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900000021

第21章 对孩子的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2)

善意嫉妒:孩子嫉妒别人时该批评吗?

孩子的嫉妒往往是无意识的,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习惯,它是孩子想胜过别人但又不知道怎样采取正确方法的结果。

有一次,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他带儿子到同事家玩,到了以后,儿子就和同事家的小弟弟到院子里玩皮球,回来时,这位朋友批评儿子说:“你身上怎么那么脏?你看弟弟的衣服干净多了。”儿子很不高兴地“哦”了一声。同事给他们每人一根巧克力冰淇淋,结果这位朋友发现,自己的儿子吃完后,趁那家的小弟弟不注意,悄悄用沾着巧克力的手在他身上摸了几下。

吃完饭后,小弟弟拿出一本故事书,却掉在了地上,朋友儿子不但没有帮他捡起来,反而装作没看到,走过时在上面踩了一脚。书被踩脏了,小弟弟哭起来。

这位朋友对儿子的状态很担心,不知是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很简单,这是孩子的嫉妒心在作祟。

嫉妒心经常会和好胜心纠结在一起。不过,好胜心是要求进步、不落人后的一种心理,人人都有好胜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嫉妒心不是单纯的好胜心,嫉妒是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从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恼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常与羡慕、竞争等心理混在一起,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羡慕嫉妒恨”。

古埃及有这么一则寓言。

小鸟儿问:“爸爸,人幸福吗?”

鸟爸爸答:“没咱们幸福。”

小鸟儿问:“为什么?”

鸟爸爸答:“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

小鸟儿问:“这刺叫什么?”

鸟爸爸答:“叫嫉妒。”

在三国时,孙刘联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周瑜和诸葛亮连手抗曹,但是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周瑜嫉妒诸葛亮,时刻都想干掉这位“神得近乎妖”的军师。后来周瑜屡次输给诸葛亮,羞愤成疾,在临终时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后来,人们便把相互嫉妒的心理现象称为“瑜亮情节”。

其实,嫉妒也分不同的种类。荷兰蒂尔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尔斯·范德温(NeilsvandeVen)、马塞尔·泽兰伯格(MarcelZeelenberg)和瑞克·皮特斯(RikPieters)对嫉妒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嫉妒可分为两种:善意的和恶意的。

善意的嫉妒就好像你听说纳尔逊·曼德拉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然后决定向他学习,改善自己的品性;而恶意的嫉妒,差不多就像你去参加同学聚会,然后发现你高中时不屑一顾的那个小屁孩现在是个老板,收入是你的100倍,你恨不能让他倾家荡产。

人们知道恶意嫉妒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负面情绪,一般不会直接表露出来,但可能与其它情绪混合在一起。它显露出来的行为是挑剔或散布不良言论。严重者可能还出现人身攻击、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的研究,嫉妒感可能最早出现在学步前的婴儿期。长大到学龄前的五六岁时,嫉妒会更频繁地升上心头。至于上学以后,由于和小朋友进行多种“比较”的机会骤然增多,他们可能会遭到更多的嫉妒的折磨,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学会“掩饰”自己的嫉妒感。

不过,绝大多数10岁以下的孩子,仍会表现出较明显的嫉妒情绪。

针对孩子的嫉妒心理,斯坦贝格建议,当孩子显露出其“丑陋”的一面时,不必严加批评指责,更不能冷嘲热讽,因为这只能使他更多地丧失自我,更严重地陷于嫉妒中难以自拔。

孩子的嫉妒往往是无意识的,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习惯,它是孩子想胜过别人但又不知道怎样采取正确方法的结果,家长要善于理解孩子这一心理特点,与孩子平静地交流,询问引起他嫉妒的“背景”,引导他理清自己的想法并观察到自己的情绪。

倾听的时候,不妨把孩子抱在怀中。他也许会描绘说,他正体验着强烈的不快甚至愤怒,而这种敌对情绪的起因仅是由于他的一位弟弟刚刚因为没弄脏衣服而得到表扬。这时你不要说:“其实你比他更乖更聪明”,这在多数情况下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诱发他的攀比欲。

其实,孩子妒火中烧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向亲人将自己的不安和烦躁和盘托出,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体谅他。你不必加以评论,可以轻松地说:“呀!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哩!”你的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控制住自己的嫉妒心,缓和他强烈的情绪。

或许,孩子时不时冒出的嫉妒心很难被扑灭。但正如上文所讲,你可以把恶意的嫉妒转化为善意的嫉妒,转化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孩子因为得不到表扬而破坏弟弟的形象和物品,这时可以对他说:我知道你也想干干净净得到妈妈的表扬,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同样可以做得很好,既能玩得高兴,又不能把衣服弄脏。只要做到这一点,我就表扬你;你把弟弟的衣服弄脏了,不会得到妈妈的表扬,如果你现在把弄脏弟弟衣服的地方再变干净,妈妈就会表扬你。

当孩子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后,自然也就不会因弄脏衣服而引发一系列不愉快了。这个办法,是釜底抽薪的策略。

除了上面几点,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有研究指出,生活在充满嫉妒心的家庭里的孩子,嫉妒心也往往比较强。作为父母,切不可在同事加薪或者升职时,出于嫉妒而在家里对他们冷嘲热讽甚或恶语中伤。这些看在孩子眼里,就是一个坏榜样。连古人批评这种做法是“闻人善,辄疑之;闻不善,辄信之,此满腹杀机也!”

特别是当孩子说同学获得什么奖励、取得什么成绩,家长不要立即批评自己的孩子不聪明不努力,也不要吹毛求疵地找出那个同学的不足来平衡孩子心理,而是要先鼓励孩子接纳和欣赏别人,并用某种方式为别人喝彩、祝福。教孩子能“闻人之善”进而“成人之美”,是使其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方法。

55

从众心理:为什么孩子不会独立思考?

孩子的未来成就甚至生命质量,都依赖于他的思考和决策的质量。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思考,但并不总是善于思考。

人云亦云,从众跟风,没有个人的主见,归根结底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现象,在思维能力尚不发达的孩子当中,尤其多见。

每次看到有孩子人云亦云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一则笑话。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请你们就世界粮食紧缺问题谈一谈个人看法?”美国学生问:

“请问什么是紧缺?”埃塞俄比亚学生问:“请问什么是粮食?”中国学生则问:“请问什么是个人看法?”

这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的确发人深省。

那些没有主见的孩子,像极了故事中的中国学生。他们虽然还没有机会“抬驴进城”,却早已成了思想上的矮子。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任何“个人看法”了呢?

首先是今天的教育体制,以应试为目标、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它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承认独立思考。原因很简单,只要是考试就要有标准答案,只要与标准答案不符,即使学生答得再有创造性,也不可能得高分。

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法国有个教育代表团第六部分283到北京的一所小学考察。他们偶然看到,考试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

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是:“雪融化了以后是美丽的春天。”

但是,这个答案却被老师判了个大大的“×”。

雪融化了以后变成水是科学的结论,也是标准答案。但是,雪融化了以后是美丽的春天却是哲学的感悟。孩子以哲思来挑战标准答案时,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遇到的却是当头一棒。如果再多捱这样几棒,孩子还有什么独立思考能力呢?

恐怕连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丢掉了。

但是,孩子的未来成就甚至生命质量,都依赖于他的思考和决策的质量。在今天的教育之下,独立思考却成了他们无缘享受的奢侈品。网上有句俏皮话,叫作“精神病人思维广,弱智儿童欢乐多”。它说的其实就是现实:独立思考经常被人误会,而不做思考只背答案,反而可能轻松得多。

有人会说:没有考试那怎么行?

他可能不知道,芬兰的孩子只在16岁时有一次强制的标准化考试,但是66%能升入大学,比例是全欧洲最高的。

而且,从2001年开始,在每年的国际标准化考察中,他们在科学、阅读和数学上都达到或非常接近最高标准。

第二就是父母过于强势和大包大揽,导致孩子没有思考的机会和空间。有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主见和软弱,但是他们没有反思,在生活中给了孩子多少思考和决策的空间呢?

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口头禅是:“你这样不行!”“我说的话没错,你得听我的!”他们认为,帮助孩子想问题做决策,包办一切事情,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省得他们走弯路。但是人生的路终归要让他们自己去走,弯路是一定会走的,只有自己做出选择,他才能学会更聪明地决策。

这里的区别,就好比是在外吃快餐和做饭。父母提供的决策就像是快餐,孩子只需要坐下用餐,什么都不管就可以吃饱。它的优点在于简单方便,但是孩子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营养。

而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并决策,就像是在家做饭一样。他必须花时间努力学习烹饪、准备材料、清洗餐具,但是一旦做好,不仅质量高,他还可以掌握烹饪技巧。

毋庸置疑,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将来更易生存。

但是这种能力是无法教授的,必须由他自己在实践和练习中获得。

导致孩子没有主见的第三个原因,是社会压力会导致从众心理。当孩子受到群体的影响时,就会怀疑和改变自己的观点,违心地和他人保持一致。

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E.

Asch)让一些大学生做被试,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

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单个走进实验室,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不知道,这5个人是实验中的“桩脚”,也就是所谓的“托儿”。

阿希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桩脚”

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们会如何判断呢?

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其实这些教条,恰恰导致孩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羊群”。

李杜文章万古传,如今已觉不新鲜。法国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可以创造新事物的人,而非重复上一辈已经做过的事,这些人应该具备创造力、开拓性,并善于发现。”

举凡做了一番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成熟的独立思考者。

他们不会简单地接受标准的答案,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独立深入地思考、质疑和提炼。要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主见,就必须教给孩子推理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答案。

在参与孩子的决策时,不要一手包办。有时候,大人未必比孩子更聪明,也未必比孩子更明白面对的情势。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肯定和表扬,让孩子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即使孩子的意见是错误的,父母也不要急于插嘴,而应让他说完,然后再说“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因为……”

即使有时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幼稚的甚至可笑的。但是,聪明的父母会在这些不成熟的想法里,引导孩子发现其中的问题,使他们尝到独立思考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孩子遇到什么问题,这时,父母要耐心,不要马上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让孩子去体验思考的乐趣。

如果孩子实在想不出来,可以给孩子一点提示,然后鼓励孩子多方面地去尝试,孩子自己想出办法,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如果父母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告诉孩子。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现在起,让你的孩子做一个独立思考、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的人,他一定能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无限的世界。

56

21天法则:怎样帮助孩子控制小动作?

我们要像拆散绳子那样,巧妙而耐心地帮助孩子克服小动作。

孩子上学以后,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总是东摸西碰,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要么咬手指,而且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跶一圈,到外摸摸看看。一句话,就是小动作特别多。

小动作多有多种原因,其中分为生理性和心理性。我们要正确区分这两者,对症下药。

生理性原因,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活泼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他们正处在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骨骼和肌肉的耐力都比较弱,而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表现为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小动作是再所难免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这种活泼好动将逐渐趋于平稳,所以不必如临大敌。

从心理性成因来说,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发展之中。而且,他们经常会因为学习的压力或者环境的变化,产生焦虑、紧张的情况,这时如果手中有东西把玩,会有一种安全感。

出于紧张情绪,孩子自己控制不了小动作。而孩子在课堂上给别的同学捣乱,因为他想唤起别人的注意,缓解紧张的情绪。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这种动作产生心理依赖。

因为孩子的控制力比成人差,对于这些小动作往往是情不自禁。所以“打骂”和“说理”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在生活实践中,一些性子急的父母,见孩子学习时有小动作,可能马上会大喝一声:“放下!要专心!”结果会怎么样呢?

家长若盯着孩子,他就忍耐着,等家长一离开,他的小动作可能更严重!

“你今天是怎么了?这么半天老摆弄它干什么?”父亲说着,从儿子手里夺过通知书,翻阅起来。上面有老师写的批语:“在课堂上射弹弓,往同学的衣袋里装虫子……请家长来谈一谈。”

父亲跳起来向儿子怒吼:“你在学校里小动作这么多,长大会成个什么人啊?”

“爸爸,这不是我的通知书,是我从您的旧箱子里找到的。”

这位健忘的爸爸之所以“怒吼”,估计是想一刀断除孩子的小动作。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解决的有效办法是训练。因为孩子的一切能力都是训练出来的,也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

同类推荐
  •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你还在为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担忧吗?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而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他的世界怎么会有阴雨天呢?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幸福一生,那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本书从营造氛围、快乐学习、愉快社交、享受自由、接受挫折、有效沟通、拉近关系和热爱生活等不同角度,借鉴法国父母的教子之道,通过案例、具体的解决办法等,看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拥有这把“乐观的钥匙”,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成功开启孩子的心灵,为孩子铺开一条乐观的人生之路。
  • 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商业发达,物质丰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孩子们从小就有很多向往,他们想拥有钢琴,想拥有画板,想报特长班,想出去旅游……然而,生活是很实际的。这些向往的实现都离不开钱。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想尽办法,甚至省吃俭用满足孩子的愿望。那么,等孩子大了呢?他能靠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欲望吗?给孩子金钱,不如培养孩子赚钱的思维和能力。培养孩子的金钱思维并不是教给孩子具体的赚钱技能,而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学习能力、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和理财能力等等。本书揭示了华尔街精英的成功秘诀,帮父母共同打造高财商、了不起的孩子。
  • 送给孩子的健康心理书

    送给孩子的健康心理书

    从学习、青春期、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类心理学规律,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心理修炼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正确对待生活及学习中的烦恼,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痛苦和郁闷,学会协调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自己的未来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成功。
  • 犹太人的教子智慧

    犹太人的教子智慧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高素质的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犹太民族在教子方面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认为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父母的言传身教更是对孩子起榜样作用。本书希望通过对犹太人的教子智慧和教育艺术的阐述,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方法,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把孩子培养成乐观开朗、充满爱心、知耻知荣、志向远大的栋梁之材。
  •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哭闹中的孩子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每个妈妈都曾深深领教过;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再也没有什么比哭闹更能让父母紧张到双腿发软或有深深的挫败感了。改变你对孩子哭闹的回应方法,你家这场无休止的“哭闹战争”现在就可以结束。孩子不哭不闹,父母没烦没恼。本书将要回答以下七大问题,最终找到哭闹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哭闹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 ·哭闹会对孩子产生哪些消极的影响? ·孩子哭闹的目的是什么?·父母处理哭闹时的错误做法有哪些,错在哪里?·有效制止孩子哭闹的办法有哪些?
热门推荐
  • 海边有座红房子

    海边有座红房子

    《读·品·悟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海边有座红房子》收入相裕亭短篇小说十余篇。所选之作,散见于国内各大报刊。作者的这一组短篇小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时代精神。《读·品·悟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海边有座红房子》中既有作者青春岁月中的浪漫情怀,又有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既有好读好玩的情趣故事,又有清新隽永的语言意境;既折射出都市的焦灼和浮躁,又蕴藏着乡村的醇厚情感……读来赏心悦目,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 田园佳婿

    田园佳婿

    新文《农门丑妻》惊艳开更,丑妻萌宝,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精彩,欢迎亲们入坑。一场意外,21世纪的“孤星”孟倩幽穿越到同名同姓的农家小女孩身上,从此开启了风生水起的农家生活。可谁能告诉她,这个未来的夫君是个什么鬼?小剧场一:“小妹,那个男孩就是你未来的夫君”。大哥孟贤指着远处一个衣衫破烂的男孩说到。,倩幽一听,顿觉天雷滚滚动。小剧场二:“小妹,你未来的夫君又被打了!”二哥孟齐急慌慌的冲进大门,对孟倩幽喊道。孟倩幽额头的青筋跳了跳。小剧场三:“姐,你未来的夫君……”小弟孟杰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孟倩幽打断,“去告诉爹娘,我未来的夫君,我们自己养!”
  • 从邻居的不幸中学习

    从邻居的不幸中学习

    “一边校订《世纪大拍卖》的译稿,一边体味着电视里和网站上的中国故事,我还是感到困惑尽管中国和俄罗斯有如此惊人的不同,但相同之处似乎也同样惊人。”“事实上,这本书里面的很多故事,都会让人联想起那句伟人名言只要换一个名字,这里说的正是阁下的事情。正是这些相似之处,才最令人忧心。”本书是《世纪大拍卖》一书的译校者张春霖博士的翻译手记。《世纪大拍卖》讲述的的真实故事比学者们的模型更为生动地展示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社会和政治转轨的悲壮激烈的场景。俄罗斯创造的是一种“被扭曲的市场经济”、“青面獠牙的霍布斯资本主义”、“土匪资本主义”、“瘸腿的、腐败的资本主义”。
  • 大侠搜索系统

    大侠搜索系统

    千年前,群雄割据混战,世间名士如云、良将迭出,与他们一起流传后世的,是那些威力强绝的功法与神器。五灵挪移秘典、水火连环录、百鸟朝凤枪、洛神赋、长恨歌...青龙偃月刀、龙胆亮银枪、武侯八卦阵、神魔方天戟...千年后,沈羽魂穿异界,获得大侠搜索系统,乃融入江湖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有点搞不懂这个世界了

    我有点搞不懂这个世界了

    从今以后,我张扬就是饿死,死在外边,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喝你们一口酸奶,更不会听你们的鬼话,去守护世界。
  • 绝魅七小姐

    绝魅七小姐

    她,凤七邪,有强大的美人娘亲和帅气爹地,却在五岁那年遭遇重大变故,丧生悬崖。她,凤七邪,21世纪的王牌特工,却遭受背叛身死魂穿。当她穿越成她,强者如斯,这片大陆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他,白泽,傲娇别扭,却已付她一腔深情。他,风漓,冷漠如冰,却想护她一世平安。他,冥莲,妖媚入骨,却只愿魅惑她一人。他,姬虞,温润如玉,却只对她展露笑颜。他,他,他,还有他们。。。女主的强者之路许多美男倾心相伴,女主性格可冷可热,重情重义,只要看的顺眼,她定倾心相待。重活一世,她要做强者,守护她爱之人。龙有逆鳞,凤有逆羽,谁敢欺负她护之人,她定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将欺侮她的成倍讨回来。只是谁来告诉她,这一朵接一朵前仆后继地奔向她是肿么回事?凤七邪对此只想感叹:美人恩难消受啊
  • 锦书难托负韶光

    锦书难托负韶光

    我如此爱你,你却选了别人。如今我终于明白,花易谢、云易散、梦易醒。早知如此锥心蚀骨,不如当初不识君。
  • 锦夜

    锦夜

    两本日记本,一本写满爱情,温情下是步步为营的精心算计一本记满现实,残酷之余却让人悬崖勒马18年前的桐花街,将错就错埋下了罪恶的种子18年后的程锦学院,悲剧被现实放大它的轮廓云之彼端的冷漠少年,倔强骄傲的卑微少女这一首与命运对抗的绝望之歌,你用生命唱尽,我以静默来和。——我们安排不了的,是那种叫做爱情的命运。它指引着我,做出你意料之外的选择,它会让你,永生永世都不能忘记我。
  • 夜色温柔(译文名著精选)

    夜色温柔(译文名著精选)

    《夜色温柔》作者F.S.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编剧,是“爵士时代”最重要的代表人。他的每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诗人的敏感和戏剧家的想象力的结晶,都是他的艺术才能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产物。《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最呕心沥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是现代文库评选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百部英语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