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700000004

第4章 周恩来从万隆发出震撼世界的声音(1)

在日内瓦杜勒斯不准握手时发生的中美接触

1954年春夏间,新中国的一批外交精英云集日内瓦,首次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会前,大家在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领导下精心作准备的时候,并没有料到会在这次会议上打开中美会谈的大门。

当时,朝鲜战争刚停战,中国将美帝视为最凶恶的头号敌人,每个政治集会上都少不了要呼喊“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美国在极端反共的麦卡锡主义制造的恐怖气氛之中,中共被视为十恶不赦的“红色恶魔”。就连后来当了总统而飞往北京与毛泽东握手的年轻议员尼克松当时也是一个反共的得力干将。

许多与共产党沾边的人士被投进监狱,连大名鼎鼎的“二战”功臣马歇尔将军也遭到了所谓有“亲共倾向”的指责。

关于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不准其手下与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之事,众多史书已有赘述,本书不再涉及。但杜勒斯以堂堂主管美国国家外交事务的国务卿身份下此命令,可见当时中美两国相互关系的鸿沟有多深。

早在有美、苏、英、法四大国外长参加的柏林筹备会议,酝酿召开专题讨论朝鲜停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时,苏联就主张要有新中国参加,就连英国、法国的外长也承认没有中国的参加无法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美国迫不得已同意了,但美方却坚决不在筹备会的有关协议书上签字,却另发一个声明称:跟新中国的代表坐在一起开会不等于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这就是产生杜勒斯国务卿明确规定美国代表团成员不准与同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的背景。

作为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却姗姗来迟了。

有一天,在杜勒斯尚未到达时,苏联代表团团长、老外交家莫洛托夫来找周恩来。他告诉周恩来,自己请美国代表团吃了一顿饭,在私下谈话时,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史密斯流露出一种批评美国政府的看法,觉得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是不现实的。莫洛托夫还说,史密斯是二次大战中在欧洲作战的将军,很有地位,他的这种观点,值得重视。

在政治上很敏锐的周恩来觉得莫洛托夫提供的这个情况很重要,便在中国代表团的智囊组中作了专门研究,引起大家对美国代表团成员们的关注。当时的美国代表团成员中,中方只认识一个叫罗伯逊的人。其人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周恩来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日内瓦。

在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待过。这个军调执行部主要是调解国共两党停战的机构,罗伯逊当时就是个顽固派。

5月初,会议开幕之时,杜勒斯赶来了。此君冷僻高傲,在开幕会上作了个发言,就匆匆回美国去了。杜勒斯离开日内瓦后,当时担任副国务卿的史密斯将军就成了美国代表团的团长。6月16日,当周恩来总理发表了全面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六点方案后,史密斯即席作了一个发言。史密斯说:周恩来先生的建议包含着可供讨论的内容。

史密斯的发言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当晚,周恩来与智囊组作了研究,认为史密斯的发言是其个人的表态,没有经过美国政府的同意;但也说明了美国不是铁板一块,史密斯就有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做工作。

果然,不出中方所料,翌日开会再次讨论此问题时,史密斯就没有到会,只是其副手罗伯逊到会。经打听,说是史密斯有事到瑞士首都伯尔尼拜会联邦政府去了。这位罗伯逊一发言就批驳周恩来提出的六点方案,将史密斯昨天的发言一下子就否定了,还说中国代表团的意见根本不值得考虑和讨论。

周恩来一听就火了,当即严厉地斥问罗伯逊:“你们美国代表团说话算不算话?你们的团长史密斯昨天还表态说我们的意见可以考虑,今天怎么一下子就变卦了?”

罗伯逊自知理亏,面红耳赤。

周恩来指着罗伯逊说:“罗伯逊先生,我们在中国是认识的,我了解你。如果美国敢于挑战,我们是能够应战的。”

罗伯逊更是狼狈不堪,讷讷地无言以对。

尽管中美之间对立空气如此浓重,但中美双方都有一些具体问题要解决。

首先是美国方面有一桩心事想和中国交涉,即在朝鲜战场上被俘的一批美国军人和在中国犯了罪的在押美国公民。当时美国政府因这个问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美国舆论对此问题的反应非常强烈,认为这些被俘被押的美国公民是美国僵硬的对华政策的受害者,国会山上有议员为此对美国政府做过质询。因此,美国政府受到了很大的压力,陷入一种极为矛盾的心态中:既想要求对方遣回那些在华人员,又不愿意和中国人直接接触,以免造成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既成事实。美国因此想通过第三者来办理这件事。当时,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双方经过谈判达成了建立代办级关系的协议,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汉弗莱·杜维廉,被任命为英国驻华代办。美国代表团便想委托杜维廉代办来照料美国在华利益,接手办理美国在华被押人员的遣返问题。

中国方面也有一批留学生和科学家在美国被无理扣押。当时,美国对外实行对中国的军事讹诈、经济封锁和政治攻击,在国内推行反动的麦卡锡主义,迫害和排斥一切对华友好的美国人士,对许多组织和个人进行调查和非法审讯。

中国在美国有一大批爱国的、有成就的留学生,包括早年就去美国留学的钱学森、赵忠尧、张文裕等。在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们欢欣鼓舞,积极地筹划回祖国效力。但是,他们不但受到美国当局扣留,而且还受到非法的逮捕、监禁和虐待,致使有的人不敢提出回国的申请。新中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他们。他们愿意回来,新中国的建设也需要他们。

有一天,美国代表团通过杜维廉向中国代表团成员宦乡口头转达,美国愿就在华被扣人员和中国在美留学生的回国问题进行接触。周恩来听了宦乡汇报后,连夜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如何对待。周恩来说:我们不应该拒绝和美国接触,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美国对华政策如此敌对和僵硬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抓住美国急于要求在华的被押人员获释的愿望,开辟接触的渠道。周恩来抓住了时机,决策是明智和果断的。他当即派宦乡回答杜维廉:如果美国政府有意商谈这类问题,中国政府从不拒绝进行商谈。他还决定由担任代表团秘书长的王炳南出面与美国人接触。王炳南当时是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在周恩来领导下多次与美国人打交道。

经过杜维廉的安排,王炳南和美国代表约翰逊进行了接触。杜维廉作为中间人和宦乡参加了在6月5日举行的第一次接触。地点是由美方挑选的,在国联大厦的一间会客室。王炳南与宦乡在中间人杜维廉的陪同下如约到达会客室时,约翰逊及其助手主动迎上来握手,双方还寒暄了几句。走进室内一看,里面没有一张桌子,只有几套沙发,给人的感觉是会客,而不是会谈。

第一次会谈进行了半个小时,双方都没有使用过激的言辞互相攻击,气氛显得比较轻松。或许因为初次见面,双方都表现得有些拘谨。王炳南根据过去跟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判断,约翰逊是位老练的外交家,对中国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反应也颇敏捷。约翰逊提出会谈时双方不做速记记录、不形成文字,以便使交谈更富于探讨性,避免那些到处乱窜的记者捕风捉影,也更少一些拘束。

王炳南表示同意,并确定了五天后即6月10日举行第二次会谈。

第二次会谈是由中方确定地点,也是在国联大厦里找了一个房间。考虑到是双方会谈,而不仅是见面,王炳南就将房间布置得与上次不同,在房子中间摆了一张大长会议桌,双方各坐一边,这就比在沙发上谈显得严肃些。

寒暄过后,约翰逊提交了美方认为是被中国政府拘留的美国军人与侨民的名单,要求中国方面给予这些人早日回国的机会。

王炳南接过名单一看,共有83名在华的美国人,就答复说:“只要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他说,“在中国的美国侨民,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是会得到保护的。他们可以在中国境内居留,从事合法的职业。如果他们为了某种原因要离开中国回美国去,只要他们没有未了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他们随时都可以走。实际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有1485名美国侨民离开了中国。至于极少数美国人在中国从事间谍和破坏活动,他们被扣压是罪有应得的。你方交来的名单,我们将进行研究并在下次会谈中答复你们。关于美国政府扣留中国留学生问题,我们准备在下次会谈中提出。”

在6月15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谈时,王炳南代表中方同意对因犯罪而被拘禁在中国的美国人,中国红十字会可代为转递其家属来往信件或包裹。同时,中方提出:“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有5000多人,不少人要求回国。他们在向美国政府申请离境时,美国移民局向他们发出‘不准离美和试图离美’的命令,违者将被判处5000美元以下的罚金或5年以下的徒刑,或同时给予这两种处罚。”

王炳南强调说:“这是毫无道理的,美国政府应立即停止扣留中国留学生,并恢复他们随时离开美国返回中国的权利。至于居留在美国的中国侨民,也同样享有随时回国的权利。”

约翰逊发言时虽作了些搪塞,但也承认说:“不准中国留学生回国,这是美国的法律和规章。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确曾发布过一道命令,规定凡是高级物理学家,其中包括受过像火箭、原子能以及武器设计这一类教育的中国人,都不准离开美国。”他还说,“申请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有120人根据这项法律被阻止离美。”

王炳南对此反驳说:“这些留学生并未犯罪,美国政府剥夺他们回国与家人团聚的权利是不合理的,有些申请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受到美国移民局长达四个小时的盘问,却不准他们请律师,当局甚至收走一些中国留学生的护照。在美方的压力下,许多中国留学生不敢要求回国。”最后,他坚决地表示:“你们这条无理的规定,应该予以废除。”

在6月21日举行的第四次会谈中,为合理解决侨民与留学生问题,王炳南首先建议双方起草一个联合公报,宣布住在一方的对方守法侨民和留学生将有返回祖国的完全自由;并建议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由第三国代管双方侨民和留学生的利益。

约翰逊拒绝了中方的建议,说美国政府将单独发表声明,肯定中国侨民依照美国的法律和规章,有完全自由到他们愿意去的任何地方。同时,他又一次强调了“美国的法律和规章”,也就是不肯放中国留学生回国,但表示了将“依法”对被阻止离美的120名中国留学生的情况进行复查。

后来,在7月16日和21日,双方派联络员又接触了两次。中方由外交部科长浦山为代表,美方由国务院中国司政治事务官艾尔弗雷德·詹金斯为代表。

7月21日,日内瓦会议闭幕。在当天中美双方举行的最后一次接触中,中方通知美方,除6月中旬有2名美侨离华外,中国政府已批准最近申请返美的6名美国人离华。同日,美国代表团发表声明,宣布对“依法”被阻止离美的15名中国留学生已经复查完毕,他们可以自由离美,对其他希望离开美国返回“共产党中国”的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尚在复查中,一俟收到关于他们的任何情况将转告中方。

除了朝鲜的板门店谈判是中、美、朝鲜、南韩等共同参加的接触谈判之外,1954年六七月间,中美双方在日内瓦的这次谈判,是当时相互敌对的中美两国之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次接触。

由此可见,就是在日内瓦会议开始时规定了美国代表团成员不准与中国人握手的杜勒斯,态度也有所松动,他不愿将这个打开了的口子再关闭起来。为了不使渠道中断,双方商定自9月2日起仍在日内瓦举行领事级会谈。这使得一年之后钱学森、赵忠尧、张文裕等能够陆续回国。

在日内瓦举行的领事级会谈于1955年7月15日终止。周恩来后来曾经说,此次中美会谈,我们要回了钱学森等人,也是一个胜利。

周恩来从万隆发出震撼世界的声音

在万隆,在亚非会议开会的红白大厦,或是在大部分代表团下榻的市内最豪华的旅馆——普良格饭店与豪曼饭店,在那群为抢新闻或是抢镜头蜂拥而至的各国记者中,他总是显得很活跃。他属于敬业且执着的那类美国记者。他曾用中国话对一个被访问的中国官员说:你们中共在上海成立的时候,我正好也在上海的一家教会医院里出世,与你们的党同岁,但我没有赶上访问你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没有赶上跟斯诺先生一起去陕北荒原访问被蒋通缉的毛,只有此次有机会到万隆看一看铁幕里出来的中国代表团。

这位美国记者就是鲍大可。

当时,他还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他因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对中国有相当的感情,十分关注新中国的命运、发展与变化。鲍大可是他的中国名字,使用“鲍”姓,取音于他的中间名字“巴尼特”。他采访了万隆亚非会议的全过程。当时来雅加达、万隆的所谓美国新闻代表团,最为庞大,人数达5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是来搜集关于中国的情报或是离间亚非国家与中国关系的,而鲍大可先生却是一个正直、真诚而认真的美国记者。

鲍大可先生在当年所写的关于万隆亚非会议的文章中,曾经这样记述道:

在万隆发生了两件也许有最大的国际影响的事。这两件事也是在会场外发生的,事实上,它没有必要非在万隆会议期间干不可。但不早不晚发生在这个时候,无疑是周恩来精心策划的,为的是要取得最大程度的心理效果。这两件事是:共产党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签订了涉及华侨的《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和宣布愿意就台湾问题同美国进行谈判。

……

万隆会议期间发生的最轰动的新闻事件,是周恩来提出的同美国就台湾争端举行谈判的建议。

中美双方在朝鲜战场上的战争刚刚停下不久,敌对双方鸿沟还很深,鲍大可就将周恩来在万隆主动提出的中美进行谈判的建议,视为那次会议最为轰动的新闻事件,说明他是很有眼光的。

其实,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问题从来没有在万隆会议大厅里面出现过。它并不是万隆亚非会议的既定议题。

同类推荐
  •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同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就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出的理论概括和行动部署。本书坚持历史脉络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分九个专题从贯彻者、实践者、弘扬者、实干者、奋斗者、贡献者、参与者等角度阐述了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命题的重大意义、思想内涵、价值归依以及全面落实这一重大命题的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辅助读物。
  •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
  •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本书指出,无论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还是第一代社会学家,多数社会思想家缺乏理解战争的理论工具。除了少数例外,笃信社会进步的学者对战争这一大规模暴力冲突现象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将战争视为边缘或过时的现象。直至20世纪,大部分社会理论家对现代世界抱有过分乐观的展望,对战争与暴力现象或视而不见,或语焉不详。社会理论志在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作出令人信服的诊断,但对战争有意无意的忽视是其大的缺陷。由此,本书倡议重新审视战争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并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涌现出管仲、子产、李悝、吴起、申不害、赵武灵王及商鞅这样的改革家。这些改革先行者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进行了革故鼎新。他们名垂千秋,永载史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有一个异世界

    我有一个异世界

    “二十五岁,三流大学毕业,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一年半,月薪三千五,没车没房,单身……”陈逸写到这里,突然把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里。决然道,“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好留恋的?”说完,他启动了戒指,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中,开始了人生中最大的冒险……读者群号:696714917
  • 天使的颜色

    天使的颜色

    深夜十二点,南音坐在电脑前打着哈欠修改一篇通讯员来稿。忽然手机响了,是家里的。这么晚了还打电话?南音心里掠过一丝阴影。母亲在电话里说,音子,你爸爸近来吃饭总是哽着,今天吃晚饭时又哽了一会儿,我们想明天到你这儿来做个检查。南音顿时警觉起来。
  • 中国职业篮球市场组织与行为的法律规范

    中国职业篮球市场组织与行为的法律规范

    本书归纳、梳理、明确了我国职业篮球市场中各组织的地位、权力及相互间的法律关系;分析论证了中国职业篮球市场组织的未来法制结构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 技能请留步

    技能请留步

    “叮!”“六耳系统启动中······”“偷取技能——-司雨术(灵)”“嗯,感觉不错!”袁淳毛茸茸的大手,摸了摸自己有些发热的耳朵自言自语道。
  • 一世相思一瞬欢

    一世相思一瞬欢

    她,本应是大梁的名门闺秀,难料家破人亡,为了保全性命被送出家门;他,大梁的皇亲国戚,是天下尽知的风流才子,是万千少女倾慕的对象。她,学不会低头,酒量不好却宿醉在街头,手无缚鸡之力却爱打抱不平,流连风月之地;他,文韬武略,应为天人,姬妾成群。他费尽心思,许下万里江山,只为红颜一笑;她,哭过,笑过,爱过,恨过,甘愿让自己沉浸在幻梦中。梦醒时分,她望着那双她永远忘不了的眼,忆起那一段层遗失的记忆:初见,他便成了天下唯一能解她心意之人;再见他甘愿为她抛弃天下;他为了她,杀出一条血路,只为再见她一面,再唤她一声妻,与此同时,他也是她此生绝无可能原谅之人,她看着他亲手将自己变成家破人亡的境况,她看着自己至亲至爱之人被诛杀,被流放,她的所有泪与痛,尽是拜他所赐。回望当初,她当如何?进还是退?爱还是恨?忆,还是忘?
  • 重生80小辣妻

    重生80小辣妻

    阴差阳错重回八十年代,婆婆耳根子软?让她再嫁老光棍?!那好!什么事儿都不让她做主,一边晾着她!妯娌姑嫂刁难?让她不得安生?!简单!该怼,怼!该揍,揍!保证老实。紧抓时代致富先机,她绝密酿酒配方在手,车子、房子、票子全都有!
  • 我们都在同一片夜幕下

    我们都在同一片夜幕下

    真正懂夜的人是不会迷茫的,因为夜晚的宁静将一切躁动平复
  • 萨满往事:青龙佛

    萨满往事:青龙佛

    惊险、刺激、燃爆的热血探险:我国自古以来民间最神秘的职业人士旄捕、孤军、逐货师、开棺人、地相……他们天赋异禀,始终各行其是,但为了解开一个足以改写历史的秘密,他们正在集结……全书跨越七个国家,涉及一百一十三个人物,十二个异道门派,十八大复杂势力,二十五宗神秘诡事,架构宏大,格局开阔。探险之路异象丛生:悬空青龙寺、腐液蜈蚣、百日妖医、刀梯、溶尸龙、火井、葬骨地,可谓凶险异常,队伍内更是势力错综:日本军阀、伪满政府、重庆军统、抗联卧底,异道嵍捕、细作孤军等,“萨满灵宫”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实体独家,作者逐句精修。同名影视正在筹备中。
  • 公主难嫁之皇兄求收留

    公主难嫁之皇兄求收留

    【1V1,双洁互宠小甜文,年纪大了,受不了虐^^】前世她所嫁非人,害了母后哥哥,一朝重生,萧邕直接一碗药,索性绝了自己嫁人的路。你们谁都甭想算计本公主!可是天不遂人愿:皇上补偿,赐封号邕宁公主,赐邕州作为封邑,位比藩王。众人:身家如此丰厚,就算无嗣……也很划算。就是皇上赐两百神机营武士作为公主私卫,想娶的做好心理准备,怕是个打不过的霸王。——公主大病一场,略显孱弱,但每每见人,雾鬓云鬟,山眉水眼,冰肌玉骨,美貌更甚从前。众人:看脸就够了,其他都是虚的……想考虑。——东宫护短,邕宁公主每每出行必随身呵护,书画奇珍送个不停,用度隐隐高过储君自己一筹,真是捧在手心都不为过。众人:储君唯一亲妹,又得如此疼爱……更想考虑。——众人:你想嫁。萧邕:不,我不想嫁。众人:我不信,你就是想嫁。萧邕:……——美人权势唾手可得,狂蜂浪蝶望风而来。萧纵:离我妹妹远一点。萧邕:……萧纵:没一个能看的,呦呦,你觉得呢?萧邕:嗯。萧纵:你别着急,等哥哥帮你挑个好的。萧邕:……好。三年前萧纵就这么说了,说到现在,还没挑到个让他放心的。标准成迷,萧邕表示看不懂。好在她并不着急,要不然他俩岂不要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