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300000009

第9章 世界各国对航天的探索(5)

“东方红1”号卫星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当时共做了5颗样星,结果第一颗卫星就发射成功。该院制定了“三星规划”:即“东方红1”号、返回式卫星和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孙家栋则是当时“东方红1”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1967年,党鸿辛等人选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天线干膜,成功解决在10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下超短波天线信号传递困难问题。“东方红1”号卫星因工程师在其上安装一台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并让地球上从电波中接收到这段音乐而命名。“东方红1”号卫星以火车运输时,铁路沿线每两根电线杆间由一位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卫。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1”号运载火箭(CZ-1)载着“东方红1”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1”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卫星为近似球形的72面体,质量173千克,直径约1米、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外壳表面由按温度控制要求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为材料,球状的主体上共有4条2米多长的鞭状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运载火箭用的分离环。卫星飞行轨道为近地点439千米、远地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为倾角6844度的近地椭圆轨道,运行地球一圈周期为114分钟。“东方红1”号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还可以以20兆赫的频率发射《东方红》音乐,该星采用银锌电池为电源。

“东方红1”号卫星目前状态

2009年2月1日15时08分32秒根据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数据写出来的。

纬度:6402度;经度:3507千米;轨道倾角:20564度;运行周期:1106分钟;速度:755千米/秒;高度:72825千米;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1”号

“嫦娥1”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1”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1”号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1”号工作寿命1年,绕月飞行1年,执行任务后不再返回地球。“嫦娥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地区。

“嫦娥1”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嫦娥1”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2”号、“中巴地球资源”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成果,进行适应性改造。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嫦娥1”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其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他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嫦娥1”号卫星“嫦娥1”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椭圆形地球同步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200千米,最远为51万千米,探月卫星将用1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千米,最远为128万千米,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114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千米高度的极月圆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卫星奔月总共需时114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3844万千米。而过去,中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58万千米左右。

根据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四项科学任务,在“嫦娥1”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在初样研制阶段,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承担卫星测试工作。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两颗初样星进行整星测试。整个初样测试阶段持续到2007年6月份,随后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进行“嫦娥1”号正样卫星的研制。

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对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3”号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1”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1”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1”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句号。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五项工程目标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工程系统五项工程目标:

1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

2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

3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

4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

5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我国取得的载人航天成就

“神舟2”号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

中国航天成就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1”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暂时搁置了。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2”号、“东方红2”号甲、“东方红3”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

“神舟3”号在预定地域着陆“神舟4”号“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5”号升空“神舟6”号升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比国际社会至少晚了30年,比航天强国美国、俄罗斯至少落后半个世纪。但是,我国自从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1”号载人试验飞船后,又于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3年1月5日,公接连4次发射成功“神舟”系列号的不载人试验飞船。航天专家认为,这些成功表明,我国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和其他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成功实现“多人多天”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这次太空飞行中,我国还实现了第一次天地之间对话,创造了其他多个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神舟5”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费俊龙和聂海胜着陆

“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05年10月1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6”号飞船,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47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千米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5”号相同。

时任美国太空总署署长的格里芬说,“神舟6”号升空,证明中国已跻身世界航天的“精英国家”之列,中国再次展示,他们是一个能载人飞上太空的航天先进国家之一。时任俄罗斯航天局副主管的莫尔西耶夫说,中国已经加入了人类太空俱乐部,我们期望在所有范畴上跟其进一步合作,包括载人航天飞行。俄罗斯密切关注中国的太空计划。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这颗探测卫星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地轨道上,执行了多项科学探测任务。“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完善发射,使中国人向着千百年的登月梦想逼近。

2008年9月24日下午14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行总指挥部宣布:2008年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直接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届时中国的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7”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7”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系统

载人飞船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航天工程,由7个系统组成,即:宇航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

宇航员系统

宇航员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6个系统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载人航天飞船工程与其他航天工程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人类的直接参与飞行。宇航员系统是一个以宇航员为中心的医学和工程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涉及航天生命科学和航天医学工程等许多重要领域。宇航员系统的任务是负责制定出宇航员选拔方案、内容和标准,并选拔、培训出能够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宇航员;对宇航员实施有效的医学监督和医务保障;与此同时完成宇航服、食品和用具等装船项目的研制。

同类推荐
  • 交通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交通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然而,近几年来,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意外事故和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蒙上了阴影,令人痛惜和震惊。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的普及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书为中小学生普及一些交通方面的常识,让小读者们更好的了解一些交通方面的知识以及常识!
  • 地理谜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理谜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境与人类健康》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环境与人类健康》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漫游海底世界(探索发现漫游记)

    漫游海底世界(探索发现漫游记)

    《漫游海底世界》本书为您讲述关于海底世界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荒原生命的奇迹

    荒原生命的奇迹

    人类生活的蓝色家园是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在地球上,除了最高级的灵长类——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伙伴。它们当中有的庞大、有的弱小,有的凶猛、有的友善,有的奔跑如飞、有的缓慢蠕动,有的展翅翱翔、有的自由游弋……它们的足迹遍布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海洋。和人类一样,它们面对着适者生存的残酷,也享受着七彩生活的美好,它们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热门推荐
  • 快穿男主我想静静

    快穿男主我想静静

    不绑定系统就会死。你说什么,还有任务。可为什么我做任务每次你总是发疯,莫名其妙的崩坏,并且名字还都一样。前有狼,后有虎。这让准备混吃等死的沐衣衣很是头疼
  • 江湖英侠

    江湖英侠

    江湖悠悠,侠客风云,行侠仗义,展现不同的飒爽英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讲述先秦以来的英雄好汉;从秦朝到民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恩怨情仇……
  •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一桶阿蒙蒂亚度酒/一桶白葡萄酒(英文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公子无心爱良夜

    公子无心爱良夜

    谁人不知大赵国公主赵良宴最爱驾一匹白青马飞扬跋扈的往将军府门口那么一杵,高冠长佩,气势凌人的指着大门叫道:“霍斐,今儿你再不出来,我灵犀宫统共两百余宫女嬷嬷太监就跟这儿一堵,本公主就是要让整个长安城的名门贵女知道,你霍斐霍大将军是本公主的人!”谁人都说她乐昌公主不知廉耻,又不知好歹的看上了京城男神霍大将军,霍斐却避她如过街老鼠。可从没人知道她灵犀宫的绣枕下面,还保留着许多年前的那支素银簪。她知道,逼婚是个技术活儿。她也知道,坚持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
  • 名门盛恋:大叔轻轻宠

    名门盛恋:大叔轻轻宠

    他教会她为人处世,告诫她除了他的话谁都不能信。他让她爱上了他的同时,他带着未婚妻来到她的面前。她泪目,他教会了所以,貌似没有告诉她,如何可以进他心。直到她消失……她再次回来,换了身份,未换皮囊,看到他的震惊,她冷笑,给他的报应来了!
  • 逆天邪皇

    逆天邪皇

    旌旗漫卷,神魔如潮!这一世,荣耀终归于己身!我,辰帝!誓弄苍天于股掌,震宇内之神尊!
  • 雪落半夏

    雪落半夏

    你终于来了,在我孑然无助的时刻,各自散去的种种依然充满着喜悦和悲苦。所幸,你还在意我!韩雪落,在心里欷吁良久。而隔街而望的宫贺,在上天入地搜寻不得之后,突然相遇自己心爱的女人,竟然瞬间石化。浑身森冷的气息,转瞬被不明所以的情绪所取代。隔着那么远的距离,韩雪落隐隐有点害怕,她不知道那个喜怒无常的男人,要如何处置她!而他面对那个随时都想逃跑的女人,竟然不相信堂堂宫氏帝国总裁,也有喜极而泣的感觉。五年来,那个不起眼的女人,让他魂牵梦绕,几近疯狂,而今她出现了……
  • 盛世倾宠:扑倒狂傲陛下

    盛世倾宠:扑倒狂傲陛下

    “陛下不好了,娘娘把皇宫烧了——”某男挑挑眉“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帮她煽风点火。”“陛下不好了,娘娘去逛妓院了——”某男眉头微蹙“把所有妓院都给我烧了。”“陛下不好了,邻国王爷派人来抢亲了——”某男冷笑“这次我亲自出马。”公布一下群号:482089306验证码:小说人物名字
  •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