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0700000007

第7章 天气的形成(6)

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云层遮挡了部分太阳辐射,白天云下气温不易升高,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能够吸收来自地面辐射的热量,再以回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输送给地面,因此云层对地面有保暖作用,使夜间云下气温不致过低。可是云层本身善于辐射散热,其上层由于辐射散热,温度降低很快,这就形成云层上冷下暖的显著温差。于是上下空气就发生对流、翻腾,使云层发展,出现降雨现象。

四川盆地的夜雨,在冷暖空气交锋频繁的春季最多,如北碚,春季的夜雨率比夏季高23%。

四川盆地多夜雨,不影响农民白天在田野里工作,对农业生产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春雨贵如油”

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冬春季冷空气的控制下,雨量稀少,很干燥。地里的麦子,有些地方还有油菜和蚕豆,在严寒的冬天几乎是停止生长的。但当大地春回、燕语莺啼的时候,这些越冬农作物都好像是从睡梦中醒过来,又恢复了旺盛的生命力。譬如小麦,春天到来时,开始进入“返青”时期,茎和叶由黄逐渐变青,这时,就特别需要充足的水分。三、四月份,油菜正是准备抽薹(tái〕开花的阶段,对水分的需要也十分迫切。再拿蚕豆来说,情况也一样,春天到来后,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蚕豆会枯死。这样看来,在春天,水分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显得特别重要了,这个时候,如果能多下几场雨,当然特别宝贵。

可是,春季暖空气的势力还很弱,不能影响到黄河以北地区,主要的雨区还停留在长江以南,黄河以北地区雨量仍然很稀少,下雨机会不多,在那里,下一场春雨是非常可喜的,因为田里的庄稼这时非常需要雨水来滋润,所以那里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至于南方,春天下雨的机会较多,这种说法就不适用了。

多雨的森林地

雨,是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后落下来的。水汽的多少,是降水多少的先决条件。森林地区之所以多雨,首先就是因为森林地区水汽多。

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它们在生长发育中,利用根系不停歇地吸收着地下的水分,经过生理作用,又将水分不间断地通过枝叶散发到天空。有人计算过,林木在长大发粗的过程中,形成一份重量的干物质,一般大约需要蒸腾300~400份重量的水分。一亩山毛榉〔jǔ〕林,一个生长季节即蒸腾186000公斤水,一年要蒸腾383000公斤水。这样强大的蒸腾作用,好象抽水机一样,将水从地下抽上来,再喷向空中去。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林区上空的水汽。

森林地区的土壤渗水性和植被保水性也很强,替森林植物的蒸腾创造了有利条件。林区降水时,雨水先经过林冠后再落到地面上,所以大部分水能够逐渐地渗入土中。林地由于太阳直射少,温度变化缓和,融雪时间比无林区长,雪水也能慢慢地渗入土中。林地上的植被,如枯枝落叶和草丛等,吸水力都很强。这样,林地能够蓄积大量的水分,源源不断地供给森林植物蒸腾的需要。

此外,林区降雨,一部分雨水,被林冠阻截,停留在枝叶上,即可直接蒸发到空中去,增加了森林上空的水汽。

科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15亩阔叶林面积里,在温带一个夏季蒸发最旺盛时期,蒸发的水分比同等面积的无林区要多20倍。

其次,森林地带与森林外边的无林地带,夏季在太阳强烈照射下,受热后增温程度不同,容易发生局部对流,使空气上升,这也是成云致雨的条件。

另外,由于森林比平地高,森林又是空气流动的障碍,平流的空气向森林区移动时,受到起伏不平的林冠的阻碍,就会在动力作用下被迫上升,使森林上空的空气垂直交换运动加强,林冠表面的湿空气迅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因气温降低,湿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大量凝结出来,成云致雨。

正因为上面这些原因,所以森林地区降雨较多。

华北的春旱

我国华北一带全年的降水量(包括雨量和雪量),平均来说,一般约在600毫米左右。有的地方多些,有的地方少些;多的可以达到1000毫米,例如在山东泰山一带;少的只有400毫米上下,例如在山西太原等地。全年降水量分配在各个时期是很不均匀的,除了夏季最多以外,其他季节都很少。如果以3、4、5三个月作为春季的话,那么春季降水量只有全年的10%左右。比如拿北京来作例子,北京的平均降水量,全年为682.9毫米,3月为9.1毫米,4月为22.4毫米,5月为36.1毫米;在公元1841~1960年有记录的94年中,3月到5月降水量增减的变化是这样的:3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的有67年,占全部年数的71.3%;10~20毫米的有18年,占19.2%;20毫米以上的只有9年,占9.6%。4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的有45年,占全部年数的47.9%;10~20毫米的有19年,占20.2%;20毫米以上的有30年,占31.9%。5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的有22年,占全部年数的23.4%;10~20毫米的有20年,占21.3%;20毫米以上的有52年,占55.3%。可见整个春季的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的平均占47.5%,10~20毫米的平均占20.2%,20毫米以上的平均占32.3%。这也表示在春季里平均一个月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下的可能性大约占70%,所以春旱是很容易发生的。

为什么华北地区的春旱比较严重?这要从华北地区的降水来源谈起。我国是个季风盛行的地区,冬季风多从西北方的大陆上吹来,带来的水汽很少,空气显得非常干燥;夏季风多从东南方的海洋上吹来,带来很多水汽,是降水的主要来源。每年夏季风到达华北的时间比华中和华南要晚些,离开的时间又比华中和华南要早些。一般来说,夏季风在华北盛行的时期是7月和8月,这两个月也就是华北在一年中的雨季。在雨季里的降水很多,例如北京7月和8月的平均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63%。在春季里,华北地区大部分时间仍然是被比较干燥的大陆空气所控制,要形成降水是比较困难的。不过春季的天气不象冬季那样稳定,变化要多些。这时期出现低气压活动的机会比较多,这些低气压有的是从较远的西方移过来的,有的就是在华北或西北地区产生的。当这些低气压经过时,可以引起降水和刮风的天气,华北春季的降水主要是靠这种低气压活动所供给的。可是由于这些低气压多数是由西北干燥地区移来,空气里所含的水汽极少,所以降水量仍然是不多的。

秋高气爽缘何来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交秋令,特别是在9、10两个月份,天空常是万里无云,雨量和雨日都特别少,比它前后月份的8月和11月都少,白天是日丽风清,夜间则星月交辉,天空显得异常高敞,空气亦比较清新爽适,真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与我国西部地区的秋雨天气大不相同。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会有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从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大气环流和地形的情况来加以分析。

秋季是由夏到冬的过渡季节,这时太阳照射的角度由大变小,地面所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显著减少。在9月初,就有冷空气频频南下,长驱直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促使夏季滞留在此地的南方暖湿空气迅速南移。因此在9、10月分长江中下游地面上往往已为冷高气压所控制。而在高空,夏季盘据在这里的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还没有向南退却,所以这时这里地面和高空都在高气压控制之下。在高压区,下沉气流盛行。在气流下沉过程中,空气的体积要受到压缩,气温因而增高。这就使得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小,空气变得干燥,不利于云和雨的形成。这是长江中下游产生秋高气爽天气的主要原因。过了10月以后,高空的副热带高气压南移,长江中下游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成云降雨的机会,就比秋季多了。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荒原生命的奇迹

    荒原生命的奇迹

    人类生活的蓝色家园是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在地球上,除了最高级的灵长类——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伙伴。它们当中有的庞大、有的弱小,有的凶猛、有的友善,有的奔跑如飞、有的缓慢蠕动,有的展翅翱翔、有的自由游弋……它们的足迹遍布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海洋。和人类一样,它们面对着适者生存的残酷,也享受着七彩生活的美好,它们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 庞大的生物家族:昆虫

    庞大的生物家族:昆虫

    早在四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昆虫。它们的历史比人类要早得多。在险象环生的自然界中,昆虫们一个个崭露头角,各显神通。它们扮演着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角色:有翩翩起舞、美丽如仙的花蝴蝶,有辛勤劳作的蜜蜂使者,有与恐龙同时代的蟑螂,还有善于伪装的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的世界真可谓是卧虎藏龙、文武双全啊!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绝佳生存技巧,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流光溢彩、神奇诡异的昆虫世界……本书旨在引领青少年走进昆虫世界,了解昆虫世界的奥妙,把昆虫中最常见、也最有特色的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种类的昆虫介绍给大家。这些昆虫各有特点,本领大,可谓是昆虫王国里的莘莘骄子。
  •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科学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科学难解之谜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生产生活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生产生活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是介绍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方法,增强农民生产管理的本领;二是介绍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三是介绍与消费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做出消费决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介绍饮食保键的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热门推荐
  • 龙王渡

    龙王渡

    每一个不得志的人脑海里,肯定有无数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张伟在公园里对着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许愿,希望自己早些时候买的彩票能中大奖。然而大奖没中,却被流星砸中了!————龙王渡:诸神不过是我的口粮,诸天万界也将在我的双翼阴影下颤抖!
  • 末日时代

    末日时代

    这是一个崩坏的世界,也是新时代的开启。咒邪的诅咒爆发,早被遗忘的仙魔神也悄然到来……阴谋?战争!在这个时代里,谁能活到最后,在这个时代里,谁能守卫成功……这个时代,名为末日!
  • 陈情之洋洋爱吃糖

    陈情之洋洋爱吃糖

    穿越了?没搞错吧!那真的是,真的是,,,太好了!“什么?你是薛洋?!”穿越陈情的逗比少女,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本书同人,原创女主,男主薛洋。禁止任何意义上的转载,所有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雷同,你抄我的,不接受批评,只接受建议。)
  • 快穿之直播之旅

    快穿之直播之旅

    面对特殊情况时是默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举起手中90米大刀,人生异地该如何生存,这是个好问题文案废啊,总之是个苏爽的人生升级故事辣,大概?
  • 孟秋纪

    孟秋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妖孽魔尊别挡道

    妖孽魔尊别挡道

    从小,冷千离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族对她的更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那一年,冷家突然破产,A市第一集团在一夜间变得负债累累。那一天,冷家大宅血流成河,就连叔叔伯伯也没有逃过厄运,只因妈妈带着她和弟弟出国游玩不在家才幸免于难。得知消息回到家中的冷母受不了打击,心脏病复发当场去世。她不在是家族里高高在上的冷家大小姐。消失5年在回归,没有人在记得她,更没有人知道这5年她去了哪里。让她没想到的是,两个看起来神叨叨的老头争着抢着要收她为徒?行吧,拜师学艺,5年后回归,她必亲手手刃仇人!
  •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一个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对当今社会问题尤其是教育热点问题的一以贯之的冷静思考,一个全职爸爸十年陪读的心路历程,一个“特派记者”卧底教育的特别社会调查,一个五音不全的男人培养陪伴音乐才女的感悟和感动。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和生活的语言,借一个个平实的故事,娓娓道来中国教育的沉重社会现实,并为诸位父母开出了解决诸问题的良方。有理念,有做法,有见证。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全书核心理念是:爱容易,爱到很难;随意的选择,就是故意的加害;大人在爱的名义下,爱孩子,爱死了孩子;小孩无错,大人要打。以“谁绑架了中国父母”为题,把父母置身于被同情被解救的境地,易于引起共鸣。
  • 妃你不可:冷面王爷有礼了

    妃你不可:冷面王爷有礼了

    上一世,她是相府失宠嫡女,软弱可欺,心被蒙了猪油,竟痴恋佞人太子季嘉誉,被庶妹联手残害致死!重生一世,白莲花庶妹欺上头?太子要夺玉佩?很好!她步步为营,惩治恶人!太子有什么好的?她夫君顾韶元才是风华一绝!只是,貌似哪里不对劲……“夫君,我想出去买个胭脂。”步半雪媚眼如丝,浅笑盈盈。“不许。”“夫君,我想去……”“不许。”步半雪气恼地咬牙:“顾韶元,我劝你做个人!”顾韶元长臂一勾,将她揽入怀,低沉又沙哑:“我只想做雪妃的枕边人。”
  • 别了,美利坚

    别了,美利坚

    一个怀揣美国梦的埃及年轻移民为了获得联邦教育贷款,谎称美国公民身份。这个冒失之举不但让他身陷囹圄,刑期结束后还被宣判不得再入境美国。五年后,这个埃及学生在世界一流学府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美国司法系统的不公造成了他和身为美国公民的女儿骨肉分离,不得团聚。《别了,美利坚》通过作者的真实经历控诉了美国司法系统对刑满释放者的终身歧视,以及美国移民法让家不得团圆的种种不公,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逆境中自我救赎、坚持信念、勇敢前行的真实经历。本书在科研界中引起重大反响,美亚上更是有数百条评论褒贬不一,围绕塔梅尔博士的生平与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展开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