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900000014

第14章 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怒吼也无法“驾驶”孩子(3)

很多情况下,大人只凭自己的经验就一口咬定孩子犯了什么错,让孩子百口莫辩。但是在明白了事实真相后,他们会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吗?

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曾说:“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为正视错误的人将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谁都难免会犯一点小错误,而且,每个人都存在着这样的心理: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总是想着隐瞒自己的错误,害怕自己承认错误之后会觉得没有面子。其实,有这样的心理是正常的,但是,为了能够从错误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们应该克服这样的心理。

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承认错误并向孩子道歉,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负责任。这也是一个教育机会。

有时,父母觉得自己是大人,怎么可以随便向孩子说“对不起”呢?但是,谁做得不对就认错,这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基本原则,不能因为双方的身份不同而违反。其实,道歉反而显得大人很光明磊落,在孩子眼中也很有分量。那些只知道修饰自己的人是很虚弱的人。

《怎样向孩子道歉》一书的作者保罗·科尔曼(PaulColeman)说,向孩子认错会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他们将从你这里学会如何对自己的错误道歉,并进而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负责;这样做不会令你显得无能,也不会使孩子从此变得强势;相反,父母的道歉会让孩子明白你是坦诚直率的,你对诚实是很看重的,因此他们会更加尊重你、服从你。

大人向孩子道歉时,一定要保持诚恳的态度,用温柔、关怀的眼神面对孩子,坦诚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将你犯错时的真实想法以及反省告诉孩子,并且:“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我不会那样对你了,在惩罚你之前,我会好好考虑几分钟。”

如果你觉得当面向孩子道歉很难接受,不妨试试给孩子写一封道歉信。写道歉信更能够体现出你的情感,让孩子更加感动。美国着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就曾经给儿子写了一封道歉信,信中说:

儿子,我对你太暴戾了。当你穿衣服上学时,我责骂你,因为你没洗脸,只是用毛巾随便擦了一下。为了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又斥责你。当你把东西随便扔在地上,我又生气地呵斥你……

儿子,就在你走开之后,我手中的文件掉了下去,全身浸在一种非常难过的恐惧中,我怎么被这种习惯弄成这样子?那种挑毛病和申斥你的习惯——竟然当你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给你的期望太高了。

在向孩子道歉的时候,有一点必须记住,那就是:道歉不是为了取悦孩子或者安抚他的情绪,更不代表要放弃原则。

如果孩子仍忿忿不平,告诉他你能理解他,毕竟,当我们对待某人不公正的时候,他是不可能一点愤恨都没有的。

但是,如果孩子抓着你道歉的机会,试图用它要挟你达到某种要求的时候,比如:“你承认是你错了!你欠我一次!

今晚我要通宵看电视!”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给孩子一点好处,但是一定要拒绝他们过分的要求,决不能让步。你一定要跟他讲清楚——不可能。另外要向他说明——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家人要理解接受他的道歉,然后摒弃前嫌。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探索新的谈话起点的父母,远比固执、专横的父母要可爱得多。”

试一下吧,相信父母的道歉必然能得到孩子的理解,从而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

38

自然惩罚:孩子总是跟父母反着来怎么办?

与孩子和解,也就意味着适应家里这个慢慢长大的人,这种适应可以使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更快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而不是磕磕绊绊很多年。

孩子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去哪儿、跟什么人在一起,以及什么时候写作业和什么时间睡觉等等,曾经都是父母关心的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要求孩子的是无条件地服从——听话。在幼儿园要“听阿姨的话”,假期去陪老人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上学以后要“听老师的话”。孩子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服从,一切都由大人替他做决定。

当孩子年纪小的时候,这种保护和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足以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并且进入青少年时期,孩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思想,他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开始自己做决定了。

不过,这些想法和决定,有时与父母的期待是截然不同的。孩子想要到院子里踢足球,父母却要求他做作业;孩子觉得每天放学后打一会儿游戏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父母却希望他马上开始练琴。因此,双方的冲突在所难免。

一位父亲安慰刚被“收拾”过的儿子:“行了,别哭了!

其实爸爸也不想打你,但你为什么老是跟我对着干呢?你看看邻居家的露露,和你年纪一样,可是从来不惹她爸爸生气,她爸爸也从来不打她。”

父亲为儿子擦去眼角的泪水:“今后要听话!你说,从露露身上应该学到些什么呀?”

儿子边抽泣边说:“要,要找,找个好爸……爸……”

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往往使双方感情都受到伤害:父母觉得孩子跟他们对着干,孩子则认为父母不尊重他们,甚至不爱他们。曾经有一个孩子对我说:“我不想和父母吵架。因为我吵不赢的时候只有捱骂,吵得赢的时候只有捱打。”

在父母看来,孩子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而觉得奇怪:孩子为什么喜欢跟大人对着干呢?

其实,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他们尚不适应长大全新的孩子,而仍然当他是个无知无识的孩子,企图替他做一切决定而他仍然全盘接受。这,也正是您和很多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原因。

2004年,两名以色列学者阿维·阿索尔(AviAssor)和盖·罗斯(GuyRoth),与美国资深动机心理学专家爱德华·德西(EdwardL.Deci)合作,对1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在得到父母关爱时,是否取决于其学校成绩、苦练体育、关心他人,或能否控制愤怒及恐惧等情绪等因素。

结果显示,受到父母有条件表现关爱的孩子,确实更趋于听话,也就是按大人的意志行事。

但是,这种听话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这些孩子往往对自己的父母感到反感和厌恶。其次,他们倾向于说,他们行事往往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强大的内部压力”,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此外,在他们做某事成功之后所感到的幸福通常是短暂的,之后往往会感到内疚和惭愧。

一些研究者把学生按奖励和惩罚养育进行了分类。他们认为,这两种养育从长远看都是有害的,但在形式上略有不同。奖励有时对促使孩子在学习上更加努力是有效的,但其负面影响,是随之而来的不健康的“内部压力”感觉。而惩罚甚至在短期内也根本不起作用,它只增加了孩子对其父母的负面情绪。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用表扬来替代惩罚来让孩子听话的做法,同样属于“有条件培养”,也可能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

而且,用通常所说的惩戒方法让孩子听话,会导致孩子感情的极度焦虑。

在这方面,让犯错的孩子自己选择受惩罚的方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实际上是18世纪法国的卢梭在他的教育论着《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的“自然惩罚”:“使他们(孩子)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

具体来说,就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给予过多批评,而是让孩子“自作自受”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有一次带着孩子到农庄度假。

可是就在出发前,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大女儿苏西动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得哇哇大哭。

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还要她自己提出来,父母同意后就可以施行。犹豫了半天,苏西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

发生这类冲突时,父母和孩子的感情都受到伤害。不过,这种冲突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可以使父母逐步理解孩子。事实上,看到孩子开始形成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父母应该感到宽慰才对。回忆一下自己的青少年时期,父母应该可以理解孩子的感受。

与孩子和解,也就意味着适应家里这个慢慢长大的人,和他平等相处,甚至允许出现“重孙有理告太公”的以下犯上。

这种适应,可以使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更快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而不是磕磕绊绊很多年。

我们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们爱子女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但是,重要的是从孩子的角度是如何看的——当他们做得不好或搞得一团糟时,是否会觉得父母仍然同样爱他们。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作“非爱行为”,就是指人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认为,我们仅仅爱孩子是不够的。爱还必须是无条件的:爱孩子,而不是他所做的。相信没有父母认为,当孩子听话时就爱他们,反之则不爱。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应伴随着“自主支持”:

要向孩子解释要求的理由,最大限度给孩子参与决策的机会,鼓励但不操纵,并积极地从孩子的角度来想象和观察事物。

这并不意味着要放纵他们,而是说他们有权利把自己的意愿从父母的期望中分离出来。

39

应激反应:为了孩子,离婚还是不离?

让孩子分担你的感情,而不是用错误的观念误导他,这才是为人父母对孩子负责任的做法。

同类推荐
  • 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本书主要针对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是让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青少年之所以难以教育,不仅仅在于青春期本身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还在于很多父母未曾注意的、在青春期之前的家庭环境等原因,为孩子青春期问题的爆发埋下的隐患。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介绍成年之前,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父母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下篇从父母自身的教育出发,介绍不论孩子处于哪个成长阶段,都能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孩子在18岁以前的父母阅读的教育书籍。
  •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生儿育女,乃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大事。以往,人们的目光基本上锁定在妻子身上,其实丈夫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
  •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本书讲述了老卡尔·威特如何将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故事。
  •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激励足以供孩子享用一生,它是成功教育的灵魂。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激励,努力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充分树立信心,自信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有了父母的激励,孩子将不畏艰险,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最终摘取丰硕的果实,迈入成功的殿堂。
  • 把孩子培养成才

    把孩子培养成才

    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所有的父母如何面对和教育孩子,帮助所有的父母了解孩子成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帮助父母全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使孩子在成年后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
  • 鬼佩——穿梭时空的神奇玉佩

    鬼佩——穿梭时空的神奇玉佩

    一个穷屌丝的绮丽穿越记。附带一枚系统。【因为作者新手,希望喜欢的多支持!】
  • 麻辣仙妻:小心身边有鬼

    麻辣仙妻:小心身边有鬼

    什么,嫁给那个整天吃喝玩乐,花边新闻无数的二世祖,美其名曰这是我的职责。好吧,捉鬼世家出生的她还会怕他一个花花公子,他敢乱来的话,放鬼吓死他。想要离婚,行,家产全都分我,名下财产全都归我,你净身出户。某男无耻眨眼,翩翩花美男愿意自荐枕席,成为你的私有财产。什么,你有生理需求要解决,好吧,我让贞子姐姐陪你玩一宿。只是玩着玩着,心却不觉间沦陷。
  • 弑魔

    弑魔

    问世间何为魔。为所欲为者为魔。为仇,杀!杀千人,杀万人,杀到到尸山骨海,血雨腥风为情,杀!神挡杀神,佛挡灭佛,魔挡屠魔,为心爱之人可以杀遍天下人为义,杀!欲杀吾。
  • 尘怒

    尘怒

    师父一剑可分断天边云彩,师兄御剑快过长风,师妹说话小小声太温柔,师弟一心修炼有点轴,师姐对外人冷冷的,但对我们很好……我很想念他们。
  • 元代宫廷演义

    元代宫廷演义

    帝王与后妃的宫廷生活,一直笼罩着神秘的色彩,难以为世人所知晓。《元朝宫廷秘史(最新经典珍藏)》根据史实和传说编写的《元朝宫廷秘史》,《元朝宫廷秘史(最新经典珍藏)》中既有帝王的艰辛与勤政,也有他们的残暴与淫逸;既有帝后、君臣之间的真诚与忠贞,又有他们为权欲而争斗的欺诈与谋变;系统地反映了元朝宫廷内部错综复杂的斗争。从森严的宫廷之中寻找那些被桎梏的灵魂,探寻他们曾经的种种,可以让我们一窥那个时代的风华,领略曾经的风流。
  • 伐仙

    伐仙

    如风一样的自由,谁也不能束缚,我的命运,只有我自己主宰,谁也无法阻拦我脚下的路,冷月刀法,七位兄弟,打造我独一无二的强者之路,所向披靡,勇不可挡!
  • 禅的气场

    禅的气场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有容乃大”“大智若愚”等观点,寄寓着丰厚的做人哲理,凝结着深邃的处世智慧。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漫步人生,以道来处事,以气场来应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轻松和愉快,走到哪里都是如鱼得水的感觉。人生即是道场,想要活得精彩,活出洒脱,可以修炼道的气场,从自在中修身、养性、助人、成事。
  •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官匪”县太爷

    “官匪”县太爷

    希望读者朋友们记住这个惊心动魄的日子: 2000年12月12日。2000年12月12日上午,一位自称是“即将成为死囚”的中年男人给成都《天府早报》社的编辑苏黎先生打来了一个热线电话。据那位“即将成为死囚”的中年男人在电话里说:他很喜欢阅读《天府早报》上自2000年8月14日起开始连载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为苑囚写遗书》。据他说: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数百万资产的大老板,家境豪富,没想到遇到一个比土匪还黑心的官匪“县太爷”。
  • 井八路之墓(短篇小说)

    井八路之墓(短篇小说)

    我终于下了决心,说什么也得到那偏远的小山村去一趟。我心里莫名地产生一种恐慌,感觉今年若是再不去,恐怕永远也没有机会了。70年了,这个荒远偏僻的小山村始终存留在我的思念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甚至有时中午打个盹儿都能梦到它。70年有多少天,粗略算算,也就两万多天。两万多天对宇宙来说,短暂得不值一提。对我来说,却是生命最辉煌、最重要的一段。岁月悠悠中,我已经垂垂老矣。老得泪少痰多,觉少尿多,该记得的事忘了,忘了多年的事又都记起来了。儿子女儿孝顺,几乎天天来看我。还勉励我说,爸,你得坚定活下去,你多活一天,我们就多感受幸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