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5700000002

第2章 吴道子生活的时代及生平

(一)吴道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吴道子,唐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大概生活在公元685年到759年前后,成年后又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少年时父母早亡,生活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年未弱冠之时,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绘画技巧。神龙年间(705—707年)事逍遥公韦嗣立,做了小吏。景龙年间(707—710年)任兖州瑕丘(今山东省滋阳县)县尉,不久坚决辞官而去。之后,他浪迹东都洛阳,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绘画,并在寺观从事壁画制作。开元年间(713—741年),他被唐玄宗召入宫中为宫廷作画,先后任供奉、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他奉诏绘制了一些历史画或政治性肖像画(如《金桥图》),还常在长安、洛阳作壁画,观者如云,声名远播。天宝年间(742—756年),他游历蜀地归来,在大同殿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风光。玄宗因之称羡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吴道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封建社会的盛期,唐太宗、武则天以来唐代社会发展蒸蒸日上,是一个充满信心、希望与热情的时代,也是一个蕴藏着深深的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佛教及佛教艺术在这时已完全中国化,得到广泛发展并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同时,绘画及雕塑艺术本身也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写实技法及吸取生活形象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此可见,盛唐时代具备了出现伟大的艺术家的条件。《历代名画记》说:“圣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艺者骈罗,耳目相接,开元天宝,其人最多。”吴道子、王维、张璪、李思训、曹霸、陈闳、杨庭光、卢楞枷、项容、梁令瓒、张萱、杨惠之、韦无黍、皇甫轸等人,都是当时的大画家。这么多的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民间画工,争强斗胜,群英汇集,各显神通,绘画之盛,蔚为大观。

吴道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以杰出的天才迅速成长起来。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教壁画四百余堵,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绘画,长安市民蜂拥围观,当看到吴氏“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时,无不惊叹称奇。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画坛。“诗圣”杜甫称他为“画圣”。宋代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愈),书至颜鲁公(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吴道子为“百代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奉吴道子为祖师,由此可见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之高。

(二)吴道子的青年时期

吴道子年幼时父母双亡,生活贫寒,曾去洛阳追随当时擅长草书的著名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书法。要探寻他青年时代的足迹,只有《历代名画记》提供的极为有限的线索:“学书于张长史旭、贺监知章。学书不成,因工画,曾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因写蜀道山水,史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由此可知,吴道子曾跟从当时名震天下的“草圣”张旭和诗人、书法家贺知章学习过书法,也当过小吏和地方官。

吴道子青年时代学书,意味着他本怀以书仕进的思想,只可惜没有学成。尽管如此,这段学书经历对他后来绘画笔法的创造,却至关重要。宋代大书法家蔡囊说:“吴道子善画,而张长史师其笔法。”师生关系颠倒,应是距时较远以讹传讹的缘故,当以距时近得多的唐代美术史论家张彦远所撰《历代名画记》的记载为可信。

张旭是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张旭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他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这种充满激情的生活作风与创作作风,可能也对师从过他的吴道子产生了深刻影响,吴道子“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师生行径如出一辙。当然,这首先是因为吴道子也具备和张旭相同的秉性气质。

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旧唐书》说他“性放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两位名士如此相像,青少年时代的吴道子备受熏陶,应该没有疑问了。吴道子学书不成,但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转而去伺候韦嗣立,当个小吏。这也是不通过科举的另一条进身之道,光靠绘画是进不了仕途的,这样以后有机会,可以依靠关系当官。他学画不见有师从记载,应是钻研古今绘画名迹,靠天才颖悟无师自通的。他事奉韦嗣立时,曾奉命出差去四川画过山水,这为考证他当小吏的时间并以之推算生年提供了一点依据。

韦嗣立,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嗣立初由进士为双流县令,政绩卓著。其兄韦承庆为凤阁舍人,公元695年(证圣元年),因病去任,朝廷召时任莱芜县令的韦嗣立代为凤阁舍人,深得武则天信任。武后长安时为凤阁侍郎。当时酷吏横行,人人自危,他却敢于挺身而出,犯颜直谏。提出“兴学校、洗枉滥”,但未被采纳。后受到州县非议,请求离开京城到外地补任,遂以凤阁侍郎身份为检校汴州刺史。由于其兄韦承庆依附张易之兄弟,二张被诛后,韦嗣立因与二张友善被贬饶州。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享年66岁。

吴道子跟随韦嗣立到神龙二年(706年)兼掌吏部选事为止,才离开去当瑕丘(在今山东)县尉,他能任县尉,当与韦嗣立正好兼掌吏部选事有关。这一年他二十多岁,人已成熟,又有当了三年小吏积累起来的官场应对经验,凭着韦嗣立的关系,获得一个低级职位易于执掌。

本来吴道子想学书进入仕途,学书不成却当了显宦的小吏,总算还顺利,做了县尉跻身官场,继续下去有望逐步升官,然而也未必能够顺心。著名诗人高适也曾当过河南封丘县令,有诗写道:“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县尉管治安,有时要打老百姓,还要奉迎上级,使诗人受不了。可以想象,以吴道子的秉性,也不会满意当这样的小官,所以不久就放弃从政,到东都洛阳靠绘画谋生。这虽属推测,但合逻辑。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理由迫使他的生活变轨,只是我们无法得知。

(三)吴道子的壮年时期

唐王朝的东都洛阳,是当时人才荟萃、艺术发达的文化中心。吴道子在那里施展才华,并有了很大的名声,以至于“明皇(玄宗)知其名,召入内供奉”。

据记载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驱鬼,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此鬼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忙问是谁,大鬼向玄宗施礼,自称是终南山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之,遂铭感在心,誓替大唐除尽妖魅。唐玄宗醒后,病也霍然而愈。玄宗令画家吴道子按其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图。图成,玄宗在画上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此事所叙未必是事实,但是皇帝赐给大臣钟馗画像作为新年礼物,的确是盛唐以来的惯例,如开元时的名人张说及其后的刘禹锡等,都有谢赐钟馗图和历日表的作品传世。

吴道子在宫中是高级宫廷画师,进宫后,有时要跟从玄宗外出巡游,以便随时奉旨作画。《唐朝名画录》里记载:“开元中驾幸东洛,吴生与裴旻将军、张旭张长史相遇,个陈其能。”裴旻是唐开元间人。据《独异志》载,他“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又据《历代名画记》,画家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诗人李白曾从其学剑。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世人称他们三人分别为“诗仙”“草圣”“剑圣”。裴还以善射而著名,是位勇敢善战、武艺高强的将军,不是徒善舞剑而已。

这次吴道子重返洛阳已是四十多岁,正值入宫一年多后,画艺高超,精力旺盛,意气高昂,足可和裴旻及早年的书法老师张旭各显其才。吴道子与裴旻的缘分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张彦远记:“天宫寺三门吴画《除灾患变》。”壁画的名字就是《除灾患变》。开元年间,将军裴旻在家守母丧,到吴道子那儿,请吴道子为他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绘制几幅状写神鬼的壁画,用来给在阴间的母亲求得神佛的保佑。吴道子回答说:“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如果将军真的有意请我作画,为我缠绸结作彩饰,请舞一曲剑。或许因为你剑舞的勇猛凌厉,能让我的画重新跟阴界相通。”裴旻听了后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平常穿的衣裳,骑在马上奔跑如飞,左右舞剑,将剑一下掷入空中,高几十丈,然后像电光一样射下来,裴旻伸手拿着剑鞘接着。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宝剑,穿透了剑鞘。几千人围观,没有一个人不对这种惊险的场面感到惊惧。吴道子于是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挥舞,飒飒地刮起了大风。这种壮观的情景是世上罕见的。吴道子一生中画了许多画,他自认为得意的作品没有超过这幅的。

吴道子观裴旻舞剑,是艺术创造的特殊需要,借以启发艺术灵感,引爆激情,顿悟理法奥妙等等。他的老师张旭也擅长这么做。《新唐书》本传说,张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问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意思是说他曾从公主的担夫与路人争道的闪臂动作与姿态里,以及鼓吹音乐的节奏中悟出书法笔意。又从当时一位著名舞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中,受到启发悟出书法的神气。张旭从中得到感悟,所以他的草书气势磅礴、穷尽变化,很有音乐舞蹈的韵律节奏美感。吴道子的人物画体态动作与衣纹变化,也有此美。

吴道子壮年时代作品颇多,也极有影响。他画有长安太清宫殿内的《玄元真》、长安净土院《金刚经变》、景公寺《地狱变相》、菩提寺《智度论色偈变》等等。

吴道子一生精力主要用于壁画、屏风和卷轴画的创作,题材几乎都与宗教有关。杜甫诗中说“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长。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既称赞吴道子的画技,又描写了壁画场面与艺术效果,其中“妙绝动宫墙”一句,成为吴道子艺术风格与魅力的经典评语之一。

(四)吴道子的晚年

吴道子晚年的情况并没有被直接记载,只有《历代名画记》中关于他的门徒卢棱伽的史料透露出一点重要信息:卢棱伽,吴弟子也,画技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廓,物像精备,经变佛事,视其所长。吴生尝于京师画总持寺三门,获得了大量钱财。棱伽于是自己偷偷画了庄严寺三门,锐意开张,颇臻其妙。一日吴道子忽然见之,惊叹曰:“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精神、魂灵)尽于此矣。”过了一月后,棱伽果然死了。据《益州名画录》记载:棱伽,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也。明皇帝驻跸(指安史之乱玄宗逃亡四川)之日,卢棱伽自汴(今河南开封)入蜀,嘉名高誉,播诸蜀川,当代名流都佩服他画画精妙。至德二载(757年)起大圣慈寺,乾元初(乾元仅三年,此指元年即758年)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颜真卿题,时称二绝。

吴道子因获玄宗的赏识重视才得以施展艺术才华,但由以上记载可知,“安史之乱”时,吴道子并没有跟随玄宗逃难,身在何处,无人可知。“安史之乱”后,玄宗成了太上皇,失去实权,又时常痛忆仓促逃难时被迫赐死的至爱杨贵妃,过了几年就抑郁而死。吴道子没了靠山,也到了告老年龄,可能重返民间画坛,棱伽画庄严寺三门,是他去世前的最后创作,应是在开元初画完成都大圣慈寺,因叛乱已平而去长安以后的事情,最早也要到乾元二年(759年)。那时吴道子七十多岁高龄,不但健在,还总在寺观画壁画赚大钱。之后活了多久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卒年待考。

画圣的尊容如何呢?《历代名画记》提到,吴道子在长安千福寺西塔院以自己的容貌为模特画菩提像,想必长得雍容端庄,有富贵之相,否则怎么能作菩萨的模特?《唐朝名画记》也有一件有趣的记载:有一位在开元时期和吴道子齐名的画家杨庭光,曾于天宝中,偷偷在一幅壁画里把吴道子的肖像画在讲席众人当中,再带他去观看。吴道子看了很惊讶,对杨庭光说:“老夫衰丑,何用图之?”并因这幅肖像而叹服杨庭光。天宝年间吴道子已六七十岁,所以自谦“衰丑”,但由此事可证明他的形象应该很好,杨庭光才会有兴趣画他。

吴道子的经济状况又如何呢?他是高产画家,又有极高的艺术地位,靠画壁画收入不菲。在唐代,收藏之风很盛,“凡人间藏蓄,必当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可知吴道子的作品市场有多大。他画一扇屏风,“值金二万”,差一点的“一万五千”,在当时是最高价位。不过“金”是指钱,不是黄金。

同类推荐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 班超传

    班超传

    这是一本传记体小说。班超是个豪强世家子弟,少有大志,誓效张骞立功异域,但在年过不惑之前,一直混迹市井,籍籍无名,借给人抄书写信维持一家生计。后来得到世交显亲侯窦固的破格超拔,参军出使西域,一跃成为中华历史上难出其右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才能、成熟的政治见解和艺术的领导能力,使他在缺乏庙堂持续支持的情况下,南征北战20年,稳定建设10年,逐步驱逐了匈奴势力,恢复了西汉时期朝廷对西域36国的统治,重新建设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霸武圣主

    霸武圣主

    武道世界,强者为尊!不为圣主,终是蝼蚁!重生一世,他誓要登顶武道之巅,抒写男儿心中霸气!
  • 金坛子

    金坛子

    《金坛子》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斯蒂芬斯的代表作,由六个不同主题的故事组成。这是一部独特的作品,融合了哲学、爱尔兰民间故事和永远绕不开的两性探讨。全书文笔幽默而不失优雅,在出版后即大受欢迎,曾多次重印。
  • 天才宠妃

    天才宠妃

    【轻松小白,不喜误入!】正文两部均完结。初卷(第一卷,第二卷)故宫,一个有几百至上千年历史的古代建筑壮观,雄伟,神秘!嗯,稍微有点神秘过头了吧……参观累了,在古床上小憩片刻,醒来竟已面目全非??这个自然不是说长相,而是环境……人称才女,自诣为天才的她,来到陌生朝代想当然也要发挥其所谓天才的地方,玩转异世宫廷至于怎样的玩法,又会玩出怎样的结果——鬼才知道……【小番外及卷二剧透】第三卷卷二(第四-七卷)在去往遥月国的途中,她邂逅了月若云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可是初见时,她却愣住了因为他长得很像那个人……-离开皇宫,远离了深宫争斗却也代表着要卷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江湖,是一个会让人忍不住爱上的名字曾经的公主被抓入大牢,阴差阳错的得到一身绝世的武功待知其原委时,竟被任命为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暗杀组织的门主??既然已有此一事,欣然接受并不困难只是——将其身份用于何处,或怎样处理这个组织……就是她自己的事了~~~卷三(第八,九卷)战场,金戈铁马,硝烟弥漫——多少英雄魂断于此?又有多少故事被埋没其中?宫廷是不见血的,隐晦意义上的战场,她一直都深信不疑可是——当来到真正的战场,她才了解到其之残酷无情,是宫廷争斗永远无法比拟的一场无法阻止的战役,战鼓雷鸣之中的肃杀之声——那曾几何时,在繁华都市中轻松度日,洁白如纸的人也在如此境况中,在手中沾染了鲜血,再无法回到从前……-(-完结卷-第十卷)而面对可以再次回到自己生活时代的机会……她能否挥挥衣袖,走得潇洒?【第十一卷-宠妃总番外】————————————————此文,主线偏向轻松型,也许往后面点会有些看似虐的地方,但绝对不会很过分!因为wo不太习惯写虐文,因此不喜虐的亲可放心看……喜欢虐文的亲们,wo只能说,下次若尝试写虐文,再请你们看吧这次若不介意,不妨看一看《天才宠妃》,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呢??*****总的来说,本文轻松中带点正经,正经中又带点俏皮?当然,俏皮中也偶有危机!感情上伴随着些许淡淡的忧伤……————————————————
  • 重生之凌安然

    重生之凌安然

    上一世,凌安然反抗过可是换来的依旧是父母的冷漠,姐姐逃婚她替嫁给了那个爱了十年的人,换来的却是被下药一辈子不孕还要因为一句他需要一个继承人,要她照顾他和外面女人生的孩子!上一辈子就是死在医院最后也是最好的朋友帮办理的后事,这一世,抱歉,那个一直被你们无视欺负的凌安然已经死了!
  •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海岸笔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海岸笔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关于游历远方征途,追寻自由人生的书。美国西部,只有这个词与之完美契合,那就是——自由。那里是自由的乐土,是个人主义的天堂。
  • 七月,八月

    七月,八月

    第一次见面就被调戏了啊,还是..在人家妈妈的坟前?江七月你能不能争点气。大明星梵璟年被爆有男朋友?妈耶男票?不是,我们家七月是女生啊。有个大明星当男票是什么体验?什么呀,渣死了那么多女生喊他老公哥哥宝贝的,见鬼去吧诶哟喂。门口,男生挑起女生的下巴,凑近她的耳朵,“小醋包,又在酸啊,你放心,我只调戏你一个人。”七月的风,八月的雨,卑微的我,喜欢遥远的你。我还是很喜欢你,像满天流星坠地,烟花肆意。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因为有你在,所以我不用褪去青涩,不用独当一面,后来的你变成了我的勇气,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你在。——江七月
  • 血色浪漫(刘烨、孙俪主演)

    血色浪漫(刘烨、孙俪主演)

    刘烨、孙俪主演电视剧《血色浪漫》原著。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命运”的故事。这是时代洪流下一代人不由自主的残酷青春,他们当顽主“拔份儿”,上山下乡,参军转业,下海经商,几经沉浮,却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活出了不同的悲喜。这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浪漫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的心情在他们的故事中随之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钟跃民、袁军、张海洋、李奎勇……“文革”以前,他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文革”开始了,他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 拿下大佬我有妙招

    拿下大佬我有妙招

    人人都知道,帝城最尊贵的那位爷身边总是跟着一小尾巴,影后级演技,人前小无辜,人后大腹黑,做尽坏事,薄爷却撑腰到底。“薄爷,他们说我恶毒,害的自己家族鸡犬不宁。”她委屈的要掉眼泪,薄爷直接揽入怀,“有我在,你怕什么?”她眼珠一转,“那……他们当初差点打死我又把我赶出去,我也一样对待他们好不好?”薄爷大手一挥,“准了!”
  • 凤行一世

    凤行一世

    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马丫只想活着。一旦有了机会,马丫就绝不会放过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