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500000019

第19章 无法平静的河流变迁(2)

黄河原名为河水。直到西汉初年,才开始有人提到黄河的字样(《史记》“使黄河如带”),虽然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至西汉末年,已经有了“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记载(《汉书·沟洫志》)。到了唐代黄河的含泥沙问题更为严重。

我们知道,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黄土疏松,不耐侵蚀,被侵蚀的黄土,便辗转流入黄河。因为黄土高原紧邻沙漠,所以黄土中多含沙粒,因侵蚀随水流下,增加了黄河水中的含泥沙量。

其实,在远古之时,黄河中上游植被丰富,遇到侵蚀,泥沙不多,有时最多也只是浑浊。但是,后来随着沿岸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开发,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开始变得愈发严重,因而遇到雨水,泥沙俱下,形成黄河泛滥,甚至导致河流改道。

自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决口泛滥,相当频繁,其中改道也有多次,据有关方面统计,自有记载以来黄河决口泛滥约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达26次,其范围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在26次改道中,大徙改道有6次。其中金以前多在今黄河以北,金朝以后多在今黄河以南。宋代以后的变化最为频繁,大约不到四五百年就已经有改道的事情发生。这自然是由于河流泥沙过多,河水容纳不下的缘故。

黄河之所以决徙改道,除自然原因外,也有社会原因,而洪水量和泥沙量则是造成黄河决徙改道的主要自然因素。

黄河的6次改道为:

第一次在春秋中叶,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从河南进入河北由天津入海。这条河道稳定,将近500年,到西汉文帝后开始决口,至西汉末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灾情较为严重,终于在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在河北磁县南决口。主流东决,在今山东境内入海。而分流则漫流在今山东西部、河南东部一带,前后经过70余年的漫流期,到东汉初才结束了这种局面。

第二次改道在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由著名的水利工程师王景和王吴主持,对王莽时的河决大势加以疏导,王景领导几十万民工花1年时间,沿黄河修筑堤坝达500余千米。这次改道后黄河稳定长达700余年,直到唐中叶才决口。这次安流时间长的原因除了王景治水之功外,关键在于中游地区植被发生变化。在此期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占领黄河中游地区,建立政权,用畜牧业代替农耕,从而使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到唐代末年黄河又开始泛滥。

第三次改道在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宋初70余年中,黄河多次溃决,但屡决屡塞,总能堵住,至景祐元年,澶州(濮阳)决口已无法用人工堵塞。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东北决口,造成第三次改道。经山东北部入今卫河由天津入海。此后嘉祐五年(1060年)黄河又在大名东决出一段,东北循马颊河入海,导致黄河有东北二流。此后60年中,宋金对峙,中原战乱不定,因而黄河灾情更为严重。

第四次改道是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今河南原阳县),经延津,入山东至寿张入梁山泊,然后分为2支,北支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南支由南清河(泗水)取道淮河入海。就水量而言,进入淮河者占大多数,夺淮入海者达十之七八。

第五次改道是在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在此之前,元代贾鲁曾治理黄河,使水回归故道。所谓故道也就是自金代以来黄河多次经流的汴泗道,由河南进入安徽北部至徐州入泗水,再循泗入淮。历史上称为贾鲁河。

第六次改道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今河南兰考北),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夺淮入海的历史。这也是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导致淮河流域泥沙堆积、地势上升造成的。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侵华日军沿着陇海铁路西行,命令其部队炸开在郑州花园的黄河大堤,使黄河再次趋向东南,历时9年,造成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受灾。这是历史上黄河由于人为决口所造成的最大灾害。

黄河历次改道,造成入海口经常发生变化,其入海口最北在今天津市附近,最南是和淮水一同入海。如果以现在河南孟津县和现在的天津市以及淮水入海的地方为三顶点,作一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内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在黄河改道或者泛滥区域内,甚至还有若干地区还不是这个三角形所能包括得到的。

从整个历史时期黄河决徙改道的情况来看,可以公元10世纪为分界线。在此以前的2000年间,大改道共有2次,其他决徙的记载也很少,黄河基本上是安稳的,平静的。这是因为古代黄河上、中游高原地带的森林、草原还比较完整。如山陕峡谷和泾渭北洛上游基本上是畜牧区,原始森林、草原未被破坏。唐代以前的3000多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气温都比现在高2℃,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这种良好的植被状况,足以保持水土;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带,古代人民在黄河两侧挖了无数的灌溉渠道和沟洫,其中著名的如战国时魏引漳水溉邺、秦开郑国渠引泾入洛,汉武帝开白渠引泾入渭等。《史记·河渠书》说,当时的灌溉渠要“以万亿计”,这些渠道沟洫把河水夹带的泥沙引入农田,作为肥料。此外,古代黄河下游有名的济、汴、濮、漯等大川和密如蛛网的支津,以及散布在大河两侧众多的湖泊,也直接或间接相通,为黄河流沙的淤积和洪水的宣泄起了分担作用。因此,千年以前,黄河流域作为我们祖先定居生息的地方,它灌溉了亿万亩农田,它和它的支津有几千里通航路线,那时候的黄河是利多害少。

黄河为患严重只是近千年来的事。公元10世纪以后,也就是从唐末五代开始,黄河的情况发生重大的变化,它已不再是一条安稳平静的大河,而以决徙为常态,安流为变态了。而且决徙的频率和破坏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加。东汉至唐末的800多年中,黄河仅有40个年份有决溢的记载,唐末至近代的1000多年中,大小决溢达1500余次,清代269年中即达600次,辛亥革命后1912~1933年的22年中,决口达92次。这主要由于人为的原因。首先,从唐代后期开始,黄河上中游的大片原始森林,遭到盲目滥伐,广大牧场被垦为耕地,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唐以后的气温也有了明显而持续的下降,一般平均气温比现在约低1℃,也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再加上五代以后,封建统治中心东移,上中游的渠道逐渐湮废,泥沙毕集于黄河。统治阶级不知治本,只知治标,硬想用堤防来解决一切,于是两岸支津全被堵塞。与这些支津相沟通的天然湖泊也日渐淤废。既无支津湖泊来分泄洪水,堤防尽管逐渐加高,河床填高得更快,洪水一到,终不免溃决。而每次决徙、改道,河水所挟带的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到了元、明以后,黄、淮两大流域合成一处出口,更易发生壅塞溃决,这也是促使后期黄河决徙愈益严重的原因。

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既是一部旅游地学佳作,又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科普读物。作者吴胜明对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欣赏,以一个资深的地学专家和一位热爱大自然的普通行者的双重身份,以科学和人文的视角、至情至性的表达方式,更像一个智慧的导师,带领读者一边走,一边欣赏,在领略美丽的外在景观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家亲近自然、研究自然这一过程的内在美,富有感染力。
  • 火山:愤怒的疯狂地球

    火山:愤怒的疯狂地球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学习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推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水平,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科普知识大博览)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科普知识大博览)

    在奇妙的动物世界中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种类繁多的动物令人眼花缭乱,他们灵活敏捷的身手,漂亮的样貌,神秘独特的生活习性都能让你连连惊叹。你喜欢家里的小猫小狗吗?很多人都喜欢这些小动物。作为人类的伙伴,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爱护动物,与他们和睦相处、共同成长,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先从了解他们开始吧!地球上的生命种类繁多,动物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大自然赐予的,能够和人类共同生长、相互影响的伙伴。从天上翱翔的飞禽到地上奔跑的野兽,从海底游弋的鱼类到洞穴里的昆虫等,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热闹,充满生机。我们人类也是动物世界的一分子,而且是最高级的动物。
  •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小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但它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尤其是生态伦理关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一样的生态伦理观念,就会对应着不同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究竟应该持有怎样的生态伦理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生态伦理本身了解多少。
  • 奇异的泉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奇异的泉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出发,以五个圈层构造及其互相之间关系的地理知识和发展动向为基准,从中遴选出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前瞻性、充满新世纪气息的知识亮点,介绍好动多谜的地球、水是生命的源泉等内容,藉此向大众普及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水平。
热门推荐
  • 戏精女友与男朋胖的日常

    戏精女友与男朋胖的日常

    某天从图书馆归来,看见五分钟前,加贝发过来的消息。加贝:哥,哥哥哥哥哥!我心顿时一紧,忙问道:怎么了,加贝?加贝:哥,微信借我十块钱,好人一生平安!我赶着去买饭,没钱了!哭哭,你怎么才回我,我都要饿成木乃伊了。我:......【微信转账一百】加贝:谢谢哥!我最爱你了!我挑了下眉毛,回到:还钱算利息的,一天十块。没钱换就**偿吧。【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我:......
  • 小老虎欢乐成神路

    小老虎欢乐成神路

    唔,洛水上神在在路上捡了一直巴掌大的小紫虎,连人形都尚未修成。罢了,既然她这么排斥别的仙,那就自己先养着。三百年后,洛水上神为了保护小紫虎受伤即将沉修,将小紫虎交由踏宇上神代为照看。小紫虎一惊,拼命摇着小脑袋:“我不要,我跟着你,跟着你有肉吃。”洛水上神只拍了拍她的头道:“乖,听话。”默了默,总感觉有些不妥,但是又想不起什么来,只能对踏宇上神道:“不要让人欺负她。”踏宇上神诧异了一下,挑了挑好看的眉,看着仿若冰山似的洛水上神:“我以前总感觉你最是冷漠果决,如今怎的这么婆婆妈妈,你要是不放心……”……骄傲的火凤飘然而至,小紫虎疑惑:“我和你很熟么?”某火凤暴走:“楚辞。”小紫虎恍然大悟:“原来是那只红色的小鸟啊。”某傲娇的火凤继续暴走:“什么红色的小鸟!本大爷是火凤!火凤!”叹了口气继续道:“唉,也难怪你不认得,没见过火凤吧?何况本大爷当时被暗算受了重伤,缩小了原形的……”……唔,成仙路很漫长?小紫虎小耳朵一竖,大气磅礴道:“谁说我要成仙了?我要成神!”六界首富?六界至宠?可爱女神?都是浮云!某只小老虎窝在某神温暖香香的怀抱里认真总结道:“幸福就是有肉吃,有小话本看,有架打,唔,还有……”且看一只小老虎,欢乐成神路昂。
  • 迷糊太后:误闯皇帝的老窝

    迷糊太后:误闯皇帝的老窝

    人家穿越成皇后貌美如花,在后宫呼风唤雨,她却丑不忍睹,人人喊打,处处受人欺凌。她誓要混出个皇后样,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最终皇帝老儿挂了,欺凌过她的皇子公主见她便行大礼:“太后吉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紫星大帝

    紫星大帝

    修真界巅峰强者飞升通道被神秘黑手击杀,重生低等位面修武界,卷土重来,斩荆披棘,重返巅峰!紫星神体降临,天下唯我独尊!
  •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战胜和克服“忧虑”、开启新生的书,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经典名著。该书旨在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情绪问题,告诉读者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为人处世、有效影响他人,以及如何消除忧虑情绪、摆脱心理问题,走向成功和快乐,开创美好人生。
  • 乌龙女侠蒙难记

    乌龙女侠蒙难记

    八人携手,荡起宋朝红尘天涯,潇洒日月,纵横万里。怎奈,事与愿违,贼人当道。到底是谁袭击了阴阳教总坛?又是谁制造了青龙镖局灭门惨案?最后连玄武山寨都惨遭抄山。一系列的苗头都指向从千年后穿越而来的四个无辜者。怎奈,彼此之间的信任竞薄如蝉翼。从此,各分两边。才知道缘分有时候,竟然轻如鸿毛。
  • 妖孽殿下出逃妃

    妖孽殿下出逃妃

    她是丞相千金,赏春盛宴上结识那如桃花般美丽的男子,他们都没想到,会因此而结下宿命的纠葛。下嫁闲王后自己的家族被揭发贪污灾银、陷害忠良、毒害龙子,面临灭族之灾。在她决心安定下来时,却被告知自己的夫君与洛党死敌联手抄了自己的家。一月之前正是他们大婚之日,那天万人空巷。而一月之后,一纸休书,冰冷无情的话语化为利刃将她的心刺得千疮百孔。沦为乐妓、逆境中结识知己,沉浮几番,只有那眉眼如画的男子还能伸出手轻声道,和我回家。再次点上红妆时,却遭受朋友的背叛。命运辗转,在异乡又如何能轻言相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猫腻

    猫腻

    村长说:“眼熟不是不可能的,马乡长原本就是咱乡政府的副乡长嘛。这回他跟你一样,不知咋的转了一回运,副的屁地一下变正的了,鸟枪换炮了。”突然老七就想起马乡长为什么瞅着眼熟了。那个给了他一张名片和两支香烟的人,可不正是他嘛!他就啊了一声,身上呼呼啦啦地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