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9800000007

第7章 著名面塑(1)

北京面塑

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根据所需,用这些面团在手中几经捏、搓、揉,用小竹刀点、切、刻、划,塑成人的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有衣裙飘飘、婀娜多姿的美女,有天真烂漫、稚嫩无邪的儿童,有各种神话故事、戏剧中的角色和历史人物。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人们都为艺人那娴熟的技艺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称北京面塑为“中国的雕塑艺术”。

北京面塑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

清朝大才子刘墉(刘罗锅)虽在北京做官,但他并不是北京人,他的老家在山东,家里的管家、差人大多数都是从山东老家带来的。

刘墉家厨房里有个大师傅也姓刘,是刘墉的同乡。有一年,从山东老家来了个亲戚,姓王,有四十多岁了,大家都叫他老王,是山东菏泽人,因为家乡年景不好,想到京城的刘师傅,于是就来投奔他了。

老王帮刘师傅干些杂活。有一天,老王帮助揉馒头,干着干着来了兴致,他照着山东人过年节的习惯,把馒头揉成了各种形状,有的成了仙桃,有的成了一朵花。他又用小木梳在揉好的面团上一压一挑,一会儿做了一条小鱼,一会儿又做了一只蝴蝶,蒸好后往饭桌上一端,引得刘府的家眷们拿在手里反复地看,竟舍不得吃了,刘墉问老王怎么学的这么好的手艺,老王回答说:“俺家乡穷,过年节时家家要互相走动走动,总得带点礼物啊!可哪买得起点心呢,就把面捏成各种玩意儿,蒸熟了当礼物。”刘墉问他:“你还会捏别的吗?”老王回答说:“能,不知大人喜欢什么样的?”刘墉指指墙上的挂画《八仙上寿》说:“这上面的人物你能捏吗?”老王认真地看了看画上的人物,点点头说:“可以试试。”老王回到厨房,用心地捏了两三天,把八个仙人捏出来了。刘墉一看,十分高兴地说:“老王啊,你不是想找个营生吗?我看你就专心做面塑吧,拿到大街上、庙会上去卖,也能赚钱啊!”刘墉给他出点子说:“为了能保存长久,可以在面里加上蜂蜜,再加上三成的江米。”他还让老王用冲好的各种颜料的水和面,这样面本身就带色,比捏好了再上色可能要好看得多。”老王心窍大开,回到厨房按刘墉教的办法去做。他又试着做了几件工具,用竹子做圆拨子、扁拨子,用铁片砸成的各种小剪子。有了可手的工具,干起活来方便多了。不到一个月的工夫,老王技艺大进,捏了一套带色的八仙,用盘子托着送给刘墉看。八仙人物面目清晰,神态各异,又加上配上的各种颜色,更显得活灵活现。江米面蒸熟后本身就发亮,再加上蜂蜜,简直是半透明,八个仙人赛过牙雕玉刻的了。刘墉拿起面塑端详了好久,连连夸道:“好,好,太妙了!”猛然间,他想起一件事:不久皇上的寿辰要到了,往年皇上庆寿,大臣们都纷纷献寿礼,一花就是上万两银子,刘墉为这事伤透了脑筋。他想,这回我何不就用面塑作寿礼,既好看又省钱,于是,他对老王说:“我想把你的手艺派个用场,你能不能再把这八个仙人捏大一些?”刘墉用手比画着:“有尺把高就行。”老王说:“好,我去试试。”老王又回去捏,三天以后就捏出来了,而且还别出心裁地捏了个老寿星,漂亮极了。

乾隆皇帝上寿那天,刘墉命人准备了一个朱漆描金的大抬盒,把九个面塑摆在里面,上边盖了一块大红绸子,由两个家人抬着直奔皇宫而来。刘墉来到乾隆面前拜寿,命家人把大抬盒放到大案旁,然后一件件取出放在桌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九个仙人光彩夺目,压倒了所有的寿礼。

等乾隆皇帝一走,王亲贵戚、众大臣一窝蜂地围了来,对着面塑赞叹不已。有个驸马想给老娘送寿礼,要出高价买一套八仙面塑。刘墉回府后,叫老王到外面租处房子,做起面塑买卖。老王喜出望外,除了捏八仙之外,又琢磨着捏出了许多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关羽、张飞……花样越捏越多,手艺也越来越精。后来,老王年纪大了,就把手艺传给了儿子,还收了几个从老家来的穷乡亲的孩子做徒弟。于是,面塑这门手艺就在北京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北京面塑艺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吸收其他艺术之精华,广采众长并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面塑艺术风格,最著名的有“面塑汤”、“面塑郎”、“面塑曹”。逢年过节时,艺人们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这些面食蕴含祝福意义,又可作为祭祀的供品,既好吃,又好看,还蕴涵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朝末年,北京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面塑大师汤子博。汤子博生于1882年,自幼心灵手巧,尤喜绘画,学画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当时,往来通州的艺人极多,其中山东曹州艺人所塑的面人生动古朴,所用工具又很简单。汤子博一见面塑便爱上了,于是自制竹针,试捏面人,反复制作,不久便成功了。于是,他身背木箱,开始以捏面人为生。他曾向通州著名画匠田凤鸣学习写意画和工笔画,后又到北京向张竹轩、胡竹溪学习,涉猎金石、泥塑、木雕、油画、漆雕、水彩画等多门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将其与面塑的技艺融为一体。从此,他的面塑风行大江南北,被人称为北方第一面塑大师,人送艺名“面塑汤”。他创作的题材分三部分:佛教人物、古典文学人物和戏曲人物。汤子博能在极小空间内捏出“独钓寒江”、“竹林七贤”、“三战吕布”等故事。在“三战吕布”中,虎牢关的景象历历在目,纵骑挥刀激战的情景栩栩如生。他塑的老人,能使人感到老人丰富的经历和世态的炎凉。他塑制的钟馗身着红袍,面部呈红褐色,须发蓬松,瞋目怒视,表现了为正义而战的豪情和勇气。

汤子博的面塑人见人爱,连名人刘半农、梅兰芳的家里都摆着他的作品。

天津三益公司经理李道衡喜欢面塑,特地把汤子博请到天津,做了一批面塑拿到天津手工艺品展览会上去展览,以后又拿到巴拿马艺术品展览会上去参展,都获得了金奖。

山东面塑

山东面塑源于山东菏泽,菏泽古称曹州,而曹州面塑源于穆李村,有“天下面塑出穆李”之说。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豫、皖、苏三省接壤,自古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美誉。

菏泽面塑是在古代祭天地、敬鬼神的“花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生面塑、熟面刷色塑和熟面染色塑三种。曹州面塑采用可塑性较强的白面和糯米面为原料,染成黑、白、蓝、绿、红、黄、紫等多种颜色,由塑动物、瓜果发展到塑人物,使面塑成了人见人爱的艺术品。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所及,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山东菏泽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俊福等。

菏泽面塑驰名全国,声扬世界。李俊兴曾挑着担子走遍中国各地,还到过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十几个国家。

济南面塑俗称“捏面人”,以糯米面为主料,调进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等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

中国面塑发源地在山东,山东面塑源于菏泽,而济南面塑正是菏泽面塑的正宗传承地。

济南面塑创作讲究快、准、色彩搭配协调,面塑水平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准,而且从远古至今,济南的面塑工艺没有中断过,这在全国是罕见的。

山东冠县郎庄的面塑统称“面老虎”,是民俗中不可缺少的辟邪物,多由妇女捏制。传说郎庄的“郎”和“狼”谐音,而狼吃人畜,必须做面老虎吃掉狼,人畜才能平安兴旺,所以郎庄的面塑是从做面老虎开始的。于是,当地各种面塑便统称“面老虎”了。

冠县位于山东省最西部,地处鲁西北平原。这里是全国“鸭梨之乡”,曾是清末义和团起义之地,是一座古老的县城,在春秋战国时即已有名了。冠县郎庄只有三四十户农家,男女老少、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在制作面塑,大的高四五寸,小的只有一二寸。全家老少齐动手,在面案上用剪刀、梳子、擀面杖及菜刀等简单工具,熟练地捏塑出世间百物,经过蒸熟,上胶着色,最后晒干,美丽的小面塑就完成了。

郎庄面塑取材广泛,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曲故事、十二生肖、花鸟虫鱼、蔬菜水果,样样俱全。其中刘海戏金蟾、哪吒闹海、猪八戒背媳妇、关公、八仙、金鱼、蝉、青蛙、公鸡、老虎、猴、春燕等十分受欢迎。

郎庄面塑“武松打虎”中,武松一手举哨棒,一手提虎,眉毛倒竖,作击虎状。人物矫健有力,表情刻画生动自然,十分精彩。色彩的运用艳丽而沉稳,在大面积的红色和黄色中以深绿色调剂,同时以淡绿色点缀头巾和哨棒,极为醒目。

郎庄面塑多为扁平浮雕造型,易于平放和吊挂。涂色强烈夺目,以红、黄、绿等原色为主,再用钴蓝和白粉点缀花骨朵和梅花点,像珍珠翡翠般闪烁着。最后以墨线勾画眉眼和头发,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统郎庄面塑技艺只传儿媳不传闺女,每代都有新的创意。

山西面塑

山西民间每逢春节,都要用面塑,祭祀天、地、神和祖先,祈祷丰衣足食,万事如意。

春节的面塑在造型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很大,称之为“米面成山”,传说开始时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

春节时,祖灵前要供一只面羊,表达对祖宗的虔诚之意。长辈送儿孙后辈的面制“钱龙”,是一种类似于蟾的三足理想动物,寓意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同时,家家都要捏制大量的点彩的花馍,用于酬宾待客。

晋北人家供神所用枣山是颇为讲究的,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人们认为它有某种超越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与神之间交流的桥梁。制作时把发好的面擀成扁平的大三角形,在上面铺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和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上连理枝、元宝、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类,再以五谷杂粮点眼睛,镶鼻子,蒸出锅来,洁白的面与深红的枣、五彩粮豆形成对比效果,在大年初一迎神时供于神位之前,表达对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霍州位于山西中南部、临汾地区北部,太岳山主峰和汾河横贯其地,扼山西南北交通之要冲。这里群山环绕,境内东北高、西南低,平原、丘陵和山地各占三分之一。霍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极多。

春节来临前,霍州农家妇女要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巧公、巧母等面塑制品,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

寒食时节,霍州人上坟祭祖用的面塑“蛇盘盘”,分单头蛇、双头蛇两种。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传说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塑就会心灵手巧。

农历七月十五日,霍州面塑种类最多,如狮子、老虎、狐狸、猪头、羊头、针线、箩筐、顶针、剪子以及造型为女子坐于莲台之上的坐饽饽等。

婴儿满月时,由姥姥家制作直径一尺多的“囫囵”送给外孙(女),谁来看孩子,便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这是一个圆形面圈上再置放精细的十二属相的面塑。有的在大“囫囵”里还捏有小的“囫囵”,中间放龙凤或虎头造型的面塑,名曰“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

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有的一次送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馒头造型多种多样,“牛羊”造型象征六畜兴旺,“麦秸集”造型象征五谷丰登,石榴造型象征多子多福。

霍州面塑造型朴实,不尚修饰和着色,一般只用红色点彩。

阳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凤凰城”之美誉。这里有名扬华夏的灿烂文化,阳城传统面塑根据制作方法不同,有生面塑、焙面塑和炸面塑。

焙面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材于传统故事的有《八仙过海》、《三仙姑下凡》、《刘海戏金蟾》、《明月和尚戏柳翠儿》、《嫦娥奔月》等,以戏剧人物造型的有《过江杀督》、《武松打虎》、《时迁偷鸡》、《打金枝》等,其他造型的有《胖娃娃》、《蛤蟆驮兔》、《人首鱼》、《蛇盘兔》、《金蟾》、《蝴蝶》等不下百种。大者尺余,小者三四寸。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娘家给女儿送焙面娃娃,极受关注,亲戚多去观赏,评头论足,代表着娘家的声誉。如今,焙面塑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焙面塑是用霍州特制的一种砂锅烤制而成,配料由上等白面、杏仁水、糖稀带色水、黑豆、花椒等配制而成,看着美,闻着香,吃着脆,是阳城最有特色的面塑,俗称焙面娃娃。

河南面塑

逢年过节,河南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面塑的习俗。在众多的民间面塑艺术中,以豫西的灵宝面塑和豫东的沈丘顾家面塑最为有名。

灵宝位于河南省西部,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北濒黄河,与陕西潼关接壤。灵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境内有老子著《道德经》的圣地函谷关。

灵宝面塑是伴随着当地民俗活动应运而生的,叫“窝窝花”,是当地群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赶庙会用来“祭神”的贡品。据老年人说:凡参加庙会的人,都要到庙里拜神。对神特别虔诚的人便达成协议,轮流主持每年一度的大祭。轮到谁,谁就要负责筹资,并在进入腊月后,把当地有名气的巧媳妇请到自己家里捏面塑。这些人心灵手巧,又格外虔诚。她们沐浴吃斋,精心捏出龙、凤、狮、虎、花、鸟、鱼、虫和“十二生肖”等面塑,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面塑做好后,分别插在用麦草绑成的草塔上。到了庙会这天,鞭炮齐鸣,香烟缭绕,主持人把“草塔”摆在庙院当中供神享用,求神保佑乡民们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面塑由供神的祭品演变成民俗活动中馈赠亲友的礼品。如青年男女订婚,小孩“作满月”,乃至建屋上梁,都要制作面塑馈赠亲友,俗称“糕花”,用于祝贺。

同类推荐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阳春白雪》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后来流传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本书更加强化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学会主持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还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适合大众阅读,阅读价值高。
热门推荐
  • 东北舆地释略

    东北舆地释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王妃有任务

    穿越之王妃有任务

    穿越醒来,人家是娉婷少女,我却是襁褓婴儿,好不容易活到了十八岁,却被卷入了一场阴谋当中,其实我只想过坐吃等死,嫁人生子的平凡日子,再不济斗斗家中姨娘,庶子庶女,仅此而已,真没想过完成什么任务!哎,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十八年的养育之恩还是得报的,完成任务就完成任务呗……临行前,额……皇上赐婚,我有老公了,咦,慢着!怎么会是他,腹黑就算了,还丑……怎么办?能退婚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公主世无双

    公主世无双

    俞云双因“女儿身”三个字输了皇位,一夕之间从公主变成了长公主。本想就这样安静地继续做宁国第一美人,可新即位的皇帝显然很念旧……仇。赐婚三次,前两任准驸马皆突然身故。第三任驸马好不容易活到了洞房花烛,其人霁月清华,经纶满腹,良配中的良配,只是……驸马你病弱到一推就倒这样真的好吗?作为一个出了名的克夫长公主,俞云双表示,这日子没法过了!
  • 当你拥有了系统

    当你拥有了系统

    (点开来看看,这里有你想要的)知道吗?如若一个本来就比较优秀的人拥有了系统会是怎样?穿越到电影里去?接触未来科技?人生大变样?为了家人?或则是拥有一份珍贵的友情,还是一次精彩的人生。
  • 异世当仙侠

    异世当仙侠

    爱好冒险的王平去登珠穆朗玛峰,咯噔踏空,就穿越到了修真仙侠世界,还莫名喜得精容异父异母妹妹。这妹妹...看王平如何玩转异世。
  • 烽火燃尽

    烽火燃尽

    她是组织安插在他身边十年之余的卧底,从并肩作战的生死之交到事事分明的上下级,从当时的深陷营围,到而今的骑虎难下,她一步步攻城掠地,俘获他的信任,成为他身边唯一的红人。然而,背道而驰的信仰,战火纷飞的乱世,她从未想过对他动真情。当昔日赴德留学时的旧爱带着神秘身份和重重疑点惊鸿照影般归来之时,她竟开始左右为难。
  • 糖风吹入公子心

    糖风吹入公子心

    一手遮天的神明从神位跌倒,滚入泥潭中裹满满身荆棘。曾是受万人敬仰的神,却因一念之差遗臭万年。重写过去,翻篇历史,尔等且看吾扭转风云,再向天借与君之缘。手覆红尘,眼观万千,着一袭素衣再战神佛。
  • 末日重重

    末日重重

    如果世界末日之后地球上只剩你一个人你想怎么过?如果你还可以再拥有一样东西,你希望是什么?人生如战场,爱恨纠缠,谍影重重,迷幻无边!问世间情为何物?
  • 记忆魔咒

    记忆魔咒

    常洛常常问自己,忘记一个人到底需要多久?每天中午,他都会准时到市立中学的铁栏外,等待那个女孩的出现。终于等到她走过来在铁栏内的石廊上坐下,常洛的面孔一下变得神采飞扬。女孩名叫凌榛榛,是这所中学的老师。虽然对他从来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每次面对她,常洛的心就会变得很软,一如春天懒洋洋的阳光。他点燃一枝烟,静静地看她低头读书的模样。随着书中的内容,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会心微笑。在春日阳光和斑驳树影的掩映下,她的肌肤呈现出一种透明的晶莹。这样隔着铁栏的相守,已经令他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