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00000011

第11章 博弈—经济学不是教你诈(1)

有限理性——你是聪明的傻子吗

【经济学故事】

一家商店正在清仓大甩卖,一套餐具有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碗,共24件,每件都完好无损。同时有一套餐具,共40件,其中有24件和前面那套的种类大小完全相同,也完好无损,除此之外,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不过2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但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反而少了。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即使只有一件破损,人们就会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但全部完好,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合格品,应当价高。由此看来,人们的理性并不是时时都有的。

【经济学课堂】

有限理性的概念最初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造成有限理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理性人的主观意愿是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但能不能谋到福利是另一回事。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由于人对事物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因而人们的理性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

20世纪40年代,西蒙详尽而深刻地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不现实之处,分析了它的两个致命弱点:假定目前状况与未来变化具有必然的一致性,假定全部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和策略的可能结果都是已知的。事实上,这些在现实中都是不可能的。西蒙的分析结论使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西蒙指出传统经济理论假定了一种经济人,他们具有经济特征,具备所处环境的知识——即使不是绝对完备,至少也相当丰富和透彻;他们还具有一个很有条理的、稳定的偏好体系,并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靠此能计算出在他们的备选行动方案中,哪个可以达到利益上的最高点。

西蒙认为人们在决定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他提出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这两个命题纠正了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偏激,拉近了理性选择的预设条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经济学茶座】

在经济生活中,人人都是理性人,只不过这种理性一般是有限理性。“掩耳盗钟”的故事很能说明有限理性。

春秋时候,有人跑到晋国的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准备砸钟。这时小偷想到砸钟时,钟发出的声响就会被别人发现。怎么办呢?终于,他想到一个好办法——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然后动手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这则故事讽喻小偷的愚笨,但小偷其实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精于算计:要把大钟偷回家,就必须把大钟砸碎,但砸钟会发出声响,必须阻止钟声的传播,于是他堵住了自己的耳朵。可以说,小偷的行为不失理性。为什么小偷是一个理性人,却还被视作傻瓜?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人,他只是一个有限理性人,所以他才会做出堵住自己的耳朵盗钟的事情,忘记了别人的耳朵也能听到钟声。

在生活中我们因为有限理性而对得失的判断屡屡失误,事实上我们都做了理性的傻瓜。

一场由众多明星参加的演唱会即将上演,票价很高,需要800元。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机会不容错过,因此很早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的晚上,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门票没了。要想参加这场音乐会,必须重新掏一次腰包,那么你会再买一次门票吗?假设是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这场演唱会,票价也是8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打算到了工人体育场后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刚买的价值800元的MP4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花800元去买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吗?

与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再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仍旧购买演唱会门票的人要多得多。客观来讲,这两种情况是没有区别的,是等价的。在你愿意花800元钱去听演唱会的前提下,你面临的都是损失了800元的价值,然后你需要选择是否再花800元去参加演唱会。只不过在两种情况中你的损失形式不同: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是因为丢了一张票而损失了800元,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是因为丢了800元的MP4而损失了800元。

同样是损失了价值800元的东西,为什么人们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呢?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在人们心里,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观念。

人人都是理性人,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应学会去认识世界,分析事物,尽量减少理性中的有限因素。

帕累托最优——谁也不愿破坏的最优状态

【经济学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非常弱小,很多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为了振兴国力,鲁国国君颁布了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中遇见沦为奴隶的同胞,可以先把这个奴隶赎回来,回国后国家给予相应的赎金。

孔子有一位学生子贡,家里比较富裕,他曾多次将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而且事后并不去找国君报销。子贡觉得自己是在施行老师的“仁”,他为此非常得意。

孔子知道此事后,批评了子贡:“我知道你追求高尚,也不缺钱花,可是这个补偿你一定要去领。现在你掏钱救人,受到社会的赞扬。但是从今以后,当别人在国外再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时,他就会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去赎人呢?如果赎了人,回国后还去不去找国君要钱呢?不去找国君,自己会损失一大笔钱;如果去找国君,别人又会拿你来讥笑他。这样一来,他们再看到身为奴隶的鲁国人就会装作没有看见,你的行为正好是阻碍解救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的根源!”子贡听完老师的话,顿感羞愧。

还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位学生看到有人掉进河里,于是他把落水者救上岸来。被救的人为了表示感谢,送给孔子的这位学生一头牛,学生收下了。孔子对这个学生的行为大加赞赏,因为这会激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孔子的行为,暗合了经济学原理,这两件事体现的正是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效率准则。鲁国原有的制度其实已经发挥出很好的效果,人们开始积极赎回沦为奴隶的同胞,而子贡的行为,很可能会破坏这种积极性,从而使鲁国已有的制度出现问题。

【经济学课堂】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针对资源的最佳配置提出了帕累托效率准则: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那么要想再改善就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

所谓帕累托最优,指的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理想状态。资源配置一旦达到了这种理想状态,想要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就必定要使另外某个人的境况变坏。也就是说,你的得到是以他人的失去为代价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帕累托最优是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相反,如果可以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改善某个人的处境,就可以认为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这时就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

【经济学茶座】

根据帕累托最优,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任何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最有效率的。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能使某人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就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

试举一例,球迷们去体育场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球场能坐 50000人。假如在比赛开场前,坐到了49000人,那么,体育场在此时还没有处在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如果再进入1000名球迷,他们也可以看到比赛,他们的处境会变得更好,这个增加球迷的过程就是帕累托改进。如果已经坐满了50000人,再进入1000名甚至更多的球迷,这些新增加的球迷可能会因为看到球赛而使自己的处境变好,但对于原有的50000名观众来说,处境会变差,原因是,球场内超过规定人数,球迷的安全就受到损害了。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长途汽车。在没有满员的情况下,可以再上乘客,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满员后再超载,全体乘客的安全就会受到影响。

在经济学上,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每个人均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及他人,最终将实现社会的充分富裕。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难以达到。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便有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处境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好。

帕累托改进的特点是自己变好,同时又不使他人变差。正是由于帕累托改进没有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其行为所遇到的阻力往往很小。以我国改革开放为例,其政策大多都是帕累托改进,比如分田到户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广大农民获得了切实的好处,而其他行业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所以推行起来阻力不大。如果不是帕累托改进,即在使一部分人变好的同时,使得另一部分人变差,那么阻力就会增大。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帕累托效率准则,当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只需要保持这种状态就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囚徒困境——聪明反被聪明误

【经济学故事】

李德裕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两度为相。唐敬宗时,李德裕任浙西观察使。在浙西期间,他处理了一桩棘手的案子。

当地甘露寺的主事状告前主事私吞寺里的钱若干。这位主事不仅拿出了交割文书为凭,还有一帮僧人为其作证。前主事大呼冤枉,却又拿不出被冤枉的证据。案子到了李德裕之手,他觉得很可疑。

同类推荐
  •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同样性能和价格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是决定他们取舍的微妙因素,这就是本土品牌的价值。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自主创业开餐馆

    自主创业开餐馆

    在众多的行业之中,餐饮业被国家列为未来蓬勃发展的热门行业之一,并且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不用发愁找不到顾客。由此可见,自主开家餐馆,在饮食业领域开辟一条理想的致富乏路,是显而易见的首选途径。那么,如何开设一家餐馆,如何经营才能在餐饮业的竞技场上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立于不败之地呢?这就需要创业者懂得开餐馆的流程,具备一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技巧。本书从以往的许多餐馆的起步、发展、兴衰的实践经验教训中,选择了影响餐馆经营成败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细节,详细地阐述了成功开设餐馆的必备知识和重要技巧,为准备创业开餐馆的朋友和正在从事餐饮经营的老板们提供了良好的指南。
  • 刘邦驰文集

    刘邦驰文集

    我们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财政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创见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在我国更加完备、更加系统和更加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热门推荐
  • 汉室瑶光(全集)

    汉室瑶光(全集)

    上个时空,她是明艳的人气演员,演绎着“貂蝉和吕布的绝恋”;这个时空,她却依旧无法握住幸福,眼看着那个疼惜她的男人一步步转变成历史上那一代霸主。而她却也落得个容颜尽毁、颠沛流离的惨境,受尽了苦难。原不想卷入历史,却终究逃不过历史巨轮的碾压。那个叫貂蝉的女子偷天换日,李代桃僵,顶着她的名义嫁于董卓为妻。而她,却无处容身,并被设计差点死于董卓之手。当历史不可逆转,当未来已被局限,她要如何面对所爱之人必死的下场?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在喜剧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乐观主义是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的基调。在他的喜剧中,蕴含着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以及对人类光明前途的展望。本书收选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翁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
  •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

    本书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论述,又有具体细微的实践指导,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全书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 余生慧有你

    余生慧有你

    文案:叶慧第一次见到这个无礼的家伙在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简直想把他扔出去。直到后来才发现,什么,他居然是小时候经常一起玩的小哥哥,OMG!差别太大了吧!
  • 与君度流年

    与君度流年

    她是娱乐王国的千金,他是权贵人家的公子。他们两个本来要在家里的安排下安稳度日,但他们两个人却爱上了镁光灯下的生活。只是啊,娱乐圈又怎么会是他们两个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呢?在经历娱乐圈中各种阴谋陷害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又应该何去何从呢?这个故事从这个夏天开始,从两个童星在娱乐圈中摸爬滚打不忘初心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青春,[片段一]:又是一年毕业季。作为顶级戏剧学院南杭戏剧学院已经挤满了记者。所有人都把话筒对准今年的明星毕业生欧阳。“欧阳,你曾经说想要在大学谈一场恋爱,如今毕业了你的这个愿望实现了吗?”穿着学士服的欧阳听到之后笑了笑:“当然实现了。现在的我已经是有主的人了。这个人你们也都认识,就是我的师妹上官晴。”说着看向人群中低头的那个姑娘:“晴晴,不要不好意思,既然今天大家都在,就把咱俩的事都说了吧。”[片段二]:寂静很久的微博热搜突然爆了,点开一看原来是欧阳和上官晴两个人官宣结婚。欧阳的微博写到:哭过笑过,吵过闹过,未来的日子我们一起好好过。上官晴转发:从18岁到28岁,从校服到婚纱,从上官小姐变成欧太太,往后余生,多多指教
  • 至死方休无关记忆:忘爱

    至死方休无关记忆:忘爱

    失忆后的恋爱,能否还能得到神的祝福,放开爱的手还能否有再次牵起来的机会?伊澈失忆后四年,邂逅了程安。她不知道程安是否真的是自己命中的恋人,她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她只爱程安一人……仅此而已。——灰姑娘的故事如果到了真实的世界,究竟是荒谬的假说,还是从头至尾的骗局?程安如果真的是他的命定情人,到最后她能得到她的爱情吗?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本书以传记小说的形式,运用细腻委婉的笔触和曲折动人的情节,阐述了范仲淹“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的忧患人生,展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节操。
  • 绝宠娇妻:陆少的宠妻

    绝宠娇妻:陆少的宠妻

    她是他最爱的人,几年来都一直找寻的身影,奈何她一直在他的身边,他却不知,错将别人认作是她,等到她离开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她已经住在他的心里,这一辈子他绝对不能失去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温泉欲(中国好小说)

    温泉欲(中国好小说)

    温泉镇“一把手”魏恭俭神秘死亡,县发改局副局长康泉芳走马上任。康泉芳内外交困,但在上任后,无意中将原镇长魏恭俭死亡案破了,凶手原来是副镇长姜荣萍。接下来,康泉芳意外地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季四相遇,她在处理哥哥所涉问题时,陷入了亲情的漩涡,放了季四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