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6800000007

第7章 手族(二首)

王治川

之一:手的贵族

手掌是一片感觉的平原

大帅可以将千军万马

玩弄于股掌之中

面不改色心不跳

手背是一座理性的山峦

国手大棋一举

落下 风云顿起

历史之河从此改道

江山社稷何处不是伟人大手笔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云雨之后浩然王者风姿也

之二:手的困惑

十个手指头

终于发育成聋哑国的字母

组合成人类第二种世界语

这是波兰人柴门霍夫

始料未及的

感情密码难以破译

使相术师们的嘴巴

笑到了耳根

可怜人类自己不认识自己

竟要借助他人之眼

证明本体存在

大街上歪斜的寻人启事

却没有寻找自己的

《手相大全》充斥书市

是手演的另一出悲喜剧

(原载《百花洲》1990年第1期)

汉字·中国方块(外二首)

程 维

一字千金

—成语

一个汉字,在中国人面前

就是一个大师

孔子老子庄子这些小师们,从很早开始

就向方块状汉字的房子里浩浩荡荡地

迁居。他们隐身其中

或乘一顶汉字小轿,被前呼后拥的动词抬着

从成语里走出来,穿街过市

折入一条线装小巷

便没了踪迹,让人索隐

他们喜欢在汉字里闭门拒客

黑发谢顶的时候,智慧在秃头上闪光

他们便向后生伸出瘦长的手指

传授:如同汉字本身一样朴素的道理

一笔一画之中,包括了所有为人处世

使汉字散发哲学气息

一个汉字具有一个汉人所具备的全部品质

祖先教我们端端正正做人

端端正正写字

对我来说,这一生都有可能是学习汉字

热爱汉字,运用汉字,乃至化身于汉字

到神奇的汉字方块中

去和屈原、杜甫做邻居

用方块字写诗,状如宝塔和亭子

耸立于汉语风景中,显示出塔的古朴

亭的风仪

像大雁塔、牡丹亭

早已为世人所熟悉,摄入灵魂的底片

从里走出的李白

走出的白居易

他们用汉字方块建构的塔和亭子

是天下最好的,我们叫唐诗

世人进去参观,走出来也成了一个个

雄赳赳的汉字

随即被一支古典的狼毫

潇洒地填入了宋词

用方块字做散文,状似楼阁大宇

在文学史上吞吐风景的,往往属这类名胜古迹

像滕王阁、岳阳楼

连三岁的屁孩也爬过它们押韵的楼梯

从里面步出的王勃,步出的范仲淹

是公认的大师

在《别赋》那幢汉朝建筑里,有人从中打开一扇

汉字的窗户,但见

依依杨柳之下:杨花似雪

古人在柳枝飘忽的道旁摆酒送别

苦煞了一个愁字

江淹从方块字里伸出盛满才气与离情的衣袖

把一片秋色拂去,留下那幅

发黄的宣纸。让人凝神静思

繁体的年代,汉字总是被砍去脑袋、大腿或手臂

由此成了简体

后来的日子逐渐变得机智

它们有的和曹雪芹攀上亲戚

在贾府出入。

三杯两盏淡酒,与公子或小姐打发在一起

填词做诗

偶尔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由落一两滴伤心的

墨汁。成为林妹妹埋葬桃花的辞

其他部分蒙面绿林,它们由词性的强悍而干上了

铤而走险的事

一旦被别的字出卖,就会割去首级

所以有更多的字逼上梁山,在水浒聚义

挺一条朴刀于施耐恩笔下

砍翻一路路官府的字

演义一百二十回英雄传奇

另一部分字,它们的偏旁与部首

直接联系到刀。枪。剑。戟

它们注定用于乱世,效命沙场

秋风喋血

它们在罗贯中的书斋里耍大刀

令三国得以鼎立,从而以功臣的名分进入历史

剩下的字,因为有病

被驱逐出句子

落拓江湖沦为浪子

它们渴望字典收留,或到一册破书里谋职

如果撞在小学生手里

其性命就有可能被涂抹乃至粗暴擦去

我同情这些字

它们的命运使人想到

清朝鬼头刀下的汉字

颗颗好头颅

一个个掉下,成最残酷的字

死。一开始就向汉字逼入

使人认定,笔是一种冰冷的凶器

纸是刑场啊,上面覆盖着雪

一个汉字便是一颗血性的头颅

历代文人为什么总是将它伸到刽子手的刀底

多少头被斩,多少汉字成了无头的骑士

在历史的隧道里它们一步一血

语言仍在汉字的肉上奔驰

先哲与大师的灵思,在一块块陡峭的汉字上

行走,传递万世

汉字是肉筑的,灵魂在汉字中,生生不息

我们活着,在人世这幅大纸上

本身就是一个象形汉字

头颅、身体和四肢

都是按汉字结构组成的整体

站立是一个字,卧下是另一个字

跪倒完全是意义相反的一个字

把头往上仰是一个字,往下低是另一个字

往边偏一点又是一个字

将手举起与放下是两个不同的字

身躯的挺立与弯曲,乃至大腿的收缩与伸直

都具有汉字的象形意义

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一个活生生的

汉字。不同的行为

决定着一个不同的字意

每个汉人都要用自己的一生

来完成一个汉字

大写或者小写,繁体或是简体以至

褒义与贬义,都取决于自己

我们在汉字中生活,经常在各种方块里

出入。有时蹲到古老的墙角

随手捡一块断砖

敲一敲汉字:就能够清楚听出一段轰然作响的历史

(原载《作家》1990年4月)

与鲁迅先生的最近一次邂逅

走进新华书店。你

又出现在书架上。压塑的封面

在武侠小说。席慕容诗歌与厚黑学

中间。格外耀眼

一种久违的感觉。使我

不得不在这种场合。以人民币

这种最世俗也最现实主义的方式

亲近先生

即使书价成倍上涨。我囊中羞涩

也无法隔绝这份和你接近的情感

翻开封面。先生的相貌

在扉页上。黑色的胡子如同两把

黑色的短剑。比命运更锋利比玄铁

更冷。划伤中国的黑暗

成一枚刀口

这刀口是我们停电之夜看到的

蜡烛和油灯。设想

当年那些在它锋刃下胆寒的人

这是暗的明枪

明的暗箭

一如先生手中的香烟。那只

在长夜里熬红的眼睛。曾经预言过

不远的黎明

黑色的天空。语言是零

你用它在铁幕上烙下滚烫的文字

语言的火焰。黎明的歌手。朗诵者

黑暗中光明的大师。我听见

你的天才掠过黑暗时

发出刀锋的声音

书生柔软的笔

在你手中我们才发现是:剑

1991年。先生的短剑

早已陈列在国家纪念馆。成为

大学中文系的一门必修课程

在哲学与诗歌中。是一种铁的精神

此时。我正在江西师大作家班

做你最没出息的学生

作为中国青年诗人。我觉得

诗歌的本质。荣誉与永存

都在你的胡须和骨头里面

只是先生曾经锻造为剑的笔。而今

在许多文人手中

都得了软骨病

把文学直接通俗到钱。当我

每天面对一张白纸。如面对

命运的锋刃。我没法回避自己一生

将背部交给阴影

也许我唯一的努力。就是

忍受寂寞与贫困

使手中的这支笔。重新变得

像先生的骨头一样坚硬

合上书本

我也能看见:语言的花蕾。黑夜的星

先生鲁迅。在

穿西装。羊皮夹克的现代人中间

依然相貌平平。一件灰旧的长衫在身

走在每一个读者面前。泪水

就会涌上我的眼睛

(原载《诗歌报》1992年2月)

喜马拉雅山上的雪

喜马拉雅。你在夏天逼近我

你站在那儿

—世界的最高处

以寒冷、神奇、诡秘构成夏日的巨大诱惑

我在摄氏四十三度高温的南方城市引颈

眺望

冰点三十度以下的喜马拉雅

语境中的神话

一阵严寒。使我肌肤收缩

如突遇暴雪

宿营地的灯火被大风吹灭

我拉紧绳索。珠穆朗玛峰啊

大地的巨帆

带给我们美丽或无情

我不能攀越,也要到达峰顶

我要在峰顶筑起白色教堂,沐浴天风和雪

为我的新娘在大地最高处铺下婚床

用九十九个夏夜的连续激情

融化

冰山

让一千条河推动

一千个春天:土地滋润。万物生长

我的一万个儿女出生在河流经过的地方

屋宇。大米。语言和村庄

命运之炬,照亮人类的殿堂

珠穆朗玛。你等着我

美丽而充满杀机之途。雪炭与冷火

站在最高的地方,面临最暗的深渊

人类最终的征服

是雪和高度

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思想的运行

道路的抵达,旗或头颅

深深地踏下,陷入与拔出,由是而再

从冰到冰

由雪到血

粉碎与凝结。谁

把终极的寒气握住。谁在大风中不会弯折

谁是

雪山飞狐

珠穆朗玛。世界之母

我在大热的中心。火炉之城

写这首有关雪山之巅的诗。一片冰心

打开夏夜

飞向稿纸上方的白雪

那里冷峭、高寒。幻鸟难越

我的诗行,今晚按捺不住

追随登山者的脚步。洁白的空间和高度

把重量留住

除了热爱与向往

还有什么不能减轻。大雪或死亡

又如何能阻止我的上升

让九千只神鸟

托举这硕大的魂灵,高翔于雪山峰巅

蔚蓝的穹顶。九千位仙女与众神

打开天堂之门

雪崩被巨光击中,如玉碎之身

撒播大地以远

苦难与爱情

先行者呀!你永远是高出头顶的

雪山之莲。我在你神明的花朵下跋涉冰川

也许我一生也无法到达峰顶

然而,即使我停止

也是在继续

就像倒下的勇士,不仅仅保持前行的姿势

他们的精神已穿越终止的躯体

成为另一种先行者

雪峰,我以仰望达到那一高度

我以诗行深入你的内部

以摄氏四十三度的高温拥抱你的身子

用办公室的庸常公事投入你的惊险与曲折

我的诗,与山河同在

翻过三十四座雪山,又落入深谷,再度攀越

喜马拉雅。未经污染的圣地

静静的雪床

洁白的纸张:等待

英雄的高贵光临

等待勇士的幸福长眠。等待诗人之心

与珠穆朗玛峰顶王冠的

对称

(原载《诗神》1997年1月)

交谈(外一首)

唐 恒

你要下井了,

我的朋友,此刻已近正午

时间要把你扔到很远的地方

去种植阳光

从地面步行到地层

你的脚步响了整整十年

十年后日子会渐渐好起来的

你的眼中热辣辣的欲望

会切削着煤的积郁

我因此感到

你是我读过的一本寓言

你的矿灯像崭新锃亮的钢轨

静静地延伸在

巷道

挥汗如雨的时候

你拒绝感冒

背着风的时候

你潇洒地挥一挥手

后面有你初次下矿的兄弟

你可以陪他们说些话

说点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你可以朗诵炉中煤

想起流泪的红烛

为生命中有一段挖煤的岁月喝彩

如果疲惫了

就靠着坑木打个盹吧

纵然这样老去

我也相信这里面有你的

青春岁月和职业良心

(原载《人民日报》1990年5月18日)

矿工的妻子

我是一个矿工

是火的拓取者

我歌唱火

同时也歌唱我的妻子

哦,妻子

你和煤炭一样

是融合在我

黑色瞳仁里的一个独立的

美丽的身姿

每每我用爱去感应和联想

你总会在属于我开拓

的故事里

于是,在那深泞的地层

在父辈支撑起来的巷道

我又开始了黑色与白色

的抒情

为生活在阳光底下的微笑

为升华不该淡薄的语言

为烘烤不该冰结的残雪

当我默默地拧动放炮器

的开关

我又操起了“突突”的风钻

力的旋律在胳膊下震颤着

我燃烧的信念便汇入了

妻子娇嗔的祝福

就像电溜子上下飞泻

的煤流

我的心也长出了黑色

的翅膀

哦,妻子

你很美丽,也很温柔

和无数矿工的妻子一样

你有自己的天空

你有自己的轨道

每当我告别太阳,走向矿井

你总会伫立在阳台上

或者再拉开一道玫瑰色

的窗帘

留给你的只是一个

渐渐远去的背影

和那座高高矗立着的煤山

(原载《人民日报》1990年11月7日)

太阳之季(二首)

罗 丁

红枫

太阳,轻轻地飞过秋天。

抖落的红羽君临枝头,仿佛无数被炼狱之火灼红的嘴唇,刚刚砥尽杜鹃那一声声滴血的啼唤。

但,被风霜一片片摘了去!

已经枯秃的枝丫,只能停泊流浪的云,可隆冬那僵冷的十指正将漆黑的乌鸦朝你掷去。

唯余朔风中无声的抗争!

还记得那个春天里一位少女斜挎的小竹篮里逸出的二月兰的清芬么?

脸儿,红扑扑的;

那无意的回眸一笑,在人世间的记忆之册里,悄悄夹入一枚永不凋零的枫叶。

同类推荐
  • 散文精读·朱自清

    散文精读·朱自清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的作品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简约洗练、秀丽和美。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收录《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绿》《冬天》《看花》等近40篇散文。它们都是进入朱自清文学世界的精品。
  • 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家麦家说,“我一直都有这么个梦想,开一个三合为一的书店,有人读书,有人谈论文学,更有人进行文学创作。两年了,这个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便有了麦家理想谷。理想谷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同时具备创作封闭性和思想流动性的作家交流据点和文学交友栖居地,一个所有文学爱好者和阅读者的精神枢纽,一个能够孕育文学灵感的母体。散文集《遇见更好的自己》,由麦家理想谷青年作家周佳骏、黄双双主笔,代表着理想谷五年来与自己、与读者的一次诚意对话。“生活,理想”“人生,感悟”“浅说,深思”“谈书,话影”,一部作品,四十一篇深情手记,承载着理想谷与广大读者的多年付出,也记录下了理想谷的成长历程,传递出了理想谷的最大心愿:将生活的温暖回馈广大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回到温暖的家。一如谷主麦家常说的,“读书就是回家”。
  • 黄稼诗词钞

    黄稼诗词钞

    不本书为作者多年来所作诗词作品的结集,分为“江山故园”“至情高谊”“诗林艺苑”“感事吟怀”“苦旅孤踪”五辑。作品表达了对于重大事件如香港、澳门回归、国庆等的关注和祖国进步的由衷喜悦,赞美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与美丽风光以及对于故土的怀念,也写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对于亲人朋友的感谢、怀念之情,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是诗友之间的酬唱及对于文艺的欣赏。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

    每个小小的人都是一个世界

    作者在国外生活7年,辗转世界7个国家、地区,收集了十二段平凡却传奇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君王笺

    君王笺

    永乐八年,王室衰微,大业将末,武林骚动,江湖暗涌。乱世纷扰,天下易主。沉寂多年的“君王笺”之言重现江湖:若得“得城”,齐禹苏三州任得其一;若得“得人”,齐禹苏三军任领其一;若得“得心”,无需城军,便得天下。然成大业者必有根基,无地无兵便得天下实属荒谬,人可胜天,胜负难别,故又传道:三笺得其二,天下归一。而今纵观天下大局,齐禹苏三州三足鼎立,齐民团结,禹民富裕,苏民善战,孰得天下,未可知也。江湖能人志士接踵摩肩,纷纷择木而栖,或自立为军,或入驻三州。一时之间,天下如水,一分为四。
  • 抗战之超级小兵

    抗战之超级小兵

    曹威回到抗战时期,带着“超级小兵”系统,对鬼子进行特种打击,成为抗战最强小兵!鬼子称他为“死神威”,哀嚎:宁见阎罗王,不见死神威!(新书《抗战之铁拳特攻队》已经上传,请搜索阅读,谢谢!)
  • 非套路修仙

    非套路修仙

    一个穿越女和一个剑化身的“女人”一起冒险修仙的故事,嗯,这也算“双女主文”吧;以前,顾微一直以为自己是玛丽苏小说中的女主:集美貌,气运,背景为一身,还有容貌俊俏的良人,以为可以与之共度一生。孰料,这本书的主角并不是她,而是她倾尽一切扶持的男人。等等,说好了这是玛丽苏文呢,这展开不对呀!巫沙,本身为剑,于雷劫下阴差阳错拥有人身,前半生身为剑器意识混沌,拥有人身之后七情六欲不全。本就非人,如何以人身修仙?PS:穿越女前半生走的是玛丽苏文,醒悟后看开情情爱爱了开始和好伙伴到处游玩冒险修仙了。介意女主有过情史就不必要点了。
  • 终章日记

    终章日记

    人生的最后七天,弥留之际,将病痛的折磨与回忆一起留存在纸上,囊括了他的一生,也囊括了……他最后回忆起的美好。一个军人,对自己一生的囊括,对子孙的启迪。
  • 废渣农女致富路

    废渣农女致富路

    南秋瞳,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千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她的童年,大手大脚挥霍无度是她的青春期,无所事事顺风顺水是她的社会生活。总之,南秋瞳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混吃等死。就说人的生活不能太顺利,这不,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南秋瞳莫名其妙地就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去了。穿越就穿越呗,可这家徒四壁揭不开锅的日子让她怎么过?且看南秋瞳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带着一大家子发家致富,耕田生包子。片段一“老板,来一碗!”“诶,好咧,您稍等。”某男应一声,扭头就钻进了厨房。“老板娘,来一碗!”“好咧,您坐会儿,马上就好啊。”某女微微一笑,转头吆喝一声,“再加一碗!”“好咧!”某男回应。“我说老板娘,你们这生意够火的啊,连老板都亲自上阵了?”“那可不是。”某女笑得像朵花一样,但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厨房里,某男听着外边的对话吃吃笑着。那个女人肯定没意识到。老板……老板娘……嘿嘿。片段二某男睁开眼睛,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胸口好重,像是被什么压着。某男眼珠子一转,在看到胸口处的“重物”时瞬间清醒,眼睛瞪得老大。这谁那么不讲究?怎么把一小屁孩放他胸口上了?胸前睡得香甜的奶娃娃慢慢睁开眼睛,不偏不倚,正好跟某男对视上了。某男一愣。这小不点长得还真好看。某男忍不住伸手戳了戳面前的包子脸。小包子没反应。某男再戳戳。小包子还是没有反应。这孩子,不会是个傻子吧?某男又戳了戳。小包子一偏头,迅速而精准地咬住某男的手指。暖暖湿湿的触感让某男的心瞬间化成水一样。某女倚门而立,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一大一小。片段三“娘子啊。”“嗯?”“你看咱儿子天天一个人玩,多寂寞啊。”“嗯。”“怎么才能让他不寂寞呢?”“嗯?”“娘子啊。”“嗯。”“咱给儿子生个妹妹玩吧。”某女嘴角抽了抽,放下手中的账本,看着双眼放星星的某男,红唇微启。“自己生去。“娘子!你不能这样对为夫!”某男趴在桌子上,作悲痛欲绝状,对着某女潇洒的背影失声痛呼。推荐好文:妖莫的完结好文《战王龙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快要碎掉了

    我快要碎掉了

    本书试图以我们大多数人外化的存在状态:寻与不寻,猎手与猎物,探寻与之或对立或模糊或平行的内心世界。坏坏和走走相遇,一个寻者,一个等待者。他们相恋,交流,写作,倾诉,分手。“这种悲伤是他们两个人的:无法得到爱的悲伤,无法释放爱的悲伤。她就像个溺水的人,双手挥舞,试图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每一段感情其实都是生命的一次充满希望的挣扎,只有这种挣扎才能证明,她还活着。”就像一些梦境、一些对话、偶发事件、读过的诗歌、看过的小说、一次旅行、某次不起眼的悸动,会触动我们深藏的真实。它不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它需要你放下防备、放下束缚、放下犹疑、放下立场,梳理被遗忘或正被遗忘的片段,走进自己,才能走进它的世界。
  • 重生之神话复苏

    重生之神话复苏

    道不为仙终始空,武不达极妄称帝!重生十年前,携不世之威战万界。吾道,谁敢一战!
  • 怎样管理有问题的员工

    怎样管理有问题的员工

    本书参照九型人格学说,着力转变领导思想,针对员工存在的不同问题,剖析问题员工的人格特点,探其实质,为管理各类问题员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
  • 黑暗料理专家

    黑暗料理专家

    当米其林还在研究正统西餐时,我已经在黑暗料理的路上一去不返。当别人还在为一顿麻辣烫纠结时,我已经做出了西瓜披萨。佛跳墙?满汉全席?法餐?分子料理?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只喜欢黑暗料理。一家小店,一个胖子和一个精灵,还有几个逗逼食客。在城市的心灵驿站吃着奇葩的黑暗料理,天天分分合合,相爱相杀,不知不觉中却火的一塌糊涂。当黑暗料理成为了流行元素,我也莫名其妙的成为一个开创新菜系的厨神。这就是我在这个无限可能的世界里书写的传奇。不是所有的黑暗料理都那么完美,不是每个牛逼的人都能做出黑暗料理。一个普普通通的胖子,一次自杀未遂后和精灵的邂逅,挽回着不能挽回的遗憾,追求着以前不能追求的梦想!作者友情提示,书中案例,切勿模仿,如若模仿,死的很惨!!毒死人不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