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000000004

第4章 美丽乡愁(2)

每次看到这座正在建设中的钢筋水泥大桥,我就会想起自己走过的桥。我的家乡具有典型的江南特色:青山环绕,屋舍俨然,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滋润灌溉着两岸的田野和村庄;一条古老的盐道,从村庄中间穿越而过;村庄里延伸出的三条公路,从村边绕过通往东、南、西三个方向。村庄里面的街道小巷都用鹅卵石拼镶而成,展示着村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河上有古老的石拱桥,也有可通车的水泥大桥,走在上面和平地没有差别。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宽宽窄窄的水泥桥或古老的石拱桥,那不算桥,而是地面的一部分,是陆地的正常延伸。我记忆中的桥,是独木桥、木头桥、浮桥。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走过的桥虽然很少,但每一次过桥的印象都特别深刻。因为对于我来说,屈指可数的几次过桥都像过生死关口一样艰难:站在桥头,频频四顾,抉择再三,泪水涟涟。每一次过桥,都有一个值得付出的理由,同时也留下一个记忆犹新的故事。

独木桥

也许最原始的独木桥是偶然形成的:一棵长在河边的大树,老了,枯了,倒了,恰好它的树梢搭到了对岸,无意间成为一座连通两岸的桥。于是动物们在上面嬉戏攀爬,古人类也借助于它在两岸之间穿行,原来分隔的世界因为独木桥的存在,重又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相处的整体。

不过,我所走过的独木桥比实际意义上的独木桥进步得多,毕竟时间已经跨越了五千年的人类文明!

读初中时,每个星期有劳动课,每个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勤工俭学活动。学校新建在一座山包上,一届接着一届干,轮到我们,劳动课一般是担沙挑石或平整操场。勤工俭学的任务是上半年到山上端一次毛竹,下半年上山捡一次油茶,其间还会组织高年级的同学给学校食堂砍一次棍子柴。

我的年龄太小,比班上最小的同学还小两岁,个子也矮,一直坐第一位。所以每次上山端毛竹时,也在学校当老师的爸爸就帮我向班主任请求劳动替换,往往是班主任老师在需要平整的操场上,用石灰线画一个两米长一米宽的框,任务是往下挖出一尺深的土方,再把泥土倒在操场边需要填高的洼地上。一个人的劳动有点机械和单调,特别是随后几天听着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谈论劳动趣闻,我更是心里痒痒的。下一次砍柴,我要求参加,爸爸不肯,我只好又一个人到操场上去挖土方。

初中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又组织上山端毛竹了。这一次我坚持无论如何也要参加,因为再不参加,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爸爸终于答应,并拜托班主任周科夫老师多多照顾我。那一刻,我真是高兴啊!

这一天终于到了。我背着空书包和同学们一起早早赶到学校,领了学校发给每人的四个馒头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向着目的地出发。

到了山脚,我们几个女同学一边叽叽喳喳有说有笑,一边沿着山涧边的护堤往山坳里走。特别是我,因为第一次参加这种劳动,更是兴奋不已,真的像一只放飞出来的快乐小鸟。走了两里多路,来到一个岔路口:一条路直接上山,一条路要过一座独木桥,到了山涧对面再逆着水流向里走。

直接上山的那条路我走过一回,是空着手带着饭团跟在水花表姐后面上山砍柴。我在表姐的安排下,花了一天的时间,端回来一截稍有弯曲的木头。到家里一称,12斤,是荷树,木质坚硬适宜做家具。爸妈把它留下来,后来做了两条靠背椅的4条后腿,那恰到好处的弯度,让木匠师傅连声称赞,节省他很多工夫。那座总爱把太阳藏到它背后的高山,曾经让我遥望和想象了很多年,那次我终于走进了它。虽然没登上山顶,但我却仰望到了它的风采。

端毛竹却一定要过独木桥。前面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过了桥继续往山坳里走,我也毫不在意地跟在女同学后面一脚就踏上了桥板,马上发现这座桥很不一样:不仅上下弹跳,还左右摇晃,第二脚还没落下,自动弹上来的桥板已经粘到我的鞋底;第三脚已经深深地踏了下去,心都已经悬到半空,脚却还没有踩到桥板。我吓得大叫一声站在原地再也不敢动弹。前后的同学看我害怕,故意站在桥上用力蹦跳几下,独木桥晃荡得更厉害了。我赶紧退回桥头,重新站到了安全坚实的土地上。

独木桥为什么这么可怕啊?我仔细观察起来:长约五至六米,宽约一尺五六,七八根劈成扁平形状的长长的圆木,按照头梢互搭的顺序排列,用几根横木档按一定的间距拦腰销上,组合成一块特长的桥板,直接搭在山涧的两岸。它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会被山洪冲毁,确保一年四季畅通无阻。

如果不过桥,能不能找到其他过河的办法呢?河堤有两米多高,就地取材用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叠得垂直平整,想攀缘下河根本无法落脚;河床借了山石的凹凸不平,形成了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深潭,上半年正是丰水季节,河水又急又深,涉水而过根本不可能。独木桥是目前唯一的通道。

在我左顾右盼、迟疑不决时,全班所有的同学都晃晃悠悠但又稳稳当当地过了桥。班主任周科夫老师带着几个高高大大的男同学,在河对面一边等我,一边给我鼓劲。

这是我向爸爸争取来的劳动体验!这次去不成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可这座独木桥为什么这么可怕啊!我看看桥,看看河,看看对面的老师和同学,又看看桥……急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

周老师问:“叫两个男同学牵你过来,行吗?”“不行!”“你自己慢慢走过来,好吗?”“不敢!”“派两个同学把你送出山口,你自己回家去,可以吗?”我急得大叫:“我一定要跟着你们去!”

我慢慢地提起一只脚,轻轻地落在桥面上。然后把第二只脚也放上桥板。趁桥没晃的时候一小步一小步地挪,一晃荡就吓得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等到桥不晃了,又赶紧往前面挪两步。越往桥中间,越像踩在一根弹性很好的橡皮筋上,每一步都飘着、悬着,怎么也不踏实。脸上挂着泪,眼睛只看桥,桥晃人停,桥停人挪。桥真长啊,五六米长的桥煎熬了大约十几分钟,我终于含泪带笑站到了对岸的土地上。

追上前面的同学,我又快乐地与他们同行。沿着山涧走了七八里,看见前面山坳的树林里散落着十几户人家,村庄因地势命名为山坑。我们从村边左拐,走上了上山的路。

这简直是一座石山:石壁光滑,山势逼陡,几乎与地平面垂直,高达百米以上。用平整的大石块垒出的台阶,缘壁而上,蜿蜒曲折直通蓝天,仿佛是一条点缀着花花草草的绿色天梯。我们正攀得汗流浃背时,眼前一片新天地,让人感觉豁然开朗,深山之中,高山之上,竟然藏着百亩良田:绿油油的禾苗像绸缎一样丰盈、柔软,在微风中掀起绿色的波浪;路边沟渠正汩汩流动着清澈透明的高山泉水;稻田的边缘,是几栋土墙瓦顶的公房,房子的前半部分留着很宽的走廊,廊柱和木门整齐划一地排列着,那是分场的场部、仓库,以及职工的住房。田野周边,几头黄牛水牛正在悠闲地吃草。整个地形像一把圆形的蒲扇,一道山脊是手握的扇柄;更像一个天然的圆形舞台,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中央,三面悬空,一条连接后台的通道,傲然独立,自成风景。那些在家门口需要抬头仰望的高山,到这里都变成一个个丘陵似的小山包,正安静地围坐在舞台四周,观看着舞台上百亩良田的春种秋收、四季转换。这里日照时间比山下长,种的都是双季稻。也许此地曾经盛产苦竹,所以它有一个听起来很悲情的名字——苦竹洋。设在这里的林业分场就叫苦竹洋分场。可在我心中,所谓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那份景致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我们踏着右边的山脊进入深山,又走过三五里,来到一座毛竹山上。毛竹已由林场工人按照标准放倒砍好,一般六米多长,从刀口上面一米五处量圆周六寸以上。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毛竹端到山下的收购组,收购组按照毛竹尺寸,付给我们一定的工钱作为班费。

其他女同学都有端毛竹的经验,听见手拿皮尺量毛竹的男同学喊“这根六寸的”,就马上跑过去把毛竹抱在怀里。我站在毛竹林中,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还一心想象着如果登上前面这座山顶,又会看到怎样的风景,结果满山都找不到六寸的毛竹了,最小的也是七寸。“七寸的很重吗?”我天真地发问。“七寸比六寸只重七八斤,但路长就会显出分量。你先自己试试看!”周老师耐心地作了解释。我从女同学手中接过六寸的毛竹放在肩上,大约二十多斤,又试试七寸的,有三十多斤。平时在家我们经常砍柴挑担,这点重量我觉得不算什么,所以嘻嘻笑着,领了大男生早为我们准备好的、用竹梢削成方便歇脚和上下坡时借力的竹撑,毫不费力地扛了七寸的毛竹,跟着女同学一起返程。周老师还在后面大声叮嘱:“万一扛不动,就慢慢走等着我们。我和几个男同学走在最后面,我们会帮助你的。”

女同学们嘻嘻哈哈地说笑着,扛了毛竹一路走得飞快,回到那个天然的圆形舞台时,已经中午十二点多。来到清澈的水渠边,放下毛竹,我们开始吃午餐——馒头。

正午的阳光照着远处的群山、近处的禾苗、眼前的山泉,让人感觉明媚而清新。开始我们只喝自己水壶里带的茶水,看见渠里的水纯净透明,我忍不住捧起来喝了一口:“哇,真甜啊!”同学们也争相品尝,连连称赞“这水真好喝”。我们干脆把冷硬的馒头浸到水里,再吃进肚子。吃饱喝足后,大家还把水壶里的茶倒掉,灌上满满一壶的高山清泉,留着一路慢慢品尝。

我们开始下山。坡很陡,毛竹很长,所以下山时需要有点技巧:用竹撑当拐杖,可以借力,可以防止滑倒,垂直撑起毛竹一头,就可以腾出肩膀休息;竹梢要尽量朝山坡外面;拐弯时毛竹头不要撞到山壁上。

路遥知马力,路远才知道肩上毛竹的分量。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两个肩膀都已经又红又痛,肩上的毛竹越来越重,下山的脚步也越来越沉。我这才明白,为这多出来的一寸,周老师是多么的不放心了。等我终于磨蹭着下了陡坡,已经赶不上女同学们的脚步,走一会儿就要歇,拖了大家的后腿,于是就让她们先走,我一个人慢慢地扛。

不断地有男同学超过我往前走了,断后的老师和同学也赶上了我,然后我成了落在最后面的那个人。周老师带着几个大男生,总会在前面看得见我的地方等我。我赶上后他们又往前去了。有时也叫大男生回来帮我扛一下。

有一段路是先下一个陡坡,接着又上一个陡坡。老师他们在对面的坡顶上歇着等我,我扛着毛竹手握竹撑小心地下坡。快到坡底时,忽然觉得肩膀上的重量一下子全没了,再往下走一步,毛竹怎么到我头顶上去了?本来扶着毛竹的手,这时却把我整个人挂在了毛竹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还没反应过来,对面的老师和同学全都笑了。一个大男生还一边哈哈笑着一边向我走来。我举着一双手想把毛竹扳回到肩膀上,可毛竹纹丝不动。这才发现因为我人太矮,还没走到最低洼的地方,毛竹就已经被两边的山坡搁着了,架空了,挂在毛竹上瞎折腾的我活像一只可笑的毛猴,怪不得他们都在笑我,还说他们来了这么多次,这样的事情也是第一次碰到。我跟在帮我扛毛竹上坡的大男生后面,想想自己刚才的滑稽模样,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又来到独木桥前。大家都过去了,只剩我一个人。周老师鼓励我自己扛着毛竹过桥,并解释说人越重桥越不会晃,走起来更踏实。我咬咬牙扛了毛竹踏上了桥。

试着走了几步之后,我就对周老师说的话有了深刻体会:人太轻,独木桥在左右摇晃的同时还会上下弹跳;人重了,也会左右摇晃,但是桥往上弹不起来,只能随着人的脚步一点一点地往下弯,踩上去的脚步便踏实了很多,这样就避开了独木桥上下弹跳的障碍,只需应对左右摇摆问题。我很快摸准了独木桥左右摇摆的规律,和着桥的节拍,一步一步挪过了桥。

过独木桥的经历,给了我很多感悟。比如,坚定的目标能给人无限的勇气;比如,适度的负重和压力有利于我们踏实生活,应对危机;比如,战胜困难,超越自己,你的成功就是一道永远属于自己的风景……

毛竹送到收购组,登记本上我的工钱是二毛八。竹撑带回来做了家里木门的门撑,住老房子时一直在用。独木桥就在我家西边的深山中,此后我再也没有勇气尝试。桥那边的人家为了读书,为了赚钱,陆陆续续住到集镇里,开始是租房,后来政府搞移民建镇,划拨土地和资金,帮助他们在镇政府所在地建造起三四层高的新楼房,漂亮的移民新村让很多本地村民羡慕眼红。

我惦记着桥那边的风景,一再向爸妈询问。为此,妈妈特意向别人打听:住户都出来了,但苦竹洋的田还在种,农忙季节男劳力们组织起来进去住一段时间,农闲时请两个人在上面放牛管水。山坑人也一样,播种和收获的季节,男人们就进进出出地忙碌,但家,早已经安在像城市花园一样美丽的移民新村里。

木头桥

舅公家在我家东南方的山脚下,一个叫彭家坞的小村庄里。妈妈四岁时外公过世,舅公领养了妈妈,所以实际上他也是我外公。姜金钱是舅公的名字,一个在书童的陪伴下从鹅湖师范毕业的小学老师,温和、善良、慈祥。

去舅公家七八里路,都是田畈中间弯弯曲曲用鹅卵石镶铺得平整的古盐道,只要转过那座形似龙头的龙头山,就可以看见舅公家门口的那片竹林。竹林前面有一条大河,水很清也很深,阳光下泛着墨绿色的光芒,用我们本地话形容,叫“乌叮咚”。河上有一座木头桥,河中间用大石头和青石板做成一个大大的四方形桥墩,在我们去的方向,河堤和桥墩之间架有四块木头桥板,过了桥墩后直接与河滩倾斜相接的部分有三块桥板。桥板三米多长,一尺五六宽,每两块桥板之间,有一个用两根圆木斜撑起一块横木板的木桥墩。桥板和桥墩都用粗大的铁链连着,牢牢地拴在河堤和石桥墩上,万一涨水时桥被冲倒了,材料也不会丢失,等水退了,很快就可以把桥重新搭建起来。

很小的时候,有一天上午,爸爸把我放进一只箩筐,和另一只箩筐里的货物配成担,过桥到了舅公家。吃过午饭爸爸要回家时,问我是留下来玩几天还是一起回家。最小的小姨和我同龄,只大几个月,为了留住我和她一起玩,早就给了我很多用废书废本子折的纸团,把自己的纸团对着地上对方的纸团用力拍击,只要把对方的纸团拍翻一个面,这个纸团就归胜利的一方,这个游戏我们正玩得乐此不疲。在爸爸询问我去留的时候,小姨也在一边许诺只要我留下,就把所有的纸团都送给我。最后还是纸团的诱惑大,我决定留下。

同类推荐
  • 导弹将军孙继先

    导弹将军孙继先

    一九五七年将军登上新的舞台,导演出新中国一出波澜壮阔的大戏。在1995年授衔的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酒泉导弹发射场首任司令员孙继先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位老军人对我说,孙司令的传说提起来一串,放下去一堆。先说几件奇事。
  •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作者通过大量新解密的史料及历史细节,对幸存下来的革命者及其后代的采访,真实再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地下党在重庆解放前夕艰苦卓绝的战斗,再现了国民党政权的白色恐怖与黑色屠杀、敌特的疯狂抓捕与叛徒的无耻出卖下,白公馆和渣滓洞中各位英烈的不屈斗争!作品通过“革命者”“普通群众”“革命的叛徒”和“敌人”等不同人物群像,生动而真实地诠释了“忠诚与背叛”的宏大命题,表现了革命志士巨大的人格魅力,弘扬先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引发读者对于“忠诚”与“背叛”的深度思考。
  • 山响

    山响

    《山响》收录了民国时期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经典美文,如《万物之母》《春的林野》《再会》《疲倦的母亲》等文章。
  • 温情蜜意

    温情蜜意

    《温情蜜意》精选近百年来数十位中外名家分享人生感悟、诠释人生真谛之经典散文,展卷阅读,细心品味,每一篇文章都心醉神迷。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看名家谈人生,获知人生的意义,感悟生命之幸福,端正对生命的态度。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热门推荐
  • 秦仙仙重生记

    秦仙仙重生记

    这是第一次做恶毒女配的第二部,以上一部小说的其中人物展开以下的故事。都说猫有九条命,我不知道它的九条命是为谁而持续死亡—重生。 然而秦仙仙的五世重生却只是一场可笑的棋局。 第一世,祸国妖妃,死不足惜! 第二世,短暂复仇,地狱无情! 第三世,陷进深渊,无法自拔! 第四世,重新来过,窃窃自喜,,然而却不过是另一种方式走向深渊。 第五世,
  •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鸿雁之什

    鸿雁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猎户掌心娇

    猎户掌心娇

    一朝穿越,农业大学校花成了乡下寄人篱下的小村姑。再睁眼,她已经是猎户家的小媳妇,两岁孩子的后娘。家徒四壁,没吃没喝,亲戚凉薄都不怕,一身本事闯天下!改良农作物,包鱼塘,开酒楼,学医术,扭转乾坤,风生水起。他是山中猎户,身怀武功,高大健硕,宠妻如命,却从不提亡妻半个字。后来的某一天,宫里接走了他儿子,她方才恍然大悟。“相公,你以前没娶过亲……”
  • 山中缘

    山中缘

    大学生秦钥附身到大山深处的一名少年身上,却在某一个月黑风高夜,被一棒子打晕,醒来时,却被强迫要成为大秦帝国的驸马。公主,不带这么强抢民男的……
  • 一潜成婚

    一潜成婚

    办公室内,盛夏对身边的男人不满的道:“公司的人都说我一早存了心思勾你,才坐上这总裁夫人的位置的。说我心机婊,配不上你!”男人摸着下巴,对这个说法也相当不满:瞎了他们的眼,分明就是我潜了你……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西游最强祖师爷

    西游最强祖师爷

    一朝醒来,唐生到了洪荒世界,而且正遇西取之劫,作为取经的主角,正好激活最强功德系统。取经?那是不可能的,称祖还差不多!西方世界:“阿米豆腐,佛祖,我为度化你而来!”唐生高呼佛号,双手合十,鲜红袈裟系在腰上,唐生手握伏魔杖落下,对着佛祖的佛头落下。天宫:“玉帝,吾为度化你而来”声音响起,整个天宫,瞬间化成粉碎。三十三重天上:“唐祖,此乃太极图,还请收下!”“唐祖,此乃诛仙剑,用来削桃最为合适,我知道你看不上,千万别拒绝!”“唐祖,此乃盘古幡,听说你怕热,你不能不要啊!”天外天:“唐祖,此乃造化玉蝶,别度化我……”
  • 东溪乡

    东溪乡

    书中分《青春寄语》《诗歌习作》《灯下漫笔》《夜读辑录》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