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000000008

第8章 油画艺术欣赏(8)

1780年,普吕东来到巴黎,那里新鲜的艺术空气加速了他的成长。在巴黎的3年期间,他接受了古典主义追求理想美的思想,终于在第戎的一次罗马奖绘画竞赛上成为一名佼佼者。随后他去了意大利,在那里又受到文艺复兴诸大师的画风的影响,尤其对柯勒乔的作品感到分外亲近,他决心以柯勒乔作为自己追随的榜样。

普吕东虽向往严格的理想美,但他的许多肖像画往往更注意人物的情感要素。他常采用侧面光来加强人的情感要素,使形象充满抒情味,因而有人说他的古典主义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他的画明暗渲染趋于协调。为了取得柔和的效果,他画的神话人物或妇女肖像,都是飘忽不定的,如梦一般地处在朦胧的境地。人们称他为“法兰西的柯勒乔”,就是由于他的绘画形象太柔美。这幅《约瑟芬皇后像》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

皇后约瑟芬是拿破仑的妻子。拿破仑称帝以后,除了宠用大卫以外,对普吕东也很器重。他允许画家给他的两位夫人和儿子画像。而约瑟芬这个模特儿,在画家的全部绘画创作中占着更重要的位置。她长得秀丽、庄重。画家普吕东不仅很愿意画她,并决心以她来完成自己一系列的传世杰作。他反复研究,画了大量草图。最后,在1805年的一幅肖像画上,约瑟芬在马尔梅松城堡的花园一角的树丛间的石椅上斜靠着,正陷入沉思。皇后穿着袒胸露肩的白色轻纱长裙,一条红色镶边的大氅翻盖在膝头上。画家强调了她那颀长的身材,娇柔的肢体和丰满的胸脯。她具有古典美的特征,但却没有旧式宫廷妇女的那种华贵气。一张明净纯洁的脸,正在向观众诉说着她内心的思绪。这幅肖像画提示了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异化现象。它那浪漫主义的情调和鲜明的色彩对比,就是这种异化的信息。

画家死后,《约瑟芬皇后像》曾因画题名字的更改引起了一场争论——这张肖像画究竟画的是谁?有人说不是约瑟芬皇后,而是拿破仑的女儿奥尔唐斯。经过长期的争议与反复考证,这种母女形象混淆的矛盾终于获得解决。这幅肖像画描绘的是约瑟芬,一个42岁的妇人,由于保养得好,所以人到中年仍然光彩照人。

约瑟芬,拿破仑·波拿巴的第一任妻子,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后。约瑟芬生于当时的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后在法国巴黎附近的马尔梅松城堡去世。

约瑟芬是一位法国骑士的女儿。她的姐姐凯瑟琳·戴茜蕾被许配给博阿尔内子爵亚历山大,但凯瑟琳·戴茜蕾在1777年去世,约瑟芬作为填房在1779年12月13日嫁给亚历山大,并生了两个孩子。

在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的1794年,她的丈夫亚历山大被雅各宾派拘禁,不久被控叛国罪判处死刑。她因丈夫的原因受到牵连,亦被拘禁,后因热月党人让兰贝尔·塔里昂的干预被释放。1795年热月党颁布新宪法,她丈夫的遗产得以归还。

在教宗庇护七世旁观下,拿破仑将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约瑟芬获释后经常出入巴黎上层人士的沙龙,在当时的社交界很出名。1795年拿破仑平定保王党叛乱后,成为国内军总司令。他在社交场合上认识了约瑟芬,并对她很青睐。但是约瑟芬开始看不起这个比自己小6岁的矮个子。拿破仑不断地追求,终于在1796年3月9日与她结婚。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称帝,约瑟芬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皇后,并且是拿破仑亲自加冕的。由于她已失去生育能力,她于1810年1月10日和拿破仑离婚。事实上,拿破仑并不想这么做,但是国内外反动势力强大,拿破仑在一次未遂的刺杀行动之后,越发感到皇储的重要性。虽然拿破仑的情妇们为他留下了大量的后嗣,但拿破仑需要的是一个合法的继承人。在生育过欧仁·德·博阿尔内(意大利副国王)和奥尔唐纳(荷兰王后)之后,约瑟芬再没能生下孩子。1809年,在皇储问题的压力和拿破仑母亲、姐妹的怂恿下,皇帝最终和皇后离婚。但拿破仑表现得十分慷慨,他把马尔梅松城堡赐给皇后作为长期住所,还将爱丽舍宫赠给了约瑟芬。此后拿破仑虽然和玛丽·路易丝成婚,但约瑟芬仍保有皇后的称号。

离婚后,约瑟芬居住在巴黎附近的马尔梅松城堡,1814年在那里去世。

苏格拉底之死法国大卫

大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拿破仑时代曾教育出一批优秀的美术家,这些美术家在他死后成为法国绘画的杰出人才,并使法国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美术运动的中心,其中最为突出的画家有安格尔、格罗、席拉尔等。

雅各宾党执政期间,大卫成为共和政府的文化与教育委员。他以充沛的感情创作了《网球厅宣誓》、《马拉之死》、《列弗列蒂埃》、《少年巴拉》等一系列讴歌法国大革命的优秀作品。雅各宾党失败后,他一度消沉,直到拿破仑执政,他又成为拿破仑的首席画师,以古典主义的宏大形式创作了《皇帝的加冕礼》、《皇后的加冕礼》、《拿破仑骑马像》等歌颂拿破仑的作品,极受恩宠。1816年,拿破仑失败后,大卫流亡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作有《萨平的妇女们》、《疲倦的战神马尔斯》等,流露出对于斗争的厌倦。

1748年大卫出生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洛可可画家布歇。1766年师从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历史画家维恩学画。1774年从皇家美术院毕业后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美术的影响。在那里他爱上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作品。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才是近代画家的学校,是近代美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780年大卫返回巴黎。他很快接受了狄德罗的激进思想,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现象深恶痛绝。1784年他再次去罗马并创作了历史画《荷拉斯兄弟的之誓》。

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大卫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被推举为国民议会主席。大卫因雅各宾党两次入狱。同年,雅各宾党的领导人马拉被刺,大卫怀着悲愤的激情创作了《马拉之死》。1794年7月热月党人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各宾党专政,因大卫参加了雅各宾党,他被罗列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

1799年大卫成为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师,同时期他还教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安格尔、柯罗等。

1814年3月拿破仑失败。1816年大卫作为一个弑君犯而被迫侨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1825年客死异乡,享年77岁。

拥戴拿破仑的艺术家中,最有名的艺术家就是大卫。大卫把拿破仑看成是法国大革命的继承人与混乱的终结者,对他非常崇拜,同意做拿破仑的宫廷画师。他画了一系列肖像画和历史画,精雕细琢,有惊人的效果,把我们带到了拿破仑时代的历史与生活中。

因为拿破仑不耐久坐,所以画家得掌握另一种画英雄的笔法。大卫说:“并不是非得精确地勾勒轮廓或画出脸上的小疙瘩就表示画得像,应当是要画出其气质、其精神。”

大卫的修辞艺术是思想的、沉静端庄的,他期望透过绘画感动、教育、促进、引导行为。除此以外,他还是爱国主义的,因此他参与政治,其艺术高峰也是其政治参与高峰。

随着拿破仑的失败,传奇革命活动结束,欧洲回到复辟保守时代,大卫对革命激情的改革幻想也随之破灭,这时他宁可流亡国外。但远离法国与革命战场,他失去了他的艺术灵感与动能,画作都不佳,1825年过世。

大卫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画风严谨、明朗和自然,他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具有史诗般的气魄、恢宏,富有雕塑感。大卫也是出色的肖像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逼真传神,生机勃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采。司汤达评价大卫的艺术“是严肃雄伟的,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它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具有时代精神,它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光辉片断,也因为它包含了真理,忠实地表现了画家虔诚的信仰和激动的感情,从而唤起了人们心中的共鸣。正因为如此,他的风格才长时间地影响着法国乃至欧洲19世纪的艺术发展。

《苏格拉底之死》是大卫一幅借古讽今的历史画。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致死的过程。而《苏格拉底之死》正是画家大卫对这一事件的描绘。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人,因坚持真理而死,他的精神一直感召着后人。整幅画面视线集中,光线的变化使苏格拉底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画中端坐者为苏格拉底,他正在为坚持真理而雄辩。旁听者虽然表情各异,但都为苏格拉底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此画大卫采取古典主义创作手段,从人物的刻画到构图的均衡性均体现了大卫的古典主义美学追求。在大卫的画中,不论是手执利刃的宣誓还是披布于肩的哲人,无不刚毅坚强、勇于牺牲,昭示了民主与革命的呼唤,对整个社会革命形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画在法国大革命前2年的沙龙中展出,引起过轰动性的效应。

泉法国安格尔

作为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安格尔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泉安格尔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练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他的绘画吸收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尤其擅长肖像画。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1805年,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体,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来,组成画面的受光部分,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这两种颜色都被纳入到黑色的背景之中。红、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画别有一种优美滋味的就是这些。这幅作品于1806年在沙龙中展出,但是它独特的、革命的、哥特式的风格特点招来了许多批评家的愤怒。事后,安格尔去了意大利,在当时奉承研究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风格提高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改造当时的绘画。他曾说过:“艺术发展早期阶段的那种未经琢磨的艺术,就其基础而论,有时比臻于完美的艺术更美。”那时他被中世纪的艺术深深吸引着。

1824年安格尔在巴黎开办了自己的学校,那些追求原始主义的年轻人都投向了他。他追求直率而纯洁的原始风格,把宗教画当作心爱的体裁,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感兴趣。他认为使艺术健全的道路在于通过希腊人和拉斐尔·桑西去研究自然,注重细节的刻画,而主要是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他强调纯洁而淡漠的美,这与大卫的艺术观点是相对立的。在对待古希腊的态度上,安格尔无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热情。

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德拉克罗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的各种画风嗤之以鼻,形成学院派风格。

安格尔生前享有很大的声誉,死后安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泉》大概从1830年安格尔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酝酿,但一直没有完稿。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他早在1807年就画过一些草图,后来不满足前人已画过的维纳斯样式,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26年以后,当他已是76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据说曾有助手帮他绘制,如有人认为这幅画最初是由他的两个学生保罗·巴尔泽和亚历山大·德戈弗协助完成的。

叔本华在两个世纪之前就这样写道:“人的相貌有如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是可以破译的。他的相貌概括了他所要说的一切。”《泉》表现的是一个宁静、优雅的少女,带有天真少女所特有的纯洁与青涩、梦幻与活泼,在一泓清泉的流溢下,与葱郁的背景相得益彰。就画面本身而言,《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少女的肌肉因安格尔美丽柔缓的曲线而更具魅力,色彩运用的非常柔和而富于变化。从作品的意义而言,《泉》并没有晦涩的隐喻和做作的批判,仅仅是作者对宁静安详的向往之情的艺术依托,是作者毕生追求的美的载体。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气也更理想了。”

同类推荐
  • 猿朋豹友(人猿泰山系列)

    猿朋豹友(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意大利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意大利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莱恩和伙伴们一起来到了意大利,从走出飞机场的那一刻起,米娜就有些不对劲了,似乎是犯了什么毛病;几个人刚准备躺下,却意外地从床下发现了一张或许能从中找到什么宝贝的藏宝图;之后几个人登上厄尔巴岛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没想到他们在这里未找到想象中的宝贝,却意外地找到了A元素……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非常同桌我的同桌我做主

    非常同桌我的同桌我做主

    陆飞、欧阳子、李小奇……好动、好话话、好做小动作的男生们,大丽、李小白……可爱、活泼、聪明的小女生们,他们生活学习在一起,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情呢? 读者朋友们快来看看这本《我的同桌我做主》,书里收录了《乾坤大挪 “椅”》、《别那么大声》、《庄半仙的幸运日》等好玩的故事。
  • 草镯子(新版)

    草镯子(新版)

    青阳县的石家大小姐梅香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仗着天足的缘故,要么爬上墙头给黄黄送猫食,要么蹲在地上看一天的虫子。有一天,梅香发现隔壁的裁缝家里多了个俊俏的小童养媳秀秀,大小姐的生活会因为这个小伙伴而增添快乐吗?
热门推荐
  • 重生豪门:总裁,低调点

    重生豪门:总裁,低调点

    都市平凡女孩沈清灵——车祸醒来后居然变成了令所有女性羡慕的豪门少奶奶。从此以后夜不归宿的老公每天晚出早归……1V1读者群:985854335
  • 南宗抉秘

    南宗抉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基因狼人

    基因狼人

    怪人那天的黄昏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来自洛基山脉的冰冷的风卷走了怀俄明州的生气,大街上行人寥寥,即使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也竖起厚厚大衣领口走得飞快。在这样见鬼的天气里,就连平日汪汪乱叫以欺负小孩子为乐的,那只叫做“俄罗斯来的”的狗都缩着头,溜进屋里不肯出声。雪已经下了两天,看样子还会没完没了地下下去。芬叹了一口气,看来今天是不会有人来陪自己了,这样一个漫长的寒假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即使自己能够遇见传说中的鬼也好,芬想,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聊,这样寂寞。
  •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她,不惜穿越时空,寻找前世纠葛;万蛇之王,等她千年,终于盼得她的魂魄归来,红尘滚滚,千年痴尽一生;他,轮回千年,只为一世得到她的爱,却不知伤她最深的人便是他自己;前世的救命之恩,回报的是给予她的真爱,不离亦是不弃;嗜血的帝王、温润如玉的帝王、万蛇敬仰的王;她,到底为谁而来?她,前世真相到底是什么?
  • 网游之另类女神

    网游之另类女神

    安素玩游戏最心疼两个蠢货:第一个是天天嚷着要和她抢男人,却永远不知道大力一点儿的室友徐婧。第二个是天天说她呆傻蠢笨肯定没男人要,却默默为她承包了整个精神病院的帮主江城独饮。至于为啥会和这两蠢货日亲日近嘛……安素表示:我交朋友从来不在乎对方蠢不蠢,反正都没我蠢。
  • 我本是散淡的人

    我本是散淡的人

    本书收录了“找不到感觉”、“包办婚姻”、“自我革命”、“朋友就是幸福”、“好男不跟女斗”、“害怕文学”等200多篇杂文。
  • 暗杀风云王亚樵

    暗杀风云王亚樵

    王亚樵的故事虽很多,也很精彩,但由于此人背景复杂,行动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所以多年来,他的生平事迹始终鲜为人知。当时,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因多夹杂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故而毁多于誉。于是,“支那魔鬼”、“名人克星”、“暗杀大王”、“领袖公敌”等便成了他特有的绰号。然而,远在千里之外西北高坡的某孔窑洞里,一个伟人用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给了他一个相反的说法,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无疑是对王亚樵一生言行操守、是非功过最为公正的评断了。
  • 月落苏城方知爱

    月落苏城方知爱

    林晞月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爱凑热闹这件事情有一天也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也不想要按照父母的期望一毕业就老老实实坐在办公室,她希望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哪怕是从一个商场最普通的实习生做起,但直到有一天她见义勇为,转身就成了人人口中的大英雄。也因此遇到了自己的爱情“麻烦”......这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小哥哥耐心地一步步地将一个倔强没有安全感的小朋友纳入怀中的甜宠故事,甜度很高,但有一丢丢小虐,敬请期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考古智多星

    考古智多星

    家道中落,父母尸骨未寒,欠下巨额债务。机缘巧合,只要替智多星完成任务,就能财源滚滚。只是没想到,每一个任务都和自己的考古专业有关.......富在学识,豪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