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5700000018

第18章 化学的发展(2)

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元素性质进行各种分类、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终于发现元素性质与原子量之间的周期性变化,于1869年正式发表化学元素周期律。根据这个规律,他预见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如锗、镓的存在和性质。元素周期律作为自然界基本定律,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大大促进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恩格斯誉之为“科学上的一个勋业”。

门捷列夫提出溶液水化理论,为近代溶液学说奠定了基础。

门捷列夫首先提出了“煤地下气化”的观点,为煤气化广泛应用开拓了前景,他曾于1887年8月冒险操纵气球升入高空进行探测,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探索家

有一次,小门捷列夫独自一人跑到舅舅的工厂,看工人是如何制造玻璃瓶的。当他看到工人叔叔用铁管子蘸点玻璃溶液时,很快就吹制出一个玻璃瓶,觉得非常神奇,便问:“叔叔,溶液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是些含有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混合后放在炉子里烧出来的东西。”

“放一些大一点的石头,可以吗?”

“不行,这样我们就吹不出瓶子来了。”

“那为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你还是回家去问你的爸爸或者舅舅吧!”

小门捷列夫听到这里后,立即跑回去问爸爸。

“爸爸,玻璃溶液是什么?”

“玻璃溶液是一种化学反应。”

从那以后,门捷列夫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爱“玩”扑克牌的教授

门捷列夫的好友、彼得堡大学地质学教授依诺斯特兰采夫来拜访他。

“您在忙什么呀?”依诺斯特兰采夫见门捷列夫手里拿着扑克牌的卡片,神情有些郁闷地站在书桌旁边,于是就问他:“在玩牌吗?”

别人在玩扑克牌的时候,或是兴高采烈,或是漫不经心,可是没有人会像门捷列夫这样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的!

门捷列夫向依诺斯特兰采夫说起了他的工作,最后,他有点沉痛地补充道:“一切都已经想好了,可还是不能制成表。”

一张小小的卡片在门捷列夫的手里就好像一块块铁板一样沉重,他每拿起或放下一张卡片都像要费很大的力气。

想着想着,门捷列夫激动得浑身发热。得到的结果竟完全出人意外!原来每一纵行中几种元素的性质自上而下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逐渐变化。

他突然醒悟过来:“对了!对了!这当中还少一个元素,一个没有被人发现的元素!它应该位于。”

就这样,元素周期律被门捷列夫用手中的扑克牌艰难地发现了,门捷列夫也被累白了头发。

李比希与有机化学李比希(1803~1873)李比希,德国化学家,出生于达姆斯塔特。

年轻时他在药店里当过学徒。1822年毕业于埃尔朗根大学,以雷汞成分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

在经典化学方面,李比希对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都有贡献,他发现了异氰酸的异构体雷酸,改进了有机物中碳、氢元素定量分析方法,制备出三氯甲烷、三氯乙醛、肌酸等,提出了“有机根论”和“同质异性论”;与维勒一道发现“苯乙酰基”,并提出了“化合物基团”的概念;创制了“李比希球”等化学仪器,还第一个在大学里建立了化学实验室。

在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方面,李比希研究发酵和腐败的化学原理,把化学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从分析植物灰分中,发现含钾、磷的盐类对农业的发展很有影响。

教授“种地”

一天,李比希来到城郊的庄稼地里,弯下腰仔细察看庄稼和土壤。正在田间劳作的一个农民奇怪地打量着这位书生模样的城里人,问道:“先生,您也懂得种庄稼?”

“嗯,知之不多,正想学学。”李比希回答。他接着问:“您看今年庄稼收成会好吗?”

这不经意的一问恰好触动了农民的心事,只见他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说:“年复一年地种植庄稼,土地越来越贫瘠了,哪能指望好收成呢?这块地眼看就要废弃了。”

“要是能给土地添加些营养,庄稼不就会丰收了吗?”李比希自言自语道,又似乎是在对农民说。

“先生,您这就不懂了。我们庄稼汉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地的,您的话说出去会闹笑话的。”农民有些好笑地说。

李比希可不在乎会不会闹笑话。

“耕地到底缺乏什么?庄稼的生长又需要什么我一定要弄明白?”李比希问自己。

为了找到答案,李比希开始了大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发现氮、磷、钾这3种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

1840年,世界上第一批化肥终于产生了。可是这种化肥经雨水一泡后,就渗入土壤的深层,植物却吸收不到营养,庄稼也没有显著的增产。

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这一回,李比希把钾、磷酸晶体合成难溶于水的化肥。

最后,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李比希和他的助手们把这些白色晶体和黏土、岩盐搅拌在一起,施在土里,然后种上庄稼。过了一段时间,农民们惊奇地发现那块被废弃的“不毛之地”竟然奇迹般地长出了绿油油的一片庄稼,而且越长越茁壮。转眼,又迎来了收获季节。“不毛之地”获得大丰收,胜过农民在良田里种下的庄稼。

从此,化肥就成为农民们的宝贝了。

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诺贝尔(1833~1896)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出生于斯德哥尔摩。

1850~1854年他在美国学习,1854~1859年在俄国彼得堡学习,并随父从事化学试验工作,回国后开始研究炸药。1847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布莱洛发明烈性炸药——磷化甘油,这种炸药在使用中很不安全,诺贝尔决心加以改进。

1866~1867年,诺贝尔与父亲一起研制成信号雷管和地雷,发明了甘油炸药。在此基础上,1875年他又发明三硝基甘油和硅藻土混合的安全烈性炸药。经过继续努力,诺贝尔于1888年发明“无烟火药”。除研究火药外,在化学方面他也有许多发明,仅在英国获专利权的就有120多项。

诺贝尔终生未娶,将其全部精力贡献给人类科学事业。他临死前留下遗嘱,把一部分遗产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和平事业5种奖金(1968年增设经济学奖金),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逝世日即12月10日由瑞典诺贝尔基金会颁发。炸不死的科学家

从事炸药的研究工作,是要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的,对诺贝尔打击最为严重的是他的弟弟埃米尔——他实验中最得力的支持者和助手,也在一次实验中被炸死。

在种种的压力面前,诺贝尔没有退却,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新型火药。为了不再给周围的群众造成伤害,诺贝尔决定租一只大船,在距斯德哥尔摩2英里的马拉湖上继续试验。

尽管他的试验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如何避免硝化甘油易爆的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仍在毫不气馁地探索着。

有一天,他正在大街上散步。这时,他身旁驶过一辆装满炸药罐的马车,有只罐子被震裂了,他以为一场灾难就要来临,谁知既不见油洒出来,也没有发生爆炸。他十分惊奇,急忙上前一看,原来炸药罐之间填满了一种他不认识的东西。他问赶车人是什么东西,赶车人回答说:“这是硅藻土,塞上这种土,可以防止罐子互相碰撞,即使有的罐子被震破了,也不要紧,它会点滴不剩地把油吸掉。”诺贝尔从这一偶然了解到的情况中受到很大的启发,他萌发了制造固体炸药的新设想。他想,硅藻土轻,吸收力强,如按一定的方法和比例把爆发油与硅藻土相结合,不就成固体炸药了吗?而且这种炸药爆炸力强,又很安全,不引不爆,不会像硝化甘油那样稍受震动就爆炸。就这样,他制成了运输安全可靠的烈性炸药。

小伤口的启发

诺贝尔和平奖章的正面和反面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在实验室里工作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他就顺手拿来一种叫哥罗丁的药膏涂在伤口上。当晚,诺贝尔手指疼痛,难以入睡,他就躺在床上,脑子里不停地思索着新的炸药。他忽然想到,为什么不能用硝化程度较低的硝化纤维。这种纤维,含氮量低,易溶于乙醚和酒精,成为胶状物,俗称胶棉,和他伤口上涂的哥罗丁形态相似,只要在硝化甘油中加入少量硝化纤维的胶物,就可制成他所预想的新型炸药。

想到这里,他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直奔实验室,立即动手配制,一干就是一通宵,第二天早上,他的助手们来上班时,他已制成了第一块胶质炸药的样品。他们看到后,非常惊讶,忙问这是怎么一回事,诺贝尔风趣地举起那只受伤的手指说:“喏,是它,是它启发我的。”

设立诺贝尔奖

1895年11月27日夜,在诺贝尔逝世的前一年,他写下了自己那名垂千古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决定将价值3300万克朗(瑞典)的财产,除少部分赠给亲友外,绝大部分留做基金(约920万美元),存入银行,每年将它的利息(每年约20万美元)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和平事业经济、地球7种奖金,用来奖励世界各国在学术研究和和平事业上作出卓越贡献的人。诺贝尔说,这就使那些“感到无从着手的困难的科学幻想家,可以借我的资助而得以贡献于人类”,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诺贝尔奖金”的由来。

年轻的诺贝尔诺贝尔逝世后,他的遗嘱一公开,立刻惊动了整个世界,人们对诺贝尔的无私奉献而钦佩不已。同时,各种矛盾也激化了,对他的误解和攻击也随之而起。

在诺贝尔的家族内,围绕着遗嘱发生了重大的分歧,他们都痛苦地发现,他们几乎得不到诺贝尔的任何遗产。

诺贝尔在遗嘱中说明“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奖金”。瑞典的国王和一些瑞典人对此十分恼火。同时,诺贝尔在遗嘱中要求“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五人委员会颁发”,瑞典国王认为这个遗嘱是“不爱国的”,这会伤害瑞典人民的自尊心。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种种流言飞语早已烟消云散。现在,诺贝尔奖金的意义早已超出了金钱的范畴,它成了举世公认的最高荣誉。

同类推荐
  •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之雄厚,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以及发明创造。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也可再一次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另外也可学到许多科学常识。
  • 凡尔纳密码:地心游记

    凡尔纳密码:地心游记

    小说讲述的是德国矿物学教授黎登布洛克带领侄子阿克赛、向导汉恩斯进行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地心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弗陷口开始,经历了缺水、迷路、巨兽、暴风雨、高温等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了千难万险,就在他们将要到达地心时,火山爆发了!在炙热的岩浆推滚下,他们经由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火山口回到了地面。全书情节波澜起伏,文章幽默流畅,不仅详细地描绘了探险的起因、种种周密的准备,探险过程中惊险的遭遇,还用浪漫主义的想象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冰岛风光和地底下的奇特景观,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幻想世界。
  • 希腊神话故事(上)

    希腊神话故事(上)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的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公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公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 The Complete Chronicles of Narnia(7 Books)(英文朗读版)

    The Complete Chronicles of Narnia(7 Books)(英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要将浩瀚的五千年历史凝结为一本指南书,考虑到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经历,优中择优地遴选出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更有权威性的点,汇集成这样一本书。但愿它能给每一个父母的教育添一点活力,为我们的少年成长添一块砖瓦,也为每一个家庭添一段美好的时光。
热门推荐
  • 陀罗尼集经

    陀罗尼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域邪门

    异域邪门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她意外的穿越了。在这个修仙的异世大陆,在霸者为王的世界,作为弱者的你不得生存。暗杀、背叛、作秀、虚伪,一个个狰狞的面具被揭开。而这就是所谓的人心,心中最黑暗最肮脏的私欲。是这个世界在逼迫你如何学会自私。为了寻找自己的前世记忆,为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她。。。不得不放弃他。也是这个世界改变了她,当她向全世界发出最暴怒的声音“挡我者死”时,连天地的被震退了,而他依旧深情的望着她。天地变迁,日月星移,当全世界都在改变时,唯有他……温暖如初。也许冥冥之中,她就是属于他的。请静静的翻开这本书,打开心中那个尘封已久的记忆,一起来观看他与她的爱恨情缘。
  • NBA第一人

    NBA第一人

    你感觉自己封盖不足,封盖+1,你被卡哇伊锁死,你感觉自己投篮不足,投篮+1,你被小皇帝撞飞,你感觉自己力量不足,力量+1,你的对手是球队得分核心,死亡缠绕大圆满,你将死亡缠绕,窒息抢断,逆天封盖全部+1,练成天罗地网防守神技,你的对手突破不进,甩脱不掉,背打不动,几乎崩溃而死!赛后面对记者们的长炮短枪,你拨了拨额前刘海,露出了一个自认为最帅气笑容,大放厥词:我可是开挂的辣个男人!你们真以为我只是防守悍将?下一场我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宇宙第一得分手?……你不断在球场偷取技能,不断加点提升技能……你终于无敌于NBA,成为了真正的NBA第一人!
  • 我脑子里有个世界

    我脑子里有个世界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将去往何地?”看着人生三大问题,李浮生不经陷入深深的沉思,“我到底是选A呢,还是B呢,还是C呢?”,决定了,只见李浮生按在了D的选项上。上面赫然写着“白开水”三个字,而其它三个选项分别是“红开水、绿开水、蓝开水。”
  • 又有何道

    又有何道

    明国弘治八年,道痴大和尚做出预言,修罗降世津门之南,天嘉湖畔。时津南伯府正为刘氏独子刘二公子贺八岁生辰,津南伯门生故吏前来道贺,百顷庄户前来献礼,湖畔灯火通明。忽东边杀出一骑兵士,是夜,伯府满门上下三十七口,焚尸祭天,道痴画阵:五洲灭灵。历史的车轮还在衮衮向前,人们不会在乎伯府谋反被杀全族,不会在乎秋田间焚秸秆死的几个庄稼汉,更不会在乎湖畔的陷兽坑里的呦呦鹿鸣。人们知道,那一夜逃了位伯府的王子,佛也知道。江流:我想成佛,因为我的爹娘死了,他们是放下屠刀,立地成的佛。至于其他的恩怨,与我何干。我是个小人物,我笔下的自然也是。
  • 绝版机甲

    绝版机甲

    宇宙以科技为主,光速不是最快的,星空穿梭变得十分简单;如果人类不喜欢自己的身体可以换一个头,人脑也可以转换成复杂的芯片,甚至可以永生。至于机甲人,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炸成灰都能重生……
  • 鬼王宠妻:腹黑小魔妃

    鬼王宠妻:腹黑小魔妃

    推荐一本新书《夫婿养成攻略》,这本书挺有意思的,搜索书名即可,么么哒!~八年前,她是性子软弱的庶女,嫡姐嫉恨她的美貌,嫡母送她去家庙,八年后,她是恶名昭彰的魔宫大小姐毒姬,正打算顺手教训渣爹毒母,却反而被渣爹当成礼物送给周王朝的鬼王。她正愁怎么接近鬼王,不如就顺了渣爹的意吧,不过,别以为这样她就会放过那些害过她的人了!大红的红盖头被人掀起,她巧笑倩兮的看着眼前的鬼王,似乎对方是一具供她研究的尸体,但是为毛对方的眼神也流露出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鬼王不应该面容丑恶恐怖吗?眼前这俊美如铸的美男又是谁?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前传。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客观再现20世纪初中国文化进程的巨大蜕变。时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黄遵宪、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等传统文人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仓促而毅然地登上历史舞台,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自觉地自我启蒙,传播新学,通过文化进行救亡图存,表现出“民族之正气”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这个文以载道的传统国家,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巨变中,传统文人遭遇各种困境、苦闷与彷徨,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突围。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奋力跋涉,以文字为武器,在实现相当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希图借此找到一条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转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新诗百年诗抄

    新诗百年诗抄

    《新诗百年诗抄》收入100年来100位著名诗人100首经典的裁云剪水的诗歌作品。与此同时,还收入了68位现当代诗人的诗歌手稿,大师云集,余光中、屠岸、洛夫、任洪渊、北岛、梁小斌、欧阳江河、杨炼、王小妮、翟永明……《新诗百年诗抄》择选了近20位当代著名画家近30幅充满意境和想象力的画作为百年新诗“站台”。给您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手稿、画作之外,我们还为100首诗歌均配有二维码朗诵版,给您可以听见的美好。
  • 相思诀之南风吹梦到西洲

    相思诀之南风吹梦到西洲

    相思诀,绝相思。 这只是一场梦,一场他们的梦,一场我的梦。从江湖到朝堂,从纯真到狠戾,她手上染了很多人的血,踏过尸山遍野,淌过血流如河,他仍是她心上的白月光。 洛鸢歌护了他一辈子,最后这一次她终是没能护住。 魂飞魄散,他将她的永不超生转移到了自己身上,来世变成一场遥遥无期的空想,关于来生,他终究还是食言了。 “终其一生,我所得的,不过大梦一场。可是,我不曾有悔,我只是遗憾,没能陪你到最后。”——许清涟 “我拿十分温柔予你,你回我一分就好,一分便足够了。”——萧景荣 从她递给他一颗糖开始,江无尘就知道,他这辈子他的命都是她的了。——江无尘 “若得公子喜欢,万死不辞。”——叶梧秋 “这将湖太大了,我们已经走散了。” ——苏归远 “饶是这江湖再大,我们仍能相遇。”——琴染 “我见卿山多妩媚,料卿山见我应如是。” “阿墨,待这天下太平,我们便走吧,远离朝堂,远离人间,去寻一处僻静,摇摇晃晃小半生。”——萧景深 “阿深,从今以后我护着你,谁也不能伤你半分。”——祁墨 一场帘中梦,一曲相思诀。愿为伊人死,久患不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