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900000006

第6章 春夏秋冬的地理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带,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8℃左右。

2.萨瓦纳气候带,干湿季明显交替,以北半球为例,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5~10月,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

3.热带季风气候带,一年分成旱雨两季,每年6~9月,夏季风(西南季风)来临,形成高温多雨的雨季;10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风(东北季风)来临,降水明显减少,形成旱季。

4.南极洲由于纬度高,地势高等原因,气候酷寒,冰川广布。但也有—个相对高温期,其平均温仍在0℃以下,实际上是全年长冬。

5.北冰洋地区由于纬度高,全年严寒,皆为冬季。

6.温带四季分明,一年中春暖、夏暑、秋凉、冬寒相当分明。但由于温带跨纬度多,从低纬到高纬,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大,四季的长短亦有不同,从低纬的夏长冬短逐渐过渡到高纬的冬长夏短。

信风的形成

信风:又称贸易风,在赤道两边的低层大气中,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这种风的方向很少改变,年年如此,稳定出现,很讲信用,因此称为信风。信风的形成与地球三圈环流有关,太阳长期照射下,赤道受热最多,赤道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高空形成高气压,高空高气压向南北两方高空低气压方向移动,在南北纬30度附近遇冷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产生气压差,气流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中的空气向南运行时,空气运行偏向于气压梯度力的右方,形成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南半球反之形成东南信风。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化学小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古代化学小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在化学领域中也曾有过广泛的开拓,虽然当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但也产生了不少意义重大的创造发明。
  • 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青少年百科·下

    青少年百科·下

    《青少年百科》是我社最近推出系列长卷之一,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青少年全面修养的良师益友。
  • 别让地球抛弃我们: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

    别让地球抛弃我们: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白色污染”,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提倡我们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和篮子,减少生活垃圾,让地球更加美丽!
  • 太空:航天飞行全记录

    太空:航天飞行全记录

    1959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3”号探测器飞到月球,它在距月球背面地表6200千米的高空拍下了照片。1964年,美国的“徘徊者7”号探测器也发回了4000多张月球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可见,月球背面和正面都有环形山,背面的环形山不但数量多,而且面积大,有些环形山排成一串,绵延几百千米。最大的环形山是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1965年,美国“水手4”号探测器发现了火星上的环形山。1974年,“水手10”号探测器发现水星表面也星罗棋布地排列着众多的环形山。
热门推荐
  • 代号十三钗

    代号十三钗

    军统特务遭遇铁血玫瑰,一场情与义的较量即将展开……热播谍战剧《麻雀》编剧海飞力作,热播电视剧《代号十三钗》同名小说。《代号十三钗》根据韩雪、李超、张光北、徐百卉联袂出演的热播剧《代号十三钗》改编而成。讲述抗日战争初期,军统高层指派顾雪峰为新任军统上海站站长,赴上海组建代号“十三钗”的女子别动队,以完成抗日锄奸任务的故事。由于她们胆色过人、能力超群、热血爱国从而被中共地下党员郭春光相中并最终将她们吸收到中国共产党抗日队伍中。
  • 那名为我的集体

    那名为我的集体

    人为什么要划分阶级?怎么样的文明认知观更具有活性?在文明的实验场内,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能扬帆起航吗?背负着一个文明的责任,你与你组成的文明,你愿意与自己平等相处吗?再次提问,人类为什么需要阶级?这是一个名为辰羽星文明的崛起之旅.............在那不存在空间的地方,回响起一阵阵高昂的低喃。曾经我以为我是共产血统,结果不是曾经我以为我是同我血统,结果不是那么我只能以我的名字来命名我的血统终于我走上了我的道路,见到了你,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老师,思想血统培养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 典型文案

    典型文案

    本书对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按事例的发生发展进行仔细梳理。将典型性事件好典型性人物与中国当代文艺政策好部署的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清晰地勾勒了一幅当代文学,特别是前三十年(1949~1979)文学与体制、政策、形势、运动等等的“关系史”。
  • 快穿之追捕苏苏的男神

    快穿之追捕苏苏的男神

    念之再三,铭之肺腑。我听过这样一句话。也隐隐约约地记得,有那么一个人,轻轻地环抱着我,轻轻的说“苏苏,苏苏,苏苏”念之再三,刚刚好。但很可惜,我寻他一世又一世,度过一生又一生,却不曾知晓他的姓名,也不曾知晓我们的故事。但我会一直记得他的气息,生生世世寻下去
  • 攒齐套装能加点

    攒齐套装能加点

    你穿越到一个尸横遍野的古战场。你成为一名炮灰小兵。你慌得一比,准备挺尸装死逃过一劫。然而补刀队赶来,你性命堪忧……你无意中发现有一个攒套装的面板……叮!战士套装已攒齐,获得技能冲锋陷阵,攻速+100%叮!猎鹰套装已攒齐,获得技能雷霆万钧,射速+200%叮!金刚套装已攒齐,获得技能无敌金刚,无敌+60秒叮!天火套装已攒齐,获得技能佛怒火莲,火攻+1000叮!守护套装已攒齐,获得技能守护天使,全抗+1000叮!回春套装已攒齐,获得技能天降甘露,回血100/秒
  • 爱上离婚女人

    爱上离婚女人

    (此文已经设置为半价,全文订阅能打半折,只需三元左右!)凌玲:一个离婚女人,带着女儿净身出户。前夫的处处为难,让她难以生存。段子龙:段氏集团少东,因为无聊,想着改造好友的前妻,让她成为一个自信的成功女人,让她恢复婚前的容貌,让好友后悔离婚。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他居然爱上了好友的前妻,一个后悔的游戏,后悔的人不止是好友还有他自己。莫少杰:广告界龙头老大,成熟稳重,温文儒雅,好奇商场太子爷对一个离婚女人的特别,免费教那女人电脑设计,跟自己抢饭碗,带着看戏的心态。没想到看别人的戏,自己也成了戏中人。石臣:扬名国际的服装设计师,对一个离婚女人一见钟情,甘愿屈于她手下,当她的助手,只想每天看到她。方宇:借着看望女儿,天天上门乞求前妻的原谅。在意外面前,甚至愿意为她失去生命,只求她再给他一个机会。当四个男人展开追求行动的时候,他们才惊觉原来离婚的女人亦抢手!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谁能让遭受过婚变的她爱上他们?一个离婚女人与四个男人的情感纠缠。谁是她的情感归处?她还能相信爱情吗?※※※※※※此文较为平淡,不喜的,慎入!此文不但平淡而且属于慢热文,不喜的,慎入!友情推荐:总裁的戏宠:(榴莲瓢香)火夫人:(雪藏玄琴)神笑:(转身)惹上魔鬼皇叔:(姜黎)金牌女教练:(花释棱)
  • 假面骑士逢魔时王

    假面骑士逢魔时王

    普通的高中生常磐庄吾得到了假面骑士时王的力量,在时间的推动下终成时间之王,庆贺吧,此刻正是他诞生的时刻!弄了一个交流群欢迎大家讨论:欢迎加入假面骑士交流群,群聊号码:1021288942
  •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人的成长,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低,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学习则是接受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看待治学与教育这一人生的发展话题?本书精选了中外作家、教育家、艺术家、经济学家、科学家以及文化名人关于这方面的经典文章,让您在耳目一新的观点碰撞中深悟治学与教育的真谛。