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100000013

第13章 帮规帮纪(2)

青帮一直使用自己的辈分,发展到20世纪初期的时候,传统的由高到低的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人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光礼、大通悟学的24个字辈也都在使用。据说最初创立24个字辈的是青帮的创始人金纯,号碧峰,明末时期南京麒麟门金家村人,是个弃官出家的僧人,所以使用达摩老祖定的24字作派系划分,他的法号为“清源”。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和纪念,安清道友们一直沿用了这些字辈。根据青帮内部资料的记载,清、静、道、德这四个字辈都是青帮始祖们才能使用的字,比如金碧峰是清字辈;罗教创始人罗清,甘肃省东乡人士,官拜户部尚书,出家后获法号“静清”,所以是第二代静字辈;陆祖原名陆飞,字羽飞,道号“道行”,是第三代道字辈;其他三祖翁岩、钱坚、潘清均是德字辈。然后青帮内的其他子弟都会依次得到自己的字辈。

在24字辈中,现在的人们一直对最后的4个辈分大、通、悟、学存在一些争议。有种观点认为,传统青帮的早期字辈是20个字,并没有最后的4个字辈,最后的4个字辈是直到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期的时候才被创造使用的。而且也有一些材料能够证明,在早期安清道友使用的字辈中,的确只有前20个,而且最后的字辈“礼”字,是1911年清王朝灭亡时候的年份,所以应该是在这一年,大、通、悟、学才被使用,形成了青帮的24字辈。很多人都同意这种观点,但也有一些新的材料向人们说明,最后的4个字辈,实际上跟江南地区反清志士秋瑾等人有关,因为他们曾经在绍兴建立了大通武学,利用青洪帮作掩护来进行反清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虽然这种观点还没有被人们证实,但是无论如何,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的这段时期,青帮的确重新创造出了两套字辈,这一做法也表明了青帮的不断扩张和结构的不断完善。

辈分排行划定之后,帮内成员之间的称呼也要相应地按照排行来划分:对于帮内的长辈,不论是年龄、籍贯、派系或者本命师和其他师父,均要以师父相称;大一辈的长者,均要称其为师叔;对于大两辈的,不论年龄,也不论哪一帮头或者是否已开法,都要称为师爷;大三辈为师太;大四辈为太师太;大五辈的一般在本帮内是没有的,若真的有,就被称为祖节,可算是先祖一样的人物了;平辈之间的称呼也有很多变化,像是同拜一位家师,同参一位师爷的成员之间,互称为同参;同一位引见师或布道师的弟子间,称同山,其他同辈之间统称为平香;对晚辈的称呼,比如某位师父的儿子,一律称为小老大;徒弟的儿女或者是同辈人的后代,称为少君;弟佬的子女或者徒弟,是法孙等之类的称呼。

青帮的字辈结构完整而严谨,实际上在青帮内,辈分高的成员会受到尊崇,但是不一定有很大的权力。比如上海滩青帮最大的辈分才是“大”字辈。着名的青帮头子黄金荣,他在正式加入青帮之前就已经是帮内的头目,领导青帮子弟从事各项营生,但实际上直到1923年他正式加入青帮,一直都只是没有正式辈分的“空子”;而杜月笙仅是辈分很低的“悟”字辈弟子,这也并不会阻碍他调遣指挥辈分排行比他高的青帮成员。

待到青帮发展到民国时期,大部分自觉维护辈分的制度开始越来越不受重视,以至于让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很难理清这一时期几位显赫一时的青帮大头目的辈分关系。

从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到日本全面入侵中国之前,这段时期里上海青帮的三大巨头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势力遍及政、军、商三界,成为江浙、上海一带炙手可热的大人物,但是对于他们的字辈到现在也难以下一个确切的定论。

谈到黄金荣在青帮内的字,一般认识是“通”字辈,但是实际上据说他并没有正式拜过师父,是青帮内的“空子”。所以他敢于无视帮规,利用各种手段以青帮的名义提升地位,不断爬升,扩张势力,聚敛财富而无所顾忌。按照青帮的帮规,“空子”并非青帮的正式成员,所以更没有权力开香堂收徒弟。但是黄金荣并不按照这些陈规旧俗行事,照样大张旗鼓地广收门徒,而且这些地痞流氓出身的“徒弟”也并不正式在香堂投师拜祖,而是自然而然直接称呼黄金荣为“老太爷”。黄金荣在上海可谓事事如意,自诩是字辈比“大”字还要多一笔的“天”字辈。直到后来,他听从了他人的劝说,为了在青帮内证明身份,去投拜声望极高的“大”字辈青帮老头子张镜湖为师,但是据说也并没有举行过正式的仪式。所以,直到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黄金荣驾鹤西去,他的字辈也始终是个“空子”。

青帮内部这种辈分地位和实际权力大小之间的不成比例的关系对民国时期上海青帮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方面反映了在世系帮派中,以虚拟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字辈结构和实际权力相背离的趋向性,也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青帮是个能适应新思想、新形势的新型组织,能够在20世纪初动荡的社会中不断演变求得发展,因而,能够起用辈分不高但是实力强大的后辈(如黄金荣、杜月笙等)。这种不受等级、辈分排名限制而靠人际、实力获得权力和发展的运行模式,即使对现在的组织和机构来说,也很具有借鉴意义。

4.秘传帮话和盘问“海底”

帮会组织内部人员很多,成分庞杂,所以为了相互介绍、内外联络或者寻求帮助,一般都会利用一些特殊的暗语、手势等作为特定的术语,称为“帮话”。这些语言都属于帮会的内部秘密,一般不会轻传外人。因此,行走于江湖,或是周旋于组织内部,若是不懂得或者记不住组织的帮话、切口,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通常,青帮的成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而且青帮自祖师创帮之后,发展迅速,各地水湾、码头、港口、渡船多如牛毛,粮船、盐船数以万计,想要认清是否是自家的船只实属不易,此时就要利用帮话进行联络、求援等。

青帮的成员到“兄弟”家门口的时候,敲门讲究“三四轮敲”,即先三后四,敲三下门停手,门里人问:“什么人?”此时外面的人回话:“今日香堂我来赶,安清不分远与近。”等于是向门内的人表明“自己人”的身份;在进门的时候一般先迈左脚,进门落座后脱帽,帽子应仰放在桌上,以求水中行船永保平安;饭前洗手洗脸时,衣袖要向内翻,不得向外翻;手巾要叠三叠,然后由上到下擦左半边脸,然后中间,最后再由上到下擦右半边脸,如果横向擦脸,会被认为是“横行霸道”,要受到众兄弟的谴责;落座吃饭,不能说“盛饭”,因为“沉”与“盛”谐音,这是跑水路的人最忌讳的字眼,如果接受别人赠与的酒水、礼品时,一般是用左手去接东西,弯曲小指和无名指,用其余三个指头接住物品,如果必须用右手,则不能使用食指,而是用其他四个手指去接受物品;还有握手时的特有手势,青帮人握手是用右手做出三、一、九的手势,食指弯曲呈九,拇指和其余三指都伸直,这代表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在这一天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以纪念前朝,不忘反清复明的根本。

一旦一位青帮成员到某处,想找寻本帮派的人帮助自己,但是又不方便认识,于是便常到当地的茶楼让小二泡上一壶茶,独自坐在靠门的桌子边,脱下帽子仰放于桌面,用右手的四指(除了大拇指)或者左手的三指(除了拇指和小指)端着茶碗喝茶;或者到酒楼里,将筷子横放在盛满酒的杯子上。只要当地青帮成员看见了,就算是“挂上牌子”了。挂牌之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有青帮成员主动上前来“盘问海底”,即盘查来者身份。青帮成员认亲问答也是有一定的套路的。当地的青帮成员会问:“老大贵姓?”外来者要立刻礼貌回答:“家里姓某,出门在外便姓潘。”(姓潘表示是潘文堂门下的徒子徒孙)然后再问:“哪位前人孝祖?”(您的师父是谁)来者答:“他老人家姓某,上是某辈分,下是某辈分。”这样大体就能确定对方的身份,如果还有疑问,就会有更加深入的“唠海底”,如此这般,外来人和当地青帮成员就知道了各自的辈分,然后,辈分高的那位会邀请对方“香堂口见”。这样,双方相互确定了是“自己人”的身份后,当地的青帮成员就会引外来人去拜访“舵头”,即帮主。

参见舵头的时候礼数也很繁杂,首先要行参拜礼,一边行礼,一边报出自己的船只旗号和自身辈分,舵头受完礼后,才会请来者起身,借此客气一番:“祖师显灵,家族义气,慈悲满堂,兄弟请起。”这时候,来者就可以向舵头诉说自己的事情,在此地因故“搁浅”,希望能够“搭个跳”,渡过难关。青帮有难同当的兄弟义气在,所以只要在自己的权限之内,当地的舵头一般都会对来者全力救助。

青帮形成的这种交流体系,和站岗的卫兵在换岗时候对换口令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认清敌我,保证帮派的安全,也主要是为了避免帮派内过多的秘密被外人知晓。

青帮自从接受雍正皇榜建立帮派以来,几百年里虽然表面上听从朝廷的调遣,但是实际上是在江湖中行侠仗义、扶贫济弱,甚至私惩贪官污吏,所以为了不让朝廷知晓帮派的真实目的,一套秘密的联络手段或者暗语是必需的。更主要的一点是,青帮的祖训要求成员之间不忘最初目的,严守三教合一,另外,再加上青帮的开山始祖们本身就是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成员,因此每次设香堂都会让弟子虔诚祭拜前朝将相,追本溯源,不忘汉室江山。

于是常常有别有用心之人对这种做法加以利用,然后向清廷频进谗言,如此一来,对青帮会造成莫大的伤害。因此,加入青帮的弟子们都要严守秘密,谨记“三谈三不谈、三露三不露”的原则。“三谈”是指同道之间谈论、香堂之上谈论和内部帮派之间交流谈论;“三不谈”指在茶馆、酒肆、澡堂这种人员混杂的环境下不谈论帮内事务;“三露”是说遇到急事、难事和被人盘查时才能主动显露自己青帮的身份,“三不露”指对外人、朋友甚至亲人,都不能主动透露身份。再者,青帮自运河漕运起家,发展到民国时候共立帮头一百二十多个,码头七八十个,还有粮船、盐船千艘,帮众不计其数,所以势必要利用明确繁杂的辨识方法,所以盘道切口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组织的扩展,这种特有的言行系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民国时期动荡不安的时局下,作情报交换前的确认身份就是由青帮的盘口发展而来的。而且在近代历史中,青帮也为抗日作了不少贡献,例如杜月笙就曾经利用青帮的势力和盘口的作用,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抗日情报,而且因为盘口属于帮会内部的特有交流体系,均需师父亲自传授,决不外泄,因此被列为帮中机密,外界不易破解,更给情报交流工作带来了一份安全保障,这也体现了青帮的义气传承和共同扶持的原则。

5.“参教”和“许充不许赖”

“参教”这个词,在青帮之中是很具分量的。如果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行走江湖的时候遇见,想要互相暗示自己是帮会里的人时,双方就会提出“我们参教参教”的说法,这时,不论是谁,不论辈分多高都要郑重对待。

从表面上看,“参教”这个词的意思是“我来参加帮会,向您请教请教”,事实上是在暗示对方我要用“海底”等跟你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来考核一下你是否是货真价实的“家里人”。通常这种“参教”比盘道认亲还要深入和严格。

“参教”在向对方交代“三帮九代”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套路和规定的,丝毫不能有偏差,一旦有漏洞,很可能会被对方看“翘”了,认为是外人冒充青帮子弟。大部分人都知道《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他在莽莽雪原中顶着呼啸的北风,孤身一人坚定勇敢地深入国民党残匪的老窝,他的勇气和镇定不仅是因为他身为革命军人的信仰,更因为他在这之前已经熟悉了残匪的各种内情和暗号。当他对威虎山匪首的查问对答如流时,敌人就对他放松了戒备,确定他是自己人。京剧当中那几句经典的对白:“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这些话参照的就是青帮的“参教”。

在“参教”时,双方要面对面坐在桌旁,表情不能流露出半点放松和玩笑的神情,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双手分别按住桌角,互相奉茶、敬烟等。奉茶的时候要右手拿茶壶把,左手按在壶盖和壶嘴之间的连接处;请酒宴或者便饭时,从落座一直到最后吃完饭向对方道谢,全部都要按照规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显示着自己的帮会身份。待到“参教”正式进行,双方清楚了“三帮九代”之后,彼此再按照帮里的规矩打个招呼,才可坐下来随意交谈。如果在清楚“三帮九代”后,发现对方的辈分比自己高,就仍然要用“海底”向对方打招呼,告知对方现在人多口杂,向其行礼不方便,等到以后再补上“家里的规矩”,现在先向对方谢罪,请对方不要介意;如果当时周围都是帮会成员,那么就应该立刻按规矩向对方叩拜行礼。

这些都是善意的“参教”,只是为了相互认亲和联络使用的,但是也有因为不信任对方,不相信对方是“家里人”的时候,或者双方因某些事而起了“核子”,即矛盾,然后都抱着敌对的心态,刨根问底地借用“参教”的方式问倒对方,给对方吃“霉头”,相互之间拆台。这种情况也会不时发生。

同类推荐
  • 同室男女

    同室男女

    邱光朗与左雨黎共同租了一处房子,从公司的楼里的宿舍间搬出,住了进去,预想中的风波不仅没起,反觉一切都似乎顺理成章了起来。邱光朗,男,现年三十五岁,祖籍山东,北京某名牌大学电子专业毕业,负责公司销售产品的质量验收。北方家中有一妻一子,妻因单位亏损放长假,子七岁。左雨黎,女,现年二十六岁,未婚。从小在杭州西子湖畔长大,在上海读完大学,负责公司里的技术资料收集和英文翻译。父亲是大学里的教授,教中国古代文学,诚所谓诗书世家,书香门第。未婚夫现在美国读博士。
  • 情缘封尘歌未断(长篇选载)

    情缘封尘歌未断(长篇选载)

    教育局来了调令,要调韩娟玲到县城二中教书。第一是因为韩娟玲教书教得好全县出了名,第二是因为韩娟玲进修本科大学毕业了,所以教育局要调她到县重点中学去教书。到县重点中学教书本是件好事情,但是对于刘长幸来说却不咋的,夫妻二人要两地分居,他在家里守着新房打光棍。你想想,家里没有女人行吗?老的少的都离不开韩娟玲,她一走全家都乱套了。还有,一个女人出远门,当男人的能放心吗?更何况韩娟玲是一个漂亮女人,刘长幸越是放心不下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商议,但是谁也没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吃公家饭就得听公家的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韩娟玲只能去县城教书,再别无选择。
  • 飘(全集)

    飘(全集)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战火的蔓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 黑蜥蜴

    黑蜥蜴

    黑街女王黑蜥蜴让大侦探明智大感棘手,她竟敢主动出击和明智斗智斗勇,谁会是最后的赢家?黑蜥蜴看上了大阪富商岩濑庄兵卫家的千金早苗,甚至还想把岩濑家的宝物“埃及之星”收入囊中。屡收恐吓信的岩濑请求明智保护女儿的人身安全,大侦探却武断地把这次的事件归入恶作剧中,连连失手,不但早苗被绑架、“埃及之星”落入敌手,甚至连他自己都被扔进大海差点儿喂了鱼……敌我双方在交手过程中,名侦探和女贼竟暗生情愫。那么,心生爱慕的黑蜥蜴是否会为明智痛改前非,或者明智是否会陷入迷惘,放弃自己的一切人生价值,追随邪恶的黑蜥蜴?
  • 风尘

    风尘

    没课的时候,雪芹老往山上跑。她跑时,头也不回,身后目光如织。雪芹是个小学老师。学校趴在山脚,两排房子,红砖黑瓦。校长五十多,姓陶,长得也似陶,黑又糙,猛一看还以为一把紫砂壶成了精。陶校长此刻也打量着雪芹。看到她的两瓣屁股甩出漂亮的弧线,陶校长狠咽了几回口水,头昏眼花了,就骂小苏。小苏是雪芹的男友,公办教师。小苏此刻正凝视着女友的背影,名正言顺的,招谁惹谁了?陶校长斥道:小苏!你个没用的东西!你就不怕她跑出毛病来?她只是个代课的,老这样莫名其妙的,下学期我开了她!小苏一听慌了神,拔腿就追。
热门推荐
  • 超凡未亡人

    超凡未亡人

    我不清楚我到底是什么,我不是鬼,不是僵尸,更加不是什么吃人的丧尸,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是人类,只知道他们称我为未亡人!
  • 你是我余生的甜

    你是我余生的甜

    【新书六月左右发布~】“不要了……”“宝贝,乖,很快的。”女孩眼含泪水,她做出来的菜果然是很难以下咽。“以后还敢不敢戏弄我了?”男人一只手抬起她的下巴,唇角微微勾起一抹淡笑。重生三年前的新婚之夜,她反被病猫丈夫套路。天天做牛做马也就罢了,现在还要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千倾晚扶着自己的腰,想到外界传闻冷大少不近女色,高冷总裁,其实这全部都是假象!“我要离婚!”“离吧,反正离了你也只能嫁给我。”【甜宠重生爽文,日更优质精品,主角身心干净。】
  • 写给阿意的情话

    写给阿意的情话

    【快穿】云逢意从亘久的黑暗中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被一团光芒包围的系统,她什么都不记得,只有选择依靠这个系统来帮助自己。可是她也没想到后面会被一只巨型犬锁定,每个世界的目标人物都是他!这一切的最后只余下他勾起嘴角,声音低低:“阿意,这是写给你的情话。”[已有故事:腹黑竹马×冷萌青梅]
  • 三尺青锋,少年狂

    三尺青锋,少年狂

    仗剑高歌,斩三千缥缈;时光如酒,断沧海寂寥。落雪飞,天幕白,几多徘徊,惹一身尘埃,此处旧时青苔,白雪皑皑。浅墨浓香,淡苍云起卷,;轻雨沉鸿,颠半世流离。一念花开,一念落,回首间,只看见,红花漫天尽飞散……
  • 求道剑仙

    求道剑仙

    这是个残酷的世界,肉弱强食,一界草根偶的天外飞剑,踏上求仙问道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远东来信(上部)

    远东来信(上部)

    “清晨逛鱼市,下午泛舟阿尔斯塔湖,晚上陶醉于圣·保利红灯区。”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留学城市汉堡时,谢东泓总离不开这句话。大家都认为谢东泓这话精辟,不但言简,而且意赅。但朋友来到汉堡后恍然发现,不只他一个人这样说,驶往汉堡的旅行大巴上,导游们摇头晃脑吆喝的也都是这句。导游从哪里觅得佳句,谢东泓自然不知,但他清楚自己从何处学来。两年前,他到汉堡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等车时,本想从报刊亭里拿本国内看不到的《花花公子》或者《男人帮》开开眼,没有料到这类杂志都用透明薄膜密封着,里面的精彩不掏钱是看不到的,只好拿了本旅游手册,翻开第一页看到的便是这句话,从此这句话在谢东泓的心里扎下了根。
  • 我是半个幕后黑手

    我是半个幕后黑手

    4199年8月13日,位于南太平洋而起的地球脉动,给人类带来了第一轮灵气复苏;4212年12月23日,整个天空之中神秘生物逐光而行,第二轮灵气复苏不期而至,4218年3月13日,一个被伊斯之伟大种族“御用”的穿越者,携带着奈可特城记载下人类的文明科技和混血种世界的炼金术来到这个世界。在灵气复苏已接近二十年的全球,看陈桐如何在觉醒者的世界糅(fu)合(zhi)药剂学、炼金术等等灵气下的超凡力量,推动着全球顶点的晋升。
  • 余墨偶谈

    余墨偶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邻尼经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邻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