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5500000031

第31章 人不可貌相——荀子智慧与识人术(4)

“察色”之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其脸色来认识。真正聪明的人说话时会表现出一言难尽的神色;真正仁爱宽厚的人神色令人尊敬;勇敢英勇的人面带威慑之色;忠诚老实的人一副令人敬重的神态;真正高洁之人一定会表现出难以玷污的神色;讲求操守的人神色让人信任。质朴的神色自然流露,充满凛然浩气,坚强而稳固;伪饰的神色造作虚假,游移散乱不定,让人烦躁不安。通过“察色“,可对这个人了解个大概。

“考志”之法就是通过与对方谈话来观察他的心志。说话的语气柔和舒缓,有张有弛,神色虔诚但不谄媚,先礼后言,言之有礼,只表露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伤及对方的颜面,这样的人可以重用,他可以给你带来利益。反之,说话趾高气扬,高谈阔论,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不足和无能的人,则不可重用,他只会使你遭受损失。质朴之人,其神情坦率而不轻率;言语中正而不偏袒,既不故意谦虚掩饰自己的美德,也不虚伪隐藏自己的短处,不为自己的过失做防备,也不对他人设防。虚伪之人,神态献媚,总是从言语上想方设法讨好别人,善于阿谀奉承和做表面文章,把自己微不足道的好处夸大其词,还因此而自鸣得意。喜怒而不形于色,悲欢而不乱心志,遇琐事而不乱其性情,厚利不为其所动,强权不被其所欺,始终如一,这样的人心态平静,坚守节操。如果因外在的变化而喜怒无常,因事情繁杂而烦躁不安,不能平静,见了蝇头小利就动心前往,见到强权就趋炎附势,这样的人是心性鄙陋而没有品格的人。无论怎样复杂的环境都能果断地处理事情,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也能快速应变,即使学识不深,仍然能表现出智慧,这样的人是有头脑的人。

如果一个人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又不听取别人的劝告,表明其是个愚钝且刚愎自用的人;如果一个人既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还自私自利,明知自己不对,却还强词夺理,不加掩饰,这样的人是好诬陷、嫉妒他人的人。

西晋时期的傅嘏是个很有见地的人,很多人都想与他交好,其中包括何晏、夏侯玄和邓扬等,这些人都学识颇丰,但却遭到了傅嘏的拒绝,令人很是奇怪,于是就问傅嘏为什么不与这三个人交往,傅嘏说:“夏侯玄虽然志向远大但才识不足,有其名而无实;何晏说话玄虚邈远,表明他急功近利,善与人辩论说明他争强好胜,况且他并没有诚意与我交好,他是个清谈误国之人;邓扬看上去好像很有作为,其实他做事有始无终,追逐名利,内心不能自我约束。谁与其意见相同就抬高谁,不同就厌恶,整日夸夸其谈,不能容纳贤能之人。言多必失,话多易起争端,嫉贤就会失去亲近的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些道德败坏的人,躲还来不及,何况与之亲近呢!”后来这三个人都没有得到好下场,而傅嘏却能得以善终,这都是得缘于他善于识人啊!。

“恻隐”之法,也就是用隐秘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都善于伪装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吃小亏而贪大便宜,让小利而争大利益,为了装成老实的样子故意说话恭敬;为了表现出忠实的样子假装慈爱,用夸大自己的行为以博取好名声,这就是用仁爱来伪装自己。

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提问不予回答,当别人进一步细问还含糊其辞,装作很有学识的样子,打着传道的幌子四处招摇,这是借学识来伪装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嘴上声称自己廉洁,表面上雷厉风行,给人正直勇敢的印象,而内心却充满恐惧,胆怯而懦弱,总是虚张声势,浮夸自大,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这是用廉正和英勇来掩饰自己。

某些人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忠诚和孝顺,只做表面文章,其实缺少真正的诚心,不管是孝敬父母还是忠于职守,都是为了博取好名声,这是用忠孝来伪装自己。

对于那些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做事有始无终,利用名节来迷惑他人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毁志之人。

而对于那些与别人因吃喝而关系亲近,因行贿送礼而互相交识,损人利己,贪于物欲的人,我们称之为贪婪而卑鄙之人。

善耍小聪明而没有真本事,只有些小能耐而办不成大事,只贪图小利而不明白大道理的人,我们把他们叫做浮夸之人。

这些人都善于伪装,不足以亲近。

“揆德”之法,就是通过人的品德来评判这个人。那些说话诚实,行为稳重,无私奉献,内心淳厚而明察,做好事不求回报是仁心之人;当身处困境时能激励自己进取向上,当遇到突发变故能迅速果断处理,当进身立功时能够如愿,是聪明的人;自己富贵了还能帮助他人,自己官达威严但不骄横无理,是仁德之人。清贫简陋时刚强无畏,富足安乐时亦能不奢华无度,与人性情不和也不背弃信义,始终如一,乃是忠孝之人。这用“揆德”之法识人的真正含义。

10.识别各色人等

【原文】“人论: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为公也;行不免于汙漫,而冀人之以己为修也;甚愚陋沟瞀,而冀人之己为知也:是众人也。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使则可谓大儒矣。”

【大意】人的等类是:思想上没有除掉私心杂念,却希望别人把他看作大公无私;行动上没有去掉肮脏卑鄙,却希望别人把他看作美好善良;十分浅陋无知,却希望别人说他很有智慧,这就是一般的人。思想上抑制私心杂念奖后才能公正;行动上抑制放纵的性情,然后才能有高尚的品德;有智慧而又虚心好学,然后才能多才多艺,做到这些,可称为小儒了。思想上习惯于公正,行动上习惯于善良、美好,有智慧能通晓各类事务的基本原则,这样,就可以叫做大儒了。

人才是辅佐君王成就事业的关键,鉴识人才是使用人才的前提,管理者在用人、管人之前,首先要明确地区分出人才的种类,发掘他们的各自长处和短处,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荀子说,人的等类是:思想上没有除掉私心杂念,却希望别人把他看作大公无私;行动上没有去掉肮脏卑鄙,却希望别人把他看作美好善良;十分浅陋无知,却希望别人说他很有智慧,这就是一般的人。思想上抑制私心杂念后才能公正;行动上抑制放纵的性情,然后才能有高尚的品德;有智慧而又虚心好学,然后才能多才多艺,做到这些,可称为小儒了。思想上习惯于公正,行动上习惯于善良、美好,有智慧能通晓各类事务的基本原则,这样,就可以叫做大儒了。在荀子看来,人有大儒、小儒、一般人之分。很显然,大儒是思想德行达到一定水平的人,而小儒则是尚有欠缺之人。大儒者的表现形式单一,而小儒者的表现则各不相同,因而还得认真区分。

在荀子之前,先贤孔子就把人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庸人、士人、君命子、圣人、贤人。他认为君道就是能清楚地分辨出这五类人。如果君王能辨识出人才的高下,那么治理天下,成就事业也就轻而易举了。

所谓庸人,即那些思想上没有除掉私心杂念,却希望别人把他看作大公无私;行动上没有去掉肮脏卑鄙,却希望别人把他看作美好善良;十分浅陋无知,却希望别人说他很有智慧。

所谓士人,就是那些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始终有明确信念的人。他们虽不是万事皆通,万物皆懂,但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主张;做事虽不是完美无缺,但其中总有值得赞美之处;言语不多,但只要是他所坚持的,一字一句都强硬有力;做事不多,但力求务必扎扎实实。他们思想坚定,信念明确,言辞得当,行事有理有据,始终都是表里如一,犹如人的性命和形体一样和谐统一,他们的坚持是很难被外力改变的。贫贱和富贵都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谓之大丈夫也。

所谓君子,即是那些讲究诚信的人,他们心胸坦荡,对人从不心存嫉恨。从不居功自傲,更不向人炫耀,始终秉性仁义;他们通情达理,说话从不专横无理。言行一致,守道不渝,诚实守信,从不食言,性情坚韧,自强不息。

真正的贤者是那些品德合乎法度,行为合乎规范,其言论足以被天下人奉为准则,其德性足以教化百姓而不损伤事物的根本的人。他们竭尽所能造福人民,视财物如粪土;处处行善布施,帮民众摆脱疾病和贫困。

圣人这大概就是荀子所说的“大儒”了。他们的品德与天地融为一体,虽千变莫测,但总能通达无阻。他们能容一切可容之物,对宇宙万物的因果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物都融洽无间,并将万事万物之精髓升华为自己的性情,道生如日月,变化如神明,芸芸众生是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德行有多么伟大的,即使见识其中的一二,也不能真正透彻了解其性情的涯际有多深广,这就是圣人,融于万物之中,又超脱万物之外。

《钤经》中英杰之人有这样的叙述:“品德足以让远方之人慕名而来,信誉足以把各种各样的人凝聚在一起,见识足以借鉴古人,才能足以冠绝当代,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英;思想足以成为教育世人的体系,行为足以引为规范,仁爱足以获得众人的拥护,英明足以烛照下属,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俊;形象可做别人的仪表,智慧足以决断疑难,操行足以警策卑鄙贪婪,信誉足以团结不同的人们,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豪;恪守节操而百折不挠,行义举受到诽谤而不发怒,见到让人唾弃的人和事也敢于挺身而出,见到利益不随便去获取,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杰。”

对于人才的任用向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于人的等类先贤们还给了我们更多的借鉴,如果管理者能清晰各类人的“利弊”,事业成功的希望也就不远了。

同类推荐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译文经典)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译文经典)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作者为著名德国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为人是自然和精神的会合点,人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精神生活以克服非精神的本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是奥伊肯众多著作中篇幅较小,比较通俗的一本,而且比较系统地体现了他的精神生活哲学的方法、出发点、主要内容和特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对了解和研究奥伊肯精神生活哲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新天下主义》是著名学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CSSCI)最新一辑。本辑是在“新儒家”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古典政治学思想,如何为当下复兴中的中国提供处理内外关系的思想资源。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新的力量格局,也需要新的理论将中国崛起的趋势正当化,以此抚平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可能发生的国家间矛盾。扬弃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激活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下”智慧,是一条必须引起注意的路径。许纪霖、刘擎、周濂、秋风……在本期共同阐释当代儒家精神。知识分子论丛,CSSCI来源辑刊。一线学者,一流视角,一个对话空间。以关心国事、有表达能力和号召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中外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及都市研究为核心,每辑聚焦知识界共同关怀的某个公共问题,为中国和全球知识分子的跨学科交往提供一个合宜的公共空间。
  • 庄子大讲堂

    庄子大讲堂

    两千多年后,我们的人生依然需要庄子透视古今的超凡智慧。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约束,所以他才强调逍遥。
  •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探寻个中滋味,让读者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热门推荐
  •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清新、精彩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品德修养、性格情绪、处世待人、治学之道、职业打拼、友爱情感六个方面展现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小故事中涵盖着大人生。
  • 诸天第一强者

    诸天第一强者

    主神已死,轮回犹在!游历诸天,证道青冥。零号轮回者沈零的证道之途……
  • 别闹,姐在种田

    别闹,姐在种田

    农大少女一睁眼却成了地主家的小农女?爹爹无能,后娘当家,姐弟受尽凌辱,是可忍孰不可忍,牵着弟弟赶着猪仔,从此两家是陌路,什么,后娘还敢上门来?看我不赶你走!亲爹要我养老?哼,我有后台我怕谁,先把财产交给我再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世残诀

    创世残诀

    一个被沙尘暴卷入异世,全身经脉被封印的俊朗少年,一本挨打换来的<创世残诀>,一只自食心头血签订契约的萌宠,充满艰辛的寻亲之旅,困苦艰难的创世之路由此展开……
  • 偷一片冬日的暖阳

    偷一片冬日的暖阳

    萧米说:爱你,赌上了我的一生木子君:我不会让你输的所有的爱情,都是疼痛的微笑,我愿千疮百孔之时,笑着给你力量。
  • 快穿:拯救反派手册

    快穿:拯救反派手册

    目标————拯救反派boss!清冷学霸,战神太子,精分影帝…都给我洗干净等着!清冷学霸微微一笑:“我不是你的哥哥,我们没有血缘关系。”洛凝表示:所以我可以追了你吗?战神太子轻哼一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夫人需上下而求索。”洛凝微笑:连夫人都叫了,别傲娇了成么!……(拯救反派boss,总是拯救不成,反被睡……)
  • 无战道神

    无战道神

    山村少年获前世逆天传承,觉醒万界第一战斗体质,手持邪神剑,脚踩诸天万界。武道十三境:练体,气武,元武,真武,天武,王者境……
  • 勇闯鬼门关

    勇闯鬼门关

    马克·泰勒在阿富汗集市上发现了一台旧相机。该相机不仅能拍出很棒的照片,而且引发了一连串噩梦。他在梦中看到的灾难刚好就变成了现实中的悲剧;他不仅可以看见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而且还可以改变那些事情。然而,媒体把他的事曝光以后,他的生活就变得一团漆黑了……
  • 白灵观之守道人

    白灵观之守道人

    世有白灵观,掌山间妖物、管人间鬼怪。世有不平事,辛有守道人、一令安鬼神。…………白灵观代代相传,一观一人,或在高山之巅、或在乡野田间、亦或隐于人间闹市……
  • 超级山野学生

    超级山野学生

    钱、身外之物!利、诱惑之物!名、虚拟之物!这些我都不看重!因为只要我做,皆手到而来!但不要惹我!惹了我,我分分钟捏碎你!这就是一个山野学生的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