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4900000005

第5章 端午节的医疗保健

(一)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从史书上看,“端午”最早出现在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是“开端”“初”的意思。按照中国农历以地支纪月,五月为午,所以“五”也叫“午”,“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叫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这一天挂菖蒲、艾叶、戴香包、喝雄黄酒,民间虽说是为了图个“吉利”,其实主要作用还是为了预防疾病。因为夏日多暑湿之邪气,而芳香药可以燥湿。实际上它是在酷暑之前一次全民性的避瘟驱毒、防疫祛病活动。专家指出,挂菖蒲、艾叶、戴香包等悠久的习俗不仅具有文化含义,还有利于健康。吃粽子和赛龙舟纪念屈原,只是这个节日后来填充进来的内容。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动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还有许多传统习俗,大致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吃粽子,讲健康

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标志之一。旧时只有到了端午节这天,才会有粽子吃。时至今日,粽子已经发展成品味多样的日常小吃,在端午节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各种各样的粽子就已上市。

包粽子的主料是稻米,稻米以米粒黏性的大小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其中糯米的黏性最大、胀性最小,所以常用糯米或糯米与其他米混合,它们的营养成分基本相近。糯米和粽子中的荤素配料也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粽子的热量较高,无论是饱腹还是健体都是十分理想的。

吃粽子也要有节制,食之不当也会伤人。粽子的主料糯米不易消化,吃多了会因伤及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老人、小孩还有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可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少食多餐”。如果过节家里自己包粽子,最好以“现包、现吃”为原则,而从超市中购回的冷冻粽子,应蒸煮透了再吃。

粽子其实也是药膳的一种——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都是清热解暑的良药,而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功效。端午节后,炎热的夏季到来,酷热难耐,常会有上火、中暑的现象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既品尝了美味,又帮我们降了暑,具有两全齐美的功效。目前各式粽子种类繁多: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用红枣、栗子做馅的粽子,称得上是粽子中的极品。

好的粽子自然有其养生的功效,但是现在粽子的样式如此繁多,自然会有一些不健康的元素掺杂其中。主要表现在:

有些粽子是用尼龙绳绑扎的,但是尼龙绳被高温的水煮过之后会产生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如二甲烷等毒素。在煮制过程中,毒素就会渗入沸水和粽子里。吃了被毒素侵入的粽子,轻则恶心、肠胃不适,重者会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等。尼龙粽子一般都有毒,为了我们的健康,应坚决远离。

我们曾经吃的粽子都是新鲜刚出锅的,然后放在一盆凉水里冷却,吃起来也是清凉爽口。现如今则不同了,个别散装粽子,已经在水盆里放了好几天,虽没有变质,但已经不新鲜了。科技进步了,有了先进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长期储存的粽子,一般加了包装的粽子在常温下可以保质一个月,真空包装的粽子保质期可长达两三个月。应该注意有些不良商家为了令粽子保质期延长,会在粽子里加入硼砂。据说,粽子加入硼砂一则可令食品保质期延长;二则吃起来较爽口。但硼砂是一种有毒副作用的物质,人吃了它可能致癌。

(三)采艾叶,驱虫病

采菖蒲、艾叶,是端午最传统的习俗之一。这是因为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为什么选择菖蒲、艾叶,而不是别的什么叶子呢?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入中药。艾蒿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艾草散发出来的香味,可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认为它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害,使人身体健康。从端午节的许多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消炎的。除此之外,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品种还有青蒿、龙船花、香茅、柚叶等,都可以悬挂、煮水饮用、泡酒饮用或沐浴。

艾叶,也就是艾蒿的叶子,与我国的中医是不可分割的,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有关艾叶的疗效与用法,这在以后历代本草中也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最早的用途是灸,并与“针”齐名,医籍《灵枢经》《五十二病方》就有艾条灸或艾熏的记录。另外,还有“医家用灸百病”之说。明代医学家李言闻(李时珍之父)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称艾叶“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弃也”,蕲艾因此而闻名全国。

除了通过口服、针灸与推拿针灸来治疗疾病,也有不少文献记载,艾叶燃烧产生的烟对人体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等早期的医药著作中就有艾叶烟熏治疗的记载。可见在当时民间已有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艾叶在民间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如成年人一旦受风寒咳嗽,把艾叶切成九片,葱三、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再如用艾叶烘干制成绒与棉花混合制成药枕防治妊娠及产后外感风寒头痛。老人丹田气弱,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小腹坠痛等用熟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而且端午节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记载。可见,中医对艾叶的应用,非其他简单应用艾叶的医学体系可比。

现今,经过化学分析,发现艾叶除了含挥发油以外,还含有鞣质、黄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其中艾叶油具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菌、抗过敏、镇静等多种药理活性。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临床上,艾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

知道了艾叶这么多的作用,再逢端午节的时候,一定要出去多采些艾蒿存于家中,不仅空气清香、防虫防病,还有益于身体健康。要注意的是,艾叶等植物的药用功效可不只是端午这一天发挥的,平时也可经常使用。

(四)佩香囊,体强壮

香囊,又叫荷包,是端午节的又一大标志,只有在端午节前后才会有。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佩香囊是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过端午习俗,儿童多将香囊佩戴于胸前,而成人多系于腰间。有喜庆、装饰和传情达意等作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香囊也是很合乎中医药理的,传统香囊常用配方是苍术和川芎,可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另外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使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苍术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能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药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提高,SIgA具有较强的杀死病毒的能力,儿童鼻黏膜上SIgA的含量较低,因此最适合佩挂香囊。

给患有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体质的儿童佩戴香囊时要慎重,以防香囊内的芳香药物引起不适。一般情况下,香囊内具有挥发性的药物的作用在两个星期左右就会渐渐消失,所以,当香囊的味道变淡后即可取下更换。

(五)雄黄酒,喝不得

古代人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端午节这天,很多地方还有饮雄黄酒杀肚虫的习俗,尤其在江南一带,人们至今还保持着喝雄黄酒的习俗。当地人配制与勾兑雄黄酒的方法非常简单,一般是将雄黄磨成粉末状后倒入白酒或黄酒中。

实际上,喝雄黄酒不仅达不到驱邪、解毒的目的,还有可能引起中毒。

雄黄,也称鸡冠石,是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石,多数为橘红色半透明的结晶体。砷是剧毒物质,人如果误服5-10毫克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达到60毫克以上就会致命。雄黄中毒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等脏器的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人饮用后会中毒。专家提醒,若一定要用雄黄酒应节令,可喷在床下、墙边等角落,以避毒虫。如果因病确需服用雄黄酒的,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中医认为,雄黄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直接内服,一般内服也多入丸、散剂。

(六)端午养生

从节气上看,我国的端午节多在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前后,民间素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意思是说,还没过端午节,农作物如果保护不好,还是会受寒的。端午节前后是农作物和各种植物最旺盛的生长期,也是大地中各种病菌的旺盛生长期,会给人们造成许多伤害。避免邪气侵袭是中医的养生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上工治未病”,可见,祖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端午时期天气转为又热又湿,疫疠秽浊之气横行,人们最易百病丛生。因此“端午节”期间,人们应该注意进行卫生和保健活动,以培养人体正气、驱除邪气。所说的邪气也叫浊气,即现在所谓的细菌、病毒、工作压力、口臭、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不平衡。简单地说,一切有形、无形的致病因素都是浊气。而正气也指人体的抗病能力。

至于这个季节的养生,则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才能得以宣畅,通泄才能得以自如。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别晒多了,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睡一会可缓解疲劳,有利于健康。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饮食调养方面,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须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又是人体新陈代谢中不可缺少的,而且可预防疾病、防止衰老。

古人的很多做法都充满了经验和智慧,有些本身就是实用的医学知识,有的分析起来也合乎医理。就像端午节赛龙舟,虽然是传统节日的一个项目,但从医学角度看,时已仲夏,进行一些水上运动正合时宜——抛开运动本身的健身效果不说,这种众人参与共同竞技的形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同类推荐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子曰论语(套装共2册)

    子曰论语(套装共2册)

    《子曰论语》所阐述的《论语》有别于程朱以来的旧批注。《子曰论语》作者许仁图先生为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亲传弟子之一。爱新觉罗·毓鋆说:“一个人至少要读懂一本书。”《论语》就是其中之一。爱新觉罗·毓鋆在台湾成立私塾,教学六十年,训诲学生要学会造就苍生,读古文要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的智慧。许仁图先生遵师命,用笔代读,完成《子曰论语》。《子曰论语》解读的是孔子所说的《论语》,也是毓老所教导的《论语》。书名“子曰”,是“孔子曰”,是“毓老曰”,也是“作者曰”(即文中自称“小子曰”是也)。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逆九天:爆宠特工皇妃

    凤逆九天:爆宠特工皇妃

    她只是一个穿越过来毫不起眼的小宫女,却思绪缜密,有颜有脑。他是欲求天下有着雄才大略的一国军师,却处处受制于人。她算天算地算机关,却算不到自己的心。她为他夺兵权,除蛮夷,却最后被他所伤。倾城帝后,人中龙凤。究竟是相爱相依。还是死生不复相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卧龙神

    卧龙神

    天奇接受族长的任务,前去保护天家的大小姐,之后,他的命运开始转动。在这强者的世界,血脉的强大代表一切。“你的血脉是什么?”“疑神龙蝶”“力道祖龙”“蓝焰狮王”“天火凤凰”“龙麒麟”天奇:“我没有血脉。”———————————如果觉得好看的朋友可以帮忙宣传一下,谢谢!
  • 特种兵之兽血沸腾

    特种兵之兽血沸腾

    【爆款新书】宿主,请提取兽血融合的技能:灵猴攀爬技能:拥有灵猴的敏捷性。在林间能自由转移,高空攀爬。这是特种兵制高点作战的特殊能力。狸伏狼行技能:拥有狐狸的潜伏,狼的潜行。这是一种将身体利用到了极致的潜行技能,集潜伏与潜行于一体的两用技能。肺鱼抗旱技能,能够开发开生命潜能,在缺少水分的环境下,也能生存。这是一种挑战生命极限的技能。你即将拥有鹰的视野熊的力量猎豹的速度……这个可怕了!
  • 美漫世界的骑士科学家

    美漫世界的骑士科学家

    带着奇葩的假面系统进入了漫威世界成了咸鱼科学家,带着一帮怪人到处浪的故事相信我,我们修卡真的是好人,你信我啊!
  • 放水师傅和躺赢徒弟

    放水师傅和躺赢徒弟

    要玩吗?呵,我虽然失去一切,但我历练的这份勇气你有吗?没了灵体又怎样,无奈天生运气好,随便历练一下都是天赐凡体,练个神体分分钟的事哦~原来历练是假重生是真啊,既然你喜欢害人,那便,让我送你亲手下地狱吧
  • 姑娘,掀桌摔杯怒求修仙

    姑娘,掀桌摔杯怒求修仙

    你去问问,但凡是有一点仙缘的人哪有不知道紫晖清君的。想本君如此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每日照镜子都能深深的把自己迷住,连自家仙侍都迫不及待想与本君,咳咳(自家仙侍面无表情:清君你想多了),你难道对本君就没有什么想法?再者说了,你若修仙修成了,跟着本君不但能吃香喝辣还能调戏各路美男,你意下如何?姑娘,本君看你骨骼清奇,法力颇高,虽然长的丑了些,但是看在本君又不是要跟你滚床单的份上,修个仙如何?某姑娘看着某清君的仙侍认真道:你难道不想揍他一顿?某清君仙侍认真点头:不如一起?
  • 师妹难当:高冷师兄霸道爱

    师妹难当:高冷师兄霸道爱

    一朝穿越居然长了一张惊天下的容颜,而她却又因为这张容颜不得不远离自己的亲人。十年学艺归来,盯着张平凡无奇的脸整日晃荡着,享受着应该平静而温馨的生活。但是为啥身边还有这么多的事情?好姐妹的男人被人控制,帮亲姐夫上位,顺便来个江山大统。这也就算了,为啥又蹦出个不是亲娘?好吧,为了姐妹刀山油锅也要去。正走着梅娘回头一看,不好,师兄追来了。快跑!
  • 未来有你余生可期

    未来有你余生可期

    云清“阿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慕容瑾“清清,愿得你一人之心,今生与你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简介无能,希望不要介意
  • 四月

    四月

    苏先生眼睛不太好,看报纸费劲,戴的是高度近视眼镜,手里捏个圆形放大镜片,慢慢地看。几个月前,伦敦陪苏先生去看眼科医生,医生看出苏先生的担忧,安慰说,您的眼睛,没您想的那么不得劲,还好使着呢。医生边说边把眼神往伦敦这边瞄过来,伦敦接过医生的眼神,有点同谋的意味,心底却慌乱担心苏先生的眼睛彻底坏了,作为苏先生的护理,是不是要充当一根拐杖的角色呢?这么想着,伦敦的心有些灰蒙蒙的。苏先生一路被伦敦搀扶着回了家,一进家门,换拖鞋,苏先生情绪有些波动,说,看出来了,医生那是安慰我……安慰就安慰吧。伦敦顾自收拾桌子、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