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6800000004

第4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佛教绘画(1)

(一)寺庙绘画艺术

非石窟壁画是以寺庙绘画为中心的,当然它也包括寺庙绘画以外的如卷轴画、帛画、墓室壁画等各种形式的佛教绘画,但因为它们都处在同样的文化氛围里,所以具有同样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

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和倡导,六朝时期的佛教传播范围广泛,大兴佛寺建造,唐代的诗人杜牧曾在《江南春》中描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对当时佛寺数量之多的一个生动描述。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洛阳两百四十多座寺庙的兴盛景象,这是当时任何建筑活动所无法相比的。众多的寺庙,也必然有众多的壁画,一般来说,寺庙建筑、雕塑及壁画是三位一体的。但是,岁月的剥蚀及人为的破坏几乎没有壁画存留下来,我们只能通过当时和后人的记载来了解当时佛教绘画的大概面貌。

当时寺庙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佛教人物像及经变故事。人物像大多是佛陀和菩萨像,较有影响的有维摩诘经变故事,此外还有罗汉和天王像。经变故事内容主要是维摩诘经变故事、佛传图等,基本上是按照印度佛教的内容来创作的,而选择上更侧重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如当时维摩诘经变及画像作品比较多,其原因大概就在于,在佛教人物当中维摩诘更能体现出当时中国士大夫精神。从绘画技法来看,寺庙壁画和其他绘画形式一样已经有了具体的艺术创作标准和艺术形式。用笔上有顾恺之、陆探微所创的“密体”和张僧繇所创的“疏体”形式。前者用笔紧劲连绵、一气呵成,线条细而密;后者用笔才一二笔,图像的大致形神就已经显现,所描绘的对象从简单临摹外来佛像和装饰纹样以及故事结构布局,逐步发展为按照中国人的形象描绘,增加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故事也具有中国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佛教绘画。从壁画的整体风格看,不同的画家具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根据当时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看看当时寺庙壁画的基本状况。这些画家包括曹不兴、卫协、张墨、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曹不兴是三国时吴国吴兴人。传说他在过青溪时,亲眼看见赤龙出现在水面上,于是就立刻把它画了下来,献给吴王。这幅画后来传到了南朝的刘宋文帝时期,据说有一年夏天大旱,百姓如何求雨也不见效,于是就把曹不兴的这幅赤龙图拿出来放在水面上,画中的龙竟口中喷雾,大降雨水。又有一次,曹不兴为孙权画屏风,不小心弄脏了画布,他灵机一动,把弄脏的墨点改画成苍蝇,孙权竟以为是真的苍蝇,用手去驱赶,由此可见曹不兴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才思的敏捷。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巨著,它总结了前人有关绘画史和绘画理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史、论结合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绘画通史的科学体例,是我国绘画史和绘画理论方面的“百科全书”)中是这样描述曹不兴的,他说曹不兴画五十尺的画,一会儿就完成了,才思敏捷,这样的画也只有曹不兴能完成。曹不兴作为中国佛教绘画的开创者,能比较正确地处理佛像的构图比例,使之匀称协调。他所画佛像流传甚广,成为中国早期佛教绘画的基本样式,由于这种样式是临摹而成,所以具有浓厚的异国色彩,属于“梵像”系统。今天我们已经看不见曹不兴绘画的原作,只能根据史料的记载了解其大概状况。曹不兴之后,卫协继承了他的绘画风格,描摹更为精准。谢赫(南朝画家)评论说描摹精准的画风是从卫协那里开始的。卫协曾经画有七佛图,顾恺之说它虽伟岸却富有情感流露。可知其艺术水平是相当高了,不过其仍未脱离“梵像”系统。一直到了顾恺之,无论绘画技法还是人物形象都有了巨大的发展。

顾恺之,东晋时人,字长康,精通绘画。他的画表现内容非常广,上至佛像、帝王、将相、宫女等人物形象,下至龙、虎、狮、豹等动物写生图、山水画,都非常精通。他画的人物强调传神,正如他所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阿堵”就是通过画眼睛来表达内心世界。他的绘画技法非常高超,其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又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他擅长用一种极为细腻的线条作画,这种笔法被称为“游丝描法”,也称“密法”。据记载,他所画的佛画有维摩诘像、康僧会像、八国分舍利图等,其画在唐代还可以看见。他所画的维摩诘像和戴逵所雕的五躯佛像以及从天竺带回的玉像,被称为瓦官寺“三绝”。只可惜维摩诘像今天已经不能看见真迹了,在日本东福寺藏有宋代人的临摹本,维摩诘身体消瘦,面带病容,手持麈尾,卧几,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士大夫的影子。但是从人物的整体形象看,顾恺之仍然是按照传统的佛教人物来绘画的,他的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绘画技法的创新,他创造了“密体”的绘画方法,密体即用笔时线条缜密,多用于佛教绘画。从他开始,画师们利用中国的绘画技法表现佛教内容,虽然人物形象还是有点“梵像”特点,但是这为超出梵像系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而从根本上确定了中国式佛教人物形象的画家则是南朝的陆探微。

陆探微,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主要活动于5世纪中叶。善于画人物肖像、飞禽走兽、佛教图像等,谢赫《古画品录》将他列于第一品第一人,给予很高评价。他的绘画风格继承了顾恺之,线条笔迹周密,又变顾恺之的游丝描为笔迹细密而短利的线描,同时借鉴书法艺术,创造出连绵不绝的一笔画。他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自成风格,于眉目清秀中显出神采生动、自然洒脱与和蔼可亲的神韵,人称“秀骨清相”。这种清癯、潇洒脱俗的形象是当时时代精神、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反映。形容清癯是出于一种智慧精神;潇洒脱俗,是长于清淡析理的魏晋名士所应有的风度仪范。这种画风在当时很流行,以至对当时的佛教雕塑也有重大的影响,使佛像人物基本上脱离了以往的梵像系统,而成为第一种中国佛像的基本模式。陆探微的佛画作品有《阿难维摩图》《灵台寺瑾统像》等,可惜现在已不能见到原作。江苏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画风与陆探微十分接近,由它可以揣测陆氏的绘画艺术。

陆探微之后,杰出的画家是张僧繇,他是南朝梁代人。他以画佛教题材的绘画著称,也兼画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梁武帝崇尚佛教,兴建了许多佛寺,寺院壁画大多由张僧繇所画。他的绘画作品,才思敏捷,绘画风格简练而富于变化,创造了用笔精简的画法,与唐代的吴道子同被称为“疏体”的代表,与顾恺之和陆探微为代表的“密体”相互映衬,各具特色,因而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六朝“三大家”。《历代名画记》引唐代画家张怀瑾的评语:“像人之妙,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张僧繇的佛教人物画,已经形成自家的风格,人称“张家样”。他的绘画作品很多,有天王像、维摩诘像、醉僧图等,唐代时还在流传,可惜后来失传了。据说他在江陵毛皇寺里画有卢舍那佛及孔子等“十哲”,梁武帝问他为什么要在佛寺里画孔子,他说以后要依赖他。后来周武帝灭佛,毁佛寺时,因殿里有孔子像,才逃脱被拆毁的厄运。张僧繇在绘画技法上还善于兼容并包,学习外来的绘画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最为显著的就是他利用天竺传来的“凹凸画法”绘制壁画,人称“凹凸画”,他曾在南京一乘寺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根据文献记载:“一乘寺,梁邵陵王伦所建,寺门遍画凹凸花,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极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凹凸画这种画法其实也就是西洋油画技法当中所用的以明暗手法达到立体效果。印度阿旃陀石窟7世纪以前的壁画,用浅深渲染的方法,注重光影和透视,分出明暗和阴影,这大概是凹凸画法的渊源。张僧繇的绘画是很有艺术魅力的,他的绘画风格直接影响了隋唐时代的许多画家,他的儿子张善果在他的影响下也成了佛画大师,备受人们推崇,吴道子受他的影响很大。从他以后,中国佛教绘画走上了中国特色和印度西域特色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绘画道路。

同类推荐
  • 艺海观澜

    艺海观澜

    徐庆平,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美术漫谈、西方艺术史研究、莫奈传。书中对其父亲徐悲鸿的美术作品以及西方艺术史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多数文章已经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过,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图书。
  • 恋上一座城

    恋上一座城

    本书是林徽因的建筑学论著,着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本书内容包括:《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故宫三大殿》《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清式营造则例〉绪论》《平郊建筑杂录》《平郊建筑杂录(续》《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等数十篇作品。
  •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主要内容分为“独特的汉字”、“甲骨文与金文”、“隶书及其子孙”、“文房四宝”等章节。
  •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当下数字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日趋严重的致瘾化、泛低俗化、高碳化、自由化和虚假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艺术德性失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相比发生了重大嬗变。因此,阐明数字艺术德性本质,进而研发有利于数字艺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路径就是本课题的基本研究目标。本课题有四个创新点:一是首创了“利他行动”德性本质观;二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的异同;三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生产德性、传播德性、消费德性、文本德性的不同本质及其互作关系;四是首创了低碳艺术理念,并阐明了其德性价值。本成果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的基本规律,开创性地建构了一整套关于数字艺术德性和低碳数字艺术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开辟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数字艺术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空白,增加了该学科的知识储备,初步形成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数字艺术中国学派。
  • 舞思(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舞思(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舞思》分为四编:评论、论文、人物追思、文化观察与思考。前三编是以舞蹈为核心,第四编包括跨学科的文化思考,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舞蹈思想。文集中的论文、评论,是对“舞蹈生态学”方法论的运用与发展,文集中回忆的人物都是教导、帮助、感动过作者的已故恩师益友,文体接近于散文、随笔,却蕴涵着较多的舞蹈理念,记录了她(他)们在作者成长中的引领、启迪与促进作用。文化观察与思考是作者在舞蹈专业之外的社会实践所引发的对许多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居多。
热门推荐
  • 神界等着本尊

    神界等着本尊

    混沌界大战,鸿尊者遭人暗算,幸保得一丝真灵带着传承转世……看似呆萌的小女修带着一只秃毛鸟,从小灵界、到仙界、到混沌界、再到那奥妙无穷的神界……一路披荆斩棘,斩杀出一条无上大道……
  • 江湖之外有人家

    江湖之外有人家

    人在世,活着只不过是成全,选择不过是转折。此情别去千年,更待常相见!
  • 释门归敬仪护法记

    释门归敬仪护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褪散

    褪散

    一个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他们在人海中彼此相遇,彼此依赖,彼此离开,最终褪去伪装,散尽执念,在岁月中找到了本我,并且走上了各自的道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盛宠宫心

    盛宠宫心

    一个他,冷酷腹黑却又处处护她周全。另一个他,温润如玉却又若即若离。她要选择谁呢?又何必要选?她靠自己的智慧,斗宫女,斗皇后,斗太后,斗命运!男人不是等来的,不是选来的,是靠自己的能力赢来的!她说,因为我不漂亮,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聪明,这样才不至于失身又失心,他说,因为我不温柔,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计谋,这样才能赢得天下赢得你!
  • 厚爱不及你

    厚爱不及你

    夏久安倒追言肆,整个S城的人都知道,有人说她一往情深,有人说她攀权富贵。她不以为然,依旧整天追在言肆的身后跑,像一个战士一样一路披荆斩棘,清除掉了一路的障碍,以为这样就可以跟他在一起“她啊。”言肆看向她的表情淡淡的,在众人的注视的目光中轻描淡写的开口,“我的一个普通朋友。”
  • 大风刮过

    大风刮过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我有一把神秘之剑

    我有一把神秘之剑

    夜幕下的倒影,黑暗中的刀光,舞台上的身影,血泊里的尸体。刀锋起舞,影子杀人。刀下生,刀下死。要么拥抱暗影,要么死于黑暗。......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拥有LOL神秘之剑(系统)的主角穿越到异界的刺客(狂战士)故事。
  • 星月岂能与她争辉

    星月岂能与她争辉

    季倾潇前世被所谓的爱情蒙蔽了双眼,宁愿选择一个渣男私奔都不愿意宠幸自己的正牌老公。只想着离婚离婚,还是离婚。一场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将涉世未深的她落的个凄惨下场。老天待她不薄,重生归来,季倾潇不只要将总裁老公狠狠宠,她还要让前世陷害她的人都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