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300000005

第5章 “云阁虹桥”失踪之谜(2)

这里虽然也认为菩提达摩是禅宗的初祖,但还是对一些地方表示怀疑:菩提达摩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在这九年当中,他又是如何融会中国精神的呢?难道中国精神能够在头脑中自己生长吗?显然不合情理。其实,在此期间,他已经收了慧可作为弟子,而慧可也深得他的真传。因此,不难看出,真正融贯中西、把大乘派教义与中国精神相结合的应该是慧可,慧可将达摩的教义传播下来,因此,有人就尊达摩为初祖。但说达摩是禅宗的初祖还是不准确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禅宗并不是由达摩生前宣言而成立的,而是在他死后二百余年,始有禅宗这一个名称,而且后世的禅宗,亦没有将达摩所说作为根本教义。正因为尊称达摩为禅宗初祖理由还是不够充分,所以后代学者、佛门高僧对禅宗初祖提出了各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佛陀扇多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禅宗所奉为初祖的事实上人物,应是在嵩山少林寺为魏君臣讲述佛法、被奉为大禅师的佛陀扇多。其证据为:奇异的禅风是佛陀扇多所提倡和使其盛行的,禅宗三世祖神光——慧可实际上是承传了扇多的衣钵。

另一种主张认为,初祖应该是道信、弘忍。他们认为,从菩提达摩来华到隋朝的僧璨,可看作是禅宗的酝酿期;到唐朝的道信、弘忍,是禅宗的正式形成期;到慧能、神秀分立南宗、北宗及以后南宗单独盛行天下,都可以看作是禅宗的发展期。禅宗的真正发端者是道信,使禅宗成为全国最大宗派的是弘忍,这种说法是依据我国禅宗的发展规模和影响来划分的。

还有一种是六世祖慧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确能树一代之风的人,是岭南慧能。此外,还有坚持马祖为禅宗初祖的观点。

这些说法各不相同,也各有其侧重点和立论根据,现在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达摩为我国禅宗的开拓者,道信、弘忍对中国禅宗的建立有卓越的贡献,慧能为中国禅宗的实际创立者。

·神秘的少林寺院

少林寺就其主体建筑来看,并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贯穿中轴线的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建筑物。山门应作“三门”,即三解脱门简称,称寺院大门为三门,取其脱离尘世、步入佛道的意思。现在少林寺的三门,是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立的。正门上方横悬长方形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御题颁赐。

少林寺比较特殊或者比较有特色的建筑物有哪些呢?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据说,从北魏孝文帝元宏到清高宗弘历,有二十多位皇帝曾经游访少林寺,方丈室让给皇帝留舍,因而又有“龙庭”之称。

立雪亭,在方丈室后,为纪念达摩、慧可而修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殿内供初祖达摩。神龛上方悬挂“雪印心珠”匾额,系清高宗弘历游幸少林寺时御题,匾额正中钤“乾隆御笔之宝”印鉴。

千佛殿,为少林寺最后一进大殿,也是少林寺现存最大的佛殿。因殿内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而得名。殿内供毗卢佛,故又称毗卢阁。神龛后面北壁及东、西两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壁画高7.5米,长42米,面积约320平方米,构图严谨,形象生动,气势磅礴,世所罕见。殿内地面上,尚有48个脚坑,传为当年寺内武僧练武所遗。清代朝廷禁止民间习武,少林武僧只好选择最隐蔽空旷的千佛殿习武。

少林寺还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三奇”,这就是“伸腿佛”、“没鼻钟”和“迷魂塔”。在中国寺院里,释迦牟尼的塑像一般都是结跏趺坐,表现出一种清净淡薄的宗教意蕴,而少林寺院大雄殿内的释迦牟尼塑像却垂膝而坐,呈武相姿势,这大概与少林寺崇尚武术不无关系,此为一奇;第二奇是寺院钟楼下的大铁钟,高2.1米,重5500公斤,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构造,即钟身与钟鼻铸造时是分开的。有人说,这是因为铁钟体重,钟鼻是后来配上去的,既保持钟体寿命,又提高铁钟音质;也有人说,这是为了方便寺僧习武,故意将钟身与钟鼻分开铸造;少林寺的第三奇,便是那座有“迷魂塔”之称的塔林。少林寺塔林是中国最大的塔林,地处少林寺院西300米处的山脚下,南临少溪,树木茂密,景色秀丽幽静。塔林面积14000多平方米,这里建有自唐贞元七年791年到清嘉庆八年1803年间少林寺历代僧人的砖石墓塔群。这些墓塔在15米以下,高低不等,大小不一,造型千姿百态。相传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一次来到少林寺,看到少林寺塔林浩瀚,就让随驾的五百御林军到塔林里数塔。结果这五百名御林军点了大半天,还是没能统计出塔林里究竟有多少座塔,于是,少林寺的塔林具有“迷魂塔”之称。

·少林武功出何处

“中国功夫惊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这句话道出了少林武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说少林武学始于达摩的“一苇渡江”,因此人们对“达摩是少林武术的开山祖师”深信不疑。少林武术真的始于达摩吗?

随着帝王的扶植,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这也是始于达摩。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因此达摩也需要不时活动筋骨,以解除身体的困倦,所以,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在唐及唐代以前还没有任何关于达摩传教武术的说法。

就拿少林最神秘的《易筋经》来说,是在明代才出现在各种史料记载中,据考证,这部书出自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托名是菩提达摩撰写的。为了神乎其事,作者还编造了两篇序言,一篇是唐初名将李靖所作,另一篇是南宋初年名将牛皋所作。李靖的序言说,达摩死后,留下一个铁箱。僧徒们开箱后,发现内存《洗髓经》及《易筋经》各一部,都是用天竺梵文所书。《洗髓经》被慧可取走,已经失传;《易筋经》虽存于少林寺,但只能看懂一小部分,于是僧徒们便“各逞己意,演而习之”。后来,经西天竺僧般刺密谛译出,辗转到了虬髯客手中。虬髯客又传给了李靖,谓之“仙圣真传”。牛皋的序言则说,他在行军途中,遇到一个游僧,自称是岳飞的老师,游僧感叹岳飞:“名虽成,志难竟,天也命也”他请牛皋转送给岳飞一个小箱,内盛《易筋经》二册,然后便称西访达摩师,飘然而去。不久,岳飞为奸人所构,这部书就由牛皋传了下来。如果真的是达摩所著,它应该早就流传开来,不可能等到千年之后,才由道教人士公布,这一事实证明:达摩是一个地道的和尚,不可能是少林武学的创始人。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又源自何方?自明清以来就争论不休的这一问题,日前有专业人士考证认为:少林武学始于第二任住持——稠禅师。他们认为稠禅师少年在邺下寺院习武,33岁时应邀来到少林寺,成为少林寺最早的武僧。稠禅师主持少林寺后,少林寺习武风气渐浓,并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形成了精湛而丰富的少林武功。因此,少林武术的源头在河南省安阳市的邺下寺院。

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少林武术是在长期的僧众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并与各门各派的切磋交流中形成的。少林武学的初始阶段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禅定的修炼,一是民间流行的健身之法。史料记载:南朝萧齐时代,建康南京龙光寺僧宝渊,“酷好蒲、扑”。“蒲”是一种棋艺,“扑”是“相扑”,即二人角力运动。隋代有位法通和尚,力大无比,用手指能够捏碎豆麦,能把牛车倒拖着走。据说有一次,西蕃贡一人,在长安北门外相扑,没有人能够胜他。隋高祖便召法通来,令其对阵,法通说:“出家人不能和他对阵。但要比气力,把手即知。”结果西蕃的大力士一试即败。唐初,唐高祖敕许僧人法雅发京师骁勇千僧,用充军伍。唐玄宗因为北方人禀气刚毅,和尚也练习骑射,命令和尚辨才为临坛教授,用加训导。这说明北方寺院练习骑射已成风气,皇帝不能禁阻,只好派人去加以“训导”。

少林武术自唐代兴起,到了宋代,又推进了一大步,那时已开始收容俗家弟子,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喜爱拳术,而且不少拳法,是他创造的,曾将他的拳书藏于少林寺。到了金末元初之际,少林拳有了较大的发展。少林派拳术大师白玉峰、觉远、李叟等人,精心研究少林拳法,并注意对拳法的整理和传授。他们将少林拳中的“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发展到一百七十三手。五代十国时期,高僧福居,特邀28家著名武术家,到少林寺演练3年,传授拳法。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到少林寺传授棍术。少林寺僧,通过博采百家精华,发展了少林武功。

·少林武僧的几度沉浮之谜

佛教讲究的是修行和“忍”,是反对暴力抵抗的,那么少林寺为什么要培养和训练武僧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少林武僧在历史长河中又经历了哪些兴衰荣辱呢?

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教义主要是劝人受苦修行、与人为善,提倡静悟,使人与人之间更容易相处,但在客观上却更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也就是说,佛教实际上也就是统治者统治人们、麻醉人们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精神鸦片,这也是历代统治者扶持各类宗教的原因。少林寺开始并没有专门的武僧,据历史记载,从隋代开始专门培养和训练武僧。

581年,杨坚称帝,国号隋。这个在尼姑庙里出生并由一个尼姑抚养成人的隋文帝,对佛教大力扶植,他赐少林寺田100顷,以供寺僧食用资费,少林寺成为嵩山一带最大的寺庙庄园,并靠着土地剥削佃户和下层僧众,积累起大量的财富。隋朝末年,由于土地过于集中,剥削惨重,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少林寺也就理所当然成为农民军的进攻目标。而作为庄园寺主是不会甘心失去自己的土地与特权的,于是以昙宗为首有组织的僧兵训练即开始于此时。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左武卫大将军王世充拥隋越王侗,续称恭帝,与李唐争天下。次年,王世充废越王侗称帝,后拥兵嵩洛一带,并占据了原属少林寺的隋朝封地柏谷坞庄园,直接损害了少林寺的经济利益,并随时有可能危及全寺,因而激起全寺僧众的强烈不满。因此,武德四年(621年),以昙宗为首的13个和尚,率领僧人下山,先解救了被王世充围困的李世民,然后逼降王世充,生擒王世充侄儿王仁则,为唐太宗立下了汗马功劳。昙宗被封为大将军,其余12人不愿做官,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还赐少林寺大量银两,田地40顷,水碾一具。唐太宗还准许少林寺设有“僧兵”,准许和尚习武,而且还认为练武则不能缺少营养,竟御准少林和尚食肉。唐太宗时代是少林寺的一个全盛时期,全寺占地1万余亩,大殿14座,房舍50余间,寺僧千余,还有500僧兵。在隋末唐初的战乱年代,寺僧被迫选择了武装斗争的方式来保卫寺院的利益。自此奠定了少林武僧的特殊历史地位。

在宋末金初,金人南下,少林寺至少组织了两支僧兵,一支号称“尊胜队”,另一支由少年僧人组成,号称“净胜队”,这两支僧兵,为抗金而转战于潼关、洛阳、武关等地,但由于组织者有勇无谋,最后败走于南方。

明朝的时候,少林武僧参加征讨刘六、刘七及刘惠刘三等农民义军。这期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战功列少林寺第一位的僧兵周友。他屡立战功,御封为“都提调总兵”。他亦曾奉命统征云南,讨伐叛蛮,人称“三奇和尚”,意思就是立过三次“奇功”的和尚。永乐以后,分军功为三等,即奇功、首功、次功。周友获得三次奇功,可见其英勇善战,武艺高超。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沿海地带,少林寺以月空为首的40多个和尚,应召组织了一支僧兵,开赴上海附近的淞江一带,抵御倭寇,用铁棍做武器,英勇杀敌,尽歼敌酋,后来不幸误中埋伏,这40多个爱国和尚全部壮烈牺牲,为少林僧兵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清雍正年间,一度禁止汉人习武,少林寺武僧只有偷偷传习,在公开场合则讳莫如深。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岁遭旱荒,土匪蜂起。少林武僧恒林奋起自卫,率民团在登封县城、梯子沟、白玉沟等处,与土匪进行过大小数十战,每次皆获胜利。民国十二年1923年,恒林因积劳成疾去世,春秋59岁。次年春,登封、巩县、偃师、临汝四县民众三百余人集资为恒林立碑悼念。恒林徒弟妙兴继任保安团团长,民国十二年秋,张玉山奉吴佩孚命,将妙兴僧众收编,任命妙兴为第一团团长。后妙兴在舞阳攻打土匪中阵亡。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来,少林僧兵参加的斗争极为复杂,但从一开始,少林僧兵的组建就是为了维护少林寺的既得利益“土地和地租”,维护他们已有的“剥削权利”,而这种利益正好都是统治阶级赋予他们的。但应该看到,少林僧兵在参加的各种斗争中,例如抗击金兵、倭寇,打击土匪,虽然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在本质上也有正义和进步的一面。

·清帝是否焚烧少林寺

传说少林寺曾被清廷纵火焚烧,这种传说是否有历史依据,清心寡欲的佛门弟子做错了什么,以致让清帝与他们过不去?

事实上,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少林寺并未被焚,不仅没有焚毁,这些清朝皇帝,还敕修这座千年名刹,现存的少林寺建筑物,都是明清以后重修的。现今所见的少林寺山门,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敕创建,“少林寺”横匾,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少林寺碑林内,多是唐宋著名书法家的珍品。传说乾隆皇帝当年游少林寺时,曾立一座石碑,寺僧发觉碑林内有几块石碑竟高出皇帝的石碑,就立即将这几块石碑埋藏地下,最近才将石碑掘出,使其得以重见天日,可见清朝帝王对少林寺是不错的。但传说少林寺的武僧参加了反清复明的斗争,最后遭到雍正皇帝的镇压,一把火将少林寺烧了个干干净净,这在历史上是怎么回事呢?

同类推荐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孟子(全集)

    孟子(全集)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吸取了其他《孟子》版本的精粹所在,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史例解读的体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力求以全新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个读者都能领悟到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
  • 中国庙会

    中国庙会

    《中国庙会》由齐心所著,本书将庙会归纳为:文武二圣与庙会、神灵与庙会、时令与庙会、山与庙会、海与庙会、风俗与庙会,以每一个庙会的个案为主,从中按其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细化的归纳整理,进而展现其千姿百态的庙会民情风俗。本书不以纯学术理论去原则性笼统地对庙会文化现象进行阐述与论证,而是有选择地对全国各地有一定代表性的庙会活动进行解说。由于庙会风俗是社会风俗的一个方面,其内容又极为丰富多彩,所以了解庙会文化一方面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另一方面,在庙会活动中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势利导,从而深入群众地真正实现移风易俗,为今日在各地举办繁荣发展之庙会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那些情歌是我为你唱过

    那些情歌是我为你唱过

    梁小影一只手拖着行李箱,一只手牵着一脸欣喜雀跃神色的女儿,走出了火车站。许久没有回这座南方城市,记忆里的潮湿、温暖一概不见,只有干冷的风迎面扑来。梁小影忙把女儿的围巾帽子拉一拉,再三叮嘱:“除了眼睛之外哪里都不能露出来,听到了吗?”女儿用力地点头。于是顾鸿生看到的第一眼,就是一个小女孩全身上下被包成一个球,只露出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带着天真和澄澈,被同样包成球的妈妈牵着手往前走,却不住地回头好奇地打量着一切。
  • 校园故事

    校园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快穿之我的主人太逆天

    快穿之我的主人太逆天

    本文无cp“你可知错?”“错?哈哈,啊哈哈哈哈!我又何错之有呢?不对,我是错了,大错特错,我错在不该念及往日情分,硬生生的为了天下苍生,抛弃了所有的一切。呵,可最后我又得到了什么?背叛、抛弃、厌恶、恐惧、封印、灭魂碎魄……我本是世间最邪恶的存在不是吗?善对于我来说本身就是多余的存在啊!”【我R,啊啊啊主人,快快放下屠刀,啊啊啊,刀下留情啊。】“呵,小东西,你话太多了。”【……(委屈巴巴)】……
  • 尘铃烬染

    尘铃烬染

    传言,取尘寰剑者坐拥天下,千万般算计,尘寰剑冢血流成河……她是一朵白铃兰,生于雾灵山的小精,因意外下凡而打破一切秩序;他是一把万剑之灵,传闻拥有尘寰剑灵者坐拥天下,到头来却拥有不了那唯一的人;她是白帝准后,与青梅竹马的他,本可相守一生,却因尘寰剑打破一切秩序;他是妖界之帝,为一人取剑而亡,本以为永远别离,却在封印在万剑之灵下;“你是谁?为何与他如此相似?”“我就是他,他就是我。”“你呢?你是谁?”“我就是她,她就是我。”真真假假,千年等待,亦不算久。即使那个人变了他的模样,愛染亭处永远有一人等待。即使那人不记得她的模样,她的心也会不自觉向他靠拢。或许,这才是爱情本来的样子。
  • 中层主管必修课

    中层主管必修课

    中层主管身处管理级次的中层,起着贯彻企业和带领团队实现分解目标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主管的能力体现在是否正确理解、领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上级领导的任务安排,是否能以坚韧的意志克服执行道路上的困难,是否能把整体的目标就变成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具体行动,也体现在对于诸多管理细节的把握上。一个领导班子能力的强弱,不仅看班子成员本身的能力,关键还要看能否锻造一支坚强有力、特别能战斗的中层队伍。要做好中层主管,只有将自己融入整个团队,在为团队事业贡献力量的同时实现个人事业的发展。
  • 汉墓群

    汉墓群

    东方红梅终于走出了汉墓群,也终于走进了汉墓群。走在冬日弯曲的田间小路上,东方红梅的心情说不上轻松,也说不上沉重。地里的雪被冬日的阳光照射得有些刺眼,但她还是忘情地不断回望着离她越来越远的汉风村和散落在田野上、被大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座座墓冢。在红梅看来,这场大雪把浓缩在这大大小小七十二座汉代墓穴之中的两千多年前的全部汉代历史,又加了一层防护墙,使之不会消失、遗落。由这七十二座墓冢组成的墓群就像一座巨大迷宫,让她在里面走了几十年,寻找了几十年。今天,她终于看到了出口。过了眼前这座墓冢往南二百米就是笃马河。
  • 不朽灵皇

    不朽灵皇

    病魔折磨二十载,离世后被神秘弓灵召唤的少年刘炎,重生在了乾丰大陆。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灵体,一门从未被成功修炼的法门,随着少年的步伐,一一展现人世。修士的世界,强者如林。残酷的法则,只为不朽。战天,战地,只为战命。且看少年手握霸王弓,脚踏斩星剑,催万物之灵,护身边红颜,战万载之敌,誓要改天换地,万灵不朽!
  • 冰山校草恋上拽拽丫头

    冰山校草恋上拽拽丫头

    一通电话让我来到了什么樱花王国的樱恋学校。莫名的我同桌竟然是个冰山,他莫名其妙的叫我小夕,我跟他究竟是什么关系?喝醉了,竟然被他带回家,我承认我不想回家,可是为什么偏偏去的是他家?他还写什么雷人的通告,说我是他的女朋友,也太霸道了吧?哼,韩芷煦,等着这招吧!
  • 我的黛蓝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黛蓝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集中收录了季羡林于1978—2000年所写的游历德国、印度、泰国、台湾地区以及内地著名景点的系列散文。这些文章流露了真挚的情、动人的忆,笔调清新古雅,不仅是地理、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结合,也是思考和怀想之间的碰撞。
  • 归纳类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