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3100000004

第4章

诗人哟!可不是趁航时候,

还不准备你

歌吟的渔舟!

诗人哟!

你是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哟!

你是思想艺术的集戚者哟!

你是人天之际的创造者哟!

你资材是河海风云,

鸟兽花草神鬼蝇蚊,

一言以蔽之:天文地文人文;

你的洪炉是“印曼桀乃欣”,

永生的火焰“烟士披里纯”,

炼制着诗化美化灿烂的鸿钧;

你是高高在上的云雀天鹨,

纵横四海不问今古春秋,

散布着希世的音乐锦绣;

你是精神困穷的慈善翁,

你展览真善美的万丈虹,

你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

这首诗写于1921年11月23日,可算得上是诗人最早的一篇作品。习诗未久的诗人,此时胸中澎湃着一股汹涌的浪潮,这浪潮是由诗歌引起的,因而这首诗,就是对诗人以及诗歌最挚诚的礼赞。诗是“文学中的文学”,诗是“天文地文之文”,而诗人,就是“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的“精神困穷的慈善翁”,不断撒播着真、善、美的甘露。这首诗似乎是一个宣言,宣告着徐志摩本人对于诗歌的抱负,宣告了一个真正的诗人的诞生。而徐志摩用此后的作品和生命证明了,他没有辜负这年轻时的“狂妄”宣言。

朝雾里的小草花

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

你轻含着鲜露颗颗,

怦动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

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我此时在这蔓草从中过路,

无端的内感,惘怅与惊讶,

在这迷雾里,在这岩壁下,

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与鲜露?

此诗写于1924年8月,发表于1924年12月5日,此时,正是新月社成立初期。这时的新月社也如同这朝雾里的小草花,含着朝露,想念着晴霞。徐志摩似乎是想通过这棵小草花告诉我们:不管你现在多渺小,也要像小小的野花有鲜露一样,绽放自己的光彩,实现生命的价值,一如他对自己的新月社的期待和告诫。

秋月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抚摩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想见新旧的鬼,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眼珠放着光,

咀嚼着彻骨的阴凉;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

悲哀揉和着欢畅,

怨仇与恩爱,

晦冥交抱着火电,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

“解化”的伟大

在一切纤微的深处

展开了

婴儿的微笑!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以童稚之心写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以豪荡之情写月。中国文学,历来与“月”有着不解之缘,古今文人,也为“月”洒下过无数珠玉般美丽的诗句。徐志摩的这首诗,也是写月,然而他写的月,和其他诗人的月都不同,他的月,是带有佛性之慈悲的月,是包孕一切、溶解一切的月。这月,“展开在道路上”,“飘闪在水面上”,城砖墓墟、宿鸟夜鬼,无不笼罩其中。这月,将一切笼罩在自己的苍茫之中,在“一切纤微的深处”“解化”着伟大。这月,就是“婴儿的微笑”--不含一丝杂质,孕育一切希望,包孕永恒和谐。

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本诗所显示的某种神秘感和象征主义意味,在徐志摩的诗中是少见的。黄鹂象征了“春光,火焰”和“热情”,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这只黄鹂略有些诡异的行踪,以及那些“等候它唱”的“我们”,还有那“春光、火焰”和“热情”的具体所指,都让人不能不加以沉思。因为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诗呈现出解释上的歧义性和丰富性。比如可以这么解释:黄鹂象征“春光、火焰”、“热情”的爱情,因为外力的干扰,而使得诗人不得不放弃这段爱情。这和诗人本身的感情经历也是相符的。当然,这个解读只是诸多解读可能中的一种。

雁儿们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看她们的翘膀,

看她们的翅膀,

有时候纡回,

有时候匆忙。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晚霞在她们身上,

晚霞在她们身上,

有时候银辉,

有时候金芒。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听她们的歌唱!

听她们的歌唱!

有时候伤悲,

有时候欢畅。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为什么翱翔?

为什么翱翔?

她们少不少旅伴?

她们有没有家乡?

雁儿们在云空里彷徨,

天地就快昏黑!

天地就快昏黑!

前途再没有天光,

孩子们往那儿飞?

天地在昏黑里安睡,

昏黑迷住了山林,

昏黑催眠了海水;

这时候有谁在倾听

昏黑里泛起的伤悲。

对于此诗,茅盾曾评论道:“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微波似的青烟似的情绪。”诚如是言,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淡淡的惆怅。那在天地间徘徊、在昏黑里迷惘的雁儿们,不由得勾起我们心中模糊的怅惘,似乎心头被一层淡淡的迷雾所笼罩,湿漉漉的,因而悲凉。茅盾先生一语点破了此诗的关键,然而他对此诗的总体价值是否定的,认为缺乏更深厚的蕴藉和内涵。可是,诗歌是情感的自然流淌,一首诗,要是能够引起读者心中的共鸣,能够让人的心灵更加温润柔软,不就够了吗?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我拉着你的手,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

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

你跟着我走,

我拉着你的手,

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无边的自由,我与你与恋爱!

顺着我的指头看,

那天边一小星的蓝--

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

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快上这轻快的小艇,

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欣,自由--

辞别了人间,永远!

在中国,自由恋爱是20世纪西风东渐之后才产生的一个新鲜事物,或者上溯几千年,在《诗经》中也能找到自由恋爱的踪迹。然而在20世纪初,自由恋爱被一些卫道之士视为洪水猛兽,所以,想要坚持自由恋爱,必须要有巨大的勇气。徐志摩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为了爱情,勇敢地和整个世界战斗,这一首诗从表面上看是要从卑污、懦怯的人间逃到自由恋爱的理想天国,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也是一篇抨击卫道士们的檄文吗?

这年头活着不易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

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

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

那村姑先对着我身上细细的端详:

活像只羽毛浸瘪了的鸟,

我心想,她定觉得蹊跷,

在这大雨天单身走远道,

倒来没来头的问桂花今年香不香。

“客人,你运气不好,来得太迟又太早;

这里就是有名的满家弄,

往年这时候到处香得凶,

这几天连绵的雨,外加风,

弄得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

果然这桂子林也不能给我点子欢喜;

枝上只见焦萎的细蕊,

看着凄惨,唉,无妄的灾!

为什么这到处是憔悴?

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

西湖,九月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然而当文学变得越来越复杂,诗歌必然也要添加其他文艺形式的元素。这就是一首融合戏剧的叙事性而写就的诗歌。这首诗的戏剧结构完整而严谨,时间、序幕、情节、独白等一应俱全。在徐志摩的诗中,这种艺术手法并不常见。并且,这首诗所蕴涵的悲剧精神和悲观情绪,也是徐志摩的诗中所少见的。--那些恋爱诗虽然也有悲凉、悲观的意味,然而终究是对爱、自由和美的赞颂,基调中依旧是昂扬的,张扬着青春感的。“这年头活着不易”应该是对人间现实的慨叹;那美好桂花的“凄惨”,也是对一切遭遇不幸的人们的悲悯。

呻吟语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像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从一开始的“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到最后对“上帝”的质问和反叛,在短短十行诗里面完成了转变。作者在一开始固然是“呻吟”,想象着“她”在自己身边时的美好情景,反衬了自己当下孤苦、忧愁的心情。然而“呻吟”仅仅是开始,当对“她”的思念在心头堆积,当“她”不在的巨大痛楚捶打着诗人的心,“呻吟”就变成了愤怒,就变成了质问。只是,“自由”的“由”是阳平,读起来感觉比较温柔,没有力度,如果能将“生命与自由”换成“自由与生命”,当更能体现出愤怒的效果。--当然,作者这么安排,也有可能是为了更突出“自由”的重要。

生活

阴沈,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黏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五月二十九日

这是一幅阴森恐怖的景象,毒蛇似的道路,阴冷潮湿的墙壁,妖魔的脏腑一般的环境。然而,这样的景象,就是我们社会现实的写照,就是我们的生活!诗人用形象化的象征手法,将笔触深入到了生活中最阴暗的一面。人类其实是一种懦弱的种群,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不敢直面冷冰冰的生活。诗人之可贵,就是不仅敢于面对世界的真相,更能将这样的真相用自己的笔书写出来,让真相赤裸裸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阴暗、丑陋、肮脏的生活。诗人逼着我们直面真相,此时我们发现,直面真相原来并不是很难。

火车禽住轨

火车禽住轨,在黑夜里奔:

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

过桥,听钢骨牛喘似的叫,

过荒野,过门户破烂的庙;

过池塘,群蛙在黑水里打鼓,

过噤口的村庄,不见一粒火;

过冰清的小站,上下没有客,

月台袒露着肚子,像是罪恶。

这时车的呻吟惊醒了天上

三两个星,躲在云缝里张望:

那是干什么的,他们在疑问,

大凉夜不歇着,直闹又是哼;

长虫似的一条,呼吸是火焰,

一死儿往暗里闯,不顾危险,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

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

累坠!那些奇异的善良的人,

放平了心安睡,把他们不论;

俊的村的命全盘交给了它,

不论爬的是高山还是低洼,

不问深林里有怪鸟在诅咒,

天象的辉煌全对着毁灭走;

只图眼着过得,裂大嘴打呼,

明儿车一到,抢了皮包走路!

这态度也不错!愁没有个底;

你我在天空,那天也不休息,

睁大了眼,什么事都看分明,

但自己又何尝能支使运命?

说什么光明,智慧永恒的美,

彼此同是在一条线上受罪;

就差你我的寿数比他们强,

这玩艺反正是一片湖涂账。

火车和铁轨,自从诞生时起,就犹如宿命一般纠缠不清、撕掳不清,它们仿佛是冤家,又仿佛是相依为命的伙伴,人世间的矛盾与复杂,似乎都能在它们那里看到。本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火车上乘客的角度,描写从火车上看到的各种阴森景象;第二部分用拟人手法,从星星的角度诉说火车、铁轨以及乘客;最后一部分写星星的自白。整首诗似乎都笼罩在一种阴郁的氛围之下,连天上的星星也对自己进行否定,连那“光明”、“智慧”和“永恒的美”似乎也失去了光泽,似乎只有那混迹人间、近乎麻木的旅客的态度,是人们唯一的选择。当作者逐渐深入这个世界、了解人间的真相,看到了世界和生活的复杂时,表现出这样的阴郁和矛盾,似乎也是必然吧。

月下雷峰影片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

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

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

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诗的最后一句说“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实际上,这首诗不就是如梦境般美丽吗?对于这样优美的诗,我们无须多说什么,只要进入那种情境,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自己沉浸在其中,沉浸在其中……

再不见雷峰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为什么感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

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

为什么感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

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

像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像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

九月,西湖。

从这首诗表现的情绪来看,对于“雷峰塔的倒掉”,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是缅怀“西湖十景”之一的永远消失,一方面也是对于这“镇压”的塔的倒掉的拍手喝彩。而实际上,这首诗里面隐藏着徐志摩自身的特殊感受,此时刚从英国归来的徐志摩,感情上和林徽因的恋情失败,婚姻上和陆小曼磨难重重,而“五卅惨案”等政治变故又让他心生怵惕,原本带有学生气的那种梦幻此时完全崩塌,他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面对这个世界。而恰于此时倒掉的雷峰塔,也象征了徐志摩自身那破灭了的梦幻。

五老峰

不可摇撼的神奇,

不容注视的威严,

这耸峙,这横蟠,

这不可攀援的峻险!

看!那岩缺处

透露着天,窈远的苍天,

在无限广博的怀抱间,

这磅礴的伟象显现!

是谁的意境,是谁的想像?

是谁的工程与造的手痕?

在这亘古的空灵中

陵慢着天风,天体与天氛!

有时朵朵明媚的彩云,

轻颤的妆缀着老人们的苍鬓,

像一树虬干的古梅在月下

吐露了艳色鲜葩的清芬!

山麓前伐木的村童,

在山涧的清流中洗濯呼啸,

认识老人们的嗔颦,

迷雾海沫似的喷涌,铺罩,

淹没了谷内的青林,

隔绝了鄱阳的水色袅淼,

陡壁前闪亮着火电,听呀!

五老们在渺茫的雾海外狂笑!

朝霞照他们的前胸,

晚霞戏逗着他们赤秃的头颅;

黄昏时,听异鸟的欢呼,

在他们鸠盘的肩旁怯怯的透露

不昧的明星光与月彩:

柔波里缓泛着的小艇与轻舸。

听呀!在海会静穆的钟声里,

有朝山人在落叶林中过路!

更无有人事的虚荣,

更无有尘世的仓促与噩梦,

灵魂!记取这从容与伟大,

在五老峰前饱啜自由的山风!

这不是山峰,这是古圣人的祈祷,

凝聚成这“冻乐”似的建筑神工,

给人间一个不朽的凭证--

一个“崛强的疑问”在无极的蓝空!

同类推荐
  •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收集了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及选集等。主要有《我》、《绝望》、《夜行》、《智慧》、《答列宁之抗议》等。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同《仲夏夜之梦》、《威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喜剧”。讲述了在远离尘世的阿登森林中,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以及她的爱情故事。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新诗讲稿

    新诗讲稿

    《新诗讲稿》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一、废名1936-1937年在北大讲稿并附有朱英诞所作解说及意见;其编排顺序依据朱英诞所藏讲稿,不同于以往出版的废名“谈新诗”讲稿目录顺序,朱英诞将废名1934年发表于《人间世》上的《新诗问答》一文放在讲稿之首。二、朱英诞1940-1941年在北大讲稿;其编排顺序依据朱英诞所藏讲稿,朱英诞后来曾以手写的形式改变目录编排顺序,但《新诗讲稿》依从原稿。三、废名1946年回北平后续写的四篇谈新诗文章。四、附录;收入周作人《怀废名》(署名药堂)、《谈新诗·序》(署名知堂),黄雨《谈新诗·跋》,以及朱英诞自传《梅花依旧》。
  • 被重置的人生

    被重置的人生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白血病男孩阿布在治病期间记录的对过去的回忆和治病的过程,从开始得病的绝望,到希望,到最后的平静,共分为“死前写个回忆录”“希望记事本”和“被重置的人生”三个部分。文章乐观、积极、幽默,不知不觉成为了很多病人及病人家属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改变了很多健康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
热门推荐
  • 不是非要嫁给你

    不是非要嫁给你

    她走出校门,他清冷的言语里,是她捉摸不透的深沉。面对宁远的破产危机,她找他谈条件:让出一半以上的股份,他无动于衷。只不紧不慢的吐出四个字“跟我结婚。”她不以为然,但却妥协。之后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隐婚”生活,她不带他送的戒指,不和他“出双入对”,甚至还任性的不肯履行夫妻义务。
  • 女配还愿计划

    女配还愿计划

    恐怖分子姜滢遇上快穿系统,在三千世界里不断为枉死的女配还愿。世界的尽头处,有人在等待。
  • 末世之红警联盟

    末世之红警联盟

    张丰是一名红警的游戏玩家,这天他正在网吧里玩着红警新出来的版本:心灵终结。突然外面的天空便落下了数颗陨石,成功逃离网吧的他意外获得了红警系统,同时还有两个人也获得了红警系统。
  • 波函数坍塌的电子娘

    波函数坍塌的电子娘

    这部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电子等一大批基本粒子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动作和神态,(貌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电子等基本粒子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自主行为时所引发的一大批事件,表现了作者对其的无限遐想(瞎想),富有奇幻意味。(语文赏析式简介。)本书写出了基本粒子有自己想法后海、陆、“空”的反应,围绕着主角,展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孤独的鱼(中篇小说)

    孤独的鱼(中篇小说)

    杨俊峰以为跟冷斯雨的夫妻关系算是彻底完蛋了。事情来得不算凶猛,倒也有些空前绝后。石林的三月非常暖和,对气候敏感的女人们已经开始脱去冬装换上了长裙,大街小巷便是一片花枝招展春意盎然。吃过晚饭,杨俊峰站在店门口懒洋洋地剔着牙,眼睛却专注地盯住对面的牛肉馆。牛肉馆的伙计胖三手里拎着塑料管冲洗地板,另一个女工正一扇一扇地关梭门,牛肉馆打烊了。牛肉馆一关门,即宣告牌局正好开张。杨俊峰对冷斯雨说了一声我玩牌去了,便摇摆着身体走进了牛肉馆。冷斯雨没有吭声,她依旧一丝不苟地收拾着碗碟。
  • 共城从政录

    共城从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政王的阴狠毒妃

    摄政王的阴狠毒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背负天下骂名的伪阴狠女人!传闻她天生废材,不学无术,却阴狠手辣;仗着自己是左相女儿的身份到处横行结怨!传闻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对第一公子求爱不成,被戳穿投湖自尽!再次睁眼,她成了真阴狠的毒女人!从此,谁也别在她面前得瑟,否则,她端了谁!一个不慎,随手抓了个妖孽垫底。岂料,此妖孽是凶残成性、人人谈之变色的摄政王?!她虎躯一震,尼码,放马过来!她连他兽性大发都不怕,还怕他魔性大发不成?大婚当天,他冰冷的指尖划过她的脸蛋:“听说,你想要给本王戴绿帽子?”她慢条斯理地瞥了眼他:“真可惜,当时天太黑了,你戴的是绿帽子还是红帽子,我没看清!”****他宠她宠上了天,谁敢说她一个不是,抄他全家!他说:小屏子是本王的人,其他的人就算心疼,也要给本王忍着!他的人,自有他为她撑起一片天!
  • 偏爱你的甜

    偏爱你的甜

    我是中国人,MOF先生是法国人。他叫我Ma petitechouchou,意思是我的小宝贝。礼尚往来,我叫他萌雪梨。法语Mon chéri,我亲爱的。我很爱吃他做的蛋糕,某次偷吃现场被抓……MOF先生:“我就说是你吃的,你还不承认,看我怎么惩罚你这个小骗子。”我:“就是我吃的,你想把我怎么着吧?”MOF先生:“既然吃了我的蛋糕,那自然要付我应得的报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