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9700000028

第28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2)

战国时代,楚国令尹(掌握军政大权的大官)春申君黄歇任职期间,有人劝他及早地把一个实力派人物李园除掉。黄歇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迟迟没有接受劝告,后来反被李园派来的刺客杀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封建士大夫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但是,《史记》通过这个故事却揭示出一个千古以来一直被人高度重视的谋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遇事“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就会贻误时机,进而“反受其乱”。

历史上,因为当断不断而反受其乱的例子真不少。

比如,三国时期的袁绍集团,虽然曾经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但是由于袁绍的“多谋少决”,官渡一战,却败于曹操之手。

“多谋少决”,是缺乏主见,缺少判断能力,不能及时正确地决策的表现,这对一个统帅或决策人物来说,是最致命的弱点。

袁绍手下谋士如云,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一到决策时,众谋士各抒己见,他就失去了主心骨,不分良莠,不知取舍,优柔寡断。

比如在白马之战中,袁绍听说有一位赤脸长须使大刀的勇将斩了他的大将颜良后大怒,谋士沮授乘机建议他及时除去刘备。

此时袁绍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推刘备出去斩首。

刘备从容地说:“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鉴之?”

袁绍听后,马上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

接着,关羽又杀了大将文丑。

郭图、审配入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

袁绍听后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拿下斩首。

刘备又辩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

袁绍听后,反过来责备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

袁绍两次欲杀刘备,而刘备都化险为夷.从中可看出刘备的机敏和袁绍的出尔反尔、多谋少决、谋而不断。

所以,“三思而后行”不能作为优柔寡断的借口,有时候,有些事,是必须果断处理的,所以,“君子务穷理而责果断”(朱熹)。

既要想清楚,有所思考而后行动,又不要优柔寡断。

记住: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啊,不要想得太多!

5.天生我材必有用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冉雍的父亲地位低贱,而冉雍本人却是被孔子视为“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即具有帝王之相,可以做官的人。所以,孔子在谈到冉雍时说:“耕牛生的小牛长着赤色的毛和周正的角,虽然不想用它来作祭祀,山川之神难道肯言弃它吗?”《论语·雍也》在这里,孔子以耕牛所产的小牛作比拟,意思是说,虽然是够不上做牺牲的牛所产的小牛,只要长了一身漂亮而高贵的红毛,一对周正的角,那还不是可以做牺牲。同样的道理,冉雍虽然出身低贱,但只要他有做官的才能,为什么不可以做官呢?原来,圣人也是反“血统论”,这倒是一个新鲜的发现。

推而广之,出生不由己,关键重在自身的才能和表现。可是,人们在谈到血统的时候,总是过多地强调所谓的“将门虎子”,所得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但是,“将门出犬子,龙生虫,凤凰生麻雀”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里还少吗?所以,不能“唯成分论”,按家庭出身选拔人才;不能认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一言以蔽之,不能搞“血统论”那一套。

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命运是上天安排好了的,每个人都只能服从,不可违背,不可逆天行事。所以,那些一直过着悲惨的、贫穷的、被动的日子,他们无力改变自己,也不敢想像能否改变自己。直到有一天,他们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被人欺压得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痛苦得实在无法忍受了,就发愤一搏,突然,命运就改变了。于是,人们就发现,命运是个纸老虎,轻轻一碰就倒了。陈胜、吴广就是这样改变自己命运的,他们的经历让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命运不是上天决定的,而是自己决定的。

贫富、贵贱、遭遇,这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要接受的现实。有人生在有钱人的家里,有人生在穷人家里,这看起来是上天的安排,其实,这是由上一辈人决定的,而不是上天决定的。上一辈的穷根可以一直往上推,是因为家族中一直没有人能够觉悟到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到了你这一代,如果还不觉悟,那么,这种贫穷就会一直传下去,直到你的家族里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生变化。

你现在出生在贫穷家庭,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不是,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只要你意识到命运在你自己手中,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上自己的勤奋思考,你就一定能够主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古文真宝》中记叙了苏秦与朱买臣的故事,对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很大的启发。苏秦自幼家贫,依靠兄嫂度日,但是,他一心想要读书做宰相,出门游说各国君王,却没有人赏识他。所以落得穷困潦倒,乞讨回家。嫂子见他那副模样,生气地说:“你一个大丈夫男子汉连个糊口的钱都不会挣,而终日游荡,无所事事,难怪落到今天的地步。”一顿奚落之后,也不下厨给他做饭吃。

后来苏秦发奋学习,终于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其嫂也一反冷落态度,诚惶诚恐地出来迎接。苏秦便问:“嫂子,以前你那么慢待我,今日为何如此恭敬呢?”

嫂子说:“今日你出人头地、享受荣华富贵了呀!”

苏秦不禁感慨万千,长叹道:“唉!当我穷困时,父母都不愿认我这个儿子。如今一发达,乡里乡亲都来祝贺,可见这个世界没有金钱和地位不行啊!”

朱买臣,出身寒微。他与妻子靠卖柴维持生活,同时苦读。但即便是卖柴,他也是高高兴兴地,妻子以为他穷昏了头,并以之为耻,提出和他离婚。朱说:“请再等我十年,就会让你幸福的。”妻哭着说:“像你这样的贱货,不知何时要死在荒郊野外的。”说完离他而去。数年后,朱买臣果然金榜题名,荣归故里。其妻已再婚,念其旧恩,朱买臣便连同其夫一并招至近旁厚待之,其前妻为自己以前的无知感到羞耻而自杀。

这两个人都不是出生在有钱人家里,但是,他们有一种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和毅力。于是,他们发愤读书,学好本领,既能够为国效力,又可以改变自己命运。所以,出生在贫穷人家并不是没有办法改变命运的。苏秦和朱买臣他们之所以在贫困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关键在于他们早就预料到自己生活发展变化的趋势。也就是说,他们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就在于对自己命运有清醒的认识。不相信上天,不相信命运是由别人来安排的,自己给自己设计命运,就能够在命运还没有出现转折时,就已经看到它的结果。

那么,人遇贫穷当如何?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也?”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答。这真是至理名言。

“贫而乐”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人贫而志不贫,才有发奋的激情和动力,才能改变自己命运。“穷则变,变则通”,化贫穷为力量,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另一方面,天生我材必有用,像“犁牛之子”那样,虽然你不愿意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也不会同意的。那不就弄得人神共怒了吗?同样的道理,像冉雍那样“可使南面”的人才,你不用行吗,那也是不行的。是真金子就会发光,是真英雄就总会有用武之地,你要想埋没也是埋没不了的啊!

所以,不要自卑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好,不要担心世无伯乐,只要你有真学问,真本事,真才能,就总有大展宏图的一天,谁想压制你,埋没你。就连天地鬼神都不会答应的。

你相信这一点吗?

6.宝剑锋从磨砺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因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

在《学而》篇里,孔子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里仁》篇里又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曾子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孟子说得更为严重:“上天要把重大使命放在某人身上,必定先使他的意志受到折磨,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劳困之苦……”(《孟子·告子下》)

因此,儒学虽不是苦行禁欲主义,但却主张艰苦奋斗。所谓“头悬梁,锥刺股”,正是这样的典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的时候,住进了好房子,又有大小老婆陪侍左右,于是便不想再走了。他老婆姜氏骂他说:“行也!怀与安,实败名。”这其实也正是孔子的意思。

太宰向子贡问道:“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既然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当然也就会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的时候贫穷,所以学会了不少技艺。一般的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艺吗?那是不会的。”

不仅太宰不了解,就是子贡也没有能够了解啊。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人小的时候艰难困苦,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做,自己努力,所以不仅多才多艺,生活能力强,而且懂得人情世故,长大后多能有所作为。

相反,一个人从小养尊处优,生活一帆风顺,从小学直到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毕业,出来后工作能力不一定就会有多强。尤其是出来做社会、文化、商业等方面的工作,不谙人情世故,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典型的高学位低能力者。再加上生活、工作一遇挫折,心理承受力差,灰心丧气甚至自寻短见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过。

从前看过一则关于鉴真和尚的故事:

话说鉴真和尚刚刚剃度入空门的时候,寺里的住持安排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遭人讥讽挖苦,成绩一点也显现不出来。为此鉴真感到愤愤不平,产生了对抗情绪。

一天,日已三竿,鉴真仍旧睡着不起,住持感到纳闷,于是亲自去了他的房间。推开门,一股臭味顿时扑鼻而来,住持向里面看了看,原来在鉴真睡的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道:“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大堆芒鞋在房间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满怀怨言地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了?”

住持听了鉴真的话,马上就明白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说:“昨晚寺里下了一场大雨,你随我去看看吧。”

鉴真虽然不知道住持要干什么,但还是跟着住持到了寺前的大路上,由于是黄泥路,路面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这时住持开口问鉴真:“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可我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苦行僧,凭着一双脚和一大堆烂鞋,如何去光大佛法?”

主持捻须一问:“你昨天是否也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摸着脑袋不知所然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主持反问道:“那今天我俩来此走一趟,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主持的反问一下子便让聪明的鉴真领悟了其中的禅机: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淋雨,没有起也没有落,不正就像是一双脚步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吗?脚步抬起,什么也不会留下。而经风淋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不正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吗?脚印印证着生活的坎坷磨难,也印证着人生的价值。

从此,鉴真和尚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踏遍了弥漫着樱花醇香的扶桑泥土,最后终于成为一名令世人景仰的佛教名僧。

人生大抵如此:只有在泥泞里行走,生命才能留下深刻的印痕。苦难,可以丰满我们的人生!

苦难是人认识社会、理解人生的主动教材,苦难是人成熟的机会:苦难是竞争社会中人所面临的必然挑战。苦难中最需要的是最坚定的人格和不屈的斗志……

大凡成功者,大多走过的是一道曲折且充满血汗的苦难历程。而对生活最大的挑战能使人在磨难中脱颖而出。幼时的贫困对有志者能培养一种先天竞争意识,在生活的最底层努力挣扎向上,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以至到达成功的巅峰。一路的艰辛,一路的苦难,终而培养出超越常人的坚强斗志。

苦难是一所学校,斗志坚强的人在这所学校优秀地毕业,坦荡走向世界未来,克服了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斗志薄弱者则过早辍学,在苦难面前在逆境面前倒下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人士出自贫困的家庭,吃尽生活中的苦难。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贝利之子出身于球王之家,而贝利却认为儿子一定不如老子,因为他的儿子一出生就拥有了别人在苦难中苦苦挣扎、经过万险才得到的东西,缺乏先天竞争意识。

所以,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学会战胜各种困难,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掌握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所谓的“小皇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缺乏吃苦耐劳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家长们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这样的环境,使孩子们得到锻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连圣人,不也是磨炼而出的吗?

7.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子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不在其位不了解情况,隔行如隔山,谈论起来于事无补,反而添乱。还是谋其位而行,安守本分为好。做冬瓜就考虑冬瓜的问题,做西瓜就考虑西瓜的问题。

一句话概括,就是君臣父子,各就各位。也就是《大学》里所说的“知其所止”,《中庸》里面所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所以,这段话其实还是借用蔡志忠先生的那几句话来翻译最为生动而传神:

“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禅学季刊》第七期)

蔡先生是漫画家,所以说得幽默。其实,这段话不过是说,只要人人安分守己,本色当行,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一份职责、义务,社会也就相安无事,正常发展了。

不然的话,上司不像个上司,下级不像个下级,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教师去卖布,文盲来教书,屠夫来医病,医生去杀猪;或者“党政工青妇,一起来出书”,工农商学兵,都去做生意。那岂不会乱套了吗?

同类推荐
  •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本书作者通过几年的研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编排了《道德经》的篇章,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书中提出的修道、养德、立国思想做出了更加透彻的解释,解读出一本与众不同的《道德经》。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度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作了简要而中肯的评介,精辟分析了各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与不足。《清代学术概论》一经问世即受到读者欢迎,并成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
  •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一卷)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一卷)

    我的目的是促使你们去阅读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并且按照马克思的本意去阅读它。我所鼓励的是你个人面对这一文本的经历,是直接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研读,是你将开始形成对他思想的独立见解。马克思的本意是辩证的,我们必须在阅读《资本论》时,首先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理解和说明是简明易懂的。但当前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如何运用这一文本?所以在本书中,我也加入了自己关于《资本论》与当今世界的相关性,以及在阅读《资本论》文本中显然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观点。
  • 标注传习录

    标注传习录

    《传习录》是门人弟子在记录王阳明的教言,以及与弟子、同时代人物问答书简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语录书籍。最初是徐爱笔录的上卷,收入语录十四条。三轮执斋一生的事业里,翻刻《传习录》是最伟大的事情。其发端是,在京都给筱山侯讲学时,适逢筱山侯私淑王阳明学说,于是委托执斋校勘《传习录》。执斋于正德元年八月开始着手,标注本文、添加注释,于翌年九月三十日完成校勘。
热门推荐
  • 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由李解、范冰冰、刘威、宋佳主演。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穿越之甜宠恶妻

    穿越之甜宠恶妻

    一朝穿越农户女,徐优优泪两行,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顿顿杂粮野菜汤,更倒霉嫁了村中恶霸,这日子没法过了······“叮,收获野山参一株,兑换积分10点,是否开启系统直播间。”嗯?谁在说话?
  • 腹黑男友霸道爱

    腹黑男友霸道爱

    岁月真是不饶人啊,当你得到一些东西时,你也会失去一些人。在人生这条到路上,没有敢说我最初爱的那个人还在爱我.....
  • 王者大陆那些事儿

    王者大陆那些事儿

    采用王者荣耀世界观和人物背景故事,以鲁班的儿子公输零为主线串联整个王者大陆的历史与未来,稷下风云,楚汉之争,三国演义,大唐盛世以及继孙悟空之后的第二次魔种起义,风起云涌,英雄齐聚,带你走进真正的王者大陆!
  • 噬神大帝

    噬神大帝

    【2019年悬疑玄幻爆文】少年凌霄,获噬神传承,修《噬魂神诀》,为寻找挚爱,刀斩亿万恶敌,吞噬幽灵神魂,登临诸天绝巅!
  • 盛世余生只为遇见你

    盛世余生只为遇见你

    【古穿今,全文架空】【高甜+双强,绝世宠文】落浔没想到自己在坠入帝落王朝的千年北冰湖底后,会穿越到现代。上一世,她一身灵力,上天入地,却只为整个帝落王朝而活。一朝穿越,她想随心所欲,不被束缚,为自己而活。不料,惹上一个辈分比她大一大截的男人。人家还是一头狼!某一天,落浔问那头狼:“哎,你喜欢我什么呀?”“就喜欢你这张脸。”落浔:肤浅!庸俗!然而,男人就是爱死了这张脸。很想一口吞。然后,张口一记咬。某个小姑娘瞪了他一眼,“你属狼的!”“嗯,狼的一生只有一个伴侣。”男人乖张狷狂,有痞子倾向。小姑娘娇嗔了男人一眼,“都说肖三少薄凉寡情,不近女色,禁欲系十足。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啊!”“在遇到你之前,确实如此。”小时候的遭遇和记忆,让他对女人反感恶寒。在他眼里,女人就是毒蛇猛兽,靠近不得。他本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了。直到命运的轮回,让他遇见了这个小祖宗。【男主薄凉寡情只对女主苏撩,女主十项全能,可盐可甜可帅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她的心是一座城

    她的心是一座城

    某天,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上了热搜,当红女星孟澄跟神秘男人出游的照片传的满天下,爆料者还在自己的微博底下回复网友:虽然只拍到侧脸,但我保证男人是真帅,身材也超有型。。。评论a:我不听我不听评论c:才知道她跟李延已经分手了评论d:门前游过一只鸭,一只鸭,是只鸭……
  • 阁楼(中篇小说)

    阁楼(中篇小说)

    夏日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门卫室的保安趴在桌上打瞌睡。白建明搀着他娘慢腾腾地走了进去。城管办秘书王琳在半睡半醒中听见窗户上笃笃地响,睁开眼吓一跳,敲窗的男子她见过,前几天来领取过处罚通知单。但是这老太太太令她感觉慌兮兮的。骄阳烤着她衰老孱弱的身子,汗水从那苍白的脸庞上淌下来,湿透了半件衣衫。她抬起手,指着王琳说,姑娘,是你叫我来的吗?老人那通红的手上凸着青筋,僵直多骨的手指仿佛隔着玻璃点到了王琳的脸上。王琳哆嗦了一下,接着便如梦初醒似的跑出去搀扶老太太。昨天开会时主任刚说过,最近社会上对城管部门的负面新闻太多,要大家多注意“窗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