在历史中永久传承,使我们世世代代都有人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成长为时代的英雄。

【原文】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1〕。上和下睦,夫唱妇随〔2〕。外受傅训,入奉母仪〔3〕。诸姑伯叔,犹子比儿〔4〕。孔怀兄弟,同气连枝〔5〕。交友投分,切磨箴规〔6〕。

【注释】

〔1〕乐殊:音乐差异,上古时乐器有贵贱之分。殊:差别。礼:礼节,礼仪。

〔2〕上:尊贵者或长辈。下:卑贱者或晚辈。夫唱妇随:比喻夫妻互相配合,行动一致。也指夫妻和睦。唱:也作“倡”,倡导。

〔3〕傅:老师,师傅。仪:表率、行为规范。

〔4〕诸:各位。犹子:兄弟之子,侄儿。犹:如同。

〔5〕孔怀:比喻兄弟和睦,非常关心。同气:共同承受父母之气。

〔6〕投分:志向、趣味相投。切磨:切磋研讨。箴规:劝戒勉励。

【译文】

音乐的使用要根据身份的贵贱而有所区别,礼仪的确定也要因地位的尊卑而有所不同。上下关系要和睦亲近,夫妻之间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在外接受师傅的教诲,在家遵守母亲定的规矩。对待自己的姑姑、伯伯、叔叔时,做侄子、侄女的要像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孝顺。兄弟之间要相互关爱,因为同受父母之精血,气息相通,血脉相连,犹如树木一样同根连枝。交朋友要志趣相投,在学问上能够互相切磋,在品德上能够互相劝勉。

【赏析】

本节主要讲述的是亲友之间相处应遵循的原则或礼仪。古人讲究上下尊卑,父母之尊,夫妻之和,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和家庭的安定平稳。所以君主、父亲、丈夫都具有一种无形的威严,相对的臣子、儿子、妻子都必须服从,这其中虽带有一定的封建伦理思想,但其中的幼尊长,小敬大等观念在今天仍是我们应该遵从的。

尊重、孝顺父母是做子女的基本道德和义务。扩大到整个家族,对长辈的敬重和对下辈的爱抚,都要做到如同亲生一般,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是古代孔孟圣贤们最崇尚的品德之一。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宣扬这种博大的爱心。

我们结交朋友,要找志趣相投的人,这就能在彼此的交往中互相提高。好友之间的交往,不能只停留在谈天说地上,还要探讨学习,互相在思想品德上进行帮助,指出对方的不足,及时帮助朋友克服缺点,这种友情才是一种无私的友情,才是友谊的真谛。

【原文】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1〕。节义廉退,颠沛匪亏〔2〕。性静情逸,心动神疲〔3〕。守真志满,逐物意移〔4〕。坚持雅操,好爵自縻〔5〕。

【注释】

〔1〕隐:怜悯。恻:悲伤。两字连用,通常为“恻隐”,即指同情心。造次:仓促、匆忙。弗:不。

〔2〕退:谦让。颠沛:困顿、受挫折。匪亏:不可缺失。匪:不。

〔3〕性:指“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都坚守不移,称为“性静”。逸:安乐,闲适。心动:心为外物所动。

〔4〕守真:保持本来面目。真:天生的善性。逐物:追求身外之物。物:外界的物质享受。

〔5〕雅:高尚,完美。操:德行,操守。好爵:高官厚禄。縻:牵系、拴住。

【译文】

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仓促、危急的情况下都不能抛弃。节操、正义、廉洁、谦让这些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能丢弃。性情沉静心情就会安逸,内心躁动精神就会疲乏。保持住自己纯真的本性,内心就会得到充实;追逐身外的物质享受,意志就会转移改变。坚持高尚的节操,高官厚禄自然就会属于你。

【赏析】

本节讲的是修身养性的问题。在古人看来,就是行为符合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根据儒家“性本善”的思想,人只要保持其天性不受世俗之物欲的干扰,自然能具有美好的品德。做法就是保持纯真善良的本性并使其不断扩大,大到慈爱、友爱,细到具有怜悯、同情之心,从而使内在的爱人之心表达于外在,即使自己的行为表现得有节操、有正气。做人真诚友善,关爱他人,做官两袖清风,为民请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古人为我们描绘的修身之道。

然而,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行为是思想的示范。

良好的修养不仅仅表现在行为上,更需要我们将其深植内心,让它成为人的本能,即一种不可磨灭的天性。在遇到危难,人生受到挫折时,在信心倍受打击时都不要丧失。所谓“真正的英雄可能被打败,但绝不可能被打倒”,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自然的天性,坚守高雅的操行,不要让自己被不良的东西所引诱。也就是说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提高思想觉悟,抵制不良的行为,不为名利动摇,不去追逐物质享受,否则就会泯灭天性,动摇意志,最终堕落。

【原文】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1〕。背邙面洛,浮渭据泾〔2〕。宫殿盘郁,楼观飞惊〔3〕。图写禽兽,画彩仙灵〔4〕。丙舍傍启,甲帐对楹〔5〕。肆筵设席,鼓瑟吹笙〔6〕。升阶纳陛,弁转疑星〔7〕。右通广内,左达承明〔8〕。既集坟典,亦聚群英〔9〕。杜稿钟隶,漆书壁经〔10〕。

【注释】

〔1〕都邑:都城。华夏:我国古代对中原地区的称呼。东西二京:西汉的都城长安,史称西京;东汉的都城洛阳,史称东京,两处合称为“东西二京”。

〔2〕邙: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境内。面:临着。洛:洛水。浮渭:指长安城建在渭水之上。浮:泛。渭:渭水。据:依傍。泾:泾水。

〔3〕盘:盘旋曲折的样子。郁:重叠繁多的样子。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泛指殿宇。飞惊:高得像飞起一样,让人心惊。

〔4〕禽兽:飞禽走兽。仙灵:仙人、神灵。

〔5〕丙舍:宫中的配殿,一般为嫔妃居住。傍:旁边,侧面。启:打开。甲帐:最好的帐幕。汉武帝时,曾用明珠、美玉装饰帐幕。楹:殿堂的前柱。

〔6〕肆、设:陈列,摆设。筵:宴席。鼓:弹奏。瑟:一种弦乐器,有二十五根弦。笙:一种管乐器,一般有十三支管。

〔7〕纳:进入。陛:殿前台阶。弁:古代男子戴的帽子,这里指官帽,常有珠玉装饰。

〔8〕广内:汉宫殿名,用以藏书。泛指帝王书库。承明:汉宫殿名,朝臣休息的处所。

〔9〕集:聚集,汇集。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传说是三皇五帝的书。后来成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10〕杜稿:汉朝杜度的草书手稿,唐人称其为“神品”。钟隶:三国时书法家钟繇的隶书。漆书:漆写在竹简上的书。壁经:西汉鲁恭王在孔庙壁中发现的经书。

【译文】

中国古代的都城,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背靠邙山,面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水,右依泾水。宫殿曲折盘旋,重重叠叠,楼台凌空欲飞,使人心惊。二京的宫殿里画有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神仙灵怪。正殿两旁的偏殿从旁边开启,豪华的帷帐与堂前的楹柱相对。宫廷里摆设着丰盛的宴席,乐队弹击琴瑟、吹奏笙管,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们珠帽攒动,好像是满天的星星。向右可以通往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向左可以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这里既收藏了各种典籍名着,也汇集着许多的文武英才。藏书殿里收藏着杜度草书的手稿和钟繇隶书的真迹,还藏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庙墙壁中发现的经书。

【赏析】

本节主要论述的是都城及宫殿的繁华。长安、洛阳在古代被称之为东西二京。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两个都城。华夏之初,国家幅员较小,周王朝建都最先在陕西的丰、镐,就在今天的长安西边,而把洛阳作为陪都,后来东周迁都至洛阳,这样才分出西京、东京。到汉代时,也先后在这两地建都,史称西汉和东汉。都城的皇宫,是皇帝问政百官上朝的地方,要充分表现皇帝的威严和气派,体现国家的强大,皇宫都修得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楼外飞檐斗拱,屋内画栋雕梁,用最豪华的装潢来美化宫殿,收罗天下宝物在宫中,美轮美奂,极尽奢华。

古代宫殿是劳动人民的艺术精品,从房间布局、外部造型、建筑结构,到室内装潢,无不凝聚着古代劳动者艺术的心血,令我们也不由得惊叹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

【原文】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1〕。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2〕。世禄侈富,车驾肥轻〔3〕。策功茂实,勒碑刻铭〔4〕。

【注释】

〔1〕罗:排列。侠:通“夹”。槐卿:指朝廷大臣。周代时天子在三公九卿前分列三槐九棘,后以此代指公卿大夫。

〔2〕冠:指官帽。辇:君王坐的车。驱毂:赶车。毂:车轮。这里指车。缨:官帽的系带。

〔3〕世禄:世代享用国家俸禄。侈富:豪富。肥轻:指肥马和轻暖的裘衣。

〔4〕策功:把功劳记入史册。茂实:品德盛美。勒:刻。铭: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记载功德的文字。

【译文】

宫廷内将相依次排列两行,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侍立。他们每家都有八县之广的封地,还有成千上百的家丁侍卫。大臣们戴着高高的帽子陪着皇帝乘车出行,车马驱驰,缨带飘扬,好不威风。大臣们的子孙世代享受优厚的俸禄,过着富裕奢侈的生活;他们坐着肥壮的骏马拉的豪华马车,穿着华美的轻暖裘衣,逍遥自在,春风得意。朝廷把他们的功德业绩载入史册,铭刻在石碑上,以流传百世。

【赏析】

本节主要描述了古代卿相功臣身显名扬后的荣耀。皇帝治理天下,离不开文武百官的辅佐。为了便于管理众多的官员,就必须把他分出等级,分出职责,这样做事才能有条不紊。所以历代的官制是国家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古代官员的官职和身份,是用车马和服饰来区别的。舆就是车马,服就是服饰,官越高,车就越华贵,驾车的马就越多,服饰就越精美,服饰上的图案或颜色也有所不同。刻碑一般指征讨敌人时立了战功的将帅,在战胜敌人的地方刻碑纪念,叙述战功,既有流芳百世之意,又有威慑敌国的作用。

【原文】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1〕。奄宅曲阜,微旦孰营〔2〕。桓公匡合,济弱扶倾〔3〕。绮回汉惠,说感武丁〔4〕。俊乂密勿,多士寔宁〔5〕。

【注释】

〔1〕磻溪:姜太公吕尚垂钓的地方。这里指代姜太公。伊尹:商汤王辅臣,助汤王伐桀灭夏封为“阿衡”,后阿衡成为宰相的别称。

〔2〕奄:周初小国,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微:没有。旦:即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曾助武王伐纣。成王年幼时由他摄政。

〔3〕桓公:齐国君主,名小白。曾为春秋时霸王。匡合:纠合力量,匡定天下。济:救援。倾:倾覆。此处指将要被倾覆的国家。

〔4〕绮:绮里季,曾辅佐汉惠帝,打消高祖另立太子的念头。说:傅说。传说他曾在梦中感动商王武丁,后被拜为相。

〔5〕俊乂:才能出众的人。密勿:勤勉努力,寔:同“实”。

【译文】

磻溪的姜太公、商朝的伊尹,都是辅佐当时帝王建功立业的名相大臣。平定叛乱,夺取古奄国曲阜这个地方居住下来,要是没有周公旦,谁又能辅佐周成王安定天下呢?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匡定天下,出兵援助势力单薄的诸侯小国,扶持衰微的周王室。绮里季回朝挽救了汉惠帝被废黜的命运,商王武丁感梦而得贤相傅说,使商朝得以中兴。能人治政勤勉努力,正是靠这些贤士的出谋划策,国家才得以富强安宁。

【赏析】

古代战争频繁,要夺得天下,成为霸主称王称帝,离不开功臣谋士的辅助,因为古代的皇帝是世袭的。坐皇位的人并不是都有掌握天下、治理国家、统率三军的能力,所以他们就极需要天下有才之士来效命。有文才的人来帮他治理天下,有武略的人来替他征战四方,有谋略的人来给他出谋划策,共商御国制敌的大计,唯有这样,他的帝位才能坐得稳,才能坐得久。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离不开辅政的官员。皇帝只有广纳群言,善于纳谏如唐太宗一般才能让天下归心,国家一统。

古代辅政的官员,忠诚者往往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皇帝分忧,为天下百姓担责,为国家之兴衰而劳心劳力。这是中国古代儒生的人生理想,亦是一代为官之人的职责,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来就是忠心辅政,为国家昌盛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忠臣,不管他们辅佐的是明主还是昏君,他们一片赤胆忠心为国家而竭尽全力的行为,表现了个人在品格上的完善。不为个人私利,而只为天下苍生,这种人格是在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的基础上才有的。因此,他们的英雄事迹,被后人牢记,他们的人生追求,成为后世儒生们效法的最佳榜样。

【原文】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1〕。假途灭虢,践土会盟〔2〕。何遵约法,韩弊烦刑〔3〕。起翦颇牧,用军最精〔4〕。宣威沙漠,驰誉丹青〔5〕。

【注释】

〔1〕更:交替。困:被困险境。横:连横。战国时张仪游说齐、楚、燕、赵、魏六国服从秦国,称为“连横”。为此,秦国采取远交近攻之策,首先打击赵、魏两国,使其被连横之策所困苦。

〔2〕假:借。假途灭虢:公元前655年,晋国向虞国借道去伐虢国,晋灭虢后,还师途中又灭了虞国。践土:春秋时郑国地名,晋文公曾在此与诸侯会盟。

〔3〕何:汉高祖丞相萧何,汉建立后,他废除秦朝刑法。韩:韩非,主张严刑治国。弊:通“毙”。烦刑:苛刻的刑法。

同类推荐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先秦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资料,战国时总称为《书》,直到西汉时期才改称为《尚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湖畔,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吉林省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妙因寺史话》一书,作者根据历史档案、地方文献资料的记载,通过对当地实地调查,详细记录了清初藏传佛教传入前郭尔罗斯后,妙因寺的兴建、传承、毁坏及恢复重建的历史过程;妙因寺活佛的转世和影响,以及重建后的妙因寺寺庙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壁画艺术等。
  • 一剑行幽

    一剑行幽

    天地异变,灵力复苏,其中所牵扯的竟有百万年前的秘密。
  • 你终会朝我走来

    你终会朝我走来

    安徒生的童话里有一个小女孩,她穿着红舞鞋,她无法停止舞蹈,她只能跳呀跳呀,不停的跳。方妍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女孩,穿着一双隐形的红舞鞋。当她满心欢喜,充满憧憬的一步一步走向未来时,她以为所有的决定都是她自己做的,她以为她的人生是由她自己掌握的,但是很多时候,很多的决定都是冥冥中有一双无形的手,推着她,逼着她,明明道路四通八达,但是她能选的只有那一条。与其说是她的人生,不如说,是他的人生。
  • 超少年密码之穿越遇见夏长安

    超少年密码之穿越遇见夏长安

    呵呵,尼玛,我穿越了,而且穿越到的还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超少年密码了,可我为毛是反派Boss,好想扑倒夏常安肿么办,在线等!急急!
  • 魔恋之暖心

    魔恋之暖心

    她女扮男装,她风流倜傥、风姿绰约;而寒意缠身的他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当她遇上他,当风流倜傥遇上玉树临风,谁更胜一筹?!“你看到不该看到的,我该怎么办才好呢?”“那个,我还有事,我先走!”转身瞬间再次被定住,每次都用这招,你不烦我都烦了!!“让我抱一会儿!”她可以拒绝吗?!!
  •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或是写亲友间的交往、家庭里的琐事,或是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虽然题材上较为狭窄,但是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时事的思索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半亩荷塘留清梦》中作品构思精巧,文笔秀丽,语言质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作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像如鱼

    像如鱼

    小时候,他是对面的大哥哥,青春时,他是隔壁的大哥哥,长大后,他是身边的大哥哥……无论我于何时,与何地,你总是在我身边,所以……你愿意一直当我的大哥哥吗?……你还是没有看清你到底爱的谁……爱到底是怎样的……我的爱是我自己愿意付出的,不需要回报,你不必为了我,去违背自已的想法……不!我不要!我想以后我的世界有你!
  • 着装小窍门

    着装小窍门

    本书从不同的行业出发为大家介绍不一样的职业之间一些不同的着装技巧。
  • 我欲乘风归琼楼玉宇

    我欲乘风归琼楼玉宇

    走过漫漫黑夜,身边无一丝光亮。孤身一人的她,独立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直到他回来,她终于又张开了双眼。“怎么不吃东西?”“他们…离开我了,永远的离开了……”他叹息一声,轻抚她的背,“还有我。”其实他对她也有伤害不是么?但是对她的思念,对他的关爱,两人还是互相靠近,治愈着彼此的伤口。暖心甜蜜小治愈,点进来不要错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