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100000011

第11章

安公子

袁去华

【原文】

弱柳千丝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转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解析】

此词写离恨相思之情。上片先描绘初春景色,接下由景生情,向春燕询问伊人消息。下片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情思层层传出,情真意切,刻骨铭心。

瑞鹤仙

陆淞

【原文】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①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尽日带围宽尽。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解析】

这一首是写别离之愁的佳作。词的上片,“脸霞”二句,为睡起之态。“屏间”三句,为睡起之神情。“堂深”二句,为睡起之景色。燕之交飞,更显人之孤独。“恨无人”二句,为睡起之心事,即颦眉弹泪之由。词的下片,“重省”四句,写旧时情景。“阳台”三句,写别后情景。“待归来”以下,悬想重逢情景。指花梢细问心期,正是小儿女情态。全词由外貌描绘及于内心隐秘,笔触极细。

【注释】

①麝煤:墨的别名。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泥,依旧保持着清香。以梅喻己。

水龙吟春恨

陈亮

【原文】

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①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②,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③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解析】

全篇紧切题目“春恨”铺展,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怨情。此词写的不是儿女之情的“春恨”,而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那种“春恨”,它寄寓着对祖国南北分裂、国耻未雪、家仇未报的悲愤。刘熙载《艺概》曰:“‘恨芳菲世界’三句,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大呼渡河之意。”

【注释】

①平莎:平原上的莎草。②斗草:古代民俗,有斗百草之游戏。③罗绶:罗带。

忆秦娥

范成大

【原文】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①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解析】

这是一首思妇词,写春闺怀远。上片从对园林景色的描绘中,透露出思妇的无限惆怅。下片言情,写少妇的愁思,实写灯芯结花,虚写美梦团圆。

【注释】

①金虬(qiú):漏箭上的龙头装饰。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眼儿媚

范成大

【原文】

萍乡道中乍睛,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①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②。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曳曳③,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浓景色。是作者乾道九年(1173年)的作品,作于其使金载誉归来。开头两句写“道中乍晴”景象。“酣酣”,写酣畅舒适之貌。“妍暖”,风和日暖,是承上而来。“破轻裘”写暖阳透过轻软的皮袄,使得浑身发热。“困人”三句,写“卧舆中困甚”之状。“扶头”,是指花气袭人如酽酒之醉,极写“困甚”。换头以后,写“小憩柳塘”,把春困的昏昏欲睡与春塘的欲皱还休合写,非常传神。“春慵”确是承上片而来,两字写尽上片,把“困”、“醉”、“妍暖”、“扶头”都包括进去了。“恰似春塘水”一下子就过渡到柳塘即景,接下来就全写春塘水。着一“愁”字绾合,非常形象。春塘水本无所谓愁,春慵也不可能有纹,不可能皱。诗人借春塘水的“欲皱还休”来刻划春慵,十分贴切、形象。

【注释】

①日脚:穿过云隙下射的日光。②扶头:沉醉。③溶溶曳曳:荡漾的样子。

霜天晓角

范成大

【原文】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解析】

这首咏梅词是怀人之作。起头两句先写梅花开放的前奏。上片写梅花疏枝映衬着淡天流云,质洁如雪、脉脉含情的神韵。下片由赞叹美景急转到愁情,由梅及人,以梅比人。这个倚栏人的“胜绝愁亦绝”,就不言明了。

贺新郎别茂嘉①十二弟

辛弃疾

【原文】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②关塞黑,更长门③、翠辇辞金阙。看燕燕④,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⑤、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⑥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解析】

这是一首寄寓着作者忧国深情的送别词,作于瓢泉闲居时期。作者对他的族弟茂嘉调任远地深有感触,词一开头,便用鸟的悲鸣和残春的凋零景象。衬托离愁别恨。但是,这决不是在倾吐兄弟问的私情,而是借古喻今,用“马上琵琶”、“长门”等历史故事,讽刺了宋王朝对金统治者妥协、求和的政策,表达了对投降敌人的将领的蔑视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料不啼清泪长啼血”,是对南宋统治当局的血泪控诉。

【注释】

①茂嘉:辛弃疾族弟,生平不详。②马上琵琶:昭君出塞事。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③长门:汉武帝陈皇后被废,居长门宫。④燕燕:《诗经·邶风》有《燕燕》诗,为卫庄公妻庄姜送庄公妾戴妫时所作。⑤河梁:桥。⑥易水:荆轲将刺秦王,燕太子丹与宾客白衣冠送行至易水。见《史记·刺客列传》。

念奴娇书东流①村壁

辛弃疾

【原文】

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②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③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④。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又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解析】

这首词是淳熙五年(1178年)春天写的。作者从豫章(南昌)调往临安(杭州)去就任大理寺少卿,舟行途中经过东流县,题于某村的墙壁上。词中写他重游旧地,想起“垂杨系马”曾和一个女子在这里分别,抒发了心中热烈的感情,也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正是由于南宋当局的阻挠,他那收复失地的美好憧憬,像在下片中所说的“镜里花难折”一样,难以实现。“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又叠”两句,把他南归后十多年来政治活动中的许多感慨和怨恨都凝结在里面了。

【注释】

①东流:在今安徽贵池境内。②划(chǎn)地:无端,平白无故地。③绮陌:繁华的街道。④纤纤月:比喻美女。

汉宫春立春

辛弃疾

【原文】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①。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②,更传青韭堆盘③。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解析】

这首词扣题写作者在立春那天的感触。他看到眼前风光,想到国家大局,无限感慨。作者将此情怀用象征的手法,曲折隐约地透露出来。下片中写:“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这不是由伤春所引起的闲愁,而是为国事而深深忧虑。词中表现出对南宋君臣偷安江南的不满,痛恨南宋君臣早已“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以燕子梦回故都“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以及怕见塞雁先还北方,表示自己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渴望。

【注释】

①春幡:古代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蝶、燕等状,插于妇女之鬓,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叫幡胜、彩胜。②荐酒:酿酒。③堆盘:以葱、蒜、韭、蓼蒿、芥堆成五辛盘,与饮黄柑酒俱为古代立春风俗。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原文】

凤尾龙香拨①,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②,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③,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④、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⑤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⑥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⑦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解析】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王昭君,作者在这里是把她当做不幸的牺牲者,给予很大的同情。词的下片,主要描写一个身世悲惨的妇女,因为丈夫被金贵族掳走,渺无音信;她只能在空寂的屋子里“轻拢慢捻,泪珠盈睫”、“一抹《梁州》哀彻”,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作者所塑造的这位妇女形象,其实是当时中原地区遭受苦难的人民的一个缩影。

【注释】

①凤尾龙香拨:相传杨贵妃琵琶槽似凤尾,琴拨为龙香柏木所制。见《明皇杂录》。②浔阳江头客:指白居易。③出塞:指昭君出塞。④昭阳:汉都长安未央宫中有昭阳殿。此处泛指汉宫。⑤推手、却手:琵琶指法。手指前弹曰“推手”,后拨曰“却手”。⑥贺老:贺怀智,开元、天宝间琵琶名手。定场:即俗称压住场子。⑦沉香亭:在唐长安宫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辛弃疾

【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②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③。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④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⑤归未?求田问舍⑥,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解析】

这首词大约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写出了没有人了解他雄心壮志的苦闷。词的下片借典抒怀:他决不愿学晋代的张翰为了贪恋家乡鲈鱼味美就想归隐,更鄙视三国时的许氾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只可惜时光流逝。恢复中原还是无望,他的忧国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词中深刻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悲愤情绪。

【注释】

①赏心亭:北宋丁谓创建,位于建康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②遥岑(cén):远山。③玉簪螺髻:形容群山。④吴钩:一种弯形的刀。⑤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见《世说新语·识鉴》。⑥求田问舍:刘备曾讥笑许氾胸无大志,只知求田问舍。见《三国忠·陈登传》。⑦树犹如此:东晋桓温北伐,途经金城,见当年手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见《世说新语·言语》。

摸鱼儿

辛弃疾

【原文】

淳熙己亥①,自湖北漕②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③,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④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解析】

此词写于淳熙六年(1179年)三月间。借春怨、宫怨而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词的上片,写惜春、留春、怨春的情感,表现了辛弃疾为时光飞逝,十几年转瞬而过,国家却仍然残破不全,动荡分裂而焦虑。词的下片,他用汉朝陈阿娇的故事,比喻自己在朝廷中受到打击、排挤,一腔爱国深情无处倾诉的苦闷。他警告那些苟且偏安的当权者,他们胡作非为决没有好下场!南宋半壁江山已岌岌可危,他为此而万分痛苦,最后喊出了:“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栽,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可见它是对当时腐败朝政的尖锐批评。

【注释】

①淳熙己亥:淳熙六年(1179年)。②漕:漕司,宋时称主管漕运的转运使。③长门事:据《文选·长门赋序》,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幽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善文,以千金请作《长门赋》。武帝读后感悟,陈皇后于是再度得宠。④玉环:杨贵妃小字玉环。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皇后。

永遇乐京口①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②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③,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灯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④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⑤老矣,尚能饭否?

【解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此词借古喻今,“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通过对孙权、刘裕等历史人物的歌颂,说明作者南归43年来,一直不忘“金戈铁马”、征战疆场的抗金斗争。过片三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讲他主张以武力收复中原,并认为,必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最后三句,作者以战国名将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年虽老,但仍然愿为国效力的志向。

【注释】

①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②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③元嘉草草: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年号。文帝曾谓闻王玄谟论兵,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后命王玄谟北伐,大败。④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字。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追击宋军至瓜步,并建行宫,后即于此建佛狸祠。⑤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晚年遭谗害而出奔魏国。赵王欲复用,遣使者视颇,颇一饭斗米肉十斤,并披甲上马,以示可用。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木兰花慢滁州①送范倅

辛弃疾

【原文】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视草③,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④。

【解析】

这首词是乾道九年(1173年)的秋天,作者在滁州任上,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临安而作。范倅,名昂。倅,副僚职。这次范昂被召回临安,作者对他寄与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受到皇帝的重用,并热情地鼓励他到前方去筹划军事,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当作者想到自己依然滞留在滁州,不能亲上战场为国立功,不禁感慨系之。“愁肠殢酒”、“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都表现了他受打击的处境和对当局的不满。

【注释】

①滁州:今属安徽。②承明:汉制宫中设承明庐,以为文学侍臣值班及起草文稿之处。③视草:起草诏书。④空弦:战国时人更赢,引弓虚发,而使空中受伤未愈之孤雁应声落地。见《战国策·楚策》。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原文】

宝钗分,桃叶渡①,烟柳暗南浦②。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解析】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政治词。作者假托一个女子叙说伤春和怀念亲人的愁苦,寄寓了作者对祖国长期分裂的悲痛。沉郁的气氛笼罩着江左,国势风雨飘摇。抗战大计一事无成,就像春光零落一样,正如上片里所写“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此词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忧虑。词的下片写作者希望早日收复中原,在睡梦中也念念不忘。

【注释】

①桃叶渡:见前贺铸《蝶恋花》注。②南浦:见前柳永《夜半乐》注。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②光转,一夜鱼龙③舞。蛾儿④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⑤处。

【解析】

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而这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是个不肯随波逐流的人,正是作者这一类人的写照。

【注释】

①花千树:形容彩灯。以花喻灯。②玉壶:比喻月亮。③鱼龙:指各种彩灯。④蛾儿:妇女头饰。⑤阑珊:灯火冷落稀少。

鹧鸪天鹅湖①归病起作

辛弃疾

【原文】

枕簟②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空白愁。书咄咄③,且休休④,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夏末病愈后感愤之作。词的上片,写他傍晚在溪堂里休息所看到的景色,如“枕簟”、“断云”、“红莲”、“白鸟”等,从而联想到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朝廷上多数人像红莲那样随风摇摆,很不清醒,但是也有人却像白鸟那样地沉默着,在为国事忧虑。其实这里“白鸟”与“红莲”含有象征意义。词的下片,换头“书咄咄”写他的愤愤不平,从词中“一丘一壑也风流”,可见他不愿意与“红莲”之类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注释】

①鹅湖:在江西铅山县东北。②簟(diàn):竹席。③咄(duō)咄:晋殷浩被废后,口无怨言,但终日用手指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殷浩传》。④休休:归隐。唐末司空图隐居中条山,筑亭题曰“休休”。见《唐书·卓行传》。

同类推荐
  • 雏鹰展翅

    雏鹰展翅

    在国人的记忆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次正式公开亮相是在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全体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将近30万各族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透过头顶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们目睹了声势浩大的开国阅兵式。阅兵式的高潮是:当地面的炮阵分队和汽车坦克分队经过主席台上,天空中同时出现了飞机方阵,人民空军共有26架各型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稍稍了解一些空军历史的人们都会知道,人民空军正式成立的时间是在1949年11月11日,也就是说是在开国大典一个月之后才正式建立。
  •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 戴明贤集(第五卷):适斋掬艺

    戴明贤集(第五卷):适斋掬艺

    《适斋掬艺》为《戴明贤集》第五卷,收录了戴老谈艺说文的文章若干篇,包括《黑白记》和《掬艺录》二书的精选文字以及数种报刊的专栏短文,其中《黑白记》分为“记事珠”“砚边草”“雌黄录”“淡墨痕”四辑。刘熙载《书概》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作为著名的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戴老对书法本源、书法文化以及笔法章法等都做了精深的研究,以书法文化的视角审视、体味艺术的精微处,注重艺术创作的原创性。戴老将传统篆刻术语的“分朱布白”“计朱为白”概括为“黑白关系”,即黑与白(阴与阳)的矛盾与统一,相反与相成,变化和谐。这是篆刻艺术的核心问题。
  • 穿过幸福时差Ⅳ

    穿过幸福时差Ⅳ

    曾经坐落于皇城脚下的月坛历经时代的变迁,如今已步入大都市的现代社会。透过时代的脉搏和现代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依然蕴含着悠久的人文气息。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热门推荐
  • 拟太平策序

    拟太平策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本书是一本通过基因解读人类历史的社会科学书籍。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克里斯廷·肯奈利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讲述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是一本关于基因科学的书,同时也是集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遗传学、医学、人类学以及商业、科学领域的趣闻逸事和许多魅力人物的生活经历于一身的妙趣横生的书,展示了基因传承给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来的影响,并逐一解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本书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宏大图景,涉及神秘的尼安德特人、北欧海盗、美国国父杰斐逊、澳洲囚犯流放、人类走出非洲、孟德尔式遗传疾病等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者利用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这些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既幽默风趣,又富有见地。
  • 吉宽的马车

    吉宽的马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乡村男人都进城当民工的时候,吉宽依然留在乡下优哉游哉地赶着马车,成为歇马山庄公认的懒汉。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这个农村懒汉的爱情故事,并以这个懒汉的视角揭示了一群民工的心灵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斗天武圣之走向巅峰

    斗天武圣之走向巅峰

    少年叶剑天,从一个被人人辱骂的扫把星,融合了创世天帝的记忆走向了强者之路!
  • 武妃在世

    武妃在世

    前世她是敌国的女将军英勇盖世一生未嫁,却不知被自己的王爷对手惦记多年,重生以后,两人不期而遇,上一世情缘未了,这一世别再错过。
  • 昆虫进化物语

    昆虫进化物语

    段坤拉着张凡的手说:“喂喂喂!兄弟你真他妈有种啊!喂!你记住啊!你以后你的事就是我段坤的事,只要我们两兄弟个联手,什么沙城段坤?我要做亚特兰蒂斯段坤。”张凡:“亚特兰蒂斯算什么?全世界都是我们的好不好啊?”
  •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湖之外有人家

    江湖之外有人家

    人在世,活着只不过是成全,选择不过是转折。此情别去千年,更待常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