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0600000033

第33章 狡诈型性格的成与败(1)

狡诈型性格是一种最阴险的性格,它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为所欲为又善于伪装,工于心计又长于逢迎,因为拥有此种性格的人多易成功。特别是拥有这种性格的人有一定的本事。他的狡猾奸诈会给后人带来无穷的后患,其名声甚至于遗臭万年。

有奶便是娘——狡诈冯道成就官场不倒翁

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做官是一门极其高深的艺术。

这艺术看起来神秘,其实只隔一层纸。官场不倒的秘诀有二:一是不辨是非,良心丧尽;二是见风使舵,善投新主。

官场不倒翁的人生哲学是:有奶便是娘,有枪便是草头王。

而狡诈性格的冯道便是这官场不倒翁的主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批“明君”、“贤相”、确实有很多正直的官吏在为民请命,在忧国忧民。确实有很多封建士大夫为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发展而呕心沥血,甚至殒身不恤;但无可否认,也确产存在着一批不辨是非、了无廉耻。不管谁当皇帝,只求有官可做的无耻之徒。这些人有时也能做一些好事。但从本质上讲,其人格是卑微的,是决不足以效法的。

这些人的人生目的就是做官。为做官而做官,除帮官以外,别无其他追求。

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代是五代。确实,五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在这乱哄哄的时候,各色人等都容易显示其本色。五代时期,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塘,而我们要看的是。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冯道。

这的确是中国仕宦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此神通,他凭的是什么呢?

凭的是狡诈,他把狡诈的性格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奸险,狡诈,皆为其所用。他善于工心计,在五代那个纷繁复杂的环境里,他周旋于各国君之间,以极高明的手段,随事各代,从而创造了历事五朝不倒翁的官场记录。

冯道做官真是做官做透了。他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做官学”。

仔细读一读《五代史·冯道传》和《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中的有关篇章,冯道这个狡诈的官场不倒翁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交河县东北)人,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他的家庭,可能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康之家,据记载,“(冯道)早先一边耕种土地,一边读书学习,并不忙于操持生活家业。冯道自幼爱好学习,善于写文章。不以穿破衣服、吃粗劣的饭食为耻。”他的祖先也不是名门士族,据查,连一个县令以上的先人也找不出来。可见,冯道在这样的家庭出身条件下,想跻身官场,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李克用割据晋阳,独霸一方,从欧阳修的《五代伶官传序》里可以看出,李克用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其子李存勖在灭梁前朝,也还是颇有作为的。大概是因为冯道看到了这一点,才投奔了李存勖,以图求得前程。在这以前,冯道先在离家乡较近的幽州做小吏,当时,幽州军阀刘守光十分凶残,杀人成性,对于属下,也是一言不合,即加诛戮,甚至杀了之后,还叫人“割其肉而生啖之”,冯道与这样的人相处,自然是很危险的。一次,刘守光要攻打易、定二州冯道却敢劝阻,结果惹怒了刘守光,几被杀死,经人说情,被押在狱中,由此可见,当时的冯道还是较为正直的。冯道经人帮助,逃出牢狱,投奔了太原,投在晋大将张承业的门下,经张承业的推荐。冯道成为李存勖的亲信。从此,冯道踏上了仕途。

冯道起初担任晋王府中的书记,负责起上发各种政令文告、军事信函。不久,李存勖看到朱温建立的后梁政权十分腐败,就准备灭掉后梁。晋王和后梁的军队在黄河两岸对峙。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残酷,冯道身为李存勖的亲信,却能以身作则,率先过德朴的生活。据历史记载,他“在军中,盖了一个小小的茅草屋。连床席都没有,只睡在一束干草之上”。应当说。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赞赏的。

冯道也还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纠纷。在消灭后梁的军队时,晋王的军饷十分匮乏,因为陪李存勖吃饭的将领太多,主管人员弄不来那么多供应,十分为难。大将郭崇韬对李存勖说:“供应紧张,能不能少几个陪着吃饭的人?”李存勖发火说:“我想为那些替我卖命的人弄顿食吃都不成。哪里还能当主帅呢?”郭崇韬吓得不敢作声,冯道在一边说:“粮食供应确实困难,郭崇韬这么说,也是对大王的一片忠心啊!”这场风波就此消弥。

但李存勖灭掉后梁建立后唐以后,只重视那些名门贵族出身的人,对冯道这样的没有“来历”的人,并不重用。冯道这时当了个什么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到父亲死后只能徒步奔丧,其困窘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直到庄宗李存勖被杀、明宗即位,他才被召回。明宗鉴于前朝教训,重用有文才的人,想以文治国,冯道这才被任命为宰相,真正发迹。

在冯道当宰相的七年间。应说做了一些好事。一天,明宗问臣下年景如何,臣下们大多说了些粉饰升平的话,但冯道却给明宗讲了一个故事,冯道说:“我当年在晋王府的时候。奉命到河北中山一代公干,途中要路过井陉。我早就听说过井陉是个很难走的地方,人马到了那里,多发生被绊倒摔伤的事。我就十分小心平安地走过了井陉。没想到过了井陉。到了平地,却被从马上摔了下来,差点摔死,我这才明白要处处小心,时时提防,我的事虽小,却可以用来比喻大的事情,望陛下不要以为五谷丰登,河清海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要兢兢业业,不要放纵享乐。这是我们臣下所希望的呀!”

又有一次,明宗问冯道:“天下百姓的日子怎么样?”冯道趁机进言说:“谷贵饿农,谷贼伤农,此常理也!唐朝有位叫聂夷中的诗人,写了一道《伤田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帝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宴,偏照逃亡屋。”明宗听后,连说好诗,并命人抄录,经常诵习。

但冯道虽为宰相,还是为时人瞧不起,残留在人们意识中的门阀士族观念还未肃清,由于冯道出身低微,因此经常受到人们的奚落。一天,冯道下朝回家,一个出身于“衣冠门第”的工部侍郎跟在他的后面起哄道:“宰相走得太快了,必定要从腰里掉下一本《兔园策》来!”在当时,《兔园策》是一本乡校里儒用来教农夫和放牛的孩子的读本,这么说冯道,明摆着是讥刺他出身低微,一个小小的工部侍郎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奚落宰相,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一般是不可能发生的。从这件事里。可以看到冯道当时所处的环境。

后唐明宗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李从厚即位。从此以后,冯道就丧尽了正直向上之气,一味地为做官而做官了,狡诈的性格也在官场上培养了。明宗即位不到四个月,同宗李从珂即兴兵来伐,要夺取帝位,李从厚得到消息后,连臣下也来不及告诉,就慌忙跑到自己的姨夫石敬塘的军中,第二天早上,冯道及诸大臣来来朝堂,找不到皇帝,才知道李从珂兵变,并率兵往京城赶来。狡诈的冯道这时的做法真是一反常态,极其出人意料。他本是明宗一手提拔,从寒微之族被任命为宰相,按常理说,此时正是他报答明宗大恩的时候,况且李从珂起兵实属大逆不道。但冯道没有考虑这些,他所想的,是李从珂拥有大军,且性格刚愎,而李从厚不过是个小孩子,即位以来尚未掌握实权,为人又过于宽和优柔,在权衡了利弊之后,他决定率领百官迎接李从珂。

冯道身为宰相,权位为诸官之首,又兼一些官吏为他所亲手提拔,他一倡议坚持。多数人也不好说什么。但个别正直官吏还是出言诘问,中书舍人卢导首先抗言说:“哪有天子在外,大臣反去劝别人当皇帝呢?我们是不是该去投奔天子?”丞相李愚等人也随声附和。但冯道却要大家认清当前的形势,不要固执己见。大多数人无奈,只得跟冯道一起到洛阳郊外去列队迎接李从珂,并献上了请李从珂当皇帝的劝进文书。就这样,冯道由前朝的元老重臣摇身一变,又成了新朝的开国功臣。这种无廉耻的人按常理说是让人唾弃的,可他却成功了,这也是足以证明狡诈性格的“优势”。

当时的李从珂对他也不放心,不敢委以重任,把他放到外地任官。后来又觉得过意不去,把他调回京中,给了他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司空之职。

不久,石敬塘同李从珂发生了冲突,石敬塘想借恢复明宗的旗号打倒李从珂,但石敬塘兵力很单薄,不能同李从珂抗衡,为了夺取帝位,石敬塘也不顾一切,竟派使者赴契丹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并许下三个条件,事成之后,一是向契丹称臣,二是石敬塘向耶律德光称儿子,三是割让雁门关以北诸州给契丹。耶律德光正想插手中原,石敬塘主动去求,正中下怀,便约定等中秋以后倾国赴援。在契丹人的支持下,石敬塘打败了李从珂,做了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石敬塘以恢复明宗为号召,在当皇帝后,就把原明宗朝的官吏大多复了职,冯道也被任命为宰相。不知石敬塘对冯道奉事李从珂这段历史怎么考虑,也许是因为冯道未受李从珂重用的缘故吧,反正石敬塘来了个既往不咎,冯道更是乐得当官。

石敬塘当皇帝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实现对耶律德光许下的诺言,否则,王朝就有倾覆的危险。尤其是自称“儿皇帝”,上尊号于契丹皇帝与皇后,实在是一个说不出口的事。据载,写这道诏书的官吏当时是“色变手战”,乃至于“泣下”,可见这是一种奇耻大辱。至于派人去契丹当册礼使,更是一个既要忍辱负重,又要冒生命危险的事。石敬塘想派宰相冯道去,一是显得郑重,二是冯道较为老练,但石敬塘很为难,恐怕冯道拒绝。谁知他一开口。冯道居然毫不推辞地答应了,这真使石敬塘喜出望外。这也真是冯道狡诈之处,要想做好官,就要立功站稳脚,要想站稳脚就要立大功。

其实,石敬塘哪里知道冯道的“苦衷”。冯道十分清楚,只有结交好耶律德光,他在石敬塘那里的位置才能保得稳,把“爸爸皇帝”笼络好了,这“儿皇帝”也就好对付了,从这一点看,冯道对于长保富贵,的确算得上有胆有识。

冯道可以说极其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外交任务,他在契丹被阻留了两个多月,经多次考验,耶律德光觉得这个老头实在忠诚可靠,就决定放他回去。谁知冯道还不愿回去,他多次上表,表示对耶律德光的忠诚。想留在契丹,狡诈达到这种地步,已经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了。越是这样,耶律德光就越觉得应当让他回去,好让他在石敬塘那里为自己办事。经过多次反复,耶律德光一定要让他回去,冯道这才显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准备启程。一个月以后,他才上路,在路上又走走停停,走了两个多月,才出契丹的国境。他的随从不解地问他:“能活着回来,恨不得插翅而飞,您为什么要走得这么慢呢?”冯道说:“一旦走快,就显出逃跑的样子,即使走的再快,契丹的快马也能追上,那有什么用呢?反不如慢慢而行!”随从人员这才佩服冯道的深谋远虑。

冯道确实不简单!

这趟出差回来,冯道可真的风光了,甚至连石敬塘都得巴结他。石敬塘让冯道手掌兵权,“事无巨细,悉以归之”。不久又加冯道为“鲁国公”。终石敬塘一朝。石敬塘对冯道是“宠无与为此。”

石敬塘的后晋政权只维持了十年多一点就完蛋了。后晋出帝开运三年,耶律德光率三十万军队南下,占领了汴京。冯道大概觉得契丹人可以稳坐中原江山吧。就从襄邓主动来投靠耶律德光,冯道满以为耶律德光会热烈欢迎,没想到北方夷狄不懂中原的人情世故,耶律德光一见冯道,就指责他辅佐后晋的策略不对,这可把冯道吓坏了,连忙换上一副卑躬屈膝的笑脸,小心服侍。耶律德光问:“你为什么要来朝见我呢?”冯道说:“我既无兵又无城,怎敢不来呢?”又问:“你这老头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曰:“是个又憨又傻无德无才的糟老头!”冯道以老朋友的姿态装憨卖傻、卑辞以对。弄得耶律德光哭笑不得,就没有难为他。

不久,耶律德光见中原百姓生灵涂炭,便问冯道说:“怎样才能救天下百姓呢?”狡诈的冯道见机会来了。就装出一副真诚的样子说;“这时候就是如来佛出世,也救不了此地的灾难,只有陛下才能救得!”大概爱听诌庾之辞是人的本性之一,耶律德光慢慢地相信并喜欢上了冯道,让当了辽王朝的“太傅”。后来曾有人检举揭发他曾参预过抵抗契丹的活动,耻律德光反为冯道辩护说:“这人我信得过,他不爱多事,不会有逆谋,请不要妄加攀引。”

契丹人十分残暴,“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谷’。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于沟壑,自京西两畿及郑、滑、曹、濮,数百里间,财富殆尽。”契丹的三十万大军。无正常的军需渠道,只靠剽掠为生,因而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大概连冯道也看出契丹人如此下去长久不了。就开始为自己的后路着想。他想方设法地保护了一批投降契丹的汉族地方,为自己日后的仕途留下了退路。他这种做法,以至连欧阳修都认为“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刺(冯)道一言之善也。”

在人民的反抗之下,契丹人被迫撤回。冯道随契丹兵撤到恒州,趁契丹败退之际,逃了回来。这时,石敬塘的大将刘知远趁机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后汉政权。刘知远一方面想安定人心。笼络势力,一方面冯道也因保护别人而得赞誉,刘知远就拜冯道为太师。

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真如走马灯一般,令人眼花缭乱。刘知远的后汉政权刚刚建立四年,郭威就扯旗造反,带兵攻人汴京。这时候的冯道,又故技重施,准备率百官迎接郭威,他做了后唐明宗的七年宰相,尚且不念旧恩,何况只做了不到四年的后汉太师,更是不足挂齿。于是,他率百官迎郭威进汴京,当上了郭威所建的后周政权的宰相,并主动请缨,去收伏刘知远的宗族刘崇、刘闅等手握重兵的将领。刘闅果然相信了冯道。认为这位三十年的故旧世交,总不会欺骗他,没想到一走到宗州,刘闅就被郭威的军队解除了武装。冯道又为后汉的稳固立了一大功。

但没过几年,郭威病死,郭威的义子柴荣继位为周世宗。割据一方的后汉宗族刘崇勾结契丹,企图一举推翻后周政权。根据冯道半个世纪的经验,此次后周是保不住了,肯定又得改朝换代,自己虽已近苟延残喘之年,还是要保住官位爵禄。

柴荣当时只有三十四岁,年纪不大,却很有胆识气魄。当刘崇、契丹联军袭来时,一般大臣都认为皇帝新丧,人心易摇,不可轻动。但柴荣却一定要亲征。别人见柴荣意志坚定,便愿随出征。不再多说,只有冯道在一边冷嘲热讽地“固争”,下面的对话很能刻画出冯道的心态:柴荣说:“过去唐太宗征战,都是亲自出征,难道我就不能学学他吗?”

冯道说:“不知陛下是不是唐太宗?”

柴荣又说:“以我兵力之强。出击刘崇、契丹联军,犹如以山压卵,如何不胜?”

冯道说:“陛下能为山吗?”

这些莫名其妙的话说得柴荣大怒,他私下里对人说:“冯道太看不起我了!”

其实,冯道倒不是看不起柴荣,而是在为自己在下一个什么朝代做官留下一条后路,弄一点投靠新主子的资本。

同类推荐
  • 吸引力是这样炼成

    吸引力是这样炼成

    《吸引力是这样炼成的》要教会你如何带着自信和勇气,充满魅力,坦然无惧地应对每一个你身处的情形,并轻松获得任何你想要获得的——新朋友、新顾客,或者新恋情。你将学到:·让陌生人立刻喜欢你·消灭那些致命的FUD因子(恐惧、不确定、怀疑)·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特别·何时微笑,何时停止(千篇一律并不管用)·听一个人的心声,而不是只听言语·把你的舌头调到和谈话对象相同的频道·碰到新认识的人,避免两个最致命的错误·广泛积累人脉资源,让自己不管遇到什么难处都有人帮助。
  • 一切还得靠自己

    一切还得靠自己

    90%的失败者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没有人能够拯救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战胜你,只有你自己。自己是人生路上最大的坎,能够打败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世界的颜色由自己决定,一切还得靠自己。
  • 商业创意工厂

    商业创意工厂

    本书能有效地激发你产生成功的商业创意,并且易于使用。它的结论建立在持续10年对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和投资家所使用的创意技术的研究之上。这本书读起来妙趣横生,里面包含了很多案例,还有很多小技巧来帮你增加创意的质量和数量。一旦你开始把书里谈到的这些策略付诸实践,你就能经常性地产生成功的商业创意,你的生活也会更加精彩。你将认识到,你脑中所灵光乍现的奇思妙想会给你的商业行动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成功,这是其他事物所难以给予你的。
  • 卡耐基经典成功励志全集

    卡耐基经典成功励志全集

    《卡耐基经典成功励志全集》共包含五本卡耐基的著作,本套书将卡耐基一生中很重要、很丰富的经验都汇集到了一起。本套书收录的《卡耐基处世智慧》《卡耐基口才艺术》《卡耐基人际心理》《人性的弱点全集》《人性的优点全集》五本名篇,凝聚了卡耐基的所有智慧和实践经验,从许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故事出发,对演讲、口才以及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以及个性发展、心理学等进行了精辟独到的讲解。
  • 励志人生·阳光卷

    励志人生·阳光卷

    励志改变人生轨迹,科学睿智的创业思路,让您的人生从此告别平庸。励志令人脱颖而出,成功人士的终南捷径,让您把握每一个成功机遇。励志让人事半功倍,前贤圣哲的教子结晶,让励志引爆您的成功潜能。
热门推荐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本书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的总论卷,是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综述。把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从质疑到蔑视(1840—1895)、从蔑视到无视(1895—1945)、从敌视到正视((1945—1972)、从正视到“竞合”(1972—)。从国际大背景以及中国、日本的具体历史情境,论述这种转变的深层历史根源以及逻辑根源,对正确认识近代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费尔南多·莫拉莱斯,你的死期到了!

    费尔南多·莫拉莱斯,你的死期到了!

    关于死亡总是有无穷无尽的话题。但是一个大半生平淡无奇的普通老人可以做些什么,才能让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他的追悼会呢?如果真人秀想不出好桥段了,该怎么办?本书通过一个欢快又讽刺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电视媒介及其从业者冷漠、残酷、讽刺的一面,并且告诫媒体从业者死亡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最好不要在这个话题上玩火。
  • 解决

    解决

    李麦是一个师范学校的写作老师,恋爱多年的女友赵南因对物质的追求终于跟他分手了。在他空虚的时候,同事林红填补了这个空白,他与林红的精神恋爱,获得了内心的宁静。数月后,赵南需要一份师范实习证明而求助李麦,林红出了长差。李麦再次感觉到自己对物质和肉体的迷恋,又开始了对赵南的骚扰,甚至想策划杀掉赵南。内心的懦弱使他最后没有实施这个罪恶的计划,他需要彻底解决内心的分裂,最后落魄地来到火车站,等待林红的归来……
  • 沧沧很甜

    沧沧很甜

    爱睡觉的仓鼠系女友/表面高冷清俊内心戏十足的闷骚忠犬系男友谱写甜甜甜的小小恋爱
  • 尾兽仙人在忍界

    尾兽仙人在忍界

    摆脱血继之身,修炼纯粹仙术,一刀斩破乱世阴谋!谁说凡躯不能走上巅峰?木叶黑手,云隐仙人,协同四代火影大蛇丸,一起搅乱忍界风云!
  • 临艽

    临艽

    太古上神艽虹,为寻一人,在人间开了一家花店。“你可知花店的花为什么不会枯萎?”“我怎会知道。”“因为啊,花一旦枯萎,那一对人的爱情也就没了。”“那,你的爱人呢?”“我正在寻他。”“真的能寻到吗?”“不知,一千年不行就两千年,我会一直等下去的。”(本文分小故事,一个个叙述,1对1,男女主身心双洁,如果有喜欢的故事,可以评论,我也许会考虑考虑。)(???-)_
  • 宠媳无极限:庶出不好惹

    宠媳无极限:庶出不好惹

    本是现代间谍,狡黠聪明如她,是墙头草,哪边强风哪边倒,有着一位温柔的男朋友,在一次出行任务中,原本温柔的男友却转身为她的敌人,在爆炸中双双穿越到了异国。她成为了沈家不受宠的废物庶出七姑娘。沈家乃武将之家,不论男女从小自有师傅锻炼教导,偏生她是个废材,天生练不得武,因而爹不疼娘不爱。容不俏颜不艳,却偏巧不巧比嫡出姐姐好看了那么一点。一场擂台比武,君家为二公子君景提亲,嫡出姐姐嫌弃其是花花公子又是娘不疼的,大夫人宠她,姐妹们欺她怯,于是一推二推三推婚事落到了她头上。酒楼设计,她移花接木,踢着脚丫子躲屋顶乐着,只是,那人不是该一身红袍么,怎的变成一袭白袍了?猛的一转头,那熟悉的容颜,那不一样的性格,是他,还是不是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界坡往事

    界坡往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杂交水稻还没有研究出来,农村插的水稻仍然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白谷麻谷之类几个不多的品种,产量低,还很难侍候,容易得病虫灾害,肥施少了禾苗长不起来,肥施多了禾秧又倒伏。界坡大队(那时乡镇不叫乡镇,叫人民公社,村也不叫村,叫生产大队)是界坪公社最偏远的一个大队,也是界坪公社最穷的一个大队,每年收下的粮食交了征购任务之后,就所剩无几了,人们都是用瓜菜之类的东西填肚子,一年到头没有清清爽爽吃过一顿好饭。公社领导十分着急,社员们饿肚子,他们也没有好日子过。那年春天,公社领导下队来指导春插,并带来了上面的指示精神:均匀密植,插三三寸。
  • 一术镇天

    一术镇天

    传闻之中,九天之上,通天仙路,无上仙门,一踏而过,便可永生。然而修仙者为求永生,前赴后继,为何又成为苍天眼中的毒瘤?人有法术,仙有仙术,天亦有天术。天术镇压一切,乃万术之祖,世间万法莫不始于天术。苏夜,一个穿越而来差点被当做祭品献祭给九天仙神的卑微生灵,又将怎样踏遍万仙,一破仙门?
  • 流离间见琉璃

    流离间见琉璃

    什么是爱?爱是什么?她像一个初生的婴孩在学着这一切,却在学成之后面对着爱与使命的抉择。泪流成河后他们又该去往何方。她说:“不是不爱了,只是比起爱你,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我去做。”他说:“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你才是最重要的,你改变了我的信仰便在阎王处等我五年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