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900000044

第44章 农业生产的四季歌诀(3)

华南西部地区在进入伏天之后,水、热、光都处于一年中的高峰期,而且三者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促进,这样的气候是非常适合大春作物生长的,但也要注意防洪排涝工作。华南东部的情况与西部不同,高温长照与少雨状况相间,这一方面限制了光热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要抵御伏旱,除了在前期注意蓄水保水,还要根据实地的气候状况,改进作物栽培技术,趋利避害。

茉莉、荷花在炎热的大暑盛开,茉莉馨香沁人,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芬芳洁净的感受。荷花高洁,不怕烈日骤雨,暮敛晨开,诗人称赞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孕育着丰收。

秋处露秋寒霜降

秋季伊始——立秋

立秋

立秋一般在8月的上旬,即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即秋天就要开始了。“秋”指作物快要成熟的意思。通常“立秋”后的当天或次日,人们一早一晚会感到风凉了,一改往日汗津津的样子,确有清爽利落之感。生活中自有“立了秋,便把扇子丢”、“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之谚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古代将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之后,刮来的风一般都是比较凉爽的,完全不同于暑天的热风;早上起来会有雾气产生;感到秋天阴寒之意的寒蝉开始鸣叫起来。

“立秋”后,虽使人有月明风清、“秋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那种盼望已久的纵情之怀,但也颇有“早穿棉袄午穿纱”的那种“脾寒”天的感觉。“立秋”一到,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的农谚,即是说再过半个多月,各种花草树木、农作物等,其生长的高度即将停止,没有抽穗的作物也在这一时期完成抽穗的生长发育。

这一节气后,天气仍处较高的气温阶段。所以,农谚中常有秋老虎之说,亦即中午有时还相当热,但总的趋势是气温将从此开始缓缓下降了,雷雨天气亦逐趋减少。该节气后每降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次,“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即在于此。此时田间劳作,仰望苍穹,使人往往有时而天高云淡,时而乌云滚滚,给人以风云变幻莫测之感。

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秋来的最早,一般在8月中旬入秋。平常年份9月初,首都北京开始秋风送爽,而秦淮地区的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大约在10月初,雷州半岛接到秋的信息更晚一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基本上就是新年元旦了。

古人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很重视这个节气。“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有较高气温,因此各种农作物生长很旺盛,单晚圆秆,中稻开花结实,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大豆结荚,甘薯薯块膨大,都对水分提出了要求,这时候的作物受旱会给最终收成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的农谚。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这个时节,我国中部地区的早稻收割、晚稻移栽,而大秋作物则进入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

立秋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

茶园要尽快进秋耕行,秋挖可以消灭杂草,使土壤疏松,并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如果再结合施肥,可促使秋梢长得更好。这一时间,华北的大白菜应抓紧播种,来保证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若播种太晚,使其生长期缩短,会导致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

这一时节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例如稻纵卷叶蟆、水稻三化螟、玉米螟、棉铃虫和稻飞虱等,应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此时北方冬小麦的播种也马上开始,要及早整地、施肥。

炎暑终结——处暑

处暑处暑一般处于8月的下旬,即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处”有躲藏、收起、终止之意。该节气向人们昭示,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从此,人们将置身于凉爽的气候环境中。从气象角度来说,“处暑”是气温由高到低的转折点。因此,“处暑”后天气就逐渐凉起来了,生活中纳凉扇子之类也似乎开始闲置起来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在这个节气,老鹰着手大量捕猎鸟类;世间万物逐渐凋零衰落;黍、稷、稻、粱类农作物都成熟了。

处暑时节,我国华南地区的平均气温比立秋时节大约降低了1.5℃,有些年份的8月下旬的华南西部会出现连续三天23℃以下的低温天气,这很可能影响杂交水稻的开花。然而,由于此时的华南地区还基本上受到夏季风的控制,因此,在一些地区的平均气温会在30℃以上,甚至在华南东部的一些地区会有35℃的高温出现。而现在西北部的高原上,特别是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方,已呈现一片初冬的情景,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时节,华南地区的降水分布开始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化。在这个交替过程中,华南中部的降水量将处于一年中的次高点。这一时期,华南西部地区应积极做好蓄水保水工作,以保障冬春农田的用水。在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经常出现连续阴雨的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在广大的南方地区,此时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季节。一般在处暑节气,华南地区日照仍旧比较充足,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收割晾晒和棉花的吐絮。但是少数年份也有“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情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此时要特别重视天气预报,做好必要的准备,把握晴好天气,及时地搞好抢收抢晒。

这个节气过后,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日较差不断增大,此时的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作用很大,庄稼成熟比较快,因此有“处暑禾田连夜变”的农谚。此时黄淮地区及沿江的江南地区的早中稻正在收割,连续的阴雨天气对这一行动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正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而言,充沛的雨水是十分重要的,一旦遇有干旱要及时浇灌,避免穗小、空壳率高的情况出现。另外,应追施穗粒肥以使谷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可过晚,以防造成贪青迟熟。

这一时节,大部分棉区棉花逐渐结铃吐絮,气温仍较高的情况加上阴雨少照可能会造成大量烂铃。此时应精细整枝、推株并垄以及摘去老叶,及时改善通风透光。同时,适时喷洒波尔多液,防止或减轻烂铃的情况。处暑前后,春山芋薯块膨大,夏山芋开始结薯,夏玉米抽穗扬花,对水分的需求都很大,一旦受旱将对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说“处暑雨如金”确实是十分有道理的。

天气转凉——白露

白露白露一般在9月上旬,即每年的9月7日左右。该节气表示天气逐渐转凉,“白露”后气温降得较快,更易达到成露的条件,多呈现出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的天气。空气中的水汽将因气温降低而冷凝形成“露水”,且较多较重。生产中,已进入秋收大忙阶段。

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时节,鸿雁和燕子等候鸟都准备南飞避寒去了,而百鸟则开始贮存过冬的干果粮食。

这一时节的气候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中稻的收割和晾晒,素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此时的由于天气比较凉,蒸发减少,因此可以抓紧趁雨蓄水保水,尤其是华南东部地区,继小满、夏至之后的白露又是一个雨量较多的季节,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做好水储备。

秋日度半——秋分

秋分一般在9月下旬,即每年的9月23日前后。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节,人们立于田间仰望苍穹,自有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感觉。生活中一早一晚大有气温由凉变冷,确需身着棉衣之感。从天文来说,北半球自“秋分”,在北秋分极点则是开始另一番景色。自“秋分”以后,农田劳作已进入高度繁忙阶段。田间四处可闻机器隆隆之声,展现出一幅幅紧张的劳动画面。正所谓“秋风劲吹四炊烟,妇孺忙碌在田间,昨日青纱犹满目,今朝一望见苍山,沃土犁下腾翻起,人声鼎沸响耳边,车水马龙连天际,金灿麦种播入田”。

秋天注定是一个繁忙的季节,自古有“三秋”即秋收、秋耕、秋种,这很适合秋季降温快的特点。秋分时节,棉花吐絮,烟叶也逐渐由绿变黄,已经到了收获的大好时节。此时的华北地区基本开始播种冬麦,而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则正忙着收割晚稻,并且趁晴天耕翻土地,以准备播种油菜。秋分时节会有一些天气会影响到农事活动的进行,例如干旱少雨或阴雨连绵的天气。特别是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对即将收获的作物造成损害,例如使作物倒伏、霉烂或者发芽,这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时候要看准时机,重视预报,尽量减小损失。

此时,要预防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及时抢收秋收作物。还要抓紧早播冬作物,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充足的热量资源,以增强种苗的抗寒能力,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此时南方的双季晚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的说法。这一时节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因此要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寒意渐明——寒露

寒露

寒露一般在10月上旬,即每年10月8日或9日。这一节气标志着天气虽已凉爽,却尚未寒冷,露集渐浓,还未成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即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此时草木已渐枯萎,如仰望苍穹,往往给人以天高云淡、近水远山皆清晰可见,一旦秋风吹来,有阵阵作寒的念春之感。古代将寒露分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寒露时节鸿雁大举南迁去避寒过冬;深秋天寒,雀鸟消失了踪迹,一些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大量蛤蜊,而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都与雀鸟很像,便以为雀鸟变成了蛤蜊;此时的菊花都已开放了。

这一时期农人田间劳作相对减少。偶尔田间劳作,不时会看到天空大雁成“人”或“一”字形由北向那遥远的南方翩然飞去的情景。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雁向南,衣裳棉”的谚语。生活中,一早一晚要着装毛衣、骑自行车有需要戴手套之感。由于气温逐渐下降,要求人们要加快“三秋”工作进度。

寒露之后,北方冷空气的实力逐渐增大,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在冷高压的控制之下,这也标志着雨季的结束。此时的天气通常为晴天,且白天较暖夜间较寒,对秋收的进行很有利。雷雨暴雨基本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消失不见,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一些地区可以偶尔听到雷鸣。华北地区的降水量骤减,这时的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份的一半或者更少,西北地区的一些地方的降水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此时的干旱状况虽然对秋收作业有利,但是却不利于冬小麦的播种,也就限制了旱地冬小麦的产量。不同的是,此时在海南和西南一些地区一般还会有秋雨连绵,而少数年份的江淮和江南地区也有阴雨天气的出现,这样的天气必然会对秋收作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

这一时节,棉花正在进行着采摘工作,要趁天晴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不算太低时把棉花收回来,有农谚说“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危害。

同类推荐
  •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海洋探险是一项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行动,但是海洋的神秘依然刺激着世界上最勇敢的探险家们的想象力,诱惑着人们去征服地球上这一最近的边界。人类潜入海洋深处还有一个理由:我们来过这里。从古到今,无数先驱为了解海洋奥秘作出了种种努力。《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讲述了海洋探险所带来的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故事生动、有趣,也介绍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地理发现,适合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阅读。有很多事,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事,我们很快会知道,有很多事,我们终究会知道。已经知道的,是科学揭穿了神秘:不曾知道的,我们勇敢探知,我们就是海洋明日的探险家!
  •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米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火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 出土的谜团下

    出土的谜团下

    本套《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丛书,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破解的天书》、《真实的梦幻》、《复活的古城》、《古老的密码》、《出土的谜团》、《灾祸的降临》、《科学的黑屋》、《大脑的神奇》、《人类的奥秘》、《生命的密码》、《身体的透视》、《长寿的钥匙》。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到震颤。
  • 生命的自我调适:体育百科

    生命的自我调适:体育百科

    体育,顾名思义,是指利用身体活动来进行教育,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一个国家体育活动的发达与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体育还可以培养竞争意识。一个人,必须有一种动力,一种不愿落后的信念,方能取胜。本书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体育常识、体坛轶闻等作了一些详尽的描述,对各项影响较大的体育盛会、全民热衷的体育运动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从而让读者对体育事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 世界奇闻怪事

    世界奇闻怪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离奇诡异的事件从古至今层出不穷,而为我们导演这些奇妙事件的,经常是我们无法解释的未知力量。它们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匪夷所思甚或毛骨悚然。它们所散发出来的神秘魅力,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并以其不可思议的力量激发着人们探索的热情。
热门推荐
  • 江湖小邪妃

    江湖小邪妃

    某王爷一脸深情的表白:“若一生一世不够,我们还有生生世世。只望余生有你,生生有你。”“嫁给我吧,或者……让我娶你”。叶槿然:“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你有什么想不开的要结婚?”腹黑小王爷:“……”,女孩子太聪明真心不好,太难骗了!追妻三十六计,没有一计好用。看来只能使出终极绝招了……色……诱……
  • 万界疯人院

    万界疯人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世界上有了这样的一座精神病医院。它曾出现在哥谭市最繁华的街边,也曾经藏在浣熊市最阴暗的角落,它可能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有过一小段的描写,也可能在《汉尼拔》的影片中有过一秒钟的画面......有人说,里面穿着护士服的女孩有点像哈莉奎茵,也有人说,二楼的病房里的老头自称莫里亚蒂教授,有人在走廊的角落找到了老旧的电锯,也有的人在床下翻出了画着小丑的纸牌,主治医师永远懒懒散散的样子,地板缝里总渗出莫名其妙的血迹。如果有一天,你在下班路上偶然看到了一间陌生的医院,那么不论你有没有病......欢迎光临。——————书友群:912404715
  • 圣魔之名

    圣魔之名

    战争与和平的名义秩序与自由的抉择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原来到了最后,我们都变成对方讨厌的样子。---------一片大陆,一座小村,一个少年,一把长镰,一颗黑珠,一个少女,一枚白珠以及一篇故事
  • 聆听春风

    聆听春风

    一辈子很长,接触的人和事很多。无论世界怎怎么复杂,其实我们追求的只是简单的幸福感。如果当初那个人不再让你拥有幸福感,你还会委屈自己停留吗?还是勇敢的做个负心人?
  • 我的对象是只鸟

    我的对象是只鸟

    秦山做了个梦,天亮醒来,发现会说鸟语了。然后,用爆米花和猴子换了狗头金;用狗粮和鸾鸟换了灵血果;用烤羊和鹤王换了鸽血石;用卤肉和真犼换了无上仙诀。还有一只美丽的小红鸟,秦山心念念等着她化形、长大……xx书友QQ群“鸟巢”957119654
  • 茫茫人海缘分无价

    茫茫人海缘分无价

    失去了生命,在次重生,她决定使用这个身份,调查那批对她家族又威胁的人,尽快铲除。并想快速回归自己的家族。闯荡的时候,在飞机上,她遇见个男人。先是自己旁坐,后是学长,后是老板,接下来是什么?某个男人“你夫君。”某公主“GUN”
  •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兼作家。中国读者常常将他与写出伟大历史著作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90年)相提并论。司马迁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并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希罗多德同样用生动的笔触,将自己一生中远行时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等国的历史记录下来,写成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书——《希罗多德历史》。
  • 高仿神婆

    高仿神婆

    谁说现在帅哥不好找,找到了也是别家的?她颜妃就顺手捡了两个绝色帅哥窝在家里,随时待命,等着被自己吃干抹净。谁说女人胸大无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颜妃就是凭着这大胸、小脑,逢凶化吉,坑、蒙、拐、骗信手拈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天师请留步

    天师请留步

    平静的都市之下,实则波涛暗涌。妖魔鬼怪伺机而动,更有邪修以人魂修炼邪法。吕宁是个天才阴阳师,奇门五行,星相占卜,无所不精,而他的桃花运,更是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