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800000007

第7章 齐桓晋文之事章(1)

【原文】

齐宣王(1)问曰:“齐桓、晋文(2)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3),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4)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5)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6)。’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7),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8)?”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9),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10)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11)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12)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13)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14)。’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15)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6)。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7)。’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18),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19)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20)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21)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22)辟土地,朝秦楚,莅(23)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24)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25),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26)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27),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28)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29),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30)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

(1)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王田辟疆,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

(2)齐桓、晋文: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小白,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3)无以:不得已。

(4)御:阻挡。

(5)胡龁:齐宣王的宠臣。

(6)衅钟:古时的祭祀仪式。新钟铸成后,杀牲取血,涂在钟的缝隙处。

(7)觳觫:恐惧的样子。

(8)不识有诸:不知道有无此事。

(9)褊:狭小。

(10)隐:怜惜,同情。

(11)无伤:没有关系。

(12)说:同“悦”。

(13)戚戚:心情激动的样子。

(14)舆薪:舆为车,薪为柴草。

(15)太山:即泰山。北海,即渤海。

(16)折枝:杨伯峻认为,古时有三种解释,即折取树枝、鞠躬行礼和按摩搔痒。此取二解。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一“老”字为动词,尊敬爱戴之意;后一“老”为名词,指老人。前一“幼”字为动词,关心爱护之意;后一“幼”字为名词,指小孩。

(1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同“型”,示范之意。寡妻,寡德之妻,谦称,指嫡妻,正妻。

(18)权:秤砣。度,量尺。此处均作动词用。

(19)构怨:结下仇怨。

(20)肥甘:指珍馐美食;轻暖,指轻裘暖衣;采色,指优美环境;声音,指动听音乐。

(21)便嬖:君王宠爱之人。

(22)辟:开拓,开辟。

(23)莅:到。

(24)邹:战国时的一个小国。

(25)惛:同“昏”。

(26)士:指士人。

(27)放辟邪侈:放纵邪欲,为所欲为。

(28)罔:同“网”,张网的意思。

(29)赡:足够。

(30)盍:何不。

【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春秋争霸的事情,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事迹的,因此后世没有传下来,我也就没有听说过。如果一定要我讲的话,那就说说‘王道’好吗?”

宣王问:“德行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说:“通过安抚百姓而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住他。”

宣王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做到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宣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过这样一件事:大王您坐在大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杀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这样毫无罪过却要被杀掉。’那人问:‘那么祭钟的仪式就废除了吗?’大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替代牛吧!’不知是否有这回事?”

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仁慈的心就足以一统天下了!用羊代牛,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小气,但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于心不忍啊。”

宣王说:“是啊,确实有这样议论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至于吝惜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害怕战栗的样子,毫无罪过就被送到了屠宰场,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

孟子说:“百姓以为您吝啬,您也不必感到奇怪。用小羊换下大牛,他们哪里知道您的想法呢?大王如果可怜牲畜无辜而被杀掉,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自己也弄不清楚了,我并非吝惜钱财而以羊换牛啊。按您的说法,也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了。”

孟子说:“这没什么关系,这正是仁爱的表现啊!只因为当时您看到了那头牛而没有看到羊罢了。有德行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到它们活蹦欢跳的,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哀鸣声,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正因为这样,君子都不愿接近厨房。”

宣王高兴地说:“《诗经》中说:‘别人的心思,我能猜得出。’这说的就是您啊。而我做了这件事,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这么做,自己心里也搞不清楚。先生分析此事,说到我心坎儿上了。这样的心理之所以合于王道仁术,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如果有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重物,却托不起一片轻轻的羽毛;我的视力足以分辨秋天鸟儿细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大车子的柴禾。’那么,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宣王说:“不会。”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泽足以施及禽兽,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这是为了什么呢?如此看来,举不起一片羽毛,是因为不肯用力气;看不见整车的柴禾,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得不到保护,是因为国君不肯施布恩泽啊。所以大王没有做到以德称王天下,是不去做,并非没有能力做到啊。”

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吗?”

孟子说:“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没法做到。’这的确没办法做到。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是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

同类推荐
  •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书稿荟萃2013年以来,著名作家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文稿近20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珍珠”串线,阐释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和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等主题。文字诙谐典雅,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发人省思。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全民蠢萌的美国

    全民蠢萌的美国

    《全民蠢萌的美国》是《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代表作。比尔·布莱森作品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00本书”书单。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亲身经历,戳破固化的美国印象,近距离观察普通美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轻松诙谐的吐槽,意想不到的脑洞,比尔·布莱森延续一贯的嬉笑怒骂,给你一个画风清奇的美国。翻开这本书,从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懂一个真实的美国。客居英国二十年以后,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举家迁回美国。此时的美国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布莱森用熟悉又陌生的眼光,重新观察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点滴,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风从何处来

    风从何处来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文学、电影、戏剧、文化、社会。每一部分均选取具有代表性名家,说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社会的现状和未来,这些文章均复杂深刻而耐看,从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如何规划自己,如何看待社会,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有怎样的期许和渴望。这本书里,你看不到夸夸其谈的虚伪激进,你看到的,是真挚和真诚,是如何用真诚之心直面自己、面对他人。
  • 六角街灯

    六角街灯

    本书是一部极具哈尔滨情味的史诗性作品。十九世纪末叶,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崛起于东北亚的心脏地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俄国爆发国内战争,哥萨克士兵谢苗退居哈尔滨。他解救了正处于饥饿濒死困境中的俄罗斯贵族之女薇拉,与之结为夫妇,在哈尔滨菅草岭开办牧场,饲养奶牛。他(她)们作为第一代哈尔滨俄侨,开创了哈尔滨乳业的先河。二人生活虽贫苦,但自由豪爽、优雅高贵的气质不改,为保存俄罗斯国宝受尽艰辛。六十年代初,二人再次漂泊,远赴澳大利亚,不幸感染登革出血热,双双身亡。
热门推荐
  • 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游记散文集。郁达夫在创作了诸多在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小说、散文作品之外,还留下了大量的游记性文字,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祖国南北的山水、城市,乃至东南亚地区,在本书中也能看到相应的文字。这些游记作品中许多也早已成为了名作,比如《感伤的行旅》《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也都收录在《郁达夫谈旅行》一书中。郁达夫式的优雅与感伤,在这些游记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 忠诚创造卓越

    忠诚创造卓越

    全球500强企业选择精英员工的至高准则,中国领先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关键性保障。
  •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老子之道,高深精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所谓一百个人读《老子》,便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悟,因为每个人都在著述中寻找着自己的人生痕迹,无论是《老子》的原文,还是南怀瑾先生的解读,细细品味,语有回甘,掩卷而思,幡然有悟。本书作者在南怀瑾先生解读《老子》的基础上,融会儒佛之道,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进行拓展,在博大精深的道家学说中领悟处世智慧,解决现代人心灵空虚、灵魂无所归依的困惑,为我们开辟了一块心灵栖息地。
  • 纯阳丹尊

    纯阳丹尊

    武炼纯阳,丹逆八荒,诸天万域,我为主宰!庶子牧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块神秘板砖,从此踏上了武道通天之路。万古千载不朽意,诸天万界我独尊!当牧凡站在了世界的巅峰,回首来处,竟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本书收录了多本古代哲书中的经典语句,从中采撷精华,内容涉及人生理想、品德修养、探索求知、成功励志、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在释义部分,每一句名言后都标有作者或出处。同时,我们还对疑难文字作出了明确的注释,并将古文翻译成了白话文,以方便读者阅读。本书虽然内容博大,但力求句句经典,有的寓意深刻,饱含人生哲理,读之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思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益智;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本书所汇选的内容句式整齐,易懂而不失古韵。虽然言不甚深,但是字字珠玑,定能够让读者在含英咀华之际,感受到提炼此句之人的心意,从而引起一番幽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