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00000065

第65章 经济热点—身边的经济学现象(1)

中国制造——世界离不开中国商品

【经济学故事】

一位美国记者萨拉曾经突发奇想: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于是她决定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带领全家不买中国产品,看看这一年的生活将会是怎么样的。萨拉把这一年的很多生活经历与有趣的故事记录了下来,写成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萨拉一家的生活中接连遇到了很多有趣而充满挫折的真实经历。萨拉不得不给4岁的儿子购买标价为68美元的意大利鞋;老鼠横行,一家人还得为使用“人道”的中国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捕鼠器而犯难。最后,为了不让老公造反、不让儿子失望,在2006年元旦,萨拉只能向中国制造“投降”。萨拉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结尾写道:“我们最终决定,还是跟中国进口产品共存吧。发誓一辈子不用中国产品,似乎不太现实。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至少不懈地坚持下去太难了。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再来一次,从某些方面来说,我情愿不去设想,未来10年不靠中国产品过活,日子会有多难。”

【经济学课堂】

提起“中国制造”,人们不禁感到颇为自豪。中国制造可以说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纪录,也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制造能力。从新中国成立时连最简单的火柴和铁钉都被称为“洋火”、“洋钉”的一穷二白,到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飞机、卫星、导弹、轮船、火车、汽车、计算机、通讯电子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据商务部2008年统计,目前世界500强除了极少数公司没有在中国投资投产外,95%以上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生产基地,通过合资或OEM代工的方式进行“中国制造、全球消费”的运营。现在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在2006年时已经达到8%,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制造大国,有172类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还参与大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形成,这是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制造取得如此世界瞩目的成就,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中国每年要花费6000亿元从国外进口重大设备;劳动生产率大概只是美国的1/23。世界知名品牌少、核心技术创新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少,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和价格占领市场,要摆脱这些问题,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自身具有的短板之外,中国制造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随着中国国家经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低工资、低待遇的中国劳动力初期开发阶段已经成为历史,以往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目前这种优势正在衰退,而且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第二,各种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成本优势面临遗失殆尽的危险。此外,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更对原有的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

现阶段,如何能将“MADE IN CHINA”改为“MADE BY CHINA”?这一个单词替换的背后,反映出我国产业的价值取向必须发生巨变——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经济学茶座】

2009年,有一个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社会热议。“钱学森之问”其实就是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提出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与钱老发出的这一问相似,同样的问题亦困扰着中国企业,为什么如此庞大的企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却如此之弱,自主创新成果又如此之少(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这是我国企业界的“钱学森之问”。

一位长期从事国有大企业审计工作的官员曾感慨地说:一个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如同建在流沙上的高楼,规模再大,即使进了500强,也有可能在合作方撤出技术和品牌后数个月内就烟消云散。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制造”在取得辉煌成就背后的阴影和尴尬。

中国制造正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国力的提高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然而,细加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不少标以“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依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为主。一味依靠价格低廉的加工产品,是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的。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只有具备创造精神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国际竞争的赢家,企业有可能得到发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当有好的氛围、环境、体制和政策来支持企业的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企业化解竞争压力的需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如果企业最终不能走上“中国创造”这条路,那么它在国际市场上将很难有立足之地。

应该说,中国制造大量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国力大幅提升的表现,也可以说,这是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前奏,但这绝不等于说,我们的企业可以就此止步。对于一个具有优秀历史传承的民族来说,创新永远是一杆不断跨越的标尺。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具有民族创新精神的“中国创造”也一定能令人瞩目地登上国际市场的大舞台。

效率与公平——做大“蛋糕”与均分“蛋糕”的烦恼

【经济学故事】

有7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具有自利的心理。他们每天要分食一锅粥,却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发挥了聪明才智,试验了各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但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粥分完时,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无疑只能拿到最少的那份。

【经济学课堂】

分粥的故事告诉我们,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如何使蛋糕分得更均匀一些。

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的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绕不过去的话题。经济学普遍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付出不公平的代价。因此,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是一种两难处境。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事实上,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几乎不可能。要提高效率难免有不平等,要实现平等又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在30年的改革实践中,我国一直施行“效率优先”的策略,但人们发现,不公平状况的持续恶化对效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不公平导致各阶层之间分配性冲突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所以,经济发展并不能一味讲效率。

在公平与效率难两全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也做了大致的分工,即“市场讲效率,政府讲公平”,要求政府尽快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市场依旧是以效率竞争的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效率与公平的困扰。

【经济学茶座】

公平是自古以来永恒的话题,《百喻经》中“二子分财”的故事就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公平观。

《百喻经》中有个“二子分财”的故事:

古印度有一个贵族,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临终前告诫两个儿子:“我死之后,要合理分配财务。”两个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教导,在父亲死后,将所有遗产分成两份,但是哥哥指责弟弟分得并不均匀。于是,一个老人给他们出主意说:“我教你们分财产,一定是平等的。将所有的物品全部破为两半,就是将衣服、盘子、瓶子、盆、缸从中破为两半,铜钱也从中破为两半,每人各取一半。”

“二子分财”的分法可以说是绝对公平,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损坏了,这种公平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两个儿子有完全平等的继承权,财产应该平分,但是不可能有完全的相等。如果把公平理解为完全平分,那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要知道公平永远是相对的。

如何做到最大化的公平呢?这就涉及公平与效率的问题,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结合,谈何容易?举个例子来说: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最后,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其中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榨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并未物尽其用。表明上看似公平,却并未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即资源利用效率并没有达到最优。

同类推荐
  • 孔子公开课

    孔子公开课

    孔子几乎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论语》也为大家耳熟能详。但如果要问:多少人真正了解孔子?多少人真正读懂《论语》?那么答案恐怕就不那么多了。《论语》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里我们不妨先引用三则名人的评语:“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中国人的圣经”“构建中华文明的阶梯的重要典籍”。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社会,《论语》是读书人的必攻经典,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本书以孔子及其《论语》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孔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相信对读者朋友来说益处甚大,故不可不读。
  • 东方启动点(上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东方启动点(上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浙江的崛起:从贫困乡镇到集体经济转身,本书清晰还原和解读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浙江40年变革历程,从浙江改革开放看中国,再现浙江样本的中国意义。
  • 国际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全球价值链与失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全球价值链与失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全球化经济模式出发,借鉴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的分析体系,从基础理论建设出发系统剖析全球化经济的运行机制,以此为条件进行了一次探索与尝试,试图借助成熟的公认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为全球化经济学提供微观基础与宏观证据。
  •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问题,高洪民著的《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提出了人民币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沪港金融中心处于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的枢纽地位。为此,本书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两大金融中心互促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当前存在的跨境经济循环与跨境金融循环发展的非对称性观点,并根据“两个循环”的特点,提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功能上将会按照国际“计价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三位一体的方式演进。为促进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建设,本书还系统研究了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上海构建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的目标和对策、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策略以及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构建跨境金融循环之间的关系等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
  • 机器人时代

    机器人时代

    为什么珠三角的中国制造业基地频频出现倒闭潮?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精尖制造业正在向本土回流?中国制造业的救命稻草在哪里?机器人时代到来了!工信部声称,机器人自动化将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华网》盛赞:中国迎来机器人大发展时代。机器人和自动化将是催生中国制造业大洗牌的最主要因素。想了解这个即将被机器人和自动化改变的世界,此书必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包括加缪戏剧作品和加缪论戏剧两部分。加缪戏剧作品中包括《卡利古拉》、《误会》、《戒严》、《正义者》、《阿斯图里亚斯起义》五部作品。《卡利古拉》是加缪对人类存在课题一次非常猛烈的撞击。
  • 君墨九天

    君墨九天

    千年前她为他散尽修为,孤身投入轮回之中,而千年后,他来了,他不愿她在受折磨,一切都由他来偿还吧!
  • 花朵摇晃

    花朵摇晃

    我们在青春的河流里前行,总是肆无忌惮,或引吭高歌,或泪湿衣襟,或快意恩仇,或黯然神伤,我们无赖一样狂笑,疯子一样痛哭,我们只求不负这大好时光,万丈红尘,我们是时光里蹒跚前行的孩子.
  • 拆字法

    拆字法

    你拆开是什么,是人和尔我拆开是什么,我和你
  • 超级工厂战魔兽

    超级工厂战魔兽

    他强由他强,他横由他横,我有超级工厂。什么,你的暴力战士很强?试试我的机枪大兵。什么,你的锤头兽厉害?来,跟我的犀牛坦克比比。什么,你的翼龙兽厉害?当我的导弹防空车是摆设吗?超级魔法师能呼风唤雨,那咱就用闪电风暴。禁忌魔法毁天灭地,我的核弹头已经在发射架上了。当数万辆坦克驰骋陆地,数千架战机翱翔蓝天,魔兽的光芒从此黯淡,飞龙大陆从此和平宁静。
  • 第五个妻子要逃婚:代嫁王妃

    第五个妻子要逃婚:代嫁王妃

    大婚之夜,她代妹出嫁,岂料洞房内惨遭骗婚,新郎竟换成那个一年娶四妻的大色鬼。听闻他有克妻之命,四个妻子皆活不过三日,很不幸她误打误撞成了第五个。为活命,成亲当晚她火烧新房,拐带美男一名趁乱逃走,谁知美男半路翻脸,竟将她就地正法,“娘子,春宵一刻值千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樱花落缤纷

    樱花落缤纷

    一夜之间被灭族,如此血海深仇,女主该如何复仇?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中国传统中医史话:中医食疗》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简·奥斯汀信件集

    简·奥斯汀信件集

    奥斯汀在小说里探讨爱情与婚姻,那么生活中的她呢?她的信是我们现在唯一可以直接了解她的方式了。听她娓娓道来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俏皮的玩笑,还有细腻的小心思。在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写信是便捷又神秘的沟通方式,就像我们今天用电话、短信、微信那样平常。奥斯汀的信有时候不是同一天写的,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然后再一起寄出,有点像日记。信虽不及小说有章有法,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奥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