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4800000010

第10章 词

词起源于民间,是唐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盛行于宋代,五代十国时期(907—960)是词体确立、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词本指歌词,是配合音乐的抒情诗,在唐五代时期被称为“曲子词”。每首词都有固定的词调,多数分为上、下两片,句式长短不齐,又被称为“长短句”。与传统的诗歌相比,词的写作领域比较狭窄,通常限于对风月闺情的描写,艺术风格也较为华靡恻艳,直到经过宋代苏轼等人对词的“雅化”才基本改变了这种情况。

晚唐五代时期社会衰乱,经济文化等都受到严重影响,日益衰弱。但是在五代十国的南方却形成几个较为安定的割据政权,相对独立安稳的政治局面和割据者对宴赏享乐的沉溺,为词这种适合于声色消遣的文体提供了发展的温床,特别是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了词的两个中心。

西蜀词派一般称为“花间派”,指后蜀赵崇祚选编的《花间集》中所录词人群。花问词的代表作者是温庭筠(生卒年不详,约812—870)和韦庄(约836—910)。温庭筠,字飞卿,他在诗词赋等方面的创作成就都很突出,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在词作上更是被奉为花问派的鼻祖。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他在文辞、风格、意境上基本奠定了香软恻艳的传统词风。

如最有名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韦庄的词历来与温庭筠齐名,韦词有婉媚、柔丽、轻艳的花间风格,同时笔法清疏,抒情显直,比较清新明朗,在内容上也较温词充实,可说是花间词的别调。如《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南唐词坛兴盛稍晚于西蜀,它在动乱时代与西蜀一样形成相对封闭独立的政治局面,也形成了具有强烈区域色彩的文化。南唐词的主要作者为中主李璟(916—961)和后主李煜(937—978)父子,以及宰相冯延巳(903—960)。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李后主”。他继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八年(974),宋兵攻破南唐都城,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李煜前期词华美高贵,描写宫廷豪奢生活,带有花间的艳丽痕迹,兼有柔媚与气度,生动地体现了年轻君王风流倜傥、豪迈清雅的胸怀情趣和浓情逸兴。后期词则一扫柔媚之气,直抒情怀,回肠荡气,更因情真意切、忧愤深广,形成了华贵庄严、愁苦忧愤的帝王气象,构造出堂庑特大的气派。如《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苏轼

词到苏轼,风格为之一变。苏轼开创了词中豪放一派,此派至南宋为辛弃疾发扬光大。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擅长诗、词、散文各文体的写作。他有一定的家学,父亲苏洵早有文名,母亲能教他读《汉书》。苏轼少年时即聪慧过人,知识广博,多才多艺。二十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兵部尚书兼侍读等职,但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多次被贬外放,最远到达琼州,就是今天的海南岛。苏轼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数量颇丰的散文。

词本起于民间,继而流入青楼,长期以来被视为消遣娱乐的工具,起着佐欢侑酒的作用。苏轼扩大了词的境界,他以诗为词,取词之外表而赋以诗的精神。一般把苏轼当作豪放词派的开山人物,这里的“豪放”包括词的风格与词中所见词人的性情两个方面。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东坡词类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这是指其风格,苏轼打破词只能写哀婉幽怨之情的局限,以至“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传统文人用诗表达的内容,都出现在他的词中,咏史怀古、针砭时政、酬人伤悼、赞美田园,因此他的词中的意象也格外丰富,惊涛、琼楼玉宇、农合田庄、奔驰的车骑等无不可以进入词中。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写道: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觉天风海雨逼人。

这是由性情方面来讲苏轼的“豪放”。由陆游的记述来看,苏轼不苏轼像是真的不懂音律,而是因为性格豪放,不愿意受声律的拘束,所以写词时意随笔到,不措意于格律。豪放词在苏轼三百多首词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词显示了词发展的新方向。在词的语言上,苏轼也改变原来词人错彩镂金的作风,而吸收陶潜、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少量使用口语,语感清新。

苏轼豪放词最有名的是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苏轼人到中年,经过多次贬谪,在黄州所作的一首词。相传苏轼任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说:“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幕下士答道:“柳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正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问、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黄州(今天的湖北黄冈)。他曾经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赤鼻矶)去游览,写了两篇赋和这首词。词中提到三国周郎赤壁,是指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破曹操军队于赤壁,其确切地点在湖北嘉鱼附近,不是黄州的赤壁,苏轼一时兴会,托以抒情。这首词写赤壁的江边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确实给人以“江山如画”之感,气象壮阔。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之所在,也是东吴故土,周瑜的雄姿英发,为词人所向往。自己一事无成而白发早生,如果周瑜神游故国,和自己相遇,定会笑话,于是词人感慨“人生如梦”。后人认为苏轼此词“题是怀古,意是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此人追慕先烈之伟业,感叹自己无所建树,但也能从庄子、佛家思想中寻求自我解脱,最终归结为“人生如梦”,依然掩盖不住其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在另一名篇《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为国立功的壮志表达得更为明确: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胸胆开张”是“豪放”一词的精确写照,而整首词的风格迥异于晚唐五代以来词境的谨小慎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另一首十分有名的豪放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阚,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中国文学史上极少数能够独标一帜的女作家。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十九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二人情趣相投,共同爱好收集金石古玩、校勘古书;以读书为乐,诗词唱和,生活和谐。建炎元年(1127年),她和赵明诚相继逃难到江南,金石书画也大部分散落。赵明诚病死后,李清照辗转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生活孤寂凄清。李清照的词创作,也因自己生活遭际的变化,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

李清照像前期描写她的少女、少妇的生活。《如梦令》写少女时代一次野外游玩醉酒的经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外出游玩到暮色沉沉,而且还喝得酩酊大醉,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误入藕花深处”,因急于寻路,又惊动了一群准备歇息的鸥鹭。一个醉酒迷路的少女,她事后回忆起这段经历,写得兴致勃勃,可见她的大胆天真、无忧无虑、自在活泼。和她同时代的大家闺秀绝大多数被困在家中不得出门,这也从一方面见出李清照家庭气氛的宽松。

婚后,由于丈夫有时离家赴任而李清照不能跟随,她就在词中真率地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被人批评“自古摺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这是她思念丈夫的作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从靖康元年(1126)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这一时期的词作,主要描写个人不幸,但有些词句如“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等句,则表达了南渡逃难人的共同感受。总的来说,李清照对文体的运用有比较自觉的意识,她在词中主要抒发个人的愁肠百结,而把更为浩瀚的思绪留给诗,《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她南渡之后词中杰作,以写“愁”名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与流落之苦,显得深广与厚重。乍暖还寒时节,容易让人生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急急而来的秋风,满地的落叶,共同构成一个“愁”的世界。词是李清照的悲鸣之音,“凄凄惨惨戚戚”之情,常常出现在词句中。而在她的诗中,则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情,也有“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的激愤之讥。

李清照的词,多以吟唱爱情、人生为主,以女性的敏感细腻来表现女性的内心情感世界,深具含蓄婉转、轻灵细柔的女性之美,不愧为“婉约词宗”。“婉约”作为词派风格的命名比较晚,在李清照生活的宋代,人们说到词体,用的是“花间体”、“南唐体”、“柳体”、“易安体”等,直到明代,才有人提出“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此后人们逐渐开始以“豪放”与“婉约”来评价宋词。“婉约”一词最早出处在《国语·吴语》:“夫固知君王之意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词,以从逸王志。”由其本意来看,婉约即指女子言辞的卑顺婉转。由这一定义来看“婉约以易安为宗”这一判断,可能还应略为注意作家对于文体的使用,即她的词,特别是后期的词,确实婉转哀切,但这只是作家借助这一文体来充分地宣泄自己的哀愁;而作家的整体风貌,则要结合她的诗和文来看,那里也有慷慨悲歌。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出生在济南,成长期正值中原沦陷,北方人民的灾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下侵宋,辛弃疾组织了二千多人参加农民领袖耿京的抗金义军,后耿京为叛徒张安国所害,辛弃疾率五十人驰骑直入五万人的敌营,缚取张安国,又号召上万士兵反正,率之投归南宋。但辛弃疾并未受到南宋政府的重用。

辛弃疾他在南宋虽然官职低微,但关心祖国安危,写成《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主张北伐用兵。他的意见没有为南宋王朝所采纳,不过他一直坚持爱国保民的立场,在任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安抚使时,采取了许多强国利民的措施。晚年任镇江知府时,仍积极备战。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但在南宋兵败之时,他遭人误解中伤,后郁郁而终。后人评价辛弃疾,认为他“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词是辛弃疾最主要的抒情方式,辛词现存六百二十多首。

由于辛弃疾曾亲身参加过抗金运动,和一般的文弱书生完全不同,他在词里独独羡慕那些凛然有生气的人物,称赞刘裕的出师北伐是“气吞万里如虎”,写到自己年轻时则是“横槊气凭陵”、“横空直把曹吞刘攫”。在词里还经常出现描写战斗生活的词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燕兵夜足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他晚年写的词更羡慕夏禹的“悠悠万世功,兀兀当年苦”。

在镇江任上,辛弃疾虽年过半百,但收复北方故土的雄心常在,他写过“壮心不已”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对南宋苟安的局面一直深感不满,用“剩水残山无态度”暗讽南宋小朝廷,用“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表达他的忧虑。那些小朝廷里的人物是“江左沉酣求名者”,像一线阳光里飞舞的灰尘:“细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另一篇登临怀古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表达了他于国势风雨飘摇中的悲愤心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他词里所表现的常是阔大的场景、战斗的雄姿,笔下的事物也常被赋以坚强的性格,如“倚天万里”的长剑,“千丈晴虹”的长桥,“汤沐烟波万顷”的水仙花盆景。词在他这里可以抒情、状物、记事、议论,他融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形式的优长,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从而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使词“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辛弃疾常常在自己的词中使用大量的典故,经、史、诸子、楚辞以至李杜诗、韩柳文,往往拈来便是,赞之者认为辛弃疾用典是为了托古喻今,且在词中用典到达刘勰所谓“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文心雕龙·事类》)的程度;讥之者则谓之“掉书袋”。在语言上,辛弃疾不仅像苏轼那样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使词的表达空间更为开阔。

同类推荐
  • 南方音乐

    南方音乐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论文17篇,对戏曲与戏曲文学的性质和特征、戏曲塑造形象的方法、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戏曲的抒情性、戏曲语言的特点等,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发表于1980年,首次提出戏曲的“点线结合的结构形式”。认为中国戏曲与中国的绘画、建筑一样,运用的都是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完全不同的散点透视法,在情节布局上,“以一条主线作为整个剧情的中轴线,并且围绕这条中轴线安排容量不同的场子”,“形成纵向发展的点线分明的组合形式”。这与欧洲写实话剧的团块组合结构形式是大异其趣的。此文相继被收入《戏剧美学论文集》、《戏曲美学论文集》。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建筑艺术之美:展览馆篇

    建筑艺术之美:展览馆篇

    《展览的建筑与建筑的展览:著名设计师演讲录》为“时尚廊—雅庄公司设计沙龙”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邀请的九位著名建筑师——姚仁喜、简学义、邱文杰、林州民、刘晓都、黄声远、张雷、王昀、潘冀——的演讲录,他们以博物馆建筑为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设计的灵感,延续IdeaExchange的理念,激发更多关于建筑设计的灵感。读者从中既可以近距离地了解设计师们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也可以从中了解其设计经验和成功秘诀。时尚廊—雅庄设计沙龙自2010年8月开始,由雅庄建筑与时尚廊合作,以《Whatishome——家》、《跨界》、《建筑与时尚》、《展览的建筑与建筑的展览》等多个主题,举办“时尚廊—雅庄设计沙龙”,至2013年3月已成功举办20期。已出版第一辑演讲录《建筑与时尚》,旨在给设计师及热爱设计的相关人士以更多机会去了解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近年金元清戏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共选取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图书绪论等三十余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研究对象历史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对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戏曲的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部分,汇总了作者从宏观角度入手表达戏曲发展反思的文章,谈古论今,见解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作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是一部体例严谨、见解精到的学术专著。从金院本、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阐述,更有精彩剧本的大段佐证,更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Stepping Up

    Stepping Up

    In his bestselling book The Five Secrets You Must Discover Before You Die, John Izzo tackled the secrets to lifelong happiness. Now he gives readers the key to a great career, a great workplace, better relationships, and a better world.
  • 荀子

    荀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泱泱秦歌

    泱泱秦歌

    穿越战国,一睁眼便是生死迷局!秦王即将一统的时代,却因他的穿越而发生许多变化。战役的损伤远超史实,秦王的能臣并未出现,六国的联盟,招招致命的刺杀,让秦国危在旦夕!面对自己带来的变化,沈御该何去何从,是辅秦?还是刺秦?
  • 不灭狂神

    不灭狂神

    在饱受核战摧残的地球上,许杰被严重的核污染唤醒了自己身上的神性基因,一步一步走出地球,将那看似光芒万丈的星际联盟,钉在了人类文明耻辱柱上!
  • 盖世魔头

    盖世魔头

    一次意外,杨云成为修仙界恶名昭彰的魔宗修士,为了存活下去,只能不要脸了……
  • 读书止观录

    读书止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灿灿星海

    灿灿星海

    不是不想向他敞开心扉,大约他们前生就是仇人,他们同在一个学校里却两看两相厌,一个霸道孤傲,一个野性难驯,他恼她无视他,与她处处为难。她烦他少爷行为,自觉与他划清界限。小小一方天地,抬头不见低头见,躲也躲不掉,逃又逃不开,好不容易熬了两年,再忍过一年就可以与他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她开心的数着跟他分别的日子,却不料被他抢走珍藏的幸运星。飞到地球那边一去五年。再次相见,为了讨回幸运星不得不与他纠缠。他步步为营,她固执己见,当他再一次在她的视线里消失,她忽然发现自己最初的心意不知何时已经发生改变。
  • 网游之这个NPC有点甜

    网游之这个NPC有点甜

    《忘仙》,“Z.Y”公司全力推出的一款全息网游,其特殊的游戏体验方式火爆全网。三年前,他和她相遇,他成了她人生的一抹光,她默默在他身后守护着他。三年后,他和她在游戏副本再次偶遇。人人知道,PVE榜一大神君止亦然的身边总跟着一个新手玩家。君止亦然:“漓妹,我罩着的。”“不是吧大神,这年头boss都不让打了吗?”忘仙吃瓜群众聚集818帖:[厉害!君止大神成功通关最难副本光明神殿][牛逼!君止!首个拥有最强红武之人][劲爆!雨漓疑为君止大神情缘][吃瓜!雨漓居然就是光明神殿副本boss][震惊!扒一扒《忘仙》秘密!游戏NPC居然都是真人扮演]
  •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是作家李义倾十年之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2008年度宁夏唯一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的,且被列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排名第三)。对于这部长篇小说,《文艺报》曾这样评价:“李义的《景绿叶》是一部西北乡村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意在通过对一个乡的教育全方位的叙述,以点带面地对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作一次直接、深入、冷静的展现。以蕴含深刻哲思的一系列教育故事和典型的教育案例为经,以基层教育人的教学经历和情感、生活为纬,结构出一幕基层教育的鲜活戏剧,从而反映近30年来农村基层教育革新、前进的步伐,书写坚守基层的教育人丰富而平凡的人生路和心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