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7000000001

第1章 双重叛徒李士群(1)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正式开始后,中国的爱国人士不分党派,不分年龄,纷纷加入了抗日的革命洪流当中,他们或者投笔从戎、或者毁家纾难,以各自的方式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斗争。此时,军统真正的老板蒋介石也暂时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做法,命令他的“锦衣卫”——军统局,展开了与以汪伪76号为代表的各种日伪特务组织的殊死斗争。在蒋介石的命令之下,一直忠于蒋介石的军统“掌柜”戴笠也发出了“这时我们一定要打,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等不来我们期盼的自由、平等、和平的,哀兵必胜”的抗日号召。就这样,军统人员走上了抗日锄奸的秘密战场。

根据史料记载,在与汪伪76号为代表的日伪特务机构斗争的过程当中,军统正式在册的人员牺牲者达到18 000多人。

说到汪伪76号,就必须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军统局和中统局的眼中钉、肉中刺,汪伪76号的头号筹建人——李士群。在整个暗战的过程中,李士群是贯穿汪伪76号成长始终的一个人,他不仅仅是一名汉奸,更是一名双重叛徒,他叛变了中国共产党,又叛变了国民党,最终,成为日本政府的爪牙,成为臭名昭著的汉奸,组建了汪伪76号。

心机重重的李士群

1940年,正当国共两党的爱国人士同心协力抗日的时候,在中国的古都南京出现了一个臭名昭著的汉奸政府——汪伪政府。之所以称这个政府为“汪”伪政府,是因为这个所谓政府的傀儡领导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高调、最“铁杆儿”的汉奸——汪精卫。

如果说汪伪政府是日本人的一条恶狗的话,那么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可以说是恶狗的利爪与毒牙。因为这个“特工总部”位于上海极斯菲尔路76号,因此在民国时期,汪伪76号就成了这个组织的简称。

汪伪76号是在1939年9月5日,也就是先于汪伪政府而成立的。

汪伪76号成立后,不仅为汪伪政府的建立保驾护航,在抗战期间,对国民党军统、中统的上海站、天津站和南京站等诸地,也进行了大规模毁灭性的打击。从某种程度上说,汪伪76号比汪伪政府更令人毛骨悚然。

那么汪伪76号的“老板”是谁呢?如果我们认真地追根溯源,汪伪76号的真正的后台老板自然应该是侵略者日本军方,而本节的主人公李士群虽然一直被外界视为汪伪76号的“老板”,实际上,李士群只是日本侵略者的走狗。从李士群后来的种种行径来看,李士群真的是日本军方的忠诚走狗。

1907年,李士群出生在浙江丽水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幼年时期的李士群也算“苦出身”,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全家人的生活都靠母亲种地维持。

李士群的母亲倒是一位善良、坚韧的农妇,虽然家贫无隔夜之粮,但她为了让李士群有一个好前程,毅然将李士群送到私塾念书。李士群也不负母亲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后来还进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6年,李士群进入上海大学读书。

在当时,哪个农家子弟可以成为大学生,那就不亚于在科举时期成为举人,一步登天。

大学的环境,自然要比乡下复杂得多,李士群一个乡下孩子,看到大上海的灯红酒绿以及家境优越的同学那“奢华”的生活,心里渐渐不平衡起来,于是他暗下绝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上海大学是国共两党一起建立的大学,有“革命摇篮”一称,瞿秋白、陈望道、邓中夏等多位优秀共产党员都曾经在此任教。上海大学中浓重的共产主义氛围,深深地影响了李士群,于是他在同学的介绍之下,加入了共产党。但是与其他虔诚信仰共产主义的热血青年不同的是,李士群是因为他看到了共产党的发展前景才加入共产党的。因为对他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穷学生而言,加入当时刚刚发展起来的共产党远比加入当时已经发展成熟的国民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抱着这样的投机心理,李士群开始了他在上海大学的“表演”之路,此时的李士群为了个人的前途,积极参加校内共产党组织的革命活动,高调地支持各种革命活动,最终慢慢地在学校中积累了一定的名气和声望。

李士群之所以能够迅速扬名全校,也与上海大学本身的规模有关,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之下创办的,由于它在建校初期校址身在上海弄堂,因此一度也被学生们自嘲为“弄堂大学”,但是对那些追求革命、民主、自由、平等的上海大学的师生们来说,不管这所大学怎样简陋,都丝毫不会削弱他们对理想的追求。

上海大学成立之初,在该校任教的共产党员不到10人,直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之后,很多共产党人才逐渐进入上海大学为学生讲课,传播革命思想。1925年,上海大学和其他进步学校一起,走在了“五四运动”的最前列。1927年,国共合作遭遇了危机,就在同一年的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向他们曾经的盟友共产党举起了血腥屠刀。4月19日,国民党发布红色通缉令,通缉共产党190余人,其中就有在上海大学任教和学习的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侯绍裘等人。1927年5月3日,蒋介石以“赤色大学”的名义查封上海大学,第二天,上海大学被国民党军官白崇禧接管,很快,上海大学更名为“国动大学”,成为国民党组织旗下的又一学府。虽然上海大学存在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它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革命的中流砥柱,为日后抗战成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正是有了许多忠诚于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师生,所以在当时,上海大学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学府”,被人称为“红色学府”、“革命熔炉”,上海大学走出了一批批的志士仁人。与“黄埔军校”相较而言,如果说黄埔军校培养的是武官,那么上海大学培养的就是文官。

同样出自这所学校的李士群,心机就比其他同学更多一些,和周围的同学单纯是为了中华崛起而革命、而奋斗的学习热情不同,李士群所图谋的,不过是个人利益和私人前途。李士群为了出人头地,大肆在师生面前表现自己,逐渐成为当时校园里的“风流人物”。而李士群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真的为了共产主义革命而努力奋斗,而是为了获得中国共产党有关领导人的赏识,进而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自己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私人企图。所以,李士群非常高调地支持革命,支持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同学举行各项党内活动,于是,他逐渐成为了上海大学的名人,甚至连中国共产党上海分部、总部的中国共产党的相关领导人,也都对李士群有所耳闻。

李士群的“表演”没有白费,他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在入党后不久,他就被派到前苏联的莫斯科大学去学习,随后,因为表现出色,又被选拔到前苏联特种警察学校接受特工训练。前苏联特种警察学校是特工的摇篮,在这所学校里,李士群学到了特务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些本该用于获取日本情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他在成为汉奸后,对日本主子奴颜媚骨,出卖祖国的主要手段。

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27年10月的6个月里,中国共产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损失了许多优秀的党员,痛定思痛,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决定成立隶属于中央的特工机构:中国共产党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共特科。中共特科主要有三大任务:搜集情报、惩处叛徒、执行各种特殊任务。

李士群从前苏联学习结束,回国后便被中共特科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安排到了中共特科第一科实习。中共特科第一科是中共特科的总部,也是中国共产党最至关重要的部门之一。李士群在中共特科第一科,跟随周恩来、李克农这些身经百战的前辈们学习了各种特工工作的实战知识和谍战经验,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

1928年,中共特科派李士群到上海做地下情报工作,为了便于收集日本军队和国民政府的情报,李士群的社会身份是一名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各种事件的新闻记者,他在当时由中统特派员丁默邨主持的《社会新闻》手下做编辑,在对外活动时,李士群则以“蜀闻通讯社记者”的身份出现。

正当李士群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1928年下半年,李士群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李士群第一次被捕

李士群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正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濒临崩溃之际,内战开战在即。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誓要掀起土地革命;国民党为了独掌大权,抵制甚至消灭共产党,宁可错杀万人。眼看内战即将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实力却尚未充分发展,和国民党的实力相比差距悬殊。面对国共两党巨大的实力差距,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们开始筹划,如何在白色恐怖区生存下去,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继续发展,不断壮大。然而,由于国民党中统局、军统局等特务组织的疯狂破坏和打击,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虽然存在,却很难抱团,也很难开展活动。眼看一些地下党员被国民党的军统局和中统局抓捕,中共特科的地下工作者焦灼起来,在军统局和中统局的强势打击下,他们很难营救被捕入狱的同志,也很难对敌人展开积极有力的反击。当时的中共特科,只能够尽量防止更多的同志暴露,尽量防止党内信仰不够坚定的党员苟且偷生叛变,形势极为严峻。

而李士群之所以被公共租界巡捕房抓捕,就是因为被国民党怀疑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所以,国名党借公共租界巡捕房之手,抓捕了李士群。

1928年,李士群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后,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想了许多办法,联络到当时上海青帮“通”字辈头目季云卿,才将李士群从巡捕房里救了出来。

因为在下文中,要涉及的不少人物都出自青帮,或者和青帮关系密切,所以,这里笔者简要介绍一下当时的青帮。

青帮建立于清朝中期,原本是为了“反清复明”而建立的,因此青帮在建立初期其实是叫作“反清帮”的。

后来,列强进入中国,在自家矛盾和民族大义面前,“反清帮”的首领选择了后者,于是就把“反清帮”改名为“青帮”。更名之后,青帮的“革命目标”由“反清复明”变为“扶清灭洋”。后来,为了避免被清朝统治者迫害,青帮又改名为“安清帮”,因为“安清帮”的人大多信奉道教,因此,“安清帮”也被人们称为“安清道友会”。

青帮改名为“安清帮”之后,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支持,顺利地统一了当时的漕运、粮帮和脚行的所有成员,并且顺利地大开香堂,广收门徒。由于“安清帮”的成员不少是漕运、粮帮和脚行的成员,他们大多常年在南北两地穿梭,因此该帮的门徒迅速遍布了全国。

后来,为了便于称呼和书写,“安清帮”又逐渐被称为“青帮”。

全盛时期的青帮,势力强大,拥有128帮半人马,后来,由于清政府对帮派的大肆打压以及清末时期的战乱,到了民国时期,青帮的势力就只剩下“江淮泗”、“兴武泗”、“兴武六”、“嘉白”、“嘉海卫”和“三杭”六大联帮。但即使青帮势力大不如往昔,它依然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不管是哪个政府,都不能忽视青帮的庞大势力。

季云卿是青帮的通字辈,在青帮中辈分排在前24代,也就是说,季云卿在青帮中属于长老级别。这个24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拿青帮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做对比,这三人,同属青帮的“大”字辈,而季云卿仅比他们小了一代,由此可见,季云卿当时在青帮中地位显赫。因此,季云卿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在当时的黑帮、政界、军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里顺便说一句,青帮的前24代排序依次为: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学,这24代对青帮的影响力最为巨大。

1928年前后,季云卿与青帮的大字辈长老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交往甚密,与大字辈黄金荣还是结拜兄弟。季云卿在上海、江苏广开香堂,大肆招收徒子徒孙,许多国民党政客、乡绅、兵痞等三教九流的人物,皆拜在季云卿门下,这些徒子徒孙们为季云卿绑架勒索、赌博贩毒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并且还为作恶多端的季云卿撑起了一把又一把保护伞。

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请到了季云卿,季云卿出面,公共租界巡捕房就不得不卖他一个面子,将尚未定罪的李士群给放了出来。

这次被捕经历,让李士群明白了一个道理,个人的能力再强,没有一个有势力、有背景的人为自己撑腰,在这个纷乱的时代,个人也不过是蝼蚁一样存在。因此,李士群一出巡捕房,就跑到季云卿面前道谢,然后鞍前马后颇为殷勤地伺候了季云卿一阵子,最终,李士群被季云卿收为了门徒。

此时的李士群,虽然投靠了季云卿,却并没有脱离中国共产党,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叛党的,还是他的妻子叶吉卿。

再次被捕,走上叛党之路

上一节说到,促使李士群最终下定决心叛党的,还是他的妻子叶吉卿。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是位从小受尽万千宠爱的千金小姐,她也跟随李士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她并不热爱革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自由”的思想,她不过是夫唱妇随而已。叶吉卿对丈夫的期望,也和革命没什么关系,她不过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出人头地,让自己扬眉吐气,高人一等而已。因此,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叶吉卿很担心李士群会被国民党的军统局或者中统局抓捕,因而,她一次又一次劝说李士群脱离中国共产党,做一名商人算了。叶吉卿对李士群也算是忠心耿耿,为了李士群,她做了很多那个年代,一般妻子都做不到的事情,李士群前后被捕三次,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安全出狱,叶吉卿功不可没,当然,这都是后话。当下,因为李士群的第一次被捕,叶吉卿强烈要求李士群脱离中国共产党。

李士群理解妻子的担心,但李士群不甘心脱离中国共产党,他不甘心,不是因为爱党,爱革命,而是认定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只有权力才是唯一可靠的东西,只有权力才能让自己过人上人的日子,一个没有权势的商人,只能沦落为别人的“钱袋子”,因此他一边安抚妻子,一边继续在中共特科工作。

同类推荐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波旁之主

    波旁之主

    一场法国大革命让波旁王朝走上终结。一个拥有波旁家族血脉的重生者,继承太阳王路易十四遗志,誓要重回欧洲之巅,历史开始进入一个拐角。
  • 隔岸观景(书与人丛书)

    隔岸观景(书与人丛书)

    本书系书与人丛书之一种,由北京大学教授、美国史专家李剑鸣撰写。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是杂谈或随笔,大多与作者的研究领域联系密切,除了上述与史学理论有关的探讨外,还有数篇直接与作者的专业方向即美国史相关,如美国史学界的新动向、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现状与问题等等。而少数几篇被作者称为“专业工作的副产品”的文章,其实更多地属于“有感而发”,比如对“网络史学”与通俗历史的认识,比如史家应具备之素质,乃至作者本人读史、读书的经验与心得。这样的文章与前面的相比,更浅显,也更生动。编者云:据说有的编辑想“杀”掉作者,大概也会有编辑想要拥抱作者吧。做这本的书的编辑是幸运的,而看这样的书的读者也将是幸运的。
  • 琼台

    琼台

    有臣子神情悲切,拱手作揖:“请王上赴死!”有人闻之难以自己,有人面露鄙夷。有人生性坦荡,胸怀沟壑。“君子无嗣,敢为天下谋。”武夫尚且持卷,文人却也不少豪情。这是一个读书人的时代,只要学有所精,必有用武之地。试想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偷汉神贼

    偷汉神贼

    我们仰望星空,自称华夏子民,却忘记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曾唤作神州。这是一本非常正经的神话版三国,在这里你会看到很多我们遗忘掉的熟悉。(已有二百多万字《孺子春秋》完本,新书请大家放心入坑收藏观看)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戏精养成记

    总裁的戏精养成记

    K城集明暗势力于一体的万年冰山boss此时此刻有着从未有过的逗小猫般心情。“喂喂!不是说好了这次任务过后就放我自由?!”某冰山男:“我有说过?”见某人完全事不关己一副抵赖模样...白甜有苦说不出不由得仰天长啸...“喵喵...上辈子到底做了什么孽(哭)”
  • 千年的时空虐恋

    千年的时空虐恋

    相爱相杀,命运将他们越推越远,他毁她双眼,蓦然回首,那人已不在等他。她不恨他,自知他是受控于人,可他们之间隔着人命,她又怎能装作无事人一样。“对不起!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弥补这些错?”“慕公子,我与你素来无缘!”
  • 冰凉的水炽热的身体

    冰凉的水炽热的身体

    在夏天我们都会感觉很热,这时候来了一趟冷水再合适不过了。
  • 隔桌相望只爱你

    隔桌相望只爱你

    医生她怎么样了?夫人受了刺激想起了以前的事情暂时不能用药,这种昏迷会持续一个月。外面四个男人急得团团转,怎么办?醒不来怎么办?咦?我刚才看见南总出去了?南清你好好照顾兮兮我在民政局。四个男人瞬间炸了,这个渣男不是移情别恋了吧?等他回来我们先走他一顿,我断胳膊你断腿再直接扔出去。……噼里啪啦,一顿狠揍。咦?怎么有个小红本掉出来了上面是兮兮的照片。……刚才谁打南楚清了?
  • 柯南之纯黑

    柯南之纯黑

    黑色不代表邪恶,纯黑更是如此,但黑与红天生就是对立面吧。这就是主角和柯南派系的关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灭神大师

    灭神大师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亡我我灭天!杀戮,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 大道巍巍

    大道巍巍

    少年从青荒中杀出一条血路,在归途中探寻远古遗秘,一步步走向极道之巅。平静的大陆下深藏的裂缝中究竟掩藏着什么秘密?岁月的尘埃下又埋藏着怎样的过往?天幕外,古老的阴谋交织数百万年;天幕下,黑色的阴影将近,看少年如何踏天而行,率领万族再次筑守家园!稚嫩的他冷眼面对天道:大道巍巍,至简永生,我愿长生!
  • 超级神豪大败家

    超级神豪大败家

    怎么败家最快?拍电影?好,先来20万群演!
  • 奶爸的都市日常

    奶爸的都市日常

    穿越重生,从做奶爸开始,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