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4600000018

第18章 我们丧失的诚实

萧伯纳

事件背景

乔治·萧伯纳生于1856年,卒于1950年。爱尔兰现代杰出的作家,一生写过51部剧本、5部小说,另有论文、政论书籍等发表和出版。1925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本文是萧伯纳在贝德福德辩论会上发表的演说。我必须向你们提出的命题为“社会主义运动不过是维护我们丧失的诚实”。你们有些人会立刻想到,我对“诚实”的看法一定很奇怪。然而,我敢说,“诚实”并非你们的、或我的一种主观印象,而是一项可以准确界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其意义为,若某人为别人工作了1小时,则别人亦应为某人工作不少于1小时,在人人为自己工作——生产自己需要的每样东西的个人之间,不会出现诚实问题。但这只发生在鲁滨逊的一人社会里,因为这是一种很浪费的安排。男子砍树的能力比妇人强。妇人织长袜的本领比男子高。假设一妇人砍倒1棵树时,一男子能砍倒2棵,而此男子织成1双长袜时,该妇人能织成2双。进而假设此男子砍倒2棵树与该妇人织成2双长袜所用时间均为1小时。若各人仅为自己生产,妇人需要1棵树生火、1双长袜穿着,势必费1小时于砍树、半小时于织袜,共计1小时半。此男子有同样需要,亦必费半小时于砍树、1小时于织袜,共计亦1小时半。此男子与妇人须付出3小时之劳动,以满足他们生火和着袜之需要,若他们相互为对方工作,即可从此3小时中节约1小时。因两人共需2棵树和2双长袜,而男子1小时能砍2棵树,妇人1小时能织4只长袜。让他们这样做,然后以1棵树交换1双长袜。他们只工作了2小时而非3小时,每人的需要照样得到了满足。两人各得到了半小时闲暇,而且谁也没有做损人利己的事。妇人为男子工作了半小时,男子也为妇人工作了半小时。这就是社会主义运动争取办到的事情。社会主义不是由国家组织劳动、不是取消竞争、不是平均分配现有一切财富、不是宣称某人同别人一样好或比别人好得多、不是给穷人较舒适的住宅、不是级差所得税、不是设街垒打仗,而许多人似乎相信这些事情就是社会主义。这些事情可能是迈向社会主义的步伐,或者是它的必须结果、或者是它的偶然事件,或者只是与制度的改变这种想法有关的历史性联想。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人人必须为那些替自己劳动的人而诚实地劳动;每个人在偿还自己所消费的东西时,不损人利己;人人同等受益于最经济的劳动分配方式,就像上述织袜和砍柴的例子一样。既然如此,若此男子在一旁以拒绝为该妇人挥斧相协,或该妇人在一旁以拒绝为此男子持针相协,或一方用任何借口,强迫另一方完成此二人均应做的工作之绝大部分,就会出现社会主义来抗议劳动比例这不公平,并努力加以重新调整。现在要求社会主义的呼声响亮而真切,是因为公正的比例被严重破坏,许多身强力壮的人公然过着怠惰、奢侈的生活,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不停地辛苦劳动,却过着牲畜不如的生活。这一事实表明,有些人并不偿还自己消费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一个人所生产的东西称作财产,那么上述行为就是无偿地掠走了别人的财产。

我们有时用“诚实”这个词形容一位忠实可靠的男子或一位贞洁的妇女。但我们不用“不诚实”去形容不可靠的男子或不贞洁的妇女。因为每当我们谈到一个“不诚实”的男子或妇女时,我们的意思是说,他们是强盗。强盗是干什么的,强盗是不给你任何东西作交换,就拿去你的财物的人。但是我们现在保护我们的资本家,理由为:他们都是劳工的大雇主。换言之,我们赞美一个人,是因为他给别人许多苦活干;他给的苦活越多,我们越赞美他。他雇许多人从早到晚为他劳动,显然不可能偿还他所消费的劳动的千分之一——简言之,他是一个厚颜无耻的强盗。可是,虽然如此,我们却不把他看作社会的败类,往往还送他进议会去制订对强盗与盗窃行为有利的各种法律。我们当然不是由于这种人肆意践踏公共道德才故意要他们掌权的。我们必定有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强迫别人为己工作,就是向别人施恩。尽管这种悖论似乎非常丑恶可怕,但在奴隶制国家却站得住脚。无人愿意费神管理一个奴隶,除非能从该奴隶的劳动中获利。如果奴隶对他已无用处,他会把奴隶卖给某个需要奴隶服务的人。如果无人需要该奴隶的劳务,他将被赶出去,并且必定会饿死,除非能找到一位新主人,因为主人们占有资源——人类必须通过劳动从这些资源中取得给养——而且不准别人、只准自己的奴隶使用这些资源。所以该奴隶是在死亡威胁下寻找一位主人的。由于奴隶们很多,他们在奴隶市场上成了滞销货。他们不得不把愿意给他们苦工做的任何人看作自己的恩人,认为自己蒙他拯救、免于饿死,实属幸运。此乃“劳工的大雇主即社会的恩人”这一流行观念之起源。

英国是个奴隶国家。这里的奴隶很多,且穷苦无助,所以不再被人当作动产在市场上卖出买进。他们是市场上的滞销货。现在没有人愿意买一个奴隶——不是由于认识到这样做不对而是由于买了无用,往往没有苦工给他做。假如一位聪明的火星人被告知,在英国,无偿消费别人财物的人被尊为此财物生产者之恩人,这位火星人会立刻猜想:英国必定在实行奴隶制度。并且会把坚持说英国已废除奴隶制的人视为白痴或说谎者。在奴隶国家产生的第二个悖论为:一个懒汉变成劳动者,就会伤害其他劳动者。比方说,要是一个对无所事事感到厌倦的奴隶主做起一个奴隶的工作来,他就会解雇该奴隶,从而剥夺其生活资料。在今天的英国,凡自愿到学校教书、到音乐会唱歌或表演、到社会团体任秘书或以任何义务工作人员的身份工作的每位绅士和淑女,都在伤害一些职业教师、演员,或者在其他方面受聘并领取工薪的职业人员。在自由公正的社会,要是还有职业与业余之分,业务活动者只会对职业人员有利,因为他们可免除后者的工作负担。在奴隶国家,免除一个奴隶的工作负担,意味着取消他的工资、使他挨饿。另外还有第三个悖论。在奴隶为市场滞销货的奴隶国家,对奴隶来说,主人越骄奢越好。主人的需要就是奴隶的机会。浪费的主人需要许多奴隶。他向奴隶们开放他的土地,条件为:他们除了种自己必不可少的口粮外,给主人种他想要的一切食物。他想要的越多,靠这种条件存活的奴隶也越多。他想要的越少,靠这种生活条件下来的奴隶也越少。因此,懒惰和奢侈成了奴隶主的美德。穷人总是憎恨、鄙视节俭的贵族,赞美挥霍者。任何地方的职业人员都憎恨那些取代了自己的工作的业余活动者。这种感情是完全合理的。经济学家们已经成功地证明,在自由公正的社会,奢侈以及豪富而懒惰阶级的存在,纯粹是罪恶。以为英国是个公正自由的社会,自然都相信经济学家们的观点:英国的穷人不该赞美挥霍浪费。知道英国是个奴隶国家的人,才知道穷人是对的。对经济学一知半解的人,喜欢用陈词滥调去证明;打碎一扇窗,虽然可使装玻璃的工人得到一份活干,却并不有利于社会。可是,如果我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我将毫不犹豫地打碎每年租金100磅及100磅以上的房子的每扇玻璃窗。

假如说6小时有效劳动交换6小时有效劳动,用10小时有效劳动交换10小时有效劳动,如此类推而不顾及其中所需技能的程度高低,其结果就是社会主义。反之,假如说不按一个人的胃纳,而按他的脑容量来让他进餐,其结果就是个人主义,因为个人主义是建立在“跳得最高的狗必将抢到最大的骨头”这一观念上的。假如大家都同意:你们中间最伟大的人物应该成为其余所有人的主子,就像母亲是她孩子的支配者一样,结果就是专制主义。如果大家清楚地认为,你们中间最伟大的人物应该成为其余所有人的仆人。像一位好母亲是她孩子的仆人而不是暴君一样,结果就是基督教,不过只有在社会主义已大势所趋之后,彻底否定并抛弃救世主这一要领,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如果你们没有什么鲜明的原则,仅像迷途的羔羊般彷徨困惑,各人不是走自己选定的路,而是随波逐流,结果就是现在的情形。今天,一个中产阶级的青年的命运相当可悲。他如果很聪明,可能会取得当医生的资格,将来照顾强盗们,帮助他们生育懒汉。他也可以去当律师,在强盗们争吵时分到一点不义之财。他还可以当牧师,在布道坛上说明摩西、耶利来和耶稣基督的教义基本上与邮政部长说的道理相同。如果他是个穷人,也未能通过政府任职资格的竞争性考试,他15岁时就可能当某个办公室的勤杂工;以后,在某次经济危机中,他可能推动这份微薄的收入,为了活命而把强盗和赌棍奉为自己的绝对主人,给他们数钱。我想提醒他,不如去当个社会主义者。他或许会拒绝我的忠告,因为那些从现有制度获得利益最少的人,往往最害怕因涉嫌颠覆现有制度而推动仅有的一点东西。

最后,我可以说,并非任何人都必须成为社会主义者,也没有必要以任何方式让自己为社会主义运动而烦恼。甚至连穷苦受难者也乐于得知,他们的苦难是无法解除的,因为得知这一点后能使他们摆脱那种想要发送自身境况的令人烦恼的责任。至于富有的人更乐于得知,他们的富有也是命中注定的。这样,普通的宿命论经济受到了所有阶级的欢迎,而社会主义只能为少数人所接受。这些人不过是精力过剩、需要发泄、而且欣赏所谓诚实的义愤这一奢侈品而已。可惜社会主义经济实际上也是宿命论经济。进货不会因大多数人不懂得达尔文或不相信达尔文而止步;你们也可以把卡尔·马克思及其学派说得一文不值,却仍丝毫不能阻止那些已引起你们注意的力量之行动。假如不巧,那些力量把你们碾成齑粉——这是很可能的,你们或许可以用这样反省来安慰自己:既然你们一直是你们时代的忠诚儿子,又始终踏实于你们时代的原则,受你们时代的意向支配,那么你们被碾成齑粉的日子来得越早,你们身后的世界因而将变得越好。

同类推荐
  • 审计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为审计监督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审计监督在规范经济行为、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健康发展、促进企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吹牛大王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中外微型小说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中外微型小说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篆刻(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篆刻(阅读中华国粹)

    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由于印文主要用篆书,工艺流程又是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其成品的功用在于“盖印”,故又称“玺印”或“印章”。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为“篆刻学”或“印学”。
热门推荐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讲述儒家思想以其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刻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
  • 一生气你就输了

    一生气你就输了

    这本书在告诉读者如何正确处理上面这些关系,就是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当我们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面对别人的无理指摘,都应该尽量置之一笑,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保持“淡定”的心态。要学会笑对生活,而对那些试图激怒自己的人冷眼相待,不要让一时的怒火影响了自己的进步。
  • 明日的未来

    明日的未来

    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是自己所认识的世界了!查阅典籍,却发现历史出现了断层,为了能够深入的去了解这个世界,我要借助自己的大脑与力量,去探索……当然,前提是我要变强
  • 全球武道狂潮

    全球武道狂潮

    重生在武道崛起的都市,江宁很懵逼。幸好重生前,游戏打到的武者职业最终神器【武道苦修碑】也跟来了。全球武道狂潮,武者职业化,业余十品、职业十品!在之上,还有触不可及的宗师十品、武圣十品,直至最终的帝座!“十年帝座,天下一人,我江宁,来了!”江宁放下豪言,但在这之前,得先面对三个月后的高考......
  • 云照清秋

    云照清秋

    大小姐翦云照,进京不到两月,在闺房里意外晕倒……当娘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怎么会?照儿虽是文静的女儿家,可身体一直很健康,从没让她这个当娘的操心……想那么多有什么用,还是请郎中要紧……翦清秋三十来年的人生,将近十年都在恐慌与紧张中生活,心上的那根弦从来就没有放松过……没办法,谁让她各方面都那么优秀,做卧底就需要这种极品人才……很不幸的是,在卧底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却被自己的接头上级一枪毙命……干什么?死都死了,还灌什么药?堕胎药?要疯了,本姑娘活了三十来年,还没谈过恋爱呢……王八蛋…好不容易重生了,本姑娘还想着好好的享受一下古代的闲适人生呢,就因为那王八蛋,使得她初初来到便焦头烂额的
  • 圣箭堂述古

    圣箭堂述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先婚厚爱:总裁有点坏

    先婚厚爱:总裁有点坏

    相亲遇上奇葩男,初次吃饭就要求她少点菜、婚后工资上交,和婆婆一起住还要每天做家务。殷瑾玉绝倒。此时风云商界的霍承瑜,大步走来,低头贴近他的耳边,不如我们结婚吧!天!这是什么节奏?堂堂商业霸主,绝色美男,居然就这么草率的要求结婚了?这也太快了吧?怎么?宝贝是觉得我来的太晚?某男一脸邪笑,强势推到,耳边呓语宝贝我会宠你的!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