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6300000003

第3章 岁时文化的四季(1)

(一)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为岁首,春是四季的开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天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而没有春的蓬勃律动,也就没有秋的丰富收获,下面让我们走进春的黄金时节,来揭开岁时文化的第一页。

1.立春,万物苏醒之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作为传统节日,立春古称立春节。《礼记·月令》中说:“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可见古礼中立春的隆重,这与古人强烈的敬天保民意识有关。在这个十分重要的节日里,皇帝需要率领百官到东郊迎接春天的到来,期盼五谷丰登。

唐代皇帝还有在立春日率领群臣游园的习俗。诗人沈佺期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写有“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林中觅草才生蕙,殿里争花并是梅。”可见,春日饮春酒、赏春光已成上下皆好的雅事。

还有两项有趣的立春活动,一是剪彩胜,一是吃春盘。彩胜,又名踩胜、金胜等,彩胜插于鬓发间,男女皆宜,使人增添了青春的风采。追慕青春人人皆爱,皇帝也不能免俗。唐代有“燕许大手笔”之称的苏颋在《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中写道:“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宋之问也有《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将剪彩胜与剪春相提并论,玲珑有趣,妙笔天成,由此可想大诗人贺知章能写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妙句也不难理解了。

吃春盘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晋代,因用五种辛味菜配成,故又称“五辛盘”。杜甫的《立春》很有名:“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春丝。”白居易有“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乡园节岁应堪重,……何由得见洛阳春?”春日吃春盘却勾起了诗人的乡思,可谓别有滋味在心头。如今在北方,立春这一天,还流行着打“春饼”、吃“春饼”的习俗,所以立春也被称为“打春”。

古人认为立春时节一旦到来,就意味着水暖三分,阳气上浮,草木开始萌动。所谓:“春饮一杯酒,便吟春日诗。木梢寒未觉,地脉暖先知。”(唐·曹松)大诗人白居易也有“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的妙句,春为岁首,开门见春,人们重视立春更多是因为对春天的期盼,对生命的热爱。

2.春节,年末相聚之时。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五十六个民族中具有广泛的共通性。古时我国的春节相当于“元日”,《礼记·月令》讲:“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古时的节日大都跟农耕有关,春节也不例外,尤其皇帝还要亲耕示范。这种春节的隆重仪礼历代不衰,唐代诗人张祜《元日仗》写道:“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日明。”虽然到了唐代皇帝不再示耕,但重视农耕的仪式仍在。后来,我们国家推行了西历,便有了“元旦”。春节也成了农历正月初一的专指。

现在把春节也称做“过年”,这也是农事活动的一个遗留。“年”是谷物成熟的意思,在甲骨文、金文里,“年”字都是果实丰收的样子。可见“过年”原是丰收喜庆的意思,后来就与岁并称了。

春节发展到现代文明的今天,农耕意味已经减少,随着人们的活动由安土重迁发展到四海为家,“春节”逐渐演变成难得的团圆假日。千里万里,回家过年,于是便有了浩浩荡荡的春运风景。父母儿女一顿年夜饭,杯盘共笑语,畅饮在樽前,春节潜移默化成了现代人心中“家”和“根”

岁时文化的象征,其情感维系的意味得到了强化。而春节的含义也包括了大年三十,即“除夕”,甚至包括从腊月二十三(俗称:祭灶、小年)到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的一段假日,繁忙的现代生活,春节成了人们团聚、放松的美好时光。

3.元宵,全家团圆之时。

元宵节即正月十五,俗称“灯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的起源可追溯到汉朝。据史载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篡权。而吕后亡故后,周勃等人扫除了吕后的党羽,拥刘恒(即汉文帝)为帝。因为扫除吕后党羽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来纪念这一天。在古代,夜的意思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每逢元宵佳节,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这些传统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元宵节也成为最丰富热闹的节日。元宵在文人笔下更是多彩多情。南北朝时的大诗人庾信有《步虚词十首》,两次写到元宵:“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上元应送酒,来向蔡经家。”“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唐代诗人韩偓有:“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雨中的元夜情景独特。而诗人羊士谔的“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就是一派欢腾热闹、歌舞升平的景象了。

描写元宵最脍炙人口的词,要算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佳节一派风光旖旎的胜景,而且情韵流转,别有风情。元宵故事多,还记得那首《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是怎样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人们尽可展开想象的翅膀。

古时候,有些地方还盛行牵钩(拔河)的竞技活动。老北京有妇女“走桥”的习俗。其他诸如盘杠子、跑竹马等,元宵的活动丰富多彩,看者赏心悦目,演者强身健体。像踩高跷一直流传到今天,清代以来,高跷又分文、武两类,文跷以走唱为主,表演者扮成樵夫、村姑、和桑、媒婆、老汉、书生等角色,手执扁担、手帕、折扇等道具,边走边唱,形体动作不多;而武跷则能做倒立、劈叉、跳高桌、叠罗汉等惊险表演,直到今天高跷依然是我们元宵节民间活动的保留节目,很受人们喜爱。

4.人日,聚友共饮之时。

与当今文化风俗不同,“人日”这个节日在古代备受重视,其原因跟古时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生活有关。人日(又叫七元),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汉朝有“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汉·东方朔《占书》),故正月七日可以称之为“人日”,这有点像《圣经》里上帝制造世界的意味,人日后来居上,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主宰着世界。而古人认为人是诞生在群畜之后的,故更高贵,更值得珍惜。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正月初七晴,则预示着人丁兴旺。

古代人日时,人们会将芹菜、荠菜、菠菜、青葱、大蒜等七种菜煮成羹,吃这种七菜羹可以祛病辟邪,全家平安。孟浩然《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写道:“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戴叔伦《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有:“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韩愈《人日城南登高》有:“盘蔬冬春杂,尊酒清浊共。”可见唐朝时人们就有登高望春、吃菜羹、传金胜的习俗。宋之问《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泾水桥南柳欲黄,杜陵城北花应满。长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兹一望归。”高适有:“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诗人远望当归,尤见佳节思人思乡的深切情怀。剪彩胜是古人春日里的颇有兴致的活动,而人日要剪人胜,李商隐《人日即事》里说:“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用五彩绢绸或金箔剪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插戴在鬓发上,并且到处张贴以表示庆贺,为家人祈福。唐高宗李治有一次在人日这天于大明宫里宴会群臣并赐彩缕人胜。李适写道:“宝帐金屏人已帖,图花学鸟胜初裁。”苏颋有:“初年竞贴宜春胜,长命先浮献寿杯。”人们庆祝人日目的是祈求长寿。现在老一辈们还流传着正月初七管小孩儿,正月十七管中年,正月二十七管老年的说法,因此正月初七家家户户会做各种各样的面食,以祈求小孩子健康平安。

5.社日,祭祀社神之日。

也叫春社,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社神,即土地神,古人在春天里祭祀以祈求丰收,希望一年顺利。

关于社日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礼记·祭法》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相传社神原名叫勾龙,是水神共工的儿子。共工脾气暴烈。和天神打仗,弄得天崩地裂。最后女娲炼了五色石来补天。勾龙见父亲共工撞塌了天,造成洪水泛滥,心里非常难过。当女娲将天补好之后,他就把九州的大裂缝填平。黄帝便由此选中了他,封他一个官叫后土,让他拿着丈量土地的绳子,专门管理四面八方的土地,也就成了人们所称的社神。而土地从古到今都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民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条件,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就要进行祭祀社神的活动,代代相沿,成为习俗。

汉代《白虎通义·社稷》说:“封土立社,示有土也。”君王自立的社称“王社”,君王为百姓立的社称“大社”。王社是依据古代盖天说的理论“天圆地方”而设置的,呈方形,坛顶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铺着青、红、白、黑、黄五色泥土,象征着五方的土地。而百姓的社坛,则只用当地的土。社祭很隆重严肃,体现出我国古代对农业的重视和依赖。“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杜甫《社日两篇》)如今北京仍然保存的“社稷坛”,就是明清皇帝祭祀社神和稷神的场所。其实,现代人们称的农村公社,也是这个社祭意思的演化。

社祭的时候一般会有精彩热闹的社戏活动,这在娱乐业、传媒业不发达的时代无疑是很大的精神享受。鲁迅先生在《社戏》里谈到这种戏剧节目:“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地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并津津乐道地写到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想想在田野里在河中泊船远远看戏的感觉,真是别有一番“风致”的。其实这种社戏活动由来已久。早在唐宋时“社日”这天就有类似的民间表演,刘禹锡有:“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范成大有:“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陆游有:“深林闻社鼓,落日照渔家。”《石湖诗钞》记载:“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这种社火就是民间的集会、娱乐甚至是狂欢活动。

《荆楚岁时记》里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每逢社日,人们都要在大树下临时搭起席棚,用牲口和酒来祭拜社神,然后大家坐在一起聚餐,吃不完的还要均分带回家。“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今年社日分余肉,不值陈平又不均。”“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梅尧臣的《春社》诗写得很生动细致:“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鸭;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可见社日的喜庆欢腾气氛。到了清代人们把这种社祭活动称为“祈年”,而把吃“馂余”、分肉,群饮为欢,称作“打社”“饮福”“散福”。

6.花朝,百花共生之日。

花朝亦称“百花生日”。晋代时是农历二月十五,宋以后渐改为农历二月十二。这一天,宫廷民间都要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人们还会相携外出看花游春,非常富有诗意。宋朝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记录了杭州一带花朝节的景象:“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都人皆往钱塘门外……玩赏奇花异木……此日帅守、县宰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赐酒食,劝以农桑……天庆观递年设老君诞会……为民祈福。”明末清初文学家、绍兴籍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西湖香市,始于花朝。”清代顾禄《清嘉录·二月·百花生日》记载:“《诚斋诗话》:‘南京亦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宣府志》:‘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蔡云《吴歈》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在民间,花朝节还有庙会、游春、晒种祈丰等很多风俗。传说花神专管植物的春长夏养,所以,祀奉她的不仅有花农,还包括耕种庄稼果蔬的农人。长江三角洲一带多花神庙,旧时吴越一带花农家都供奉花神。像苏州古时以种植业为主,尤以茉莉花最盛,人们为感谢茉莉花神,在虎丘山旁建造了一座“花神”庙,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人们在茉莉花树上遍插红纸小旗,以抑制风雨,祈求晴朗的天气,期望丰收。旧时的花朝节,许多地方的农人还会聚集在花神庙设供,以祝神禧。有的还演戏娱神,由十二名演员扮演十二月的花神。这样的庙会活动通常很热闹,夜里还会提举各种形状的“花神灯”巡游。古时花朝,文人雅士还有邀知己赏春吟诗的习惯。孔尚任的《竹枝词》描写了花朝踏青归来的盛况:“千里仙乡变醉乡,参差城阙掩斜阳。雕鞍绣辔争门入,带得红尘扑鼻香。”唐代花朝还要制作花糕。据传武则天嗜花,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这一天,都会命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成糕,并赏赐群臣。现在洛阳一带还有传统食品——牡丹饼,就是由花朝流传下来的。

7.上巳,祓灾祈福之日。

“上巳”这个节日乍一听来似乎有些陌生,但是提起三月三,大家都会觉得很熟悉。因为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所以叫上巳。上巳这个节日出现在周朝之前。据《风俗通》记载:“郑国之俗,三月三日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执简招魂,祓出不祥。”这种三月份上旬第一个巳日在水边举行招魂禳灾的仪式一直为人们重视。汉代上巳节这天,从皇宫到民间,都会举行“祓禊”活动,比如:乘华车、洗素手、蹚春水、钓鱼、射雁、饮酒、吃素等。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就再现了汉景帝与儿女、宫人共度上巳的场景。三国时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风俗依然是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包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等项目。水边饮宴,就是“曲水流觞”。所谓“流觞”,就是“流杯”,投杯于水的上游,任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文人雅集,常于此时吟歌作赋。最著名的曲水雅宴要数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之集了,王羲之为此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文辞之美,可见当日盛况。曲水宴集之风到唐代尤盛。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正是描绘的上巳节贵族妇女在曲江池游赏的情景。到了宋代,三月三作为北极佑圣真君的诞辰,各地盛行迎神赛会。《梦粱录》记载:“土庶烧香,分集殿庭。诸宫道宇,俱设醮事,上祈国泰,下保民安……迎列于道,观睹纷纷。”

同类推荐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热门推荐
  • 都市鸟人

    都市鸟人

    冯昊,一名普通高中生,在上学路上偶得奇遇。从此,人生发生巨大改变!“妈妈,妈妈!天上有一只好大大的鸟在飞啊!”“傻孩子,那是我们的英雄鸟人!”“哇!好屌的名字哦。”没错,我就是鸟人,带你装逼带你飞!教你如何屌丝逆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御宠嫡妃

    御宠嫡妃

    她是当朝公主,端庄贤淑,聪慧不凡,不负皇家尊严。她有最高贵的血统,最尊的身份,世人公认最优秀的夫君。然而一日宫倾,父母惨死,幕后凶手却是她的枕边良人。高台面敌,怡然不惧,她含笑点火,以死维护她陈氏之尊,亦为幼弟留一条复仇的暗道。怨气冲天,尘缘未了,她莫名成为了苏家的小姐,可惜虽为嫡,却生母早死,后母歹毒,一个嫡小姐比之庶女都不如。前世不共戴天的仇人,个个身居高位,享尽不属于他们的荣华富贵。她沉静睿智,步步为营,誓要将仇人毙于刀下。原本属于她的东西,她要一点不落拿回来。一念成魔,手染鲜血仍不悔,乾坤大定之时,可有人渡她成佛?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什么是流年不利?所谓的流年不利就是被自己喜欢的人给一枪嘣死了,然后发现阎王居然不收她,让她玄幻的穿越到了一位受气包小姐的身上。她是谁?怎么可能当受气包呢,一直以来都只有别人当她受气包的份儿。所以……【情节一】:“听好了,本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是不是想说永远都不会喜欢我?你放心,我对你也没什么兴趣。以后你做你的王爷,我做我的间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的斑马线。井水不犯河水。”用力扯掉头上的红盖头,龙凤呈祥?呈晦还差不多。无视某男的怒气,“收回你那一副我欠你贷款到期还不起的表情。别说我没欠你,就算欠了我也还得起,这黄道吉日摆脸子给谁看啊。”【情节二】:“娘,这位帅叔叔说是我父皇,我老子。”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拉着一个俊美无敌的男人走到她的面前。“父皇能当钱花吗,老子能当饭吃吗?”“能啊,这是帅叔叔给我的银票,一千万两哦。”“我看你是好几天没被抽了。”“就是,娘,你打死她个没出息没见识的东西算了,才一千万两银票就把她给买了,少说也要是一千万两金子嘛。怪不得人家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呢,我看眼光和要求也短。”
  •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我一直不明白我前夫为什么要和我离婚,我长得漂亮,会做家务,而且温柔体贴,还很听话,孝敬公婆,几乎是面面俱到,可还是离婚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前夫为什么和我离婚。我不是狐狸精。前天下午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只是那么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结果就看到了我前夫。一样的英俊帅气,一样的温润如玉,一样的谈笑风生,只是对着的人不一样了。我好奇的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
  • 花瓶影后之星途闪耀

    花瓶影后之星途闪耀

    苏绾绾没有什么别的追求,只想安安分分挣个钱买个房子,一辈子不愁吃不愁喝的当个米虫就好了
  • 木叶之雏田传

    木叶之雏田传

    参加了一次漫展却发生了意外,来到了火影世界,成了日向一族的嫡长女日向雏田,还获得了一个坑爹的系统商城,没错这系统商城是个坑,我也很绝望啊!日向雏田见证了这个忍者盛行的时代到衰落,再到武士时代的崛起与衰败!
  • 你越努力,世界就越公平

    你越努力,世界就越公平

    别抱怨生活苦,因为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人生路上你受的苦,总有一天能照亮你的生命!《你越努力,世界就越公平》让你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让你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不管你现在多迷茫,过得多累,走得多艰辛,请相信,生命中总有一段路是要你自己走完的。所以,请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自己,再怎么艰辛都得努力。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时间不一定能证明很多东西,但是一定能看透很多东西。坚信自己的选择,不动摇,使劲跑,你越努力,世界就越公平!
  • 向战争宣战

    向战争宣战

    一位年轻的宇航员和他的团队一起执行太空任务。他在飞船上遇到了心爱的她。然而,一切突然失控,最后只剩下他独自一人去体悟此次任务的意义。
  • 七年

    七年

    她、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美景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她叫沈思思,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女生。从小生活在景阳市的她,高中时期去洛水高中念书,辗转反侧的徘徊中邂逅了瑰姿艳逸的童乐,认识人生众多知己蓝颜。然后举案齐眉,待嫁新装。她认为他是她这辈子永远无法度过的劫。只是时光苍苍,风过添伤,曲终人散那一刻,花自飘零水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