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1500000023

第23章 仕途休矣

回国后,国君立即召见。向哀公叩头道:“孔丘拜见主公!”

“夫子平身,这些年,你在外受苦了!”哀公给孔子赐坐。

“丘离开鲁国十四年,思国念乡,现在回来,十分欣慰。”

“夫子博学多才,精通政事。请问,作为一国之君,为政之首要一条是什么?”

“为政在于选臣!”

“为什么国君为政在于选臣呢?”

“因为国君为政在于执掌国家全局、国家大事。国家全局的兴衰系于国家大事的办理成效。国家各方面的大事要靠各方面的大臣去办理,大臣选得好,国家就治理得好。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皆注重选用优秀的大臣,结果,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所以,对于国君来说,选臣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应选什么样的人做大臣呢?”

“应选有仁德的贤才,即选那些诚心辅佐主公推行礼治、公正清廉而又能文能武的人。”

“不能选什么样的人当大臣?”

“不能选庸者、贪者、伪善者、狂妄者做大臣,因为选用此类人无助于国家振兴,只能瓦解、败坏国家。”

“怎样做人民才会臣服?”

“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陋的人的上面,人民就臣服了;把邪陋的人提拔起来放在正直的人的上面,人民就不会服从了。”

“国君为政应注意什么?”

“多储粮食,从严治军,加强军备。”

“夫子一向主张以礼治国、以仁德治国,今天为何又提出多储粮和军事问题?”

“多储粮是为了备荒,也为了军需;从严治军,是因为现在鲁国治军不严,疏于军训;加强军备,是因想称霸的列强时常有入侵鲁国、让鲁国称臣进贡的野心。这样做,对以礼治国、以仁德治国,能起到保证作用。”

“国君治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于国君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让百姓富裕了!因为民富则国强。”

“怎样使黎民富裕呢?”

“轻徭薄赋、重农兴商。”

“作为国君,最大的禁忌是什么?”

“对于国君来说,最大的禁忌有四条:一忌背离周礼与仁政德治;二忌任用奸佞之臣;三忌重徭厚赋苛政;四忌骄奢淫逸之行为。若国君能做好这四个方面,才不愧为真正的明君圣主。”

鲁哀公不由得深吸一口冷气,心想:“好厉害的夫子啊!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我也不敢用你呀!你太尖刻了,你把我为政、处世、生活看得太清楚了。我若封你为上卿,你仍像当年对先君和季孙斯相国那样直言不讳,寡人还能抬起头来吗?”想着想着,哀公迅速转移话题说:“眼下,国家正需要有仁德、能文能武的年轻人,夫子门下精通六艺者济济,请夫子为寡人写一份优秀年轻人才的《题名录》,这也是夫子教书育人、对江山社稷的贡献嘛!”哀公故意使用了“年轻”一词,意在将孔子排斥于“选臣”之外。

“写《题名录》是件大事,容丘细思之。”孔子说完,起身告辞。孔子知道自己不会被鲁君重用了。路上自言自语道:

“仕途休矣!从此,我应把精力完全转移到教学和编书上来了。”孔子返回曲阜的当天下午,由子路驾车,前往相府,拜访季孙肥相国。

季孙肥亲至府门恭迎。拱手施礼道:“相国大人安好?”

“好,好!多年未见,夫子身体可好?”

“还好,还好。”

“进府叙谈。”季孙肥引孔子进院,“多年来,夫子身在外国心怀鲁国,教导弟子先后打败进攻我国的吴、齐两国侵略军,保卫了鲁国安全,夫子是功德无量的圣人啊!”

“保国卫家,守土有责,弟子们奉旨反击外敌入侵,属应尽义务,非丘之功德也!”

季孙肥知道前两任相国,即祖父季孙意如、父亲季孙斯都曾认为孔子博学多才,是泰山北斗般的圣贤,便想:“我任正卿以来,未曾与夫子见过面,何不趁他来府拜访,多问一些相国为政的关键性问题呢?”于是,季孙肥恭敬地问:“夫子素来精通政事,请您谈谈为政之道。”孔子认为,从根本上说,季孙肥同他的祖父、父亲一样,有“不正”的一面,在政治上继续把持鲁国国君的政权,经济上“富于周公”。又想:“季孙肥对我比较尊重,他派人接我回国。但是,我不能因为他对我有所帮助而不讲公正话……”就坦然地回答:“政,就是正,你自己率先依正道做,那谁敢不依着正道做呢?”继而,又补充一句:“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看来,道德感化的力量是很大的。”

“怎样才能使人民诚敬、效忠并且奋勉向上?”

“在上位的人要严肃认真地面对人民,那么人民就诚敬;在上位的人能够孝亲慈幼,人民就会效忠;在上位的人能够选用好人而教导才智差一点的人,人民就会奋勉向上。”“现在,鲁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盗贼成灾,您看,应用什么办法加以解决?”

“如果你作为相国,没有贪欲,即使赏赐、鼓励下边的人去偷盗,他们也不敢去行窃。”

“在鲁国,有些父子之间发生诉讼,实在不像话,假如杀掉无道者,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

“不可以杀啊。百姓做不义之事,就是因为在上位者做事有违背。若在上位者以言行正确教导百姓服从,百姓就会跟着学。”孔子生怕言不尽义,接着说:“你从事政治,为什么要用杀戮?你想把国家治理好,而民众也想好起来,这是一致的。君子的品德好比是风,小人的品德好比是草,风一吹,草必定会随之倒下的。”

“我想实行田赋政策,即把军费改按田亩征税,您看如何?”“如果上面不依礼行事,而贪得无厌,虽然实行田赋,将来也不会得到充足的军费。”

季孙肥想:“孔子的想法与我的想法总是不一致,我怎么用他呀?”二人的交谈结束了。

返回的路上,孔子对子路说:“季孙肥相国只能把我从国外接回来,但不能真心听取我的箴言。看来,相国不可能用我了,我亦不再求仕。从此,我可以专心传道授业和整理文献了。”

同类推荐
  • 小小演说家

    小小演说家

    《小小演说家》由郑丽杰老师作为主编,共选录100位少年儿童的演讲稿,后附导师点评。小朋友们的演讲稿以成长故事、亲情、友情、环保、生活习惯、智慧故事等为主题,内容健康向上,故事生动有趣,文稿具备条理性且不失童真。本书旨在培养中国少年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从说话之道培养孩子们自信独立的特性,为中国少年儿童树立新的榜样。
  •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 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死后与歌德合葬。席勒与歌德的合作创造了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十年,他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为《第九交响曲》四海传唱,他以美学为依托思考了人性的完善、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改良。席勒的著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从蔡元培到郭沫若,从鲁迅到田汉,从王国维到朱光潜、宗白华,无不推崇他的思想成就、受到他的直接影响。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和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主要收录了不吸烟或少吸烟、少吃口香糖、计算机缓更新、集约使用物品、不乱燃放烟花爆竹、不乱扔烟头、不乱焚烧秸秆、不在野外烧荒、燃烧物品要慎重、不随地取土、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反穿越者总纲

    反穿越者总纲

    方圆,一个位面之主。遭难,化身为《反穿越者总纲》。(没错,封面就是他变的!)陈达,一个绿林少年。遭遇方圆,被坑减寿。应逍,一个迷途少年。遭遇上面两人。这个位面世界,有武道,有术法,有大量的穿越者正潜伏。穿越者们有金手指,有光环,危害着位面的稳定安全。方圆:“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寻出穿越者,剥离金手指,拯救世界!……但是我手无缚鸡之力~”陈达:“有系统?剥离!有神器?敲掉!文抄公?怼晕!有奇遇?我就是你的厄运!有高达……那是什么?”应逍:“我还没想好要说什么……”……飒爽武道,玄奇术法,阴谋阳谋,诡秘身世,离合悲欢,侠骨柔情……一切尽录于《反穿越者总纲》!……穿越者远征群:162573221
  • 极品纨绔高手

    极品纨绔高手

    丁凡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变了。一代修士重生在地球,却穿越到了遭人唾弃的败家子的身上。拳打各种不服,脚踩各种二代,横行都市,唯我独尊。救美女,打不平,强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风云之际
  • 一个炮灰的故事

    一个炮灰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你演技太好,连我也一并骗了。第二个故事:下次,我再也不会将战袍借给你穿了。第三个故事:河西走廊的风沙很大,模糊了岁月和你的眉眼第四个故事:明明很容易分辨的,可是你们为什么总是不把我当做作是我……(ps:顺序可能会有点分歧,不过不太影响,希望各位看官喜欢。)
  • 万里雪星

    万里雪星

    许明雪,一位绝美少女天才,却是哑巴,筹谋六年,终于替她好朋友陌离报了仇,用心机谋略与流冰一起毁掉魔域地牢,救出上万被域王整的残缺不全孩童,可当他们逃出那深有两千米基地后,再次陷入困境,黑压压一片,周围都是紫色眼睛,高有三米的生物,他们经过苦苦挣扎,而雪被域王用尽所有力气把她甩了出去,身后是那群赤红眼睛狂暴的生物,她性命攸关的时候,那名少年出现了,他白绽的面容,那宝蓝般星眸璀璨的眼眸与她对视,接住抱在怀里,被救了出来,和雪接触多了以后发现喜欢上她,只是感情白痴的她不清楚,正也是这样她陷入这场无边无际的战斗中,百里星宇的身份渐渐的被揭晓,原来他不是普通人,原来他得劲敌这么可怕
  • 镇安民间故事集(上)

    镇安民间故事集(上)

    我们镇安历史悠久,民间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内涵深厚。我作为一名老文化人,对于民间文学的传承当然责无旁贷。我喜欢民间文化,对于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尤为喜欢。因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就想为镇安的民间文化做点工作,但由于公务缠身,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直到退休之后,空闲的时间多了,于是,我便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要为镇安的民间文学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于是,从2013年初,我便开始搜集、挖掘、整理镇安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地名传说及风俗故事。
  • 盛世繁华御起

    盛世繁华御起

    一切的起点直至终点,一路走来,有过多少数不清的困难险阻多少误会算计,人心叵测,他只想给她一片盛世繁华,而她心中的繁华只是他而已,于她来讲,他之所在便也是她心之所在。可他会错意用错法,让两人渐行渐远,世间人总是如此,自以为足够了解,不用说清,殊不知带来的只会是渐行渐远,最后幡然悔悟懂了她的意,回首望去,哪怕已经过去的事,也已经刻下了深深烙印。
  • The Red Seal

    The Red Se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年的三副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

    年的三副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

    本书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从知识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上来探究年的“根”源问题,对我国一直景仰的“年文化”,“年”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本书探讨的不是民俗是什么、都包括什么、都有什么的问题,而把探讨的重点放在为什么会是这样上,放在年及年民俗的文化真相命题,也就是呈现在生活中的民俗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问题。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打开尘封的历史,可以阅读文明的厚重,可以追寻时光的脚步,可以增加人生的领悟。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们读历史,不只是为了寻求知识,追寻事情的究竟,怀念伟大的古人,更重要的是寻找进步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