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8200000008

第8章 在绘画艺术上硕果累累(3)

徐悲鸿的国画《灵鹫》描绘两只巨大的灵鹫傲立石上,注视远方,眼神凝重,气韵高古。

此画在笔法上以传统写意为主,又有西洋绘画中素描造型的特征,是一幅生动传神的杰作。徐悲鸿不是以西画来改造国画,而是取其所长,为我所用。

此画构图严谨,笔墨雄健,有明有暗,光影的渲染恰到好处。灵鹫生气勃勃,勾勒精练而流畅。灵鹫的爪子、眼睛和嘴等细部刻画精微传神,尽显猛禽性格。淡蓝色的远山和泼墨岩石遥相呼应,形成工整的对比。全幅画色调和谐,令人赏心悦目,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方法,突破了单从笔墨趣味出发的文人画风,展现了画家卓越的创造性。

《灵鹫》绘于1942年,次年在重庆举办画展时被美国一位将军看中,从此念念不忘。抗战胜利后,这位将军即将归国时,谢绝蒋介石的一切礼物,只想要这张《灵鹫》。于是,国民党政府多次派员求售,徐悲鸿坚拒不卖。他们为了完成使命,一次次向徐悲鸿恳求。他们以为钱能通神,提出无论徐悲鸿要多高的价钱都可以给,但仍遭到除悲鸿的严拒。

这幅优美的作品一直带在徐悲鸿的身边,现存徐悲鸿纪念馆。

(十七)《八骏图》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或泼墨,或写意,或工笔,塑造了千姿百态的马。

徐悲鸿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可谓熔中西绘画艺术于一炉。他那矫健剽悍的骏马笔墨酣畅,形神俱备,给人以力量,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抗战胜利后不久,徐悲鸿满怀敬意绘了一幅巨大的《八骏图》,赠给即将凯旋的反***英雄陈纳德将军。画中昂首奋蹄的八匹骏马,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写照。

陈纳德将军将这幅画带回美国,一直珍藏于家中。陈纳德去世后,夫人陈香梅将这幅画捐赠给华盛顿费尔博物馆。

此画是徐悲鸿不可多得的一幅代表作,在写实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画中的奔马自由奔腾,雄伟不凡,有所向披靡、横行万里的气概,观之令人惊心动魄,欢快振奋。

这幅《八骏图》以周穆王的八匹千里马为创作素材。

《穆天子传》说:“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拾遗记》说:“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颉颃。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画的奔马。徐悲鸿画的马人称神品,是中西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是极其成功的。

《八骏图》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八匹骏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高大雄健,精神焕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徐悲鸿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细心的观察和研究。早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期间,他就常去马场画速写,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和肌肉组织,详记其动态及神情,积稿盈千。久之,徐悲鸿早已成马在胸,能游刃有余地捕捉到马儿瞬间即逝的动态的神情,为他创作各种姿态的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能创作出许多崭新的艺术形象。

(十八)《九州无事乐耕耘》

《九州无事乐耕耘》创作于1951年,是徐悲鸿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地位极其重要,被视为史诗的一件珍品。

《九州无事乐耕耘》是一幅农耕题材的作品,这种人与动物相结合的鸿幅巨制在徐悲鸿的创作中是极为少见的。牛是徐悲鸿特别钟爱的题材,他多次借牧牛图来表达对平静生活的憧憬。此图在题材、构图、造型方面与古人传统图式的风貌迥然不同,能够别开生面,以朴实的艺术语言再现了大自然内在的生命律动。

1951 年,徐悲鸿的挚友郭沫若率团参加在柏林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会议后,又于4月9日在克里姆林宫参加了“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奖颁奖仪式,并获得了金质奖章。此画是徐悲鸿为祝贺郭沫若获奖而作,表现了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也见证了这两位爱国文人之间的珍贵友谊。

徐悲鸿与郭沫若相识于1925 年,当时徐悲鸿携油画数十幅参加田汉在上海举办的展览会,与郭沫若相见于会场。见面后,两人均有相见恨晚之感,从此成为挚友。郭沫若大徐悲鸿三岁,两人亲如兄弟。

此画画面细节设置巧妙,牛与三个人依次渐远渐小,用了西画中焦点透视的方法,但弱化了远景,仅以数笔表现出泥土的模糊景像,目的是使视觉焦点集中在农耕场面上。

画面右侧是一棵树干粗壮的柳树,画面上只截取了柳树的局部,从而将画面分割成三部分,营造空间分布的丰富性。

柳树与人牛队伍基本上是垂直的,这就使整体构图虽然简单,却能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变化中趋向稳定,拓展了中国画的空间表现力。

画中一些细节十分巧妙,如农民腰间的烟袋、新式的双铧犁等,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的趣味,一方面使画作具有时代感。

画中的耕牛瘦骨嶙峋,也具有时代感,透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画家先以墨笔勾勒外形,再以赭石敷色,精确地通过浓淡干湿表现了牛毛的质感,画出了牛身各部分的凹凸,独特的造型令人惊叹。

柳树的主干施以重墨,表现出了树干的粗糙质感和沧桑感,与淡墨细笔的轻柔柳条和藤黄渲染出的柳叶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有老树逢春之意。

徐悲鸿将西画的素描和中国画的笔墨相结合,既有准确生动的造型,又有灵活多变的笔墨,堪称一幅中西结合的完美的写实主义杰作。

(十九)《奔马》

《奔马》作于1953年,表达了徐悲鸿因祖国解放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画中,一匹骏马四蹄腾空,鬣毛和马尾扬起,飞奔向前,纵情驰骋,一派所向无敌的气概。

徐悲鸿勇于革新,不用强调线条工细的画马旧法,而是以富有变化的大块灰墨绘出马的体态,继而用刚柔并济的寥寥数笔绘出四肢的主要骨骼和肌肉,再用浓墨点出头部和五官,最后以硬笔焦墨绘出飘舞的鬣和尾。画家纵情挥洒,汪洋恣肆,不用背景,马仿佛破空飞掠而至,风雷之势扑面而来。

徐悲鸿在画的右下方题了两句诗:“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体现了徐悲鸿对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渴望和美好憧憬。

此画作于1953年6月6日,是徐悲鸿为世人留下的最后一匹奔马,在绘画艺术上达到了巅峰。画中的骏马勇往直前,仿佛要破纸而出,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车轮正在滚滚向前。

古往今来,马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宠物。多少诗人赞美马,多少画家描绘马的英姿。尤其是徐悲鸿的这只奔马,写实传神,富有生气,令人神思飞越,能使老者老当益壮,少者朝气蓬勃,油然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马是徐悲鸿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携带着时代风雷,给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刚健的气息。

同年9月23日,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在京召开,徐悲鸿出任执行主席。当晚,徐悲鸿因脑溢血复发,住院抢救。

9月26日清晨,徐悲鸿在北京医院逝世,周恩来、郭沫若等前往吊唁。

徐悲鸿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的画和全部珍藏品捐献给国家。徐悲鸿病逝后,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

徐悲鸿虽然去世了,但他在绘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如日月经天,光芒万丈,永留人间。

同类推荐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2018年版)

    《论摄影》初版于1977年,是苏珊·桑塔格最重要、最著名的论文集之一,主要包括《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忧伤的物件》、《视域的英雄主义》、《摄影信条》、《影像世界》等论文和随笔,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热门推荐
  • 识事之见

    识事之见

    本书是作者姜忠彦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对生活的体验而写成的一本识事之见。世界的根本问题,永恒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是问题的发起者,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这一切都源自人们的思想,源自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认识是行动之始,行动是认识的延伸或表现。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认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行动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全书围绕着认识决定行动这个主题来探寻现实生活中的识本求正,行是止非之道。
  • 99次霸爱:南少,热火娇妻

    99次霸爱:南少,热火娇妻

    她为救病危的母亲被迫嫁给传闻中……A市一手遮天的男人。原以为冷酷无情,不近女色。谁想,一碰成瘾……一夜之间,她却成为令人羡慕的南少专宠。“不是说?演戏嘛?”南少似笑非笑,“假戏真做,怎么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仙水影2:玉玲珑

    剑仙水影2:玉玲珑

    来到世间的水景和坤灵已是凡人,忘却了前尘往事,曾经深情。他们踏上了艰难旅途,经历几番惊心动魄,生死交错,最后的目的地是昆山,他们当初的分别之地。孔雀三鸣,叫破命运的真相,助他们窥破天机。但前尘已不可追,俗世烦恼也好过仙山寂寞,不如归去。人间四月,看春暖花开。
  • 天下第一宠:帝尊,饶了我

    天下第一宠:帝尊,饶了我

    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莫如水,样样能玩,只是这个一直缠着她的家伙是谁?“你可以滚吗?我只喜欢和尸体打交道。”莫如水皱起眉头,摆摆手,颇为不耐。“本王就是啊。不信,你摸摸本王的身体......当然,最好给本王来个全身检查。”某女开始在某男身上一阵摸索......“你骗我!”莫如水愤怒了......“不,是本王不能再骗自己。没有你,本王就是一具尸体......”
  • The Rise of Roscoe Paine

    The Rise of Roscoe Pa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妻指南:顾少心尖宝

    宠妻指南:顾少心尖宝

    未婚夫出轨那天,我跑去酒吧买醉,结果却遭人下药。我以为我要完了,直到顾凌年的出现。“你们想干什么?”那时我看着从黑暗箱子里走出来的顾凌年,心想真他妈帅。所以当他问我要不要跟他结婚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至于婚后日常,当然是:“老婆,起来吃饭了!”“夏七婉,没穿袜子不许光脚踩地!”“夏七婉,只要你想,全世界我都可以给你!”这世间最难得的事,莫过于遇到一个真心对自己的人。我遇到了顾凌年,也希望你们能遇到属于你们的‘顾凌年’。
  • 快穿之妖精当道

    快穿之妖精当道

    洛水河畔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之相。诗经有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香芍药乃洛水河畔的妖精,一日受任于天命,被派遣到三千世界中做任务……天命陛下慵懒妖娆的伸了个懒腰,她笑着告诉香芍药:“要让每个天命气运者,获得爱情!”【女尊小说《深渊女帝本轻狂》求支持~】
  • 初动凡心

    初动凡心

    只见柯凡站在窗前,只是一抹背影,身姿挺拔,超强的气场,让初伊觉得这般王一样的男人,怎么会不断的在自己最危难,最无助,最狼狈的时候,恰逢时宜的时候出现。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本书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儒家至高无上的经典。宋代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对其高度赞赏。本书系统、全面地对《论语》的文本进行了梳理并作出了管理学的解读,涉及决策、组织、领层、控制,以及沟通、协调、用人、团队建设等企业管理问题,使读者能从中领悟管理工作中那些非凡的东方智慧。本书内容全面,体例新颖,以精干务实的日志形式把管理精华融入读者每天的生活当中,选择精妙的“论语箴言”、具体的“案例引导”并辅以高度概括的“管理智慧”和操作性极强的“行动指导”,分析企业管理的成败得失,总结最实际的管理策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参考,使之能够更清晰、更透彻地领悟企业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