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900000005

第5章 运筹帷幄 威震四方(1)

(一)受命出征

孙膑回到齐国后,多次向齐威王分析周边国家的形势,指明了齐国的战略重点以及应该采取的争霸战略,这些均为齐威王采纳。在齐威王的支持下,孙膑辅佐田忌整顿军队,加强训练,齐军的战斗力大为提高,已经为即将爆发的齐魏冲突做好了准备。齐国的崛起导致东方的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魏国的霸权受到来自齐国的强劲挑战,魏国东向发展的战略也受到了极大遏制。魏、齐两强利益的碰撞使双方矛盾激化,战争不可避免。当时,魏国在西边筑长城与秦国为界,南边与韩国、楚国接壤,东边以淮水、颍水为界与齐国相邻,北边以漳河为界与赵国相接。在这些邻国中,秦、齐、楚都是大国,而韩、赵较弱。魏国的西进战略因受到秦国的顽强抵制,自设置西河郡之后再无大的动作,加之无暇西顾,不得不在秦国的反击下采取了守势,希望向东发展,专门对付东方的强敌齐国。但齐国实力不可小视,要与齐国争霸,战胜齐国,就不得不借助韩、赵两国的力量。

本来,魏国与韩、赵两国是传统盟友,当年魏文侯、武侯之所以能称霸中原,除了其他因素外,就战略方面讲,主要是因为采取了联合韩、赵的战略。但魏惠王胃口太大,缺乏战略眼光,他一方面自恃强大,不尊重韩、赵两国的利益,经常以盟主自居,凌驾于韩、赵两国之上。同时,他还错误地认为,如果魏国吞并了韩、赵两国,统一中原地区,不仅可以解除后顾之忧,而且可使魏国实力大增,从而纵横天下,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霸业。

魏惠王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包括盟国在内的周边各国的反感和敌视,尤其与其盟友韩、赵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愈演愈烈,从而使自己陷于孤立境地。魏国迁都大梁之前,就是因为不能妥善处理与韩、赵的关系,才导致自己数面受敌,在与秦争夺河西的作战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迁都大梁后,魏的主要敌人和争霸对象是东面的齐国。魏国决策者尤其是魏惠王却不能分清主次矛盾,又犯了同样的战略错误。他不但未能改善与韩、赵的关系,反而变本加厉地数次出兵教训赵、韩两国,进一步激化矛盾。这不仅消耗自身实力,使自己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而且使魏国的战略对手齐国得以利用矛盾,谋取战略利益。

当时赵国国君赵成侯为了摆脱魏国霸权的控制,进而达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的目的,先是退出了韩、赵、魏联盟,继而于公元前356年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公相会,改善了与这两个邻国的关系;同时又和燕文公在安(今河北高阳县北)相会,安定了北方。三晋一体的局面已彻底崩溃。赵国的举动引起魏惠王的强烈不满,认为赵国自作主张,与魏国的敌国齐国等结盟,力图拉拢各国,实在是没把他这个盟主放在眼里。魏惠王恼羞成怒,决心先从赵国开刀,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他借口保护卫国,以庞涓为主帅,率领大军直奔赵国,包围了邯郸。魏惠王的如意盘算是:赵国毕竟实力不如魏国,魏军可以马到成功,而一旦赵国灭亡了,齐、赵联盟自然就会瓦解,齐国会更加势单力孤,而魏国在中原的霸权则会更加巩固。

危急之中,赵王想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齐赵同盟关系,遂于公元前353年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并许诺若齐国援助赵国解魏军之围,赵国愿以自己的属国中山国相赠。

齐威王闻报赵国告急,遂召集文武大臣齐聚于太庙,商议对策。这是一次关乎齐国今后战略发展走向的重要会议,该不该出兵救赵,如何救赵,涉及齐国敢不敢与魏国争夺中原霸权,敢不敢挑战魏国的霸主地位。会议被一种紧张、肃穆、凝重的气氛笼罩着。每当遇到这种场合,往往是丞相邹忌率先发言,今天也不例外,大家都想先听听丞相的高见。

邹忌本来是稷下学宫中的名辩之士,他曾用譬喻的方法,以弹琴譬喻政治,深得齐威王的尊宠,由学宫中的辩士一跃而为相国。他离开学宫进入政坛后,因能言善辩,经常向齐威王阐述自己的建议,深得齐威王的信任,齐威王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邹忌见大家都在等他首先发言,于是踌躇满志地说道:“臣坚决不赞成出兵救援赵国。至于原因,一方面,我们齐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另一方面,齐国军队不是魏军的对手,明明打不赢却硬要与魏国对抗,实在是拿国家的命运作赌注,拿军民的生命财产作赌注,这无异于以羊投虎,也是不顾大局的鲁莽行为。”

邹忌的表态可以说是语惊四座,大臣们有的认为他的话不无道理,还有人认为既然邹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听他的就是了。

这时,大臣段干朋站起来说道:“微臣认为丞相的意见不妥。魏国攻打赵国,围攻邯郸城,齐国如果坐视不救,既显得不仗义,也对我们齐国不利。”见大臣们都面面相觑,段干朋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他指出,出兵救赵的理由有三:一则齐国与赵国曾有同盟关系,若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在国家间失去信用;二则坐等魏国灭了赵国以后势力进一步壮大,对齐国更为不利;三是从当时战略形势来考虑,魏、赵两国都是齐国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果直接派齐军前往邯郸救援赵国,则既不能使赵国受到损失,也达不到消耗魏国实力的目的,这对齐国的长远利益是不利的。因此他主张实施使魏国与赵国相互削弱从而“承魏之弊”的战略,即先以少量兵力南攻平陵(今河南睢县西),借以表明齐国反对魏国攻赵的态度,并达到牵制和疲惫魏军的目的。待魏军攻下邯郸师老兵疲之时,再出动大军予以正面攻击,重创魏军,以求一举成功。这一谋略,具有一石三鸟的用意:南攻平陵,可使魏国陷于两面作战的困境,是为其一;向赵国表示了援助的姿态,信守盟约,维持两国所建立的友好关系,帮助赵国坚定抗魏的决心,是为其二;让魏、赵继续攻伐,最后导致魏国受重创,实力削弱,从而为齐国战胜魏国和日后控制赵国创造有利条件,是为其三。

齐威王听了两位大臣的意见,左右为难。于是征询军师孙膑的高见。孙膑赞许段干朋的观点。他进一步从战略的高度分析道:“魏、赵、韩原是一家,魏文侯时,三晋联盟,所向无敌,各诸侯国难敌其锋。现在,三晋出现裂痕,赵国转而与齐国结盟,等于对魏国釜底抽薪,而其出兵攻打魏国的属国卫国,又无异于夺取魏国口中之食。魏、赵两国矛盾激化,对齐国最为有利。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应该利用这一良机。因为,齐国的主要敌人就是魏国,在目前魏、赵交恶的情况下,如果赵国被打败而投降魏国,赵国势必认为齐国见死不救,有违赵、齐两国的盟约,进而与齐国反目成仇。这样,齐国不仅失去了一个战略上的盟友,而且让敌手更加强大。尤其从战略格局看,魏国攻赵,还将导致其他大国如秦、楚都趁机渔利,蚕食魏国疆土,从而使自己处于四面树敌、孤立无援的被动境地。所以,臣以为应该采纳段干朋之计,立即出兵。同时,从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赵和韩也是大国,如果不借魏国之手予以削弱,将来也可能成为齐国的劲敌。所以,我们应该既攻打魏国,以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又不可过早与魏军主力正面交锋,而要等到魏、赵双双精疲力竭之时,再出动大军重创魏军,这样最符合齐国的战略利益。到那时,齐国就可以号令天下,安抚百姓,成就天下一统的伟业。总之,出兵不出兵,关系到齐国取威定霸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至于如何救赵,孙膑认为,魏国的“武卒”部队,是大军事家吴起当年训练出来的,号称天下劲旅,数十年来,东征西讨,战无不胜。齐军要同魏军正面较量,显然不是对手。因此,必须以智斗力,以巧取胜。具体讲,就是按照孙武子《十三篇》中所说的“胜于易胜”“胜已败者”,即要主动创造取胜的条件,使魏军成为最易打败的敌人,使其未同齐军交战即已处于接近失败的境地。为此,孙膑提出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他分析说:当前的情况是,魏国大举攻赵,“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这就为齐军“疾走大梁”“冲其方虚”提供了条件。因此,他主张以一部分兵力攻击魏都大梁,引诱庞涓回救,而将齐之主力集结在适当的地域,邀击魏军于归途。齐威王和大臣们听了孙膑掷地有声的一番分析,茅塞顿开,于是,齐威王做出决断,全国备战,军队听候命令,随时出征。

这时,魏国的十万大军在庞涓的统率下,已兵分两路,浩浩荡荡,一路北上,很快就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四周的战略据点。邯郸城山水环抱,自西而南而东,有漳河、滏水、牛首水,西有太行山、紫山,北有插箭岭,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易守难攻。赵国国君赵成侯亲率五万精兵分守城外各处,庞涓决定强攻,将邯郸团团围住。

魏国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达一年有余,赵国军民拼命抵抗,咬牙苦苦支撑了一年,眼看就要城破国亡。当邯郸危在旦夕,赵、魏两国均已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时机业已成熟,于是任命田忌为上将军统一指挥,又任命孙膑为军师,这次大军出征,要一切听从孙膑的谋划。

(二)围魏救赵

自从太庙决策之后,齐威王下令全国动员,齐军上下也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准备。接着,田忌与孙膑率齐主力约八万余人,加上地方部队的“五都之兵”,分前、中、后三军,浩浩荡荡,开赴前线,集结于魏、赵交界的齐国边境。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但如何实现救赵的目标,主帅田忌与军师孙膑在意见上产生了分歧。田忌主张立即率军西进,蹑魏军之后,直趋赵国国都邯郸,从而包抄魏军后路,与赵军内外夹击,以解邯郸之围。孙膑连连摇头,认为不妥。他认为,魏军的根本战略目标是攻破赵国国都邯郸,吞灭赵国。齐威王之所以派田忌率兵开赴齐、赵、魏边境,不是为了救赵,真实目的是相机破魏,打击魏国。如果齐军倾全力去救赵国,齐、魏之间的大战会立即爆发,展开战略决战,这对齐军是不利的。现在,魏军攻打邯郸,邯郸已经朝不保夕,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失守了。当务之急不是解邯郸之围,而是解赵国之围。因此,齐军最好采取“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作战方针。他形象地解释说:“指挥作战如同治理水患一样:对于来势凶狠的敌人,要避开其锋芒,疏导水流。对于势力弱小的敌人,要坚决攻击其虚隙,修筑堤坝堵塞水流。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可以用手强拉硬扯,只能慢慢地去梳理;要劝解打得难解难分的人,只能善言相劝,自己不能参与搏击;要平息纠纷必须抓住要害,不可鲁莽,而要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派兵解围的道理也是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要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也就是要因势利导,撇开强点,攻其弱点,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于己,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可以解围了。”

田忌听了孙膑一番分析,恍然大悟,完全同意军师的见解。为了落实这一“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总体作战方针,坐在轮车上的天才军事家孙膑和仇敌庞涓斗智斗勇,积极寻找战机,实施了环环相扣的战术行动:

第一步,佯攻平陵(今河南睢县,一说今山东定陶东北),欺敌误敌。

当时齐、魏双方似乎势均力敌,其实不然,魏国保持着独霸中原的余威,一直未把齐军看在眼里。“齐之技击不可遇魏氏之武卒”,如果此时决战,齐军毫无取胜把握,甚至将直接影响齐国图霸的伟业。孙膑对这一点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实事求是地承认魏强齐弱的形势,主张暂避锋芒,寻找有利战机。但他认为,齐军也不能被动防御,无所作为,于是建议南攻平陵。

在征得田忌的同意后,孙膑下令由齐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的两位都大夫率领的地方部队去强攻平陵。都大夫是地方长官,当时,中原各国大多实行郡县制,在边境地带设郡,郡的长官称“守”;在内地设县,县的长官称“令”。而齐国沿袭旧制,不设边郡,而称县为都,其长官称“都大夫”。作战时,都大夫要率自己辖境内的士兵参战。孙膑同时下令,这些前去进攻平陵的军队只许失败,不可取胜。平陵地处宋、魏、卫三国交界处,在魏都大梁以东,距大梁一百余里,原属卫国领土。桂陵之战前,魏国向东扩张,据为己有,成为魏国东阳地区的军事重镇,有大小城市四十余座,人口多,兵力强,守备坚固,很难攻取。而且齐军进攻平陵,市丘(属卫国之地)是必经之地,魏军可以从市丘出兵截断齐军粮道,从侧翼威胁齐军,使齐军有后顾之忧。但实际上,南攻平陵是孙膑深思熟虑的一着妙棋。其一,齐军救赵,本应西向迎敌,而孙膑却派军南进,这就避开了魏军主力,争取军事上的主动,所谓避敌锋芒;其二,争取政治外交上的主动,因为进攻魏国的军事重镇平陵,仍属救赵的军事行动,可以与赵国抗魏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不致失去盟友;其三,最重要的,是避免过早地暴露齐军实力,并掩盖齐军“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真实意图。齐国大规模调动军队救赵,重兵集结于齐魏边境上,本来就对魏国的侧背形成了威胁,魏军极有可能放弃攻赵的行动,甚至可能将围攻邯郸之军调头南下,寻求与齐军决战。这样,原计划中的“使赵破而魏衰”的战略意图就无法实现了。而孙膑派两个无能的将领,带少量兵力佯攻平陵,魏国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威胁,庞涓可以放手去攻卫、赵,这就将魏军引到邯郸,不断消耗其实力。此外,孙膑命令南攻平陵的部队在进攻中故意失败,更加起到了麻痹庞涓的作用,使庞涓很自然地产生了齐军指挥无能的错觉,并因此消除了其对齐军的后顾之忧,继续全力以赴在邯郸城下进行攻坚战。

孙膑的这一招果然灵验。庞涓得到齐国出兵的消息先是一惊,生怕国内空虚,经不起齐军的攻击。正在犹豫之间,又得到齐军正扑向平陵的准确情报,不禁大笑,认为平陵极难攻下,齐军却进攻平陵,足见其主帅糊涂无能。所以他不但没有回师国内,反而指挥大军加紧对邯郸的围攻,准备攻下邯郸后再回头收拾齐军。经过苦战,魏军在付出极大代价后,才攻下了邯郸。

但庞涓率军在邯郸城下长达一年之久的鏖战,恰恰给齐军直捣大梁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魏军损兵折将,且后方空虚,已在由强转弱;齐军久攻平陵不下,但全军锐气未受丝毫损伤,且主力一直在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战局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这样,孙膑用局部的牺牲换取了全局的利益。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大雪已经落了好几天,把整座北京城都给笼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幕帏,千里冰封,连紫禁城金黄色的屋顶也都被雪白的雪给覆盖住了,宫殿变得像雪塑冰雕一般,褪去了往日的巍峨雄伟,带上了一些别样的晶莹洁白。覆雪的屋顶蜿蜒着,从紫禁城一直延伸到四周的寻常民居上、花木上,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连绵起伏的曲线。在这些被大雪覆盖住的屋顶下面,有一处寻常的宅子,和其他官员的宅子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一样的青砖青瓦,一样三进三出的四合大院。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可可·香奈儿:我靠什么征服世界

    可可·香奈儿:我靠什么征服世界

    从籍籍无名的缝纫女工到名闻天下的的时尚界女王,从坎坷的童年、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颠沛流离到孤独终老,可可·香奈儿用坚强和独立成就了自己。本书为你揭开时尚大师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将她的独立、自信以及与众不同的时尚和生活态度立体呈现。你会看到:一个不甘出身贫贱的女孩,是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介绍了,伽利略·伽利莱,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君霸爱,凤后倾城

    邪君霸爱,凤后倾城

    初遇时,是群莺乱飞的春。一道圣旨,一场谋划,她嫁与他为妻。洞房花烛,他邪魅一笑,道,“第一美人,名不虚传!”深宫幽幽,暗藏杀机,她陪他同舟共济,出生入死,最终换来的却是他与她人恩爱缠绵……容颜尽毁,腹中未成形的胎儿化成血水……千帆过尽,心若死灰,她决绝转身,从此只为复仇而活。再相遇,他是尊贵无比的一国之君,而她是红遍四方的青楼名伶艳绝天下。他惊愕的看向瑶池中的她,焦灼一问,“你究竟是谁?”她从他身边走过,他却将她反锁入怀,三千宠爱在于一身。是真心?还是场阴谋的开始?她出生低微,只因为与前皇后生的相似,破例被凌皇带入后宫,却让阅尽春色的凌国皇帝——凌逸风罢朝三日,宠幸不衰。"
  • 佛说法灭尽经

    佛说法灭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穿越到以武为尊的未来星际,为了避开勾心斗角,罗碧隐瞒了自己觉醒异能的事。谁知有人不长眼非要找事,堂妹先是抢她的未婚夫,接着还想抢属于她的东西。罗碧一怒之下跑去测试,结果吓人一跳······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禁忌祭日

    禁忌祭日

    2月18日。平静不平凡的一天……寒假结束。张泽麟乘坐外地直达海默市专线列车,回到了离别一个多月的海默市。企图继续以一名普通高中生的身份展开新一学期的学习生涯。但是,在快车专用包厢里。张泽麟却做了个陌生女孩开枪自杀的梦……
  • 花心皇后

    花心皇后

    为什么别人穿越遇美男,而她偏偏背上了逃婚的罪名,择日便要问斩!她,她可不想逃婚啊,王爷可是美男子,要是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要做王妃,当皇后!新书现代言情小说《我的CV》正在连载,大家多多支持新书啊!
  •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剑成凰

    一剑成凰

    她,白清和,本是一介剑宗,为封印神剑,她献祭了自己。然,灵魂却误入异世大陆。那里,武力至上,强者为尊。而她,不过一个低贱奴仆。身世之谜,让她踏上强者之路。“与我签订契约,我会给你所有你想要的。”“哦?你有什么要求?”“信仰我。”
  •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内容简明扼要,是弘扬先进精神,树立学习楷模的生动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